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關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讨

關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讨

時間:2024-10-27 10:10:16

摘要:本文對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本内容進行了解讀,從選題、教學分析、教學過程設計、信息化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給想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設計探讨課題:本文系遼甯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7—2018年度科研規劃項目“基于校企聯盟的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協同育人對策研究”(編号:LZY17221,主持人:梁智慧)研究成果。

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專業師資團隊建設的重要内容。對于老教師而言,人們更熟悉的可能是說課,但說課應該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産物。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7〕4号)中明确提出,“建設适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推廣遠程協作、實時互動、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由此可見,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職業學校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在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許多教師隻是在一般意義上來完成,很難設計出高水平的教學産品。筆者在實踐的探索中,認為必須處理好選題、教學分析、過程設計與信息化手段等問題,才能創設出好的教學設計。

一、信息化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合作學習

在信息化教學條件下,應該選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研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學會學習與研究。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評價以及引導教學過程的順利展開。

2.以教學目标為導向,合理設定教學任務

信息化教學重在設計,教師必須緊緊圍繞實現教學目标這一中心,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合理設定幾個相互連接并遞進的教學任務或活動,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次推送給學生,逐一解決。

3.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科學設定評價指标

信息化教學設計必須體現過程性評價的作用,信息化工具一般有評價的即時性和互動的便利性。過程性評價能夠推進教學任務的有序開展。合理設定評價的指标是教師利用信息化工具的關鍵。指标的設定要考慮系統性、可測性、相關性的要求。

4.以信息化手段為媒介,注重真實情境創設

信息化給教學設計帶來的改變主要體現在情境創設的便利上,不僅使教學過程靈活順暢,而且在教學内容的展現上更加便利與容易轉換,如一個簡短的視頻播放、一個動畫的閃現都能适當再現真實的情境,能夠增強教學的效果。

二、信息化教學設計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1.選題要有價值

一般所說的教學就是面對學生來上課,45分鐘或是90分鐘的課是需要按照教學的規律來設計的。現在我們研究的是信息化教學,也就是教學的手段和條件是“信息化+教學”的環境。有些課程能夠不用或者沒有必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教學也能完成得較好,所以,信息化教學設計需要考慮選題的價值性,一般包括兩個問題。一是所講授的内容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與幫助,如軸類零件的編程與加工。這類主題如果不用信息化手段,可能講授起來沒有好的效果。相反,如定價策略應用等主題,可能就沒有必要進行信息化設計或者用了也沒有效果上的提高。二是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必須使得教學過程的展現更順暢,教學互動更便利,這是信息化本身的價值體現。我們的選題更應關注前者,後者意義上的選題價值就不大。

2.教學分析要到位

教學分析是教學設計的前提和基礎,因為所選定的内容都是基于教學過程和面向的學生。教學分析一般包括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和教學内容分析三個部分。分析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實施後邊的教學過程和策略的選擇。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就是對使用教材的說明,一般是通過闡述國家标準或行業規範引導出授課所使用的教材,要說明教材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講授的課程是教材的哪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可以有輔助教材,也就是說教材可以是多本,但是主教材必須是學生所使用的教材。

(2)學情分析。學情分析就是對學生的分析。分析學生有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一般特征分析,就是要指出學生是哪一屆、哪個班級的學生。二是智力因素分析,指出學生在此之前學習了哪些相關内容,掌握的程度怎樣,以前的學習過程中認知能力怎樣,以前的知識與能力基礎哪些可以再利用,學生能否分辨清楚,掌握的牢固性如何。第三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他們在團隊協作和溝通方面怎樣。這些内容的分析是客觀的,不是選擇性的。學情分析必須準确、恰當,因為信息化教學設計就是基于這個現實來進行的。

(3)教學内容分析。教學内容的設計是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标的設定,二是教學重點的安排,三是教學難點的解決。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必須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教學目标就是信息化教學最終要達成的結果,是統領整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指揮棒,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要由知識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個層次的内容構成。布魯姆教學目标一般要在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個層次上預設知識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識目标一般比較容易确定,一般的表述就是記憶了什麼,理解了什麼方法,學會了什麼等。能力目标的确定就不容易了,要比知識目标有深度。

一般認為,能力是通過知識的學習内化之後所顯現出來的,一般用能夠分析什麼、應用什麼或評價什麼來表述。這是較高層次的目标。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較少課時的内容設計,不可能達成較高階位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也是比較容易的,如團隊精神的培養,溝通與交流能力的增強,自主探究精神的提升等。需要注意的是,情感目标的達成必須與課程活動的開展相适應,如團隊精神的培養就必須安排信息化的小組活動相呼應,探究精神的提升就要通過移動終端來發送課前資料,進行自主性學習。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确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認識是教學重點應與知識目标相對應,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教學難點與能力目标相對應,是信息化教學要達成的較高階位的任務。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在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上要有所體現,發揮它的作用。

3.教學設計要環環相扣

教學實施的過程是在學情分析和教學目标設定之後展開的。簡單地說,就是面對已經了解的學生,解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實現教學目标的過程。這需要調動信息化的手段和教學資料以及設定教學情境來完成,按照實施過程可以分為課前、課上和課後三個環節。需要強調的是,這三個環節是連貫一緻的,不能脫節,避免出現課前任務與課上任務不銜接的情況出現,解決的方法就是始終聚焦教學目标的達成,設計過程中使用的多項任務都要圍繞既定的目标來安排。

課前任務就是讓學生按照教師通過藍墨雲班課等信息化手段發布的自主性學習任務,分組進行。學生要進行反饋,教師進行分析,分析得到的結果必須在課堂上得到分享并解讀,解讀要緊扣教學重點。為了達成教學目标,課上一般可以設定三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或活動都針對教學重點或難點,如教學目标有3個,其中重點2個,難點1個。那麼就可以這樣設計:教學任務一解決第一個教學重點,教學任務二解決第二個教學重點并引出教學難點,第三個教學任務集中突破教學難點。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個遞進的過程,不可用三個平行的教學任務同時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情感目标的達成主要體現在教學任務的實施過程中,是隐性存在的,不需要特殊的強調。課後環節主要就是教學評價與反思。評價主要是對教學過程安排與教學策略使用的與預期目标實現程度的分析。反思主要是查找不足,以便改進。

4.要綜合運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教學設計不同于傳統教學設計的區别就在于信息化手段的綜合運用,總結起來大概的内容有三個,分别是硬件、軟件和課程資源。有一種認識必須得到糾正,就是信息化教學必須充分使用紛繁複雜的信息化工具與手段。實際上,怎麼使用,主要看課程内容表達本身的需要程度和所具備的條件。首先,硬件主要有基礎環境、應用和服務環境。其中投影儀、交互電視、一體機、電子白版、有線網絡、WIFI等無線網絡一起構成基礎環境,這是信息化教學設計較低層級的設備要求。手機、平闆、錄播系統、遠程互動系統、VR設備、AR設備等構成應用和服務環境,其中手機和平闆是比較普遍的應用,主要完成資料的查詢、溝通交流等内容。錄播系統和遠程互動系統主要用于外在的聯系,可以建立不同區域課堂的聯系以便支持教學需要,也就是可以通過它借用到别人的資源。其次,軟件主要是指各種教學資源平台。有PC端的,移動端的,還有各種社交工具。這些資源平台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直接利用,省去自己的采編和制作。這些平台多具有交互性,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過程評價。第三,就是各種教學資源的使用,主要包括動畫、視頻、仿真和微課。這些資源最好是平時積累,如果自己制作就會很複雜。這些硬件、軟件和資源都是信息化教學的手段和工具,要根據教學需要綜合運用即可,不可任意堆砌。

5.教學評價要恰到好處

信息化教學評價要采取過程性的評價模式,在評價主體上,要有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在評價方式上要有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在評價内容上要有參與程度、任務完成的進度以及作品提供的質量等。這種評價技術具有可操作性好、評價信度高的特點。

信息化教學的基本點在教學上,不能放大信息技術的應用而忽視教學本身的内涵。信息化教學設計也必須遵循教學的一般規律,隻是突出信息化條件下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相對優勢,必須重視學習資源的利用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積極發揮,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與信息化媒介緊密相連。

(作者單位:遼甯省農業經濟學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