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基于需求側背景的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融合育人的路徑探析

基于需求側背景的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融合育人的路徑探析

時間:2024-10-27 09:05: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快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技能教育的有機融合,充分利用高校教育優質資源、技師院校技能教育優勢和充足的生源,形成合力,辦好多元化教育,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繼續教育技能教育融合辦學需求側

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當下,新舊動能轉換、“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新常态的戰略增長,正呼喚多層次、有知識、強技術、具有職業發展意識的新生技能型人才。因此,加快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技能教育的有機融合,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技師院校技能教育優勢和充足的生源,形成合力,辦好多元化教育,形成新層次教育鍊、人才鍊與創新鍊,使學習者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體現出實用性、職業性,知識結構更趨合理,這樣才能給學習者創設好終身學習的平台和條件,讓技師院校學生具有高技能的同時,也能站到學曆教育的平台之上,為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新、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新動能,培養優秀人才探索新路徑。

一、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融合的現狀

以濟南市技師學院為例。學院是國家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基地,現有軌道交通、機械制造、機械維修、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汽車維修、信息技術、烹饪、财經商貿、新材料、醫藥10大類、30餘個專業。招收中級、高級、預備技師層次學生,在校生1萬多人,學生畢業時最少持畢業證和技能等級證。為滿足家長、學生的學曆教育願望,學院已與幾所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學院、中央電大等聯合辦學,同時學院設有繼續教育部門,實現内聯外延。但是,專業不對口、學習途徑和學制不靈活等問題限制了合作的腳步。從更高層面的大視野下觀察,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資源利用尚不能大規模地在技師院校這塊沃土上廣結碩果。

山東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報名人數2016年已降為20.8萬人,錄取分數線理工類高起本已從2013年的230分降為2017年的145分。生源的減少也導緻了生源質量下降。而從社會急需人才類型看,人才供給側與經濟社會需求側不相匹配,達不到精準供給、有效供給,制約了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要突破這個瓶頸,與技師院校技能教育有機融合,一方面擴大高校生源,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插上騰飛的翅膀。

二、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融合的意義

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融合辦學,能提升兩者優質教育資源的利用率,發揮高校的理論平台和技師院校的技能強項。在辦學實踐中,實施好教學動态管理和多元發展,随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标和模式,從而使培養層次、專業類别、知識深度适應經濟需求,更快更好地契合新時代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我國新時代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務。國家大力扶植技能教育,每年的入學人數基本與普通教育人數持平。技能教育院校的家長、學生還渴望得到學曆教育的培養經曆,普通高校與技師院校的有機結合,達到學曆、技能兩者兼顧,既解決了學生所需,也擴大了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生源問題。兩者融合發揮普通高校的學曆教育特長、技師學院技能教育的特色,讓學生在3~4年的在校學習期間内,由單一專業的學習延伸到終身教育的範疇,解決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為每個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與路徑,創設學生适應未來職業變化的繼續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條件;辦出富有特色的教育,為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素質、增強國際競争力做出貢獻。

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2018年,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壯大新動能,繼續破除無效供給。

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高等教育和技能教育要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的非常得力的左右翼,将學曆教育和技能教育結合起來,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通過溝通、銜接,把兩者的融合強有力地落到實處。學生多渠道發展,形成“升學有機會、就業占優勢、創業憑本領、終身可發展”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狀态,為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便捷通道。各類院校必須積極應對這種形勢,立即着手,極速進入培育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軌道,适應經濟轉型時期人才培養急需供給側和産業需求側的全方位融合。

三、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融合的多元化路徑

根據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需求,兩類院校應緊密合作,拓寬辦學思路,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目标,采取開放模式,廣招優質生源;雙方建立統一合作機制,分析供需狀況,根據技師院校學生層次,設立中、高級培育目标,最大限度地發揮各方優勢資源,快速地滿足社會和學生的培養需求。

兩者融合形成辦學合力後,在内涵建設定位和發展方式确立上要随之改變。

1.在技師院校設教學點,開定點班

學生管理放在教學點,既減少高校人力物力投入,降低辦學成本,也為學生解決時間空間上存在的難題。突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制定出專業标準、課程設置、教學評價評估等方面規劃。緊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适時培養出高技能人才。

2.動态設置專業,形成寬門類格局

找準教學管理和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節點,根據新常态下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從需求端入手,着眼區域經濟、産業調整、技術升級需求狀況,及時對應市場變化;結合人才成長規律和教學規律,遵循學習者自身發展特點和學習需求,進行“對口定制”。讓學生“來者有學、學者有用、用時有長”,學生在崗位服務時才能如虎添翼。通過兩者的融合,與市場同步,對準市場需求狀況,市場需要什麼,就能迅速提供什麼類型的專業技能人才。構建科學動态的培養目标體系,對接市場輸出多元高技能人才。

3.規範設置課程,教學方法靈活

必修課堅持國家标準,即時調整創設個性需求的選修課。《高等教育法》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專科、本科兩個層次人才培養設定的學業标準是:“專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保證必修課的前提下,針對需求設定選修課,激發學生的專業潛能,提升畢業生專業領域創新水平,保證學生專業急需和個性發展的培養目标。

4.多種授課形式并行

“讓每一堂課都有價值”,講求教學效率。兩類教育融合中必須重新創設教學方案,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自主學習意識和培養終身教育理念,使其在今後工作生活中能自主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拓展知識儲備,挖掘知識潛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現在技師院校的教學模式多采用在校學習、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環節,與之聯合的繼續教育的教學模式,也應随之變化,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譬如,可以實行實時授課和網絡授課相結合,在某一學段内甚至可以以網絡授課為主。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碎片學習、微課教學、直播教學、教育公衆号、跨界學習、翻轉課堂等都可使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時間、空間特點選擇不同的教育學習方式,完成工學交替、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習。此時,學校要選派各專業教師進行崗位督查,指導學習情況、答疑解惑、問題研讨、經驗交流,學生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既完成學習任務,又保證學習質量。

5.創設彈性學制,學分互認

繼續教育院校應配合技師院校一體化模塊教學模式,實行彈性學制,放寬學習年限,為處于工學交替、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生,提供便利條件。學生可根據各自時間段統籌安排工作和學習,解決在企業實習階段的繼續教育學習問題。這既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技能、學曆雙重教育的目标,又能使辦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滿足不同層級學生需求,各方面進行統籌協調。健全學分認證機制,對學生已有學習經驗進行認證。給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學分檔案,進行學習成果和經驗的認證銜接,互補相應學分,避免重複學習。具體而言,第一步進行同一類專業和課程的學分認定與轉換;第二步建立某一層次、同一大類學科的标準或通用體系,在此基礎上開展課程認證;最後在整個技能教育和學曆教育層面,建立成績評價框架。另外,學生工學交替、頂崗實習都在企業一線崗位,是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轉化技能的最佳體現。要預先做出安排,讓學生利用在企業“工學交替”時調研企業、行業發展情況,并撰寫出調研報告;“頂崗實習”時在師傅的指導下,總結技能方面提升體會,寫出頂崗實習體驗報告;将上述兩個報告作為畢業論文,完成理論轉化為技能的答辯。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知識轉化能力,又能更深層次地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即當市場供求關系出現變化時,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技能教育要緊密融合,及時針對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目标進行動态調整,輸出對企業貢獻度高和自身發展潛力大的人才。同時,再以能力培養為主導,将先進學習理念、先進實踐技能植入學生頭腦,落點于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受企業歡迎。并且,積極出台激勵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大數據企業人才類型急需動态觀測制度,這對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與技師院校技能教育融合後的持續強勢發展尤為重要。

(作者單位:濟南市技師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