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共享經濟大熱下的冷思考

共享經濟大熱下的冷思考

時間:2024-10-27 07:13:31

能否帶給用戶真的價值,以及能否持續提供好的服務和體驗,是共享經濟創業團隊最需要從建立模式之初就要想清楚的最關鍵問題。

今天的消費人群已經從85後轉到95後,這一年齡結構的人群具有高孤獨感、高話語權、高情感負擔。在這樣一類人群的推動下,造就了共享經濟模式受到熱捧的現狀。

“盡管共享經濟在中國很熱,但基于2016年的數據顯示,随着資本市場的冷卻,90%的企業撐不到C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助理教授林宸的觀點像是給狂熱的創業者們潑去了一盆冷水。

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大概從2008年的美國興起,金融危機發生之後,美國人的生活受到經濟層面的沖擊,消費減少了。為了解決生活層面的各種需求,美國人從比較喜歡消費、喜歡資産獨享,到願意把各自閑置的資産拿出來共享,這就形成了共享經濟的起源。

在中國,共享經濟變成了一個特别熱門的話題,與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相關,也有許多創業公司從O2O開始切入共享經濟。但是林宸認為,這其中有一些需要打問号的地方,比如說真的是閑置資源,還是平台方刻意創造出來的資源?真的是共享平台,還是其實是打着共享的旗号去切入傳統的生意?真正的是人人參與,還是對于顧客強制性的銷售?

共享經濟也有殘酷面

如果看一下2016年的數據就會發現,熱潮湧動,但退潮也在一夕之間。随着資本市場的冷卻,2016年VC的同期額隻是2014年的1/5,90%的企業撐不到C輪。微信公衆号從2012年開始上線,每天都有1.5萬個新的,但拿到融資的目前總共108家。

林宸認為,眼下大熱的共享經濟亦要面對外界想象不到的殘酷競争。談到競争,任何一個互聯網企業,如果想要評判它是否成功,可以參看其是否達到四個要素:第一,持續地超過預期的增長;第二,與時俱進,從用戶端進行持續創新;第三,有最大化的自由現金流;第四,擁有自生、穩健的生态系統。

“共享經濟不能是一個僅僅是看誰口袋深的遊戲,創造的價值到底在哪裡得到體現,服務的創新可能沿着哪個方向走,是需要想好的問題。”林宸認為,共享模式所提供的服務并不是定價越低越好。當人們一擁而上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差異化顯得非常重要。

拿共享單車為例,眼下數十家創業團隊湧入,但誰的騎行體驗更好、車輛更多、智能鎖更好用、押金機制更人性化、是否可以預約……這些都是商業模式裡不可分離的核心内容。

“分享經濟,看起來有一個高速增長的态勢,但實際上還是面臨着一些挑戰。”小豬短租COO王連濤表示。從短租切入的小豬争妍鬥豔,幹的是一件聽起來就很有挑戰的事情——讓陌生人住進你的家裡。

王連濤也并不避諱短租行業的共享模式在中國遇到的一些“攔路虎”。

首先,在房源獲取上,早期的短租平台面臨的一個困境是,人們更樂意在平台上選擇房子住到别人家裡,但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房子;第二,道德風險和誠信難題,這也是幾乎所有共享經濟模式都要面臨的。在短租領域來說則是身份驗證問題、财産安危問題等等;第三,用戶體驗非常重要,“你能獲取100個用戶,90個說你不好,你再怎麼做推廣,都沒有價值。”;最後,是監管的問題,不少共享經濟的模式,現在仍然在被讨論是否合法。

相比于常見的短租和出行方面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來說,“回家吃飯”這個商業模式,是一個完全嶄新的事物。在創立這個家庭廚房分享的模式時,回家吃飯APP的團隊設想是,通過家庭廚房分享的模式,讓更多的人打開廚房,給有需求的鄰居提供餐食,形成一個有愛的社區。

“當我們一開始做地推時,跟社區裡的大叔大媽們說,‘你在家裡做飯可以賺錢’,很多人把我們當做傳銷組織。”回家吃飯APP的邵凱也談及他們早期遇到的信任難題。

回歸用戶價值不能止于口号

當時髦的共享經濟标簽被貼到各種商業模式上去時,空間的共享、時間的共享是作為最常見的兩種模式流行起來,市場的發展也往往從C2C模式起步。

啟明創投合夥人黃佩華認為,C2C的好處在于,供應方的成本很低,因為都屬于閑置資源,都是C端在提供,網絡效應也比較明顯,當兩邊的C端都做起來,這就形成一個比較強大的競争壁壘。

但C2C和B2B也都有很大的劣勢,前者的用戶體驗很難保證,後者的供應并不穩定,比如用戶要租車的時候租不到;比如信用體系也需要時間建立等。

于是慢慢地就轉向平台來提供服務或者産品,即B2C。黃佩華認為,這個優勢肯定能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因為所提供的是标準化的服務,信任度也比較高。劣勢就是相對是重資産,資金的需求也會比較高,所以也解釋了摩拜單車為什麼要融這麼多錢。

作為投資方,當無數共享項目湧現出來時,他們在押注之前,先要甄别。“很多商業模式在時髦的名詞出現之前都有了,比如說迷你倉的租賃,其實本質上還是租賃模式,有點像僞共享經濟。”黃佩華表示,雖然有些共享項目也存在一些市場需求,但改變的東西不多,也很難令投資人興奮。

投資人往往會從C端開始考慮,需求有多大,比如像汽車這樣高單價的商品,用戶的使用率可能隻有5%~10%左右,大部分時間停在停車場,所以租是比較劃算的,但也要考慮使用場景。

另外,平台的撮合是否高效,也至關重要。從标準化的産品切入是投資人最希望看到的,這樣供需雙方比較容易匹配,移動出行領域是相對容易标準化的,但服裝、玩具等共享模式中,可能面臨的調整更多。

有規模效應、網絡效應的創業公司會具備更高的競争壁壘。黃佩華舉例表示,摩拜單車的網絡效應就很明顯,并且它的使用場景衆多,還是一個标準品,在信息撮合方面的效率也很高。

從用戶端來說,共享經濟可以讓人們可以更靈活地使用資産,這是一個好的事情,也是一個值得鼓勵的方向——重使用、輕占有。

另外一方面,C2C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供應不穩定、不标準化等等。黃佩華認為,也許更好的模式,是C2B2C,或者是在建立一個B2C模式的同時,讓更多專業的“小B”加入這個行業,重構這個生态,讓平台将精力放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上。

眼下,關于互聯網是否已經進入了下半場的讨論甚嚣塵上。但毫無疑問的是,無論是獲取新的用戶,還是從投資人手上獲得充裕的資金,都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了。能否帶給用戶真的價值,以及能否持續提供好的服務和體驗,這才是共享經濟創業團隊最需要從建立模式之初就要想清楚的最關鍵問題。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