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帶一路”一場由中國引領的全球化浪潮

“一帶一路”一場由中國引領的全球化浪潮

時間:2024-10-27 07:02:59

在世界很多國家,當遊客們想買一杯軟飲解渴,紅瓶白字的可口可樂可以說“享譽全球”。這個從美國走出的品牌,無論是生産還是銷售,早已遍布全球。當路上駛來一輛标有“牛頭”Logo的汽車,幾乎人人都認識這是豐田品牌,因為當前豐田已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産基地,16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網點。

全球500強企業,沒有哪家企業不走國際化路線。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三次全球化進程,美國做了很大的貢獻——把科技的進步和創新,作為這一次全球化的重中之重。從公元1世紀,古羅馬成為跨歐亞非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以公路構建為基礎的第一次全球化進程,到第二次全球化,15世紀末海上大發現,以英國為主導,舉起自由貿易與市場經濟的旗枳,再到上世紀70年代至今以美國為主導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不難看出,全球化正是一場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然而,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看來,如今在全球化進程中,由于發展程度不同,利益分配不同,形成了發展不平衡性,因此“反全球化”的呼聲不斷。混亂、失序、沖突,緻使人類失控,是當前世界發展的巨大挑戰。“整個世界都在等待着新秩序的産生,這給中國創造了機會。‘一帶一路’是新型的全球化,這是一場由中國引領的全球化浪潮。”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高朋滿座”論壇上,趙白鴿在《“一帶一路”與新型全球化》主題演講中如是說。

被普通民衆接受的“新秩序”

基辛格在其《世界的秩序》一書中講述了17世紀在德國巴伐利亞小鎮中,“巴伐利亞和約”的構建,這是一套全球适用的治理體系,即後來的《聯合國憲章》。此後發展到貿易的WTO、金融的《布雷頓條約》,都成為了世界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科技發展的同時,帶來了秩序的混亂。基辛格在書中談到了建立新秩序,必須遵循三點原則,趙白鴿将其總結為:“‘一帶一路’引領的新型全球化與第三次全球化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強調人類社會的多樣性特征,注重人類與生俱來的對自由和發展的渴望。如果隻是單純有個秩序,但這一秩序不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保持其尊嚴、權利、自由,則需要在發展過程中将其進一步完整化。”

其次是新秩序的建立,不僅要被各國領導人所接受,也需要廣大民衆認同。“一帶一路”如果得不到當地民衆的接受,很難推進。再則是新秩序必須基于價值觀的認同,基于維持和平的框架。

“一帶一路”作為國家的頂層戰略,在實施過程中,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原則。創新方面,不僅指的是科學技術領先,更強調國家治理的創新。事實上過去40年國家經濟高速發展,與創新驅動密不可分,特别是治理結構方面的創新。

趙白鴿強調,我們在向“一帶一路”國家傳遞經驗的同時,也必須正視我們的教訓——毒食品、霧霾這些問題必須引以為戒,在過往,協調發展方面我們做得不夠。協調,應該是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态的五位一體,如果不是全面的發展,隻講GDP,就隻能是一個經濟大國。隻有在全面協調發展以後,才是一個真正的對世界有影響力的大國。

同時必須将綠色發展放在重要位置,發展任何的産業,不僅要考慮到當代,更要考慮到後代。“一帶一路”是個開放的理念,對國内外開放,對各行業全面開發才是成功之道。此外堅持共享理念,而不單隻是把GDP發展的理念帶入“一帶一路”國家。

事實上,“一帶一路”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戰略,隻要有利于全球化,一切國家、資源都應該被納入。整個新型全球化過程,是一個多樣化的全球化進程。

“這一次新型的全球化,緻力于共商、共建和共享,與前幾次全球化不一樣。”趙白鴿如是說。而迎接新秩序必須要有連接新機會的人才,如能有一些兼具中國深度和世界廣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領導者産生,中國毫無疑問将引領未來的全球化發展。

治理模式創新而非過剩産能輸出

美國商務部前部長古鐵雷斯說:“在當今全球面臨着政治經濟的大變革、大動蕩的格局中,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果斷引領全球資本,全方位地走向和平經濟發展的道路,它将成為全球人類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套治理模式的新創新。全球的治理途徑,基本是“二戰”之後定下的,以《聯合國憲章》為主導的政治制度,以WTO為主導的貿易制度和以《布雷頓條約》為主導的金融制度。“一帶一路”已經使中國和全球融合在一起,中國必須加入全球治理結構的設計當中。

當“一帶一路”倡議公布之後,不少中國企業抓住了機會,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但彼時西方媒體诟病認為,這是我們向沿線國家輸出過剩的産能。

這是種偏頗的認識,“真正的‘一帶一路’是把我們非常好的治理模式及創新能力輸出出去,隻有這樣中國企業才會可持續地在國外待下去。”趙白鴿說,無論是緬甸水壩還是斯裡蘭卡港口,抑或其它的“一帶一路”項目,必須堅持共享與可持續的原則,否則進去了也要出來。

在“一帶一路”的輸出中,中國電科在巴基斯坦的投資案例頗值得研究。近幾年來,巴斯斯坦的GDP增長一直保持在6%~7%之間,趙白鴿分析認為,這離不開中國企業如“兄弟”般對他的幫助。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目标是建成一個“深圳”,現在隻有6萬多人口。

中國企業的進入,目的是營造一個好的投資環境,必須采取一個跨越式的發展模式。當地服務業比我們好,在這一領域的動力是指科技創新以後的新技術,比如智慧城市、智慧信息、制造業等。其中IT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将來在通訊、人工智能,都可能讓我們的周邊國家發展起來,稅是交在巴基斯坦,但是創造的價值是全球的。

又如,巴基斯坦總理那瓦茲·謝利夫曾說,今後瓜達爾港的魚要運到北京和天津。當前那裡的漁船是一條一條的,整個冷鍊尚未形成,打完魚後沒辦法變成産業,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的成功之道。”

再比如在南非,新能源在當地辦起了工廠,全廠2000多名員工,隻有十幾名中國人在當地管理,給當地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在美國,很多交通設施急需和中國合作。借着這樣的思路,将各國聚集在和平發展的機制下,共同把“一帶一路”事情做好。因此“一帶一路”的意義在于提供了改進全球的治理新途徑。

盡管“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頂層戰略,但業内人士們普遍認為,“一帶一路”的主體不完全是政府,企業也不可忽視。借“一帶一路”,有助于中國企業更好地實現“走出去”戰略。

在當天的論壇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校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主也帶來了大量實際需求,如民營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如何充分信息互換、搭建合作渠道;如何把“一帶一路”國家資源與中國市場需求對接起來;如何獲得系統性的金融支持,規避區域風險等。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正不斷加快,但也交了不少“學費”。走出去,需要了解當地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不僅如此,還需要标準,比如人工智能,沒有标準走出去是非常難的,因此參加治理,參與國際标準的制訂非常重要。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