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三聯韬奮,三裡屯裡的24小時書店

三聯韬奮,三裡屯裡的24小時書店

時間:2024-10-27 06:21:18

新鮮過後,三裡屯的“新中産”們是否會依然去“打卡”“拔草”,考驗的是他們隐形消費的購買力,以及書店運營的真正實力。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三聯韬奮24小時書店入駐北京時尚地标三裡屯,成為吸引媒體、讀者、遊客到此打卡的“網紅書店”。四年前,韬奮書店美術館總店改為24小時運營,獲得李克強總理來信點贊。“要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标”的期許,不僅僅是一家書店的願景,更需要社會文化生态環境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的支持。

用書吸引三裡屯的“新中産”

“在三裡屯書店買書的人跟新中産的畫像還是挺契合的。”三聯韬奮書店總經理郝大超在接受《商學院》記者采訪時講到。“三裡屯的讀者偏年輕時尚,有一定經濟實力,也需要知識。”他堅持把三聯韬奮書店稱為獨立書店,即不屈從于一種商業訴求,主要依靠書,不會靠賣咖啡。其次,從選書類别上堅持以高品質人文社科類的書為主。

那這樣一家有獨立人文氣質的書店,入駐商業氛圍濃烈的三裡屯,是商業化訴求驅動嗎?郝大超告訴記者其實主要是政策推動。以前,書店所在的這條街名叫“髒街”,夜市小吃混雜,朝陽區決心進行整頓。北京市政府建議引進三聯韬奮書店。于是,三聯書店和朝陽區政府達成了一緻協議。“韬奮書店這類獨立書店,能為商業區帶來一種文化高度,與單純的線下消費空間和書城有很大不同。”政府引進,自然在房租上也給予了三聯巨大的優惠。

三裡屯分店外部看起來是一層,内部則是複式書架,其設計靈感源自北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讀者可以在“書山”行走,創造一種淘書的感覺。在書店裡記者看到,有很多年輕的情侶在蜿蜒的書架邊拍照。書、設計感、時尚地标,這些元素的彙集吸引了很多人在朋友圈曬照片。

據郝大超介紹,目前三裡屯書店銷量排前三位的是文學、藝術、生活類,其次是管理等符合新中産讀者定位的書。三裡屯店開業後至今,日均銷售額約為3萬元,峰值出現在五一假期,日均約5萬元。對于低毛利的書店業來說,這樣一個收入或許還算可觀,但郝大超明白,在三裡屯地段700多平米的空間,“做什麼都比賣書賺錢,但是,不能從這方面去考慮。”他說。

自創始人鄒韬奮起,追溯三聯書店的曆史,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三聯書店品牌由“書刊店”三部分組成,與三聯書店出版社的圖書、三聯生活周刊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相比,“書店在整個盤子中所占有的份額并不大。”郝大超告訴記者,“影響力和社會效益方面影響力挺大,尤其國家對全民閱讀的推廣。”不過,韬奮書店的門店數量有限,在北京隻有寥寥三四家。在今年年初,剛拓展了成都寬窄巷子分店。

24小時的象征意義大于盈利可能性

24小時經營的書店精神意義要大于商業意義。郝大超也這麼認為,一家書店在後半夜能給市民提供的文化空間作用其實很小。但是,現代人的生活總需要一些儀式感。而儀式感正好契合新中産們在消費精神文化産品時的心理,比如情人節的一場話劇,結婚周年日的一次遠途旅行等。

不打烊書店更多也是一種尋找精神歸屬感的象征意義。在都市中,無論生活如何起伏逼仄,總有一盞引向光明的智慧之燈在守候着夜歸人。如果一旦讀者建立了這種心智模式,必然對這家書店品牌升起更強的信任感。這也是三聯品牌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家園的原因。

那麼對于韬奮書店這樣本身盤子小、商業化壓力不大,把社會效益放第一位的獨立書店,其24小時經營模式對其他民營書店是否就不具備可借鑒性?郝大超認為,這主要看書店是否與讀者建立一種黏性。“我相信有盈利的24小時書店,比如有一些其他業态,但是,24小時獨立書店盈利特别難。”

據郝大超介紹,三聯韬奮書店在海澱區的分店,在去年年底也改變經營模式,不再24小時經營,主要是由于房租壓力過大。他告訴記者,如果實體書店不做24小時不打烊,盈利能力會更強。因為,晚間書店的成本支出和收入仍入不敷出。但也不會特别慘淡,整體并不賠錢。據他介紹,三聯韬奮書店目前整體是盈利的,不過由于美術館總店在升級改造中,并沒有完整的數據。

同樣在三裡屯,在三聯韬奮書店不遠處,一家以英文書和設計類圖書著稱的新加坡知名連鎖書店PageOne在2013年開業之初也嘗試過24小時營業。三裡屯的酒吧并沒有為書店帶來巨大客流,最終因深夜安全問題,回歸晚間閉店經營模式。

三聯韬奮書店未來是否會堅持24小時,不但考驗政府的支持力度,精神地标的情懷,也考驗來三裡屯的年輕人們的購書意願。

堅守書店本分的多元化探索

根據郝大超的觀點,圖書銷售占比達不到營業額80%的書店不應被稱為“書店”。三聯韬奮書店雖然有咖啡飲品的業态,但是,大都是外包出去,份額很小。“咖啡和書的搭配雖然看起來不錯,但不一定是必須的。尤其對于到三聯來的讀者來說,咖啡所帶來的吸引力并不大,隻是配套增值服務。”各有各的業态和經營方式。現代人的閱讀時間越來越寶貴,提供高品質閱讀顯得尤其重要。”郝大超說。

相較三聯書店這種雲淡風輕般的商業化訴求,對于民營書店來說,則在管理上更加精細。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民營書店熱潮的西西弗書店,因其經營體系、獨特的閱讀空間設計和精品閱讀服務被讀者所熟知。

不打烊書店更多是一種尋找精神歸屬感的象征意義。在都市中,無論生活如何起伏逼仄,總有一盞引向光明的智慧之燈在守候着夜歸人。如果一旦讀者建立了這種心智模式,必然對這家書店品牌升起更強的信任感。

目前,西西弗書店在北京有8家門店。根據五彩城門店的店長向《商學院》記者介紹,他們會根據每一家所處位置的不同和周邊消費者畫像不同,來定位書店的空間設計和圖書選擇。

同時,由西西弗品牌還衍生出了矢量咖啡和不二生活創意空間兩個子品牌。不過,即使多元化經營,西西弗堅持書店的面積要達到整體店面的80%。正如該店收銀員所說,書和咖啡相比,收入當然是靠書。以親子閱讀區的一些家長為例,雖然,隻是帶孩子體驗一下,但是,如果孩子喜歡某本書,即使沒有折扣,也還是會買。當然也有很多會選擇回家網購。

書店購書的“新中産”,為隐形價值買單

作為低毛利的标準化産品,網購對實體書店的沖擊是毋庸置疑的。書店要想與網購搶占用戶,除了利用線下空間制造愉悅的消費體驗感,更需要在選書上下功夫。積極心理學推廣者、精神衛生學博士汪冰在接受《商學院》雜志采訪時表示,讀者在書店買書不僅是為書付費,而是為書店的推薦付費。“書店書架上陳列的書,代表了書店的氣質。當這本書出現了三聯書店時,表示這本書的品質被三聯認可。書店現在變成更有個性和人格化的載體,為讀者節省挑選書的時間。”

他認為,享受隐形服務是新中産階層消費的一個趨向,願意為别人的知識和經驗買單,比如網上技能交換平台,實際上就是用戶為别人的知識付費。這是更有價值的投資,因為炫耀性消費的門檻變低,有車買LV的包,已經不能讓你脫穎而出。

新中産認識到是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應該尊重并支持别人的知識。作為遊戲規則的受益者,他們希望這個規則得以鞏固,為優質優價的産品買單,尊重知識的價值。在汪冰看來,書店的價值不僅僅是賣書,而在于書店的氣質,提供的體驗,這是實體書店與網購平台對抗,并在衆多書店中脫穎而出的方向。

對于郝大超來說,這些都是他在管理書店時正在做的事情。從圖書選品、動線設計、圖書擺放、書架設計,看起來簡單,但都需要用心設計。比如,為了給讀者提供完整的知識框架,三聯一般會選擇一整套系書。“需要有專業的采購團隊,有一顆懂書、虔誠的心才能選好書,而三聯韬奮書店也一直在摸索,不跟風。”

可以想象,書店的掌管者不僅僅是一個出版人、管理者、采購人,更需要全方位去營造空間。正如汪冰所說,書店消費業态的設計者,其實像策展人,營造消費空間。談及未來書店經營如何自我造血,郝大超表示,除了要堅守住價值觀和品質,還要不斷進行總結複盤。談及目前書店發展最讓他焦慮的問題,郝大超表示是人才問題。因為,書店是薄利行業,無法提供高收入,但是,書店經營很需要有經驗的人才,這很矛盾。“最終,還是要解決盈利問題,不能都靠情懷。”

新鮮感過後,三裡屯的“新中産”們,是否會依然“打卡”、“拔草”,考驗的是他們為隐形消費的購買力,以及書店運營的真正實力。

三聯韬奮書店内部是複式書架,設計靈感源于北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讀者可以在書山行走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