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微信:向左還是向右?

微信:向左還是向右?

時間:2024-10-26 02:58:52

□文/郭全中

郭全中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高級經濟師管理學博士

創立于我國移動互聯網爆發期的微信,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秉持用戶體驗為王的理念和開放态度,不斷創新和完善産品,已經成為連接一切的殺手級應用。微信在用戶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着商業價值變現的難題,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逐步走上封閉和封殺其他應用的道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緻用戶體驗變差。微信的未來有多大,不僅取決于能夠把殺手級應用打造成平台型系統,還在于是否能夠平衡好用戶體驗和商業、開放和封閉之間的關系。

微信為什麼能成功

時間撥回到2010年10月,當時Kik因上線15天就斬獲了100萬用戶而引起了張小龍的高度關注,他認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IM很可能會對QQ造成緻命威脅,随後給馬化騰寫了封郵件,建議騰訊開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IM,很快得到了馬化騰的認可。2010年11月19日,微信項目于廣州正式啟動。微信項目從研發到快速疊代,都是以用戶為中心,以體驗為核心,追求極緻的用戶體驗。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的iOS版正式上線,但相比于“米聊”、“飛豆”、“有你”、“口信”等競争對手,用戶并沒有突飛猛進的增長。此後,微信借鑒Talkbox在微信中加入語音功能,并結合特定場景,可以切換語音收聽模式,當Android版發布以後,用戶量開始高速增長。2011年8月3日,微信發布2.5版本,添加了看附近的人功能,使得用戶之間能夠更好地交流和互動,并且把用戶從熟人圈擴大到陌生人圈層,用戶數也迎來了第一次爆發性增長;2011年10月1日,微信3.0版本發布,添加了“搖一搖”和漂流瓶,2011年12月20日,微信3.5版本發布,添加了二維碼功能,幫助用戶更為方便地通過掃描添加好友和發布二維碼名片,并推出了英文版WeChat,此後推出多種語言版本。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戶數突破一億大關,這期間用了433天。2012年4月19日,微信發布4.0的iOS版,添加了“朋友圈”功能,這也是微信社交化平台的嘗試,并開放了接口支持第三方應用。

2013年8月9日,微信5.0版本發布,把公衆平台分為訂閱号和服務号,并規定了每天的消息發送條數以避免過多的訂閱号信息對用戶産生幹擾,為用戶和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此外,還增加了表情商店、掃一掃、遊戲中心、微信支付等功能。2013年11月18日,微信提出了“平台化,公開化,自助化”的理念。2014年春節前夕,微信發布5.2版本,微信紅包的火爆使得微信支付用戶高速增長,也使得微信搶占了“移動互聯網支付”的較大市場份額,并為用戶和商家各種不同的移動支付場景。2014年,由于微信的高速發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衆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要求服務提供者應取得相應資質,并提出了“微信十條”。2014年10月14日,微信6.0版本發布,此後更新疊代速度放緩。目前,微信生态已經涉及微信支付、硬件開放平台、公衆平台和企業号等業務,微信也正在從IM工具逐漸進化成一個連接人、硬件和服務的生态系統,進而達到“連接一切”的目的和效果。

微信發展到今天,毫無疑問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騰訊2016年第二季度财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06億,同比增長34%;内部辦公自動化的微信企業号注冊用戶已超過2千萬;透過微信支付進行的商業支付交易量顯著增加。騰訊上半年營收為人民币676.86億元,同比增長48%,淨利潤為人民币201.48億元,同比增長41%,而微信在收入快速增長中貢獻了一定力量。

從微信短短6年不到的發展史可以看出,其成功有抓住移動互聯網風口、有一個傑出的領導者和騰訊具有龐大的用戶基礎等因素。首先,我國移動互聯網高速增長。自從2007年以來,在智能手機快速普及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的手機網民高速增長,從2007年的5040萬戶增長到2016年6月底的6.56億戶,增長了12倍多,微信作為極緻産品,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就能取得更快發展,具體見表1。其次,張小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張小龍所帶領的團隊曾成功開發過Foxmail、QQ郵箱等互聯網項目,經曆了從程序員到産品經理、再到管理者等角色之間的有機轉換,對産品和用戶有着極為深刻的理解力。再次,給予了微信開放團隊較大的自主權。微信一開始并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不少質疑,但在騰訊給予較大自主權的情況下,尤其是沒有KPI考核指标,微信能夠保持自身的戰略和思路發展,緻力于提升用戶體驗。最後,騰訊作為國内即時通訊領域領導者,有着數以億計的巨量用戶,通過打通包括微信、QQ、騰訊微博以及QQ郵箱在内的一系列産品,能夠給予微信較多的支持。

為了自身利益而頻頻封殺第三方應用

雖然微信把自身定位為開放性平台,但是騰訊作為商業化公司,随着其快速發展,商業變現的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為了避免一些外來功能降低用戶體驗,另外一方面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以幹擾用戶之名而對快速發展的第三方應用痛下殺手。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年微信封殺的知名第三方應用。

一是最大競争對手阿裡巴巴的“來往”。2013年“雙十一”前夕,阿裡巴巴旗下移動即時通訊應用來往啟動“6000萬天貓雙11紅包”活動,一時間微信用戶踴躍參加,但活動開始不久,就無法打開微信朋友圈的紅包鍊接。在“來往”指責微信封殺其分享鍊接之後,微信認為并沒有封殺來往的域名,而是“來往”通過發布疑似釣魚特征的鍊接而被系統自動屏蔽。

二是朋友圈集贊功能。集贊作為一種營銷行為,過多過濫無疑會影響用戶體驗,2014年6月,微信認為部分商家無視平台規則和用戶體驗而宣布清理集贊行為,針對不同的違規行為而采取暫時封号或永久封号的措施,此後升級技術手段,采用“技術+人工舉報”的方式進行全平台清理和規範。

三是不支持第三方視頻功能。2014年9月,微信6.0版本發布并添加了小視頻功能,視頻成為新風口。但微信公衆平台隻支持來自v.qq的内容而并不支持第三方内容,即用戶要将本地視頻上傳至騰訊視頻才能完成嵌入動作。

四是快的紅包。2014年11月底,微信正式“封殺”快的“紅包”分享功能,此後快的稱騰訊旗下滴滴打車的紅包卻絲毫不受影響,并發表聲明“抗議”這種“選擇性開放”。當然,微信也曾短時間封禁過滴滴打車的營銷内容,但很快就給予解禁。

五是微軟“小冰”。2014年6月,“小冰”在僅僅上線3天後即被“封殺”,微信稱微軟開發的這款智能聊天機器人“涉嫌洩露用戶信息”。

六是營銷大号。2014年,微信對個人好友過萬的微信賬号大批“封殺”,不允許他們添加新好友、拉群。同年5月份,微信把用戶關注好友以及公衆賬号數量的上限調整為5000,以再次打擊營銷行為。

七是HTML5遊戲。HTML5于2014年在微信朋友圈突然爆發,出現了圍住神經貓、全民尋找房祖名、家和萬事興等爆款遊戲或營銷範本,此後微信通過限制IP數量的方式,來限制HTML5遊戲在朋友圈中的傳播,HTML5遊戲從此受到很大影響。

八是“柏拉圖App”。2015年,“柏拉圖App”打造的“性格測試”火爆微信朋友圈,這是其精心策劃的一場社交網絡營銷。7月,微信對該公衆号限制功能,制圖鍊接也遭到屏蔽。

九是Uber和易到。2015年12月3日,微信公衆平台對Uber所有城市的公衆号進行全面“封殺”,無法申訴,永久封禁。記者登錄微信搜索“Uber”和“優步”均無相關賬戶顯示。

從表2可以看出,微信對于朋友圈集贊、營銷大号、刷量刷粉等行為的處理無疑能夠提升用戶體驗,而對于“來往”、“快的紅包”、“UBER和易到”等競争對手産品的“封殺”則有較大成分的商業利益競争的成分,而對于視頻等第三方應用的處理則是為了扶持騰訊自身的産品。可以看出,微信作為平台維護者和規則制定者,在維護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在很多時候利用規則的模糊性,打擊非騰訊系産品和扶持騰訊系産品,這種集裁判員和運動員于一身的行為不僅會引起用戶對微信的反感和擔憂,而且即使是“滴滴打車”、“拍拍微店”等親密“盟友”們也會心生寒意,一旦微信政策收緊或不再施以援手,它們又該怎麼辦?

當然騰訊本身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為股東負責,其行為從商業利益出發,無論是“封殺”競争對手的産品還是扶持自身的産品都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必須強調的是,微信作為一個擁有過8億用戶的公衆平台和生态系統,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僅是屬于騰訊的也是屬于用戶和第三方公司的,這就要求微信在運作時,必須把用戶和第三方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而這樣才能打造真正的良性循環的生态系統。而一旦意味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而過度“封殺”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體驗的第三方應用,久而久之就必然會被用戶抛棄。

微信的難題與未來

從2010年誕生到現在,微信短短6年的時間内無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同時面臨商業價值變現、政府監管趨嚴、國際化、有機開放、内部競争、新技術等難題。在商業價值變現方面,微信雖然在支付領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但當前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于廣告,而很早就開始的微信遊戲商業嘗試尚未取得實質性收獲,這也使得不少人對微信的商業變現能力産生懷疑。在政府監管方面,近些年來,相關管理部門對互聯網的監管範圍越來越大、監管措施越來越多、監管程度越來越嚴,如何平衡好監管和用戶自由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微信不得不解決的難題。在國際化方面,微信和騰訊要想成為真正有國際競争力的互聯網企業,必須跨越國際化這道難題,雖然微信在國際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離真正的國際化還有很大差距。在有機開放方面,微信完全開放無疑會在意短期商業利益,而過度封閉又不符合互聯網規律,在長期内會嚴重傷害微信的商業利益,而這個度也是很難把握的。在内部競争方面,手機QQ更受00後用戶的青睐,并且在資源分配方面更容易得到青睐,這些都可能對微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新技術方面,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個性化推薦技術正在快速成熟,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正在茁壯成長,給微信帶來很大挑戰。

面對未來,微信必須正視自身面臨的難題,不斷創新,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變殺手級應用為平台級系統。微信和騰訊要想在世界互聯網的版圖中占據更為重要的位置,僅僅依靠目前的殺手級應用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打造像iOS、android等平台級系統;二是用戶才是安身立命之處。微信這一生态系統要想成功,既要有巨量用戶也要用戶一直保持忠誠,同時第三方應用的利益能夠得到明确保證,這樣生态系統的各方利益才能有效協調,系統主導方才能在各方都能獲益的情況下獲得最大利益;三是不斷提升技術能力。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内,技術仍然處于技術變革期,如果微信的技術能力不能持續創新,就可能被後來者所超過。同時,對于騰訊來說,微信既是一個通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船票,同時也需要在未來的布局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比如說未來的人工智能、VR、萬物互聯等技術,會對微信産生什麼樣的影響,未來應該如何應對?微信要做好提前布局。當然,我們相信微信能通過創新解決好面臨的問題,成為真正國際化的互聯網巨頭。

責任編輯:向坤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