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打造“中國特色創新生态圈”

打造“中國特色創新生态圈”

時間:2024-10-26 02:53:20

當前,中國已坐實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回顧前蘇聯、日本的曆史,“世界第二”總會面臨着來自外部的諸多打壓;此外,在國内還面臨生态惡化、人口老齡化、産能落後和過剩等諸多挑戰。如何能夠變“大”為“強”,并沖破“第二魔咒”?

究其根本,國家的競争就是創新的競争。“一個民族的繁榮取決于創新活動的廣度和深度。”經濟增長理論代表人物埃德蒙•菲爾普斯深入分析了西方19世紀英國、美國的相繼領跑,比利時、法國、德國等國的快速追趕崛起,以及荷蘭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停滞落後後,指出“國家層面的繁榮(大衆的興盛)源自民衆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

當前,如何培育和打造符合國情、具有特色的“創新生态圈”,成為國家發展的必須,而認清和緊抓中國優勢與時代機遇是重中之重。所謂創新生态圈就是一個能夠在創業資源、創業環境、創業培訓各方面培育創業主體的生态圈。我國現在已經将創新驅動作為國策,創新氛圍日益濃厚。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中國創新的資源配置并不合理,創新效率還不高,要打造創新生态圈,要看到我們發展創新生态圈的機遇,更要有一些措施培育創新生态圈發展。

信息産業與制造業是中國競逐全球創新賽場的基礎

第一次科技革命,舊時代的中國在天朝大國的迷夢中被西洋諸國遠遠抛在後面。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英、法、俄、日等國為了輸出資本、擴張市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華民族更加羸弱,亡國災難更加深重。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始于20世紀中期,中國雖錯失了計算機、集成電路、移動通信等發展先機,但迅速發展并趕上了潮流趨勢,并在互聯網時代實現了局部超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實現了全面領先。目前,以阿裡巴巴、騰訊、華為、中國移動等為代表的中國信息産業,無論從規模還是技術水平上,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歐洲和印度,甚至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這些地方,很難找到如此體量與實力的企業能與中國大陸和美國的企業比肩,更難以找到如此大規模主體型的産業生态圈。

中國的制造業生态系統規模龐大,市場巨大的規模和發展健全的供應鍊,能夠給中國企業家提供約15%至20%的成本優勢。未來,生産要素的重新組合能夠産生一系列革命性創新産品,而在西方國家光靠一兩個企業主導的改革是比較困難的,很難做出革命性變化。中國目前具有大量的小型制造企業,非常分散化,以前我們說是弱點,但是在網絡時代很有可能轉化為一種優勢。随着互聯網的連接,小型制造企業能夠快速适應市場的變化,更好地進行自由組合,更好地進行柔性供應。讓柔性生産網絡在中國進一步興起,這也許是中國的另一種後發優勢。

開放式創新、社會創新等創新模式的重大轉變正在發生

“開放式創新”正在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主導模式。麻省理工學院黃亞生教授認為:“一種衆人參與創新、更加開放、自下而上自發的社會創新模式在各個領域悄然興起,并在整個社會創新活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開放式創新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收益與更強的競争力。目前,中國建立起全球領先的大平台、巨網絡、富生态,能夠幫助創新者更方便快捷地在互聯網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尋找市場需求、風險投資、技術合夥、委托研究、技術特許、戰略聯盟、商業模式等等,并能更快更好地把創新思想變為現實産品與利潤,這極大地降低創意從産生到最終成為産品進入市場過程中的損耗。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的應用在中國迅速蔓延,這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的競争優勢,超過7億的網民随時、随地、高頻的“連接”,越來越多行業開始接受和擁抱“互聯網+”。

新一代年輕人具備創新者潛質,已進入黃金時期

目前,中國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口比日本總人口還多4000多萬,研發工程師的成本相當于美國的1/6,和發達國家比,中國在研發領域有明顯成本優勢,潛力巨大。而80後、90後的一批人,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一批人,在青少年時期他們集中接觸到了發達國家曆經數十年積累的文化和科技精華,更為普遍地接受高等教育,更為深刻地理解市場經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他們率先使用互聯網破除了信息壁壘,能夠自如的出入于網絡生态。他們不僅能夠自己進行創新,也能充分利用外界的創新。

服務創新、數字創新前景廣闊,是值得關注的重大方向

産業的遷移是另一個重大機遇。目前,我國服務業占GDP的貢獻率持續攀升,提供的就業機會也越來越多,但大多數人仍未意識到服務創新的重大意義和前景。2011-2015年前後發生的移動互聯網浪潮,讓中國的生活服務業以O2O的形式發生了一次巨大飛躍,租車、洗車、代駕、外賣、按摩、藥品,甚至手機貼膜……更重要的是,作為信息技術與商業深度結合的全新産物,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範式的“商務服務業”迅速的崛起,平台與服務商融合發展,服務商生态集聚化,平台上多方之間互動頻繁,服務商之間交流競争更加充分、創新層出不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商業服務業生态”,共同為億萬的買家、賣家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

虛拟空間内的創新存在着極大的空間,人機交互、智能感知、虛實融合、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數字應用類創新正在進入快速突破階段,未來将快速拓展到娛樂、教育、辦公、醫療、商貿等關鍵行業形成示範應用。例如以沉浸式遊戲、全息教室、數字展館、工業仿真、手術模拟、虛拟實驗室、軍事模拟、虛拟戰場等形式的應用将不斷出現,進一步改變人們的生活,并能夠為人類的自我實現和提升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最近幾年,美國興起了所謂“新硬件時代”,但是在數字應用的“偏軟”的領域中,中國仍然具有成本、人員、産業基礎等等諸多巨大優勢。

媒體、融資等外部環境正在快速發展成熟

中國新一代創新創業者周邊的媒體環境正在不斷成熟,總體而言更是寬松而積極的。近年來,國内崛起的新銳媒體如虎嗅、36氪、钛媒體和PingWest等均以科技、創新、創業、互聯網資訊與産業動向作為報道重心,而這幾家新銳科技媒體的估值均超過1億美元。這些新銳媒體倡導創客精神,組織創客活動,共同打造了中國式的創客文化。同時,衆多科技、财經、商業自媒體的興起為創新者提供了肥沃土壤,也極大地提升了創新效率,縮短了創新周期。

與此同時,我國私募基金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資産管理行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為推動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源頭活水”。根據咨詢公司彙編的數據,中國有政府支持的風投基金2015年總計籌集了大約1.5萬億元人民币(約合2310億美元)的資金,短短一年内使管理下的資金總量猛增兩倍,達到了2.2萬億元。

政策:中國政府确立以創新立國本的大政方針

政府在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中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大力地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等國家戰略,全世界各個國家也都在力圖占據新興産業制高點。目前,以政策體制、金融體系、産業生态三位一體的創新勢态逐漸成型,未來如果政策落地不出現重大偏差,在國家資源向創新與研發傾斜,社會體制也将向有利于創新的方向進化。

過去中國主要參照發達國家的經驗進行創新,是跟随性、仿制性的創新,往往在開始之前就知道要做出哪些創新。在創新跟随期,此舉可以極大地降低新發明投入和風險,但是,在開始進入創新突破期的關鍵時點,原有的創新模式就必須要進行系統性轉變。經濟學家楊小凱曾指出,落後國家傾向于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和管理而不去模仿發達國家的制度,這樣落後國家雖然可以在短期内獲得快速的經濟增長,但是會強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給長期增長留下許多隐患。因此,他認為後發國家有“後發劣勢”。因此,緊抓時代機遇,穩固發展當前打造“中國特色創新生态圈”的關鍵優勢,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基點。要建立創新的生态圈,就需要社會各方面維護好這種氛圍,建立以區域中心城市為中軸的創新格局;同時從學校起建立好圍繞創新的孵化器,推動創新基礎設施開放,從而篩選出優秀的創新人才。進行創新生态圈建設要在中國形成若幹個創新中心城市,從而形成輻射效應。

當前,創新環境不斷向好,時代已經為中國的創新驅動戰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未來中國的創新生态圈将為中國的創新提供不竭動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