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老化速度較預期快人口老化是全球都面臨的挑戰,香港也不例外。近年來,香港老齡人口比例不斷增加,給社會發展帶來重大挑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牽頭成立的香港民間智庫組織——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了老齡社會研究報告,倡議香港特區政府建立個人化綜合護理系統,包括“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及“健康促進網絡”等,積極應對老齡化挑戰。
提供匹配社會醫療服務
香港地區人口老化的程度在亞洲僅次于日本。按照報告推算,到2064年,香港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将達到51歲,超過1/3人口是65歲以上長者。人口老化的結果是勞動力下降、醫療護理開支攀升,到2064年香港勞動參與率将由2014年的59.3%降至48.6%,每千名勞動适齡人口需要贍養567名長者。這對香港的經濟及社會發展将構成重大挑戰,尤其是對醫療和社會服務系統造成不小的壓力。
盡管如此,各界均認為,香港的社會服務不能因此倒退。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表示,香港作為全球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特區政府必須制定與香港市民經濟實力匹配的政策,因應社會人口老化所洐生的各種需求,提供适切的服務。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據,近年來,45歲以上香港人罹患至少一種慢性病的比例急劇上升。其中緣由主要是香港人生活節奏快,普遍有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因此患上中風、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風險較高。報告建議特區政府制定适宜的健康衛生政策,對于慢性病患者及早識别、适當治療,并在他們中間推行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改善小區基礎設施、社會福利政策以及醫療、院舍及家居相關的配套設施。
具體而言,報告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一方面資助45歲及以上人士每人最高1000港元進行體檢,另一方面為高血壓和糖尿病(香港最普遍的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每年3040港元的醫療費補貼,讓他們使用社區内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充分利用社區的醫療資源,兼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不過,鑒于計劃可能對小區基層醫療服務造成壓力,報告建議分階段推行計劃。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罹患多種疾病的機會較高,故報告建議先以低收入家庭作為試驗,若試驗計劃成效理想,便可考慮推展至較高收入家庭。
報告還建議,特區政府衛生署、醫院管理局和社會福利署以及私營長者服務機構結成地區合作夥伴,共同構建“健康促進網絡”,為社區内不同長者提供有系統的基礎護理服務,涵蓋健康推廣、預防保健服務、基層醫療及康複服務等。
激發老齡人口社會價值
香港城市雖不大,人口數量卻不少,因此其老齡人口也涵蓋廣泛,身體機能亦各有不同,有些老人體能稍遜,有些老人體力充沛,精力旺盛。在建議如何更好地照顧體能稍遜的老人之餘,報告進一步提出,隻要政策激勵得當,精力充沛的老齡人口也能為社會創造價值,人口老化不隻帶來挑戰,同時也創造了機遇。
主導此次研究的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前局長、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解釋稱,香港社會要采取新思維來看待老齡化問題。老人需要的不單是一個生存的環境,更是一個生活環境—一個無論從政府架構、小區設施、社福政策以至社會氛圍,都能夠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令他們活得精彩、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盛齡城市”。所謂“盛齡城市”,即城市環境能成就社會每一個人,确保他們無論年齡大小,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擁有豐盛的人生。
楊永強舉例說,英國65歲以上人士對社會的淨貢獻達400億英鎊,遠超他們所消耗的社會資源;65至74歲的澳大利亞女性每年通過無酬照顧和義務工作共貢獻了160億澳元。而中國香港地區60至79歲的義工對經濟的貢獻隻有1.17億美元,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研究團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老齡化”架構,建議香港各界攜手合作通過民官商三方協作模式,改善特區政府架構、社區基礎設施、社會福利政策以及醫療院舍及家居相關的配套設施,以發揮老齡人口的潛能。
楊永強指出,重新厘定退休年齡、鼓勵跨代共融的文化、應用創新科技等,都有利于建設可持續的老齡社會環境,最大限度發揮社會資本,将人口老化的挑戰化為社會受益的機遇。
實際上,不少香港市民已經樂觀接受人口老化現象,積極做出應對。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稱,香港老人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已由2006年的5.8%上升至2015年的9.4%,不少老人雖已超過退休年齡,但仍在為社會創造價值。
許多香港人都認同年齡不應再是決定退休的因素。越來越多的老人在退休後仍然投入工作,一些擁有高學曆、豐富經驗及人脈網絡的知識型老人甚至退休生活忙過在職時期。曾擔任中國民生銀行行長、彙豐銀行中國區總裁的港人王浵世,退休後著作多本,又為雜志撰文,到電台、電視主持節目,并擔任企業顧問或獨立董事,還到内地和香港演說,分享金融經驗。參與出爐本次老齡社會研究報告的董建華和楊永強,也都已超過退休年齡65歲,但仍在努力工作。
特區政府積極應對
面對香港人口老化問題,香港特區政府也在采取積極的态度,主動推出各種安老措施。林鄭月娥介紹說,本屆香港特區政府在任期開始時已就人口政策展開公衆咨詢,并主動撥出更多資源,應對老齡化挑戰。如自2012年實施的“兩元乘車計劃”,讓老人可以每程2港元的優惠票價,乘搭指定公共交通工具,鼓勵他們融入社區。據統計,香港老人的日均乘搭次數已達85.8萬次。另外,最近發表的《香港2030+》和《長者服務計劃》咨詢文件,也是特區政府面對人口結構改變而采取的積極回應。
不過,這些安老措施還有一定的改善空間。比如,香港目前在各個區設立的各類老人服務設施名稱繁多,甚至有些服務性質重疊。對于一個非專業人士,分辨這些中心之間的差别甚為困難,何況老人。團結香港基金的問卷調查顯示,九成以上老人隻知道住宅附近醫院和老人中心,對其他機構則無甚了解,實在是浪費資源。如果特區政府能簡化服務名稱,統一重疊的服務,讓老人能在公屋得到連貫的醫療和小區服務,就能讓社會各界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團隊還走訪了香港的天水圍和觀塘,與區内老人交流,發現提供連貫和全面的“醫社合一”服務,是值得政府審視的議題。
團隊成員與一位婆婆聊天時了解到,她因膝蓋疼痛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醫,醫生告知這是身體老化,無法治愈,隻能給她止痛藥。婆婆雙腿無力,日常出門買菜都很困難,幸好得到小區老人中心的幫忙,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不過,由于缺乏專業醫護人員跟進物理治療和用藥,膝蓋問題一直沒有好轉。婆婆的經曆,對許多長期病患老人來說都有親身體會。雖然老人得到醫療和社會服務,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醫療與社會福利部門各自為政,未能從老人家的角度出發。報告建議香港推行“便利店醫療服務模式”,利用老人中心的地理優勢,把老人部分醫療服務由醫管局門診部轉移到公屋的老人中心,做到“醫社合一”。
人力資源是社會的寶貴資産。如果一個社會不能照顧那些曾為香港繁榮做出貢獻的年長市民,便難以成為一個公正和富有憐憫的社會;如果一個社會能夠讓富有餘力的老人繼續發光發熱,那這個社會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正如鄭李錦芬所說,“我們希望這份報告能促成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合作,為所有曾為香港打拼的‘戰後新生代’安享晚年做出貢獻,讓老弱有所依,老壯有所為。”
汪靈犀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