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
南台灣與大陸南部有着深厚的曆史文化淵源,南台灣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福建閩南社會在台灣的延伸。南台灣是大陸先民最早開墾地區之一,是中原文化最先傳入地區,有着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大陸先民赴台移民開墾從台南開始,台南在17世紀是台灣的政治文化中心與經濟發展重心,此後才從南向北發展,逐步形成今日台灣社會政治經濟區域格局。尤其台南市是一座中國文化古城,有密集的中華文化古迹(以台南孔廟與學甲慈濟宮最為典型)。另外,屏東東隆宮則是南台灣“王爺信仰”的重鎮。
台灣同胞絕大多數是祖國大陸沿海地區早期移民之後代,尤以閩粵兩省移民後代為主,其中福建省閩籍約占80%,福建人中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為主,形成台灣早期以漳、泉籍為主的人口結構與社會結構特征。
要充分認識南台灣社會結構特性與其政治傾向的社會曆史背景。了解與認識南台灣社會與曆史的複雜性、多面性,是推進與南台灣交流合作或兩岸南南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礎。南台灣經濟結構特性決定了南台灣不同的文化政治價值與認同。南台灣的社會結構與曆史發展經驗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文化政治價值傾向。南台灣的經濟産業特性與結構,決定了南部的階層結構與社會結構。高科技産業與現代服務業在北部,總部經濟在北部,吸引高級白領與企業精英也多集中在北部地區,也是南台灣人口持續北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南部産業結構決定了就業者以社會中下層與藍領群體為主體。在當今國際政治視野下,南台灣就有較為明顯的反精英意識,也有排斥北部的情緒,同時将這一反對投折射在反北部國民黨執政縣市與國民黨執政,也是“北藍南綠”政治結構改變的背景之一。
在族群分布上,北台灣雖然仍以閩南人為主體,但相對較為多元,客家人與外省人比例顯著偏高,而南台灣主要以閩南人為主,這成為南台灣本土意識強烈的社會背景之一。國民黨在台灣推動的土地改革,對中南部本土地主利益造成較大沖擊,導緻這些大地主後代成為反國民黨或支持“台獨”的一股重要力量。台南基督教長老教會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台灣自決與獨立,這也是南台灣“台獨”分裂勢力較為嚴重的另一曆史背景。
南台灣以傳統産業與農業為主,高科技與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落後,造就南北不同的政治文化價值與政治認同。台灣高科技企業主要集中北部地區,北部也是台灣現代服務業集中地區,盡管10多年來台灣當局有意推動南部高科技産業發展,如建立中部科學園區與南部科學園區,但仍未改變台灣産業結構的總體布局。
充分認識兩岸經濟關系發展在南北台灣利益分配與政經影響。在兩岸經貿關系發展的效益評估中,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方面,一些大陸學者過于強調兩岸經濟關系發展與經濟合作對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與積極意義,較少談可能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資源、利益在不同區域與群體的分配影響;另一方面,台灣綠營勢力則回避兩岸經濟關系發展與經濟合作對台灣經濟社會的積極影響與貢獻,而是極力擴大負面影響,污名化。
客觀講,兩岸經濟關系發展與經濟合作對台灣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不能否認的。台灣長期獲得巨額貿易順差,避免了總體貿易逆差現象的出現及可能對整體經濟的負面影響。台商對大陸投資及人才、技術轉移,促進了大陸經濟發展,也為台灣過剩資源找到新的出路。不過,由于大陸經濟的崛起與兩岸經濟關系的發展以及島内政治政策原因,台灣經濟資源流入大陸的規模大于大陸流入台灣的規模,加上台灣南北經濟結構與資源的差異,台灣北部地區獲得的資源與利益顯著大于南台灣,而且進一步加劇了台灣南部的衰落。由于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陸基礎設施改善,沿海港口迅速崛起,兩岸國際物流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國際物流經高雄港海運轉口量趨于減少,至少增量增加有限,導緻高雄港集裝箱裝卸量世界排名從20世紀90年代的第3位降到目前的第13位。高雄港衰落也是南台灣經濟持續放慢的寫照。
由于台灣經濟重心在北台灣,尤其是台灣經濟優勢産業、高科技産業等在台北,是兩岸經貿往來的主體,自然在兩岸經貿往來中獲得更多收益。相對的南台灣不是兩岸經貿往來的主體,又是以傳統産業為主,獲得的利益相對較少,這是區域資源分配不平衡的表現與結果。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南台灣對兩岸經濟往來的态度與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