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躁郁症 :創造與破壞

躁郁症 :創造與破壞

時間:2024-10-25 06:34:02

馬燕桃主任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情感障礙課題組負責人、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學者。她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提到,近年來中國的躁郁症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以前的高發人群年齡在25~40歲之間,現在至少提前了10年,有的孩子15歲,正處在從初二到高三的求學關鍵時期,就開始出現這個問題。

關于躁郁症高發人群的年齡整體提前的原因,馬燕桃認為不僅有個體化的因素,更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系:“社會促使了這樣一種情緒,期待每個人長時間擁有‘輕躁狂’那樣的超人狀态。從物理學的能量守恒定律看來,這是辦不到的。”馬燕桃三聯生活周刊:躁郁症和抑郁症有哪些關聯?

馬燕桃:抑郁症有一個醫學名詞,叫“單相情感障礙”,躁郁症的醫學名詞叫“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disorder,縮寫bpd或者bd)。有的人會抑郁,然後好了,過一段時間還會抑郁,這種是單相。有的人開始是抑郁,後來轉成抑郁和躁狂都有,這種是雙相。在疾病的發生發展期,從單相到雙相并沒有一個絕對的過渡期,很難鑒别,所以抑郁症和躁郁症的早期鑒别變得更加重要。難在哪兒?很多人在“躁狂”的時候根本就不會來找精神科醫生,而在抑郁的時候來,也未必會聊到他“躁狂/亢奮”的時候。另外,抑郁症的抑郁和躁郁症中抑郁,采用的是同一套判别标準。即使對于非常有經驗的醫生來說,識别躁郁症都有難度。有抑郁症的人不一定有躁郁症,但是會有一定的風險。

三聯生活周刊:如果一位對自我要求比較高的完美主義者,當自我期待與外界期待産生内心沖突,如何平衡情緒?

馬燕桃:一個追求與衆不同的人,是有标準的。什麼叫與衆不同?有“衆”,才會有與衆不同。如果一個人在森林裡,跟麋鹿生活在一起,就談不上與衆不同,因為他肯定不同。所以“與衆不同”是在社會情境的前提之下。

與衆不同的人,确實有一些非常在意社會評價,表面不在意,内心很在意,或者是以不同的方式去在意,可能在意的關注點和我們預設的不太一樣。凡是追求與衆不同的人,一定程度上都是高期待。高期待的問題在于,不容易得到滿足感。所以這類人所期待的社會的評價會要求得比較高。對他們來說,矛盾在哪兒?一方面,期待得到外界的高評價。另一方面,又知道不太容易獲得這樣的評價。所以不是說他得不到滿足,而是說他内心永遠是有沖突的。

大部分藝術家的内心都會有強烈的沖突,沒有沖突很難完成好的作品。一種好的方式是經曆過沖突的磨合期,把沖突轉化成一種建設性的行為,通過内化的移置呈現到作品中。但是如果沒有完成沖突的轉換,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相當大的内耗,不能在事業中得到成就感,他就可能把自己折騰夠嗆。

三聯生活周刊:很多人都有内心的矛盾和沖突,藝人有這種沖突的比例會更高嗎?

馬燕桃:藝人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行業,必須得和觀衆打交道。很多藝人的焦慮問題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藝人需要在萬衆面前表現,面臨一個社交期待,很可能會焦慮。如果有社交恐懼症,又需要在現場面對上萬觀衆,就會形成一種控制與反控制的沖突。很多藝人有這種問題,但是可以克服,把它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需要我去表現的時候,盡量表現出我社交(social)的部分,有可能代價也比較大。

我們每個人都有内在的沖突,隻是自我防禦多采用壓抑、否認、隔離、強迫等方式不對外表現而已。而藝術家的群體裡呈現得會更多一些,這與藝術的“求真”本質有關系。藝術家會比較敏感、追求完美,希望獲得世人的肯定,這是他們的動力所在,也是軟肋之處。這種沖突對藝術來說有利有弊。在心理學上,情感的移置要有一些辦法,比如寫文章、畫畫、唱歌,實現我們内心情緒的轉化。但是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有一些藝術家遇到問題不去找心理咨詢師?我想有一種可能性,也許他不屑于用一些平常人的途徑去宣洩,他希望玩高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移置,一種心理的防禦方式,移置得好就變成了作品中源源不斷的創造力。但是,在這個移置過程中很有可能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得擔心自己的創造力耗竭。因為消耗的不僅僅是情緒,還有能力。如果他開始懷疑自己沒有創作的能力,那麼這很有可能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聯生活周刊:和心理咨詢師的角色相比較,愛情和親情對緩解躁郁症的幫助有多大?

馬燕桃:親密關系的作用一定是無可替代的。如果有足夠的支持系統或者說資源(resource),當然可以把愛人和朋友當成藥。如果你有一百個朋友候着,總有一款在關鍵的時候能接住你,可以安慰你不同方面的情緒,這是最理想的狀态。但事實上往往沒有,我們不太可能獲得這麼多的資源,有也不一定能當藥,或者說不一定能當那麼有效的藥。一個朋友隻能滿足你的一部分。

心理咨詢師在某些情況下,是人内心理想化的朋友、家人甚至偶像。所以心理咨詢師會成為一個安全形象,你需要的時候,他總在那兒,很穩定。但是,咨詢師不能走進你的生活幫你解決問題,這是治療的一個清晰的邊界。最終解決問題的往往是你的伴侶和你一起。

三聯生活周刊:你接觸到的躁郁症患者,是否在某些人群中發病率較高?

馬燕桃:躁郁症是不分種族、不分男女、不分貴賤、不分貧富、不分受教育程度高低的一類重要的情緒疾病,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具有一定的生理學基礎。

近年來中國的躁郁症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以前的高發人群年齡在25~40歲之間,現在至少提前了10年,有的孩子15歲,正處在從初二到高三的求學關鍵時期,就開始出現這個問題。由于我的醫院處在北京海澱區,周邊校園人群較多,我遇到的很多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當然也有研究生和博士。根據我的觀察,最近10年,在整個群體裡,特别在中國社會,躁郁症的發病率有迅速上升的趨勢。

三聯生活周刊:為什麼躁郁症的高發人群的年齡提前了?

馬燕桃:在我看來,它不僅有個體化的因素,更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系。15~25歲,是心理發育期,基因變異也很容易在這個階段表現,所有的精神疾病高發期都是15~25歲。20年前,躁郁症患者還很少。10年前,躁郁症患者數量進入到一個高峰期。可以回顧一下,我們這個社會經曆了什麼?正處在奔向越來越快發展的階段。社會促使了這樣一種情緒,期待每個人長時間擁有“輕躁狂”那樣的超人狀态。從物理學的能量守恒定律看來,這是辦不到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