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萬山地理:群島與海

萬山地理:群島與海

時間:2024-10-25 05:26:25

桂山島靠近香港,近水樓台吸取了很多漁業養殖的經驗港澳之間,珠江口要塞,塑造了萬山群島的曆史與現實生存。

過伶仃洋與桂山戰役

說到萬山群島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但提到“伶仃洋”,一句文天祥的“零丁洋裡歎零丁”便能從嘴裡順溜地念出來。

南宋末年,一路南遷的南宋部隊逃至珠海一帶。南宋祥興二年(1279),宋元最後一場大戰在江門一帶的崖門海面爆發,戰争以元軍以少勝多告終,南宋宣布滅亡。丞相陸秀夫背着8歲小皇帝趙昺投海自盡,據《宋史》記載,後宮眷屬與宦民相繼投海殉國,“七日,浮屍出于海十餘萬人”。

這位小皇帝的屍首卻一路向東,漂過了伶仃洋,最後在珠江口東岸的赤灣被人發現。《趙氏族譜·帝昺玉牒》曾記載:“後遺骸漂至赤灣,有群鳥飛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有遺骸漂蕩,上有群鳥遮居,竊以異之。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于山麓之陽。”于是深圳有了廣東曆史上唯一的一個皇帝陵寝。而在海戰之前被俘的文天祥也被一路押解北上,在經過珠江口時,他寫下“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悲壯與怆痛之感。

萬山群島位于珠江口的正南方,是廣州、深圳、香港、珠海出海航道的必經之地,海島層層疊疊,成為華南的天然屏障和祖國南部海疆的重要關口。

在萬山群島的各個海島上,仍然能感受到曆史上對這裡軍事地位的重視程度。東澳島澳口的山脊上矗立着清朝铳城遺址,三面臨海,一面靠山,石砌城牆,平面布局成長方形,炮台設置在西北角。據《香山縣志》記載,此铳城建于雍正七年(1729),駐兵50人。在萬山鎮萬山村的山坳裡,現存有清朝雍正十年(1732)修建的炮台遺址,可觀察西灣和浮石灣東西形勢,在乾隆、嘉慶、道光時都曾有過修建曆史記載。

而在桂山島上的吊藤灣,紅色的“桂山号英雄登陸點”摩崖石刻昂然地矗立在海浪拍打的礁石上。1950年,廣東陸地和海南島相繼解放,國民黨軍隊仍然盤踞在萬山群島,并調來第三艦隊固守,伺機反攻。4月,解放軍第四十四軍131師和華南海軍等部隊,奉命加入解放軍萬山群島戰役中。5月25日淩晨,解放軍“桂山”号等6艘艦艇和12艘登陸艦,從唐家灣起航,分兩路奔襲桂山島和三角島,他們憑借着頑強作戰的品質,将國民黨的運輸艦和登陸艦擊沉,令指揮艦起火。天亮後,國民黨軍隊集中炮火猛攻“桂山艦”艦艇,導緻“桂山艦”中彈起火,喪失了海戰能力,最後指揮員曹志友、郭慶隆決定,冒着敵人的烈焰包圍,搶灘在吊藤灣登陸。在搶灘的過程中,“桂山”号大部分戰士都犧牲了,但他們以生命為代價為後續部隊赢得了時間,并最終獲得了勝利。

當地年長的老人仍然記得當年海戰的場景,血流成河,“從吊藤灣一直到北部的十五灣,海水全都染成紅色的。”為了緬懷“桂山艦”的英雄們,原為“垃圾尾”的海島改名為如今的桂山島,承載着不朽的曆史記憶。

魚幹是萬山島的特色,新鮮的魚蝦會在太陽下自然曬幹在港澳之間萬山群島的漁民裡,從香港和澳門來的人很多。“漁民嘛,就是在這裡打打魚,再去那裡打打魚。解放以後政府問我們,是留在這裡,還是回去香港,于是很多人都留在這裡了。你去看,桂山島上在香港和澳門有親戚的人非常多。”陳金勝是桂山島桂海村的老村支書,“我們桂山有兩個村,桂山村和桂海村。桂山村是從内地來的客家人,以種地為主,桂海村都是像我們這樣的漁民,有90%都是從香港來的,我本人就是在大澳出生的。”

改革開放以前,桂山島的漁民們全部都是近海或者遠洋捕撈。經過了萬山群島海戰,漁船出海時的警戒性非常強。“生産隊給我們的船上發了10杆槍,還有手榴彈。那時候漁民都有保衛祖國的使命感,随時都提防着台灣反攻大陸呢。”陳金勝說。

萬山島周圍的海域曾經是漁業資源豐富的萬山漁場,老漁民們都記得早年間合力圍捕黃花魚的經曆,現在聽起來仍相當精彩。

每年春季是黃花魚的漁汛期,捕黃花魚要靠漁民們的通力合作,每一次出海捕黃花魚,全村出動的場面頗為壯觀。陳金勝回憶說,捕黃花魚前要看洋流和天氣,有經驗的老漁民瞅準日子,趁着夜色帶着全村的漁船一齊出發。“黃花魚在晚上會‘咯咯’地叫,全村聽力最厲害的漁民躲在舢闆船的船艙裡,地上鋪一塊麻布,用耳緊貼着麻布仔細聽。”黃花魚的聲音透過船闆,漁民憑着經驗判斷船底的大海裡,黃花魚究竟在哪裡彙聚。等方位确定好,他們會用眼神和動作示意大家排布好位置。“生産隊的大船有十幾張網,小船隻有兩三張,不管是大船還是小船,大家圍成一個圈,等網放完了,突然所有的漁民開始大喊,用船槳在船上使勁敲。黃花魚聽到聲音就受驚了,到處亂竄,于是就落入網子裡了。”陳金勝說,10多分鐘後就可以起網了,一晚上全村通常能捕100多斤黃花魚,這才算是能回來跟村裡等待的家屬們交代。

改革開放以後,内地開放了漁民去香港賣魚的政策,去尖沙咀魚市場。“賣完就回來。那些個花花綠綠都是有錢人的天下,我們想都不敢想。”萬山島老村主任黃添福回憶說,“要說比的話,我們隻跟自己在港澳的親戚比。大家都是漁民,解放以後,我們上岸安居了,他們還一直住在船上。解放以後,我們每個月就有45斤大米,可以吃白面饅頭,從來都是那些在港澳的親戚羨慕我們。”

在萬山群島,内地和港澳的的界限不大,漁民在同一個區域裡打漁,唯一能對比出區别的是偏愛的魚種。黃添福說:“比如說旗魚吧,我們一晚上能打幾萬斤上來,香港的漁民隻打幾百斤。他們隻挑個頭大的,拿回香港賣可以賣出好價錢。我們不看這個,以量取勝。”

但那時内地與港澳的經濟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在長期的交往中,漁民自然而然會去尋找出路。萬山島是著名的魚幹曬場,在正對碼頭的堤壩上,漁民們正勤奮地将今天新打撈上來的魚蝦制作晾曬:蝦子擰去頭,剝殼去沙線;鳗魚劈成兩半去掉骨頭;馬鲛魚整隻晾挂,但要拿紙包緊頭部,以免蒼蠅鑽進去讓魚生蟲。烈日之下,空地上鋪滿了各戶人家晾曬的海鮮。天氣好時幾乎天天可做,于是能看出從一隻新鮮帶水的張牙舞爪,到癟了大半、最後縮成厚紙片狀的章魚晾曬的全過程。魚蝦最後都曬成透亮的薄薄一片,價格也因此翻了幾番,萬山島憑借魚鮮、純手工無添加晾曬,成為珠三角遠近馳名的魚幹産地。

桂山島則在幾個島嶼中漁業發展最好,這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桂山島西距澳門14海裡,北距香港僅3海裡,東南面是國際著名錨地,多條國際水道在此交錯。解放前,桂山島名叫垃圾尾,這個名字被老一輩香港人所熟知,因為它距離香港太近,每年冬天北風呼嘯的時候,香港海面上的垃圾會随着海浪的方向漂到桂山島周圍。解放後,桂山島的漁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桂山鎮桂海村已經去世的老支部書記冼十五,他被當地人尊稱為“十五叔”,也是地地道道的老漁民。他在去香港賣魚的過程中,了解了香港市場的消費層次,回來帶領桂山島漁民開始網箱養殖,把石斑魚在香港賣出了高價,直到現在這仍然是桂山島的漁業特色。

陳金勝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開始跟着冼十五一起出去打漁,他回憶說,冼十五是村裡第一個搞包産到船的人,他頂着被批為“資本主義”的壓力,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成了鎮上第一個萬元戶。但是随着漁業資源的枯竭,漁民的生活依然面臨窘境。改革開放後,冼十五利用自己同時持有香港和大陸身份證的條件,很用心地多次跑到香港魚市場做調查,發現當地漁民已經率先開始搞網箱,養石斑魚,回來就動員村民們一起去搞。

陳金勝是第一批跟着冼十五搞網箱的漁民。當時冼十五給大家算了一筆賬,一個3米乘3米的網箱,大約需要投入七八千元,可以養400~500尾石斑魚。每尾魚苗12~15元,成活率在30%~50%,養大一斤石斑魚需要8~9斤雜魚做飼料,每斤雜魚0.6~0.8元,加上網箱折舊和各種雜費,養大一斤魚的成本約40~50元,從魚苗到出售的周期是兩年,每尾魚可達2斤重。在香港市場上,每斤石斑魚100~120港币,算下來利潤可達50%。“最開始我們一起搞了一個12個網箱的魚排,石斑魚養了兩年,差不多收獲了1000斤,當時正趕上春節前,運到香港銷售,結果賣了10多萬港币,按照當時的彙率,刨去5萬多元的成本,賺了不少錢。”陳金勝回憶道,實驗雖然成功了,但算算投資,一個網箱要8000元,做一個12網箱的魚排要将近10萬元,光靠漁民自己是絕對投不起的,最後是政府撥出的專項扶植款幫了大忙。到1988年,全鎮的漁業總産值就從原來的300多萬元增長到2600多萬元,增長了近8倍,漁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從3000元增加到了1萬3000元,島上不僅萬元戶随處可見,就是十萬元戶都超過了七成。

桂山島的地理位置還催生了一個有趣的新職業——長途航運補給。桂山島東南面是國際著名的錨地,從廣州啟程的航船在這個地方可以獲得第一次補貨。鎮上一個開雜貨鋪的老闆早年前做這個生意,一個電話打來,預訂的是“十天八天都賣不完的貨”。生意最好的是上世紀90年代,那時來往的貨船很多,尤其是香港建新機場的時期,生意最旺。十幾箱雞蛋、一兩頭豬,還有大量水果蔬菜,把貨備齊,老闆雇快艇出海送貨。停在錨地上的大貨船常遇到風浪,小船靠近困難,一個大浪,剛釣上籃筐的貨物可能就被卷走了。“好在由貨船承擔這部分成本,運完貨,再把錢吊下來。是個辛苦買賣。”

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也讓政府獲益不少。站在桂山島小學的舊址上,可以看到北側山丘上整整齊齊的挖掘痕迹,上世紀90年代,政府靠的是香港經濟騰飛之際,用石材出口創彙來搞活海島經濟。

據萬山區老領導顔秋新回憶,當1990年香港決定在大嶼山赤臘角修建新機場時,桂山鎮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把以前單純賣石頭,變成“以石換港”的補償貿易模式。政府以牛頭島石礦場的10年租期為條件,讓港方在桂山島建兩條約1000米的防波堤。雙方按照1︰4.2的比例達成協議,即港方為防波堤投入1立方米大石,我方給港方開采4.2立方米的石料,不收資源費。當時石料資源費每平方米6.5港币,4.2立方米價值27.3元,而防波堤的石頭都是2~8噸的,當時内地投放這麼大的石頭到海上,每立方米的最低價是80~100元。但這對香港來說依然是個劃算的買賣,因為桂山鎮與香港大嶼山赤臘角機場的距離不過10海裡,非常近,運輸費每立方米可以節省2~3元,加上10年的開采權,雙方都是赢家。結果兩條1020米需投資1.3億元的防波堤,萬山區政府沒有花一分錢,通過辦石場用石頭換了回來。

改革開放以來,生長在海島的人不斷大膽探索着生路,但海島的自然與生态終歸是脆弱的。防波堤大大增強了海島抵禦災害的能力,但去年的台風“天鴿”對珠海的漁業還是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網箱養殖戶受損慘重,如今除桂山島外,台風幾乎抹去了其他海島上所有漁民的人工痕迹。很多海島的生存已經成為曆史。

看似封閉的海島,卻能予人開放的視野

跨過萬山群島海域的港珠澳大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