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帶一路  合作共赢

一帶一路  合作共赢

時間:2024-10-23 03:20:50

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到早期收獲的實現,再到相關理念與制度的構建,近四年時間裡,這個吸引着全球目光、承載重大使命的宏大構想,實現路徑越發清晰,也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贊譽。國際共識日益增多,與沿線國家雙邊貿易額不斷攀升,互聯互通的理念深入人心,大批項目建成投産或開工建設,人文交流影響持續擴大……在“合作共赢”的發展理念下,“一帶一路”正打造和諧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從設想到現實

本刊綜合報道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将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是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以來,中方就此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會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積極響應。

“一帶一路”是中國首倡,但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是各國共同受益的重要國際公共産品。提出三年多來,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落實,“一帶一路”在建設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

“一帶一路”的國際共識逐步形成

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同年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導“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倡議提出三年多來,伴随習近平主席的高度關切和多次出訪,“一帶一路”從無到有,在宏大叙事中鋪展,繪制了一幅跨越萬裡海域,牽起幾大洲多個經濟圈的恢宏畫卷。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2015年3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

“‘16+1合作’誕生以來,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格局。中方歡迎16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2015年11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中東歐16國領導人時指出。

“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我們将繼續歡迎包括亞投行在内的新老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2016年1月16日,北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上發表緻辭。

“‘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牆、少築牆,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2016年1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時強調。

“為促進本地區經濟整體發展,中方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希望上海合作組織為此發揮積極作用并創造更多合作機遇。”2016年6月24日,烏茲别克斯坦塔什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赢共享發展。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一大批早期收獲項目落地開花。中國支持建設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型多邊金融機構,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2017年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内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别會議,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

三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國内各種場合就“一帶一路”發表多次精彩闡述,讓“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傳遍世界,深入人心。

“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

兩千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後人将其統稱為“絲綢之路”。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赢”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攝影王晔/新華社

“一帶一路”建設以亞洲國家為重點,以陸上和海上經濟合作走廊為依托,貫穿亞歐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涉及世界多個國家、44億人口,GDP規模超過21萬億美元,是世界跨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新興經濟帶。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以和平發展為主旨,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對現有國際合作機制的挑戰和替代,而是與現有機制互為助力、相互補充,針對國際合作中的瓶頸和制約因素提出“中國方案”,以開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一帶一路”建設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積極推進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21世紀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繁榮同享,風險共擔,一個國家很難一枝獨秀,所以必須互利共赢。這些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出發點。2014年5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宴會,歡迎前來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的各國貴賓。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各國貴賓一起步入宴會廳。攝影蘭紅光/新華社互聯互通聯動發展

“通”則“順”,“順”則“成”。“一帶一路”倡議着重強調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聚焦“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把中國發展同沿線各國發展結合起來,推動沿線各國聯動發展并加深經濟融合。

政策溝通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關鍵環節,是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務實合作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共識,使沿線國家多層次政府間經濟發展戰略、宏觀經濟政策、重大規劃項目構建了對接機制,形成了趨向一緻的戰略、決策、政策和規則,進而增進了“命運共同體”的共識。

“一帶一路”是一個新生的倡議和概念,而此前的幾十年間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已經産生和發展了諸如東盟、南盟、歐盟、阿盟、非盟等數個地區性的多邊合作框架。“一帶一路”的提出不僅僅局限于“帶”和“路”的概念,而是希望建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甚至更廣範圍的全球性發展平台,在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則的指導下為了謀求全人類的福祉而聯通世界,構築全球性的共同發展網絡,全面對接聯合國和平與發展的各項目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血脈經絡”。基礎設施在“一帶一路”建設和發展中扮演着先導性作用,不僅互聯互通本身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着重要的經濟貢獻,而且也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性支撐。

世界經濟的不平衡說到底是發展的不平衡,要真正解決這種不平衡,首先要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符合有關各方的利益,有利于減少發展水平的差距,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國家之間發展水平差距小了,矛盾就會減少,跨國間的問題也會得到較好解決,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沿線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内容。中國積極同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建設自由貿易網絡體系,拓寬貿易領域;共同優化産業鍊、價值鍊、供應鍊和服務鍊,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産業互補、互動與互助;共同探索新的開放開發之路,形成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已經深度融合,中國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涉及多個領域,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與沿線各國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币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快與沿線國家和地區本币互換和本币結算的步伐。

2014年9月,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啟動;2014年12月,絲路基金注冊成立;2016年1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2016年11月,絲路國際銀行在吉布提正式成立,中資企業首次在非洲大陸獲得銀行牌照……在世界舞台上,一場超越意識形态的金融開放合作大幕正在拉開。

2016年10月,人民币被正式納入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特别提款權(SDR)貨币籃子,人民币國際化進程進一步提速,使人民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得到更廣泛使用,以規避彙率風險,同時有助于推進相關國際金融合作,逐步構建起跨區域的金融體系。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世界曆史表明,全球治理的磨合,首先要尋求文化的認同;全球治理的共識,也要從文化傳統中探索溝通之道。因此,“一帶一路”建設從藍圖設計到具體實施,始終把促進民心相通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全球範圍内,中國曆來主張和尊重文化多樣性,認為文化多元是合作與交流的機遇。在共創“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的整體布局中,人文交流是重要支柱之一;在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領域項目的統籌規劃中,加強人文領域合作成為重要内容。

2016年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開業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業儀式并為亞投行标志物“點石成金”揭幕。習近平主席發表緻辭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我們将繼續歡迎包括亞投行在内的新老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攝影謝環馳/新華社

“一帶一路”沿線貿易合作成效顯現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初步完成規劃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回顧三年多來,“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成果惠及世界。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參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

聯合國大會、安理會、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有關決議或文件都納入或體現了“一帶一路”建設内容。

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互聯互通網絡逐步成型,貿易投資大幅增長,重要項目合作穩步實施,取得一批重要早期收獲。亞投行、絲路基金的成立為金融合作提供了堅實支撐。中歐班列馳騁在廣袤的亞歐大陸,運載的是琳琅滿目的貨物,聯通的是亞歐國家的市場需求,架起的是沿線國家人民的友誼橋梁。

三年多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産能合作不斷深化,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同20多個國家簽署了産能合作協議,同17個國家共同建設了46個境外合作區。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港口、航空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開展了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取得了遠遠超出預期的成果。比如,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已有不少項目取得重大進展,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等一批重點項目已完成融資,恰希瑪和卡拉奇核電項目進展順利。

在創造稅收、推動就業發展方面,“一帶一路”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中國企業為沿線國家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稅收和超過16萬個就業崗位。

共建“一帶一路”是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途徑,已經成為各方積極參與推進的重要事業,為增進各國民衆福祉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2016年6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别克斯坦塔什幹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小範圍會談開始前,成員國元首集體合影。在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表示:“為促進本地區經濟整體發展,中方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希望上海合作組織為此發揮積極作用并創造更多合作機遇。”攝影饒愛民/新華社從中國倡議到全球共識

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引起世界沿線國家的廣泛共鳴,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不胫而走,沿線衆多國家響應參與,“一帶一路”正由中國倡議轉變為全球共識。

俄羅斯總統普京高度評價中國制定的“一帶一路”路線圖。他稱該路線圖将有利于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

波蘭總理希德沃表示,波蘭贊成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認為這符合波中兩國和各自所在地區共同利益。波蘭地處歐洲交通物流樞紐,地理位置的優勢能夠幫助波蘭更好地同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合作。

随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其自身的發展戰略對接,形成了優勢的互補,如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計劃、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印尼“全球海洋支點”發展規劃、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計劃、英國“北部振興”等,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現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2016年,時任塞爾維亞第一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伊維察·達契奇指出,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投資将帶動塞爾維亞出口和國内生産總值增長,塞爾維亞将從中國投資中受益。

馬達加斯加外長阿塔拉則表示,中國領導人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能夠幫助馬達加斯加改善港口、工業、公路鐵路等領域的基礎設施,能夠幫助馬達加斯加重振經濟。

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專家學者對“一帶一路”倡議均給予高度評價。聯合國希望将“一帶一路”建設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結合起來,更好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有序開展。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銀行原副總裁與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推進經濟全球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很多國家,特别是一些貧窮國家、一些被忽視的國家都被納入進來了。幫助他們實現跟世界經濟的聯通,這是推進經濟全球化的一個好方式。

“一帶一路”是迄今為止中國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産品,它是中國首倡,但為各國所共享。當前,全球經濟複蘇基礎不牢固,貿易投資不強勁,增長動力不穩固。各國之間、各次區域之間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亟待升級。

面對挑戰,我們需要集衆智、彙衆力,共同搭建合作新平台,開辟增長新動力,探索發展新路徑。正如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納·穆罕默德女士所說:“在世界多邊主義受到挑戰的時候,‘一帶一路’倡議出現了,它來得正是時候。”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