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阮泉州 一起赢

阮泉州 一起赢

時間:2024-10-22 11:05:52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

如果,泉州籍台灣詩人餘光中這首鄉情濃濃的近作,用泉州話讀出來,會是怎樣的韻味呢?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曾走在我國“向海時代”前列、因海而興的古老海港城市——泉州,名勝古迹珍貴,湖光山色養眼,但泉州話卻一時難得聽懂。

泉州話乃閩南語的次方言,殘留着遠去的唐宋古音,屬于漢語方言的“活化石”,确實讓外地人茫然。記者在泉州采訪9天,感覺這個“留形、留神、留人”的古城,爽爽朗朗看得見、咿咿呀呀聽不清。尤其,對泉州話裡的“阮”字印象頗深。“阮”,泉州人念作gún,意為“我們”。聯想到“愛拼才會赢”“輸人不輸陣”等當地俗語,更覺得街頭不時可見的廣告詞“阮泉州一起赢”,真是淋漓盡緻地彰顯了泉州人開放包容、開拓進取的精神氣質和向海而生、向海發展的海洋基因,為這個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做了鮮活的形象推廣。

“阮泉州一起赢”!

換個角度觀之:作為生活着5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居全省第一的福建民族工作重點城市,“阮泉州一起赢”也正是泉州各民族同胞持之以恒踐行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團結進步窗口的生動寫照!今年5月初航拍的泉州石湖新港(六勝塔、林銮渡古碼頭所在地)陳英傑/攝

刺桐花開時節的泉州東湖公園陳英傑/攝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東、西雙塔是泉州古城的地标陳英傑/攝從刺桐港到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遺

刺桐樹和刺桐花,乃泉州的市樹、市花。原産南亞的刺桐于公元五六世紀引種到福建沿海,大量種植刺桐的泉州在中世紀就被喚作“刺桐城”。色豔冠美的刺桐花,深得人們喜愛。

1291年春,刺桐花紅似火的時節,馬可·波羅率船隊從刺桐港揚帆啟航,離開旅居17年的中國前往波斯。此前,他曾在遍地刺桐樹的古港小住,并對其頗有好感。在《馬可·波羅遊記》中,他描述道: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商人雲集,貨物堆積如山;人們喜愛和平,生活安逸……的确難以想象!

人類古代文明史上,穿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遼闊海域、聯系沿岸衆多國家的海上航運及貿易線路體系,同時成為東西方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這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亦即瓷器之路、茶葉之路和香料之路)。作為中華文明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重要起點,先秦時期就有閩越先民繁衍生息的泉州,很早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市井十洲人”“漲潮聲中萬國商”——堪稱“中國海上零公裡”的刺桐港,興起于隋唐、鼎盛于宋元,終究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中世紀世界貨艙”,與10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

上千年海外交往的過程中,作為全球經濟貿易和文化中心之一的泉州,不僅以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地位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而且吸納中原文化、閩越文化、華僑文化和域外文化等精華,成為海絲沿線各國多元文化“混血”之地,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樹立了文化包容、經濟繁榮、自由開放的楷模,代表着中國古代海洋文明的巅峰水平。多元文化的交融,成就了泉州諸種宗教和諧并存、儒商齊重、百業俱興的盛世景象。大批阿拉伯、波斯等外國商人或陸路或海路來到泉州,并逐漸定居下來由“洋番客”變為“土番客”,高峰期達10萬之衆。始建于北宋的清淨寺,作為我國曆史最悠久的伊斯蘭教寺院之一,至今仍在穆斯林世界享有盛譽。而無數名不見經傳的刺桐海商,做生意精明務實,駕福船出海技高膽大。他們勇于挑戰、不畏驚濤駭浪的海洋氣質和閩南性格,遺傳給後輩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赢的品質,與絲路精神一脈相承。

馬可·波羅離開刺桐港開啟歸途之旅700年後,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和平方舟”船隊從威尼斯出發,一路向東途經16個國家,停靠泉州并召開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讨會,認定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後來又将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于此。

被譽為“明朝四君子”之一的泉州人何喬遠,曾于400年前編撰紀傳體史書《名山藏》和地方志《閩書》。在《名山藏》之《王享記》篇,作者記述多個國家的人文地理,對當時邊疆地區“東北夷”“北狄”“西戎”“東南夷”等民族的狀況進行了實錄。

4個世紀過去,為後世留下邊疆民族問題重要史料的何喬遠,未曾想到家鄉泉州會當選東亞文化之都,成為多民族和睦相處、多文化和諧交融的典範:有包括漢、回、畲、蒙古、滿等世居民族在内的54個民族,1個民族鄉、48個民族村(社區),少數民族人口22.9萬(占全市總人口的2.82%);超過萬人的民族有回、土家、苗、畲、壯、布依等;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13.4萬,占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58.5%。

往昔的刺桐港,如今可以用“七個都”即鞋都、衣都、石都、瓷都、茶都、香都、文都和“四個泉州”即836萬人口的“本土泉州”,分布于120多個國家、人口900多萬的泉籍僑親構成的“海外泉州”,900萬泉籍台胞構成的“對岸泉州”,100多萬在全國各地投資興業的泉商構成的“異地泉州”來概括。而海上絲綢之路宏大曆史背景下的民族團結交融,更是泉州底蘊深厚的多元文化孕育出的豐碩成果,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吞吐四海雲帆,鼓蕩八面來風。

新時期,正是開放包容、愛拼敢赢的海絲文化,極大地推動了泉州的跨越式發展。1978年,其經濟總量在全省倒數第二。如今,泉州的GDP占到全省四分之一,經濟總量連續18年居福建首位,上市公司達100家,有148個中國馳名商标;與海絲沿線國家的貿易占比達一半,吸引海絲沿線國家在此投資辦企業1565家。

向海之路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重要途徑。延續曆久彌新的海絲文化,傳承風雨共渡的海絲精神。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願景與行動規劃中,泉州被列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并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永久舉辦地、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的永久落戶地。搶抓“一帶一路”機遇,落實先行區行動方案,積極融入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泉州開啟了“創新、智造、海絲、美麗、幸福”的現代化新征程。

早在2001年11月,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就強調:“泉州許多文化遺迹與海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文化遺産獨特,内涵豐富,将泉州海絲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可行性較強,也對泉州的文物保護、環境治理、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方面起到促進作用。”今年1月,我國正式推薦海上絲綢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為2018年世界文化遺産申報項目。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遺産點有16個,占全國海絲遺産總數近一半,分為航海與通商、多元文化、城市建設與陸上交通等三類,從不同角度見證了偉大東方海港城市的風韻和榮光。當前,處于申遺沖刺階段的泉州,掀起保護史迹、弘揚傳統、開創未來的熱潮。《古泉州(刺桐)史迹遺址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法》、《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迹保護條例》相繼出台,社會各界熱烈響應。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需要學習的,泉州人以前就做到了!”想必,無論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都走過的馬可·波羅,還是歸隐故裡泉州灣畔的何喬遠,都會贊同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對于泉州的這個評價。

石漁村:穿越時空的海絲新傳奇

此次打包申遺的古泉州(刺桐)史迹,石獅市蚶江鎮石漁村占兩處——林銮渡和六勝塔。此外,村裡還有石湖城等數處古代名勝。另一處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萬壽塔,距此地也不過數公裡。

身材魁梧、笑容滿面的村黨支部書記郭志猛,從沒像最近這樣忙碌和興奮。這天上午,當兵出身的他就風風火火地接待了記者一行和福建“海絲泉州”采風團。“海絲熱”,引發“石漁村熱”。

唐朝航海家、商人林銮為通海外“渡蠻舟之便”,在石漁村西北的兩座天然大礁石間建造了刺桐港最早的商貿碼頭,即“林銮渡”。眼下正值漲潮期,透過海水隻能隐約看見古碼頭的石階。

石漁村東北金钗山上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六勝塔,是全世界最早建成的第一航标高塔,與海絲關系密切。

曾幾何時,大礁石深陷淤泥,一方方養蝦池布滿古渡……昔日番船穿梭的場景難覓蹤影,林銮渡似乎銷聲匿迹。年久失修的六勝塔,也亟待加固。

還原林銮渡和六勝塔的曆史風貌,成為泉州乃至石漁村自上而下的共識,郭志猛與村民走到搶救、保護海絲文物的第一線。“以前,與古迹毗鄰而居的一些村民,根本不知道它的價值。改變村民的觀念,至關重要。”

于是,宣傳《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迹保護條例》的村民大會相繼召開,各級政府廣泛動員,還請學者來講課。最近這次講座,是石獅市博物館館長主講的《送你一片遼遠的藍》。學者專業的講解,幹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村民慢慢知曉了林銮渡和六勝塔往昔的輝煌,對家門口的曆史文化加深了認知。随即,村民的态度從置若罔聞轉變為全力支持、主動配合……幾個月下來,林銮渡周邊13戶人家的養殖池、五棟房屋等或拆遷或改造,環境整治順利推進。

如今,林銮渡基本恢複本來面目,六勝塔的維修也告罄——波瀾壯闊的海絲史,風采再現!“林銮渡和六勝塔,不僅是石漁村的,也不僅是石獅和泉州的,更是全中國、全世界的!”石獅市委書記常說的這句話,郭志猛終于覺出了它的份量。

海絲文化和海絲精神,深深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石湖人。

位于泉州灣出海口的石漁村,3000餘村民中回族占75%,是石獅市最大的少數民族村。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石湖半島。“祖祖輩輩搞海運,血液裡都流淌着海水”的回族村民,将漁船改成簡易載貨船,幹起了老本行。沉寂多年的海絲商路,逐漸熱鬧起來。今非昔比,石漁村已從當初單一的海運,發展到物流+金融、物流+資本運作、物流+信息化的多業态;從少量通往上海浙江的航線,發展到通往全國多地并即将開通到馬尼拉、雅加達等海外航線。古渡早無法滿足現代航運需求,在距林銮渡一公裡的地方,崛起國家一類口岸、全國内貿集裝箱運輸中轉樞紐港、泉州灣中心港區——石湖新港。全村擁有5000噸級、1萬噸級、3.5萬噸級、5萬噸級泊位各一個,海運企業13家、運輸公司55個;船舶載重能力從20年前的10萬載重噸,發展到150餘萬載重噸,石漁人撐起了泉州海運的半邊天。八成的村民從事海運、港口物流服務及内海、灘塗養殖捕撈業,絕大多數人家都在船運公司有股份。2016年,全村總産值28億元,村财政收入60餘萬元,年人均純收入超過三萬多元,名列全省民族村前茅。回族村民郭東澤、郭東聖兄弟從一艘鐵殼船起家,創辦的安盛公司成為全省第一家上市的海運物流企業,在全國民營船運業中排行第三,世界排名第26位。

郭志猛(右)和石獅市永甯鎮郭坑回族村黨支部書記郭自力

泉州刺桐港最早的商貿古碼頭——林銮渡

泉州有世界上最高的騎馬銅像——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塑像陳起拓/攝借勢“一帶一路”和泉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石漁村再次站到曆史的潮頭——充分利用石湖新港和曆史人文資源,以林銮渡、六勝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為契機,以弘揚海絲精神、打造漢回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小鎮為目标,相繼建成海絲文化廣場、六勝塔曆史文化公園、媽祖民俗文化廣場公園、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文化創意園已見雛形……古港新生,魅力無窮。

林銮渡岸邊,那尊“不肯去媽祖”神像自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至今,一直被供奉在廟裡。今年元宵節,第一屆石湖海絲文化節盛大舉行,踩街、燈謎和攻炮城等民俗活動吸引了天南海北的遊客。

巍峨六勝塔,滄桑林銮渡,湛藍石湖港,悠深海絲情。

明年滿50歲的郭志猛是“海絲達人”,微信名就叫“海絲起點”。省内外考察團、國内外媒體,隻要跟海絲有關,到泉州必定到石漁村,也必定請他當導遊。報刊裡、電視上、視頻中,這個侃侃而談的回族村支書俨然研究海絲文化的學者。搞了大半輩子海運的他,眼前又有了“雙創”新目标——開發管道智能機器人,發展高科技的港口服務業。智能機器人奔忙于古老海港,無疑将成就穿越時空的新傳奇。

小壩蒙古族村掠影海絲風韻+蒙古族風情

兩年前,一場名為“海絲•美麗鄉村”的草地音樂節,讓離海岸20多公裡的蒙古族山村——泉港區塗嶺鎮小壩村在泉州大紅。

作為全省唯一的蒙古族村,小壩共有8個自然村605戶、2600多人,其中出姓蒙古族400多戶、2100多人,占福建蒙古族總人口的90%以上。

“燕南無二族,惠北自一宗”“帝廷稱奇姓,閩海振科名”。村民珍藏的殘缺發黃的《出府族譜》,道明了出姓的源流。出姓的祖先是以身擋箭保護成吉思汗的木華黎大将,以“燕山衍派”為堂号,表明源自燕山之北的草原。山居已550多年的出氏族人,早就不穿蒙古袍,也不說蒙語,更沒有賽馬摔跤,但他們依然是海邊的蒙古族,依舊有着豪邁的性格。2015年,内蒙古電視台拍攝的蒙語專題片《海邊的蒙古族》,對小壩作過推介。

當了11年村支書的出東玉,長期從事木包裝、家具制造,是發家緻富的好手。他與村主任謝尾财(出姓人家的漢族女婿)開着自家的小轎車,帶記者從324國道岔路口進山,沿前年剛澆築的鄉村水泥公路,把小壩村跑了個遍。

對于小壩發展路徑的選擇,出東玉和謝尾财有共識:将蒙古族文化與生态旅遊有機結合,發揮山、水、林、石等自然景觀優勢的同時,突出古民居古寺廟古祠堂、蒙古族風情、天下奇姓等人文特色。目前,小壩正在開發洪厝坑蒙古族敖包祭祀、特色餐飲和現代觀光農業等多個項目。春節和祭祀期間,越來越多的村民穿上從内蒙古買來的民族服裝;村裡的小學還計劃從内蒙古招聘蒙古族老師,給孩子們教授蒙古族語言、習俗和文化;數十座空置的古厝,将改造成閩南風格的民宿……近3年來,受益于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等各項扶持政策,各級政府累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在小壩建成蒙古族特色村寨大門、100米出氏源流山崖壁畫、磚混結構蒙古包、燕山部落農家樂和6公裡長的“馬頭琴”造型路燈,修繕了出氏祖屋、翰林第等數棟古大厝,AAA級紅星生态園開園迎客。

漫步青山綠水和油菜花黃的田園,探訪功能齊全的遊客集散中心,徒步溪流步道和燕山寺、觀音山登山路,駐足觀景台看河谷對岸飛瀑直下……記者在小壩領略與内蒙古大草原完全不一樣的景緻,體驗海邊蒙古人的山居環境,别有一番滋味。

繼首屆草地音樂節之後,創設卡通形象“迪迪馬”、草原親子嘉年華、蒙古草原音樂露營等活動也成功舉辦,小壩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文化生态旅遊業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眼下,村幹部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土地流轉搞種植基地這兩件大事上。大學生村官、村支部副書記出惠川最大的願望,是發揮電子商務專業特長,把村裡的電商搞起來。自村民的4家網店開張後,連鎖的鄉村淘寶店也即将營業。

村兩委班子成員曾赴閩北甯德的“全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參觀學習,感覺差距不小,但潛力也大——“地處我國最南、有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利好的蒙古族村”,就是小壩的金字招牌!站在村裡最高山頭新立的敖包旁,背靠那棵相思古樹,眺望祖先六七百年前從北方沿海邊一路走來的古棧道,小壩人對打造福建獨一無二的海峽兩岸蒙古民族文化風情核心體驗區滿懷憧憬,信心十足。

百崎回族鄉黨委書記郭陽燦(左二)和泉州絲路文化藝術展覽館榮譽館長郭廷真(右二)在欣賞一幅創作中的海絲題材畫作從本土企業家到海絲文化踐行者

記者采訪台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的行程,排得滿滿當當。

在保存明代阿拉伯文石刻等文物的郭氏家廟追溯百崎回族的族源,在位于百崎古渡口、周邊車來人往的“接官亭”和刺桐花開正豔的“鄭和堤”尋覓當年鄭和的足迹,在全球首座海絲主題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感受主雕塑“帆影”象征的“海絲夢”……

登上古渡附近一棟高樓的頂層極目望遠,山海之間的泉州灣盡收眼底。生長于本地的回族幹部、鄉黨委書記郭陽燦,興緻勃勃地指點着依山、傍湖、通江、臨海的百崎:三面環海、一面連陸,地處泉州灣北岸的晉江、洛陽江入海交彙處,與當年的刺桐港隔海相望,是泉州未來的新中心城區。

郭陽燦帶記者來到位于百崎工業區的泉州絲路文化藝術展覽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暨派頓集團公司總部。前者是海絲文化主題展館,後者是集高端鞋服多品牌運營、科技創業孵化及投資、文化創意産業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

“我是海絲後人,為家鄉的建設發展,為弘揚海絲文化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就是我最大的夢想。”這幾年,作為百崎第一代回族現代企業家,派頓(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展覽館榮譽館長郭廷真一直忙于各種海絲文化交流活動。

上世紀80年代初,海邊生海邊長的郭廷真白手起家創辦橡膠廠和制鞋廠并掘下第一桶金。進入新世紀,郭廷真的派頓公司相繼取得國際品牌HANGTEN(歡騰)和Vitruvius(維楚維斯)等在中國的總代理權,成為泉州首家引入洋品牌的鞋企,形成高檔鞋包産品研發、生産和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如今,派頓已完成兩次轉型——從家族企業到現代企業,從傳統産業到高科技産業。

“做有價值的事業”。有了錢而不亂“燒錢”。百崎越來越多創業有成的回族企業家,開始投身公益、回饋家鄉。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派頓在中華慈善總會舉辦的抗震救災書畫義賣活動中捐出善款。由此機緣,郭廷真踏上公益慈善和文化交流之路。2016年11月,派頓創建的泉州絲路文化藝術展覽館落成。

展覽館二樓和三樓的展示區挂滿名家字畫,濃郁的海絲氣息撲面而來。對這些作品,郭廷真如數家珍。更讓他自豪的是,這座展覽館以服務海峽兩岸、輻射全國、開拓國際市場為定位,緻力于打造與海絲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及産業化的對接平台。

在百崎,許多老闆逐漸把家業交給“創二代”“創三代”,派頓也基本由海歸的兒子郭均銘和MBA畢業的漢族女婿陳偉坤打理。郭陽燦和郭廷真都很看重這種模式:既放手讓下一代到更廣闊的天地打拼發展,也鼓勵學有所成的年輕人回家鄉二次創業,以國際化視野和前沿技術推動百崎新的騰飛。

百崎鄉總人口1.6萬多,其中郭氏回族占85%,此外還有旅居東南亞的僑胞以及台港澳同胞2萬多人,在台商投資區的總體規劃中定位為民族風情區和金融商務區。回族鄉建立26年來,依靠含金量較高的民族政策和回族善于經商的優勢,使其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全鄉有企業145家(産值上億元的10家),形成制鞋、橡塑、航運等支柱産業。2016年,全鄉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産值45.88億元,财稅總收入1.42億元,人均納稅0.89萬元,位居全市鄉鎮和全省民族鄉鎮前列。轉型升級也卓有成效,百崎企業在外地創造的産值已經高于在本地的,新材料、生物技術開發和品牌運作、文化創意産業等也延伸到北京、上海以及海絲沿線國家。

百崎,這個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等榮譽的福建唯一的回族鄉,正努力讓海絲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輝映,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宜商、宜業、宜學、宜遊、宜居的現代生态文明濱水城區——“百崎夢”,已然觸手可及。

誠然,郭陽燦和郭廷真都很清醒,無論派頓,抑或百崎,進一步發展都面臨缺乏高層次專業人才、融資困難等瓶頸制約。他們一直在探索,也寄希望于有更多優惠的民族政策+“一帶一路”建設舉措在民族企業和民族鄉落地。

晉江:打造命運共同體

2000年11月16日,當看到陳埭丁氏祠堂中堂門楣上阿拉伯文形象字組合而成的吉祥圖案時,來訪的印度尼西亞貴賓感到格外親切。他們說,這種吉祥圖案與印尼島國古建築上的完全一樣。海上絲綢之路,早已把遠隔重洋的陳埭和印尼聯系在一起。

陳埭鎮地處晉江市泉州灣南畔,是福建著名僑鄉、回族聚居地。作為全省最早、最大的回族祠堂,近600年曆史的陳埭丁氏宗祠紅磚厝、燕尾脊,呈“回”字形,是研究中阿、回漢民族文化融合及泉州海外交通、貿易的實證。祠内的陳埭回族史館,以及近旁的清真寺,已成為當地和來此經商務工的國内外穆斯林開展文化、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1991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到丁氏宗祠考察,領隊迪安博士在祠内種下一株榕樹。三年後,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研讨會在泉州召開,迪安博士率領與會專家學者重返陳埭,當年栽下的榕樹已根深葉茂。

在陳埭,值得關切的,何止丁氏祠堂。2016年4月,《人民日報》報道了陳埭的明星企業——安踏的工匠精神。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回族代表人士、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安踏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做好每一雙鞋、每一件衣服。”2015年,安踏成為首個進入百億元俱樂部的中國運動品牌,銷售4000多萬雙運動鞋。弘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進而塑造“工匠泉州”。陳埭,乃“工匠泉州”的經典之作。

從前窮困不堪的陳埭能夠崛起,受益于改革開放,也受益于閩南人“愛拼敢赢”精神與回族善于經商特質的完美結合。

如今,回族人口達2.6萬的陳埭鎮,經濟總量、财政收入和人口規模都不亞于一個中等規模的市。2016年,陳埭完成工業總産值534億多元、财政總收入22億多元。其中,7個回族村以全鎮三分之一的人口創造出全鎮三分之二的經濟總量,培育規模以上企業92家(産值上億元的企業17家);安踏、361°、喬丹等企業納稅分别超過12億元、3億元、2億元,産品打入近百個國家的市場。全鎮戶籍人口8萬多,外來人口則有54萬多。江頭是陳埭最大的回族村,外來工最多時達5萬人,村小學1865名學生,本村的不足200個,其餘全是外來工子女。陳埭民族中學2859名學生,三分之二是外來工子女,其中包括回、土家、苗等11個少數民族的子女556人。

全面小康進程中,晉江大力支持陳埭開展國家級行政管理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将其作為晉東新區的重點,建設宜商宜居的現代商務區以及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産品最新的鞋服紡織原輔材料集散地,成效顯著。

陳埭,就是晉江的縮影。

目前,晉江有51個民族、200萬人口,少數民族9·3萬(其中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6·1萬),是全省民族工作重點市。

打造海内外500萬晉江人命運共同體——正是在這個目标的引領下,晉江着力推進“待遇市民化、服務均等化”,決不讓一個外來務工人員領不了薪資、維不了權、子女上不了學,确保外來少數民族同胞進得來、留得住、融得入。比如,優先為外來少數民族辦理居住證,賦予持證人員31項市民待遇,并可憑證積分享受3萬元财政購房補貼;每年,全市直接用于民族工作的經費超過5000萬元……

舞曲歡快,服飾絢麗,佳肴美味……首次在福建舉辦的這場柯爾克孜族青年集體婚禮引人眼球。2015年4月12日,吐爾哈那力和吾肉孜汗等11對新疆阿合奇縣來陳埭務工的青年,在361°鞋塑公司喜結良緣。361°公司董事長丁建通是證婚人之一。同廠的多名工友、從新疆趕來的柯爾克孜族親友和當地政府、企業的領導,在現場為新人送上祝福。

上萬員工的361°公司,少數民族員工近千人。2011年開始,通過對口援疆勞務輸出,阿合奇縣每年為361°等企業輸送三四百個員工。南疆與泉州、陸地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又以如此方式牽起手來。

這天下午,77歲的丁建通董事長來到鞋塑公司的車間、餐廳和宿舍,看望柯爾克孜族員工。擔任翻譯的總領隊托乎坦巴岱和副領隊努瑪古麗,既是工作搭檔又是夫妻。公司現有柯爾克孜族員工117人(包括25對夫妻、47名女工),全晉江共有440人。夫妻房寬敞整潔、生活用品齊全,食堂輪換供應奶茶、馕、抓飯和伴面,人均月薪4000元左右,肉孜節、古爾邦節放假,平時常有文體活動……人性化的管理,有保障的收入,使員工隊伍很穩定,續聘的員工也不斷增多。合同快到期的質檢員吾爾古麗和兩個好友,就準備留下來再打一年工。

得知從阿合奇出發的下一批新員工将于3天後抵達廈門高鐵站,丁建通當即叮囑工作人員早點派車去接站。董事長讓托乎坦巴岱給大家說,如果在廠裡遇到不滿意的事情,盡管直接找他。這位從沒想到會與南疆産生如此緣分的回族老人,除操心眼前的事,還惦記着曾在361°打工的柯爾克孜族員工。“有生之年,我好想去阿合奇看看他們!”

就這樣,打造“命運共同體”的願景,已經變成晉江人實實在在的生存狀态。難怪,當年來陳埭參觀的叙利亞國家文物總局局長蘇爾坦·穆哈歐博士深有感觸,連用三個“想不到”表示贊歎:想不到阿拉伯人後裔在這裡生活得這麼好,想不到各民族的民衆相處得這麼好,想不到海絲文物保護得這麼好!

在361°鞋塑公司務工的新疆柯爾克孜族員工與公司董事長丁建通及泉州、石獅市民宗局領導在一起

柯爾克孜族員工、質檢員吾爾古麗(中)

阿合奇縣柯爾克孜族員工總領隊托乎坦巴岱(右)、副領隊努瑪古麗和他們的孩子

南安碼頭鎮鋪前畲族村方形土樓裡的泉州市畲族文化展館坑内畲族村的南音表演唱百代鄉音

與關嶽廟、清淨寺及印度教遺址相鄰的泉州府文廟,是我國東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廟建築群。每晚8點鐘,文廟泉茶館都有南音表演,八九個演員,六七十個觀衆(老人居多,也有年輕人和老外),茶水免費。濃濃戲妝的姑娘主唱,着大褂或西裝的男士奏樂(偶有年邁的發燒友上台玩票)。似乎每晚節目都差不多,少不了南音代表作《陳三五娘》。盡管戲台兩邊廊柱上有電子顯示屏同步打出唱詞,但記者基本聽不懂,隻能随着樂音起伏,去體驗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那飄渺的内在韻律。

到陳埭要擔蛏(海産品),到陳埭要買鞋,到陳埭要玩南管即聽南音……這個俗話,說明了南音在陳埭乃至泉州人生活中非同尋常的地位。

丁氏宗祠東邊一棟不起眼的兩層小樓,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埭民族南音社的場館。“我們祖先當年通過絲綢之路來到泉州,與各民族和睦相處,這才有了回族唱南音。”丁氏族人喜好南音已久,村村建館閣,代代有高手。這些年,南音社為傳承南音發揮了很大作用,曾赴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他們新創的《歸巢》,講述遷移台灣的丁氏族人率兒孫重返故鄉泉州認祖歸宗并為海西建設出力的故事,在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上獲二等獎。

泉州的鄉野鬧市,南音無處不在,早已成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遺産。

在有300多年曆史的南安市碼頭鎮鋪前畲族村方形土樓,即将開館的泉州市畲族文化展館一層主廳,正播放畲族歌舞宣傳片,其中就有南音。

土樓不遠處,穿碼頭鎮而過的詩溪河是晉江上遊的古航道,留下了南安北部最大的内河碼頭——海絲的“神經末梢”。南安四個畲族村,碼頭鎮有兩個:鋪前和坑内,聚居着雷氏畲族。自古沿詩溪河出海下南洋的傳統,使此地成了華僑之鄉,世界各國的畲族華僑以及港澳台的畲族同胞比本地畲族人口還要多。德高望重的北京中華民族園創建人雷學金,就是從坑内村畲族農家走出去的海外僑領。

在雷學金老屋附近的村民雷志邦家客廳裡,記者有幸欣賞了畲族人的南音。68歲的碼頭鎮畲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雷永鍛、76歲的碼頭鎮南音協會會長雷志邦、村民雷永泰,畲族人家的漢族媳婦洪玉英、劉淑萍,五人組合。二弦、三弦、琵琶、洞箫,加一副竹響闆。剪不斷理還亂的唱,悠遠綿長的樂,《望明月》《沉魚落雁》都與愛情有關……

畲族人生活中離不開南音。碼頭鎮20多個南音組合,參與者男女老幼皆有。在鎮中心學校當數學老師的劉淑萍,還負責教40多個學生唱南音。

畲族村這場原生态的南音表演,不像文廟泉茶館那般舞台感強,但有一樣的行腔幽幽、聲線弱弱,餘音繞梁。依然聽不懂,依然還想聽……泉州伊斯蘭文化陳列館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最憶是泉州

記者曾乘高鐵沿海邊一路向東向北,從北海到廣州,再到泉州、甯波(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通商口岸)。昔日繁華的海港古城,濤聲依舊,但卻換了新顔。最憶是泉州,這個聽不懂的泉州,這個看不夠的泉州:

挂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32塊牌子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祖籍山西、八世祖遷到泉州的滿族副館長粘秋生,經常親自當講解員,為參觀者解析大陸與寶島台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連、商緣相通、法緣相循的血肉關系。每次,他都忘不了介紹,博物館天圓地方的外觀契合天人合一理念,穹頂直徑56米寓意56個民族的大團結;

東湖之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宛如一艘遠航歸來、停泊港灣的雙桅帆船。展現中國古代海洋文明風貌的古船陳列館等正抓緊維修,以迎接申遺驗收。博物館東側的伊斯蘭文化陳列館外牆,分别用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書寫着“求知去吧,哪怕遠在中國”。院内挂着招貼畫,是去年底舉辦黃永玉與文學湘西主題展覽的廣告;

81歲的吳幼雄,正點校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崴宋末元初在泉州所撰的漢文著述《心泉學詩稿》。作為本土文化名人,吳幼雄和父親吳文良集80年之功,完成《泉州宗教石刻》的編纂及增訂再版,梳理了唐朝至今泉州宗教傳播、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曆史進程,堪稱對“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精細解讀;

2010年,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開始接收西藏孩子就讀,已畢業140人。目前在校的64名學生中,16歲的歐珠旺姆一心想去廈門讀大學,19歲的拉噶頓珠說畢業後要參軍,18歲的瓊吉希望能考上西藏農牧學院;

鴻星爾克公司的制鞋車間,白族姑娘李倩和老公來自雲南大理,2013年進廠,人均月薪3300元以上;來自貴州安順的布依族小兩口郭汝儀、王銘英,人均月薪4500元,住公司補貼的夫妻房,4歲的兒子在廠區附近上幼兒園;

鯉城區鯉中街道新峰社區的深處,61歲的高山族居民顔光輝一家三代六口,與左鄰右舍相處融洽。顔家祖傳的中醫骨科診所就開在家裡,服務遠近幾代市民;

……

因海絲而相遇,因相融而美好。泉州的各族民衆,千百年來同古城一道投身于海上絲綢之路這項全人類共同締造的偉大事業,海絲烙印深深,海絲情結和海絲精神已融入生命。今朝,他們撸起袖子加油幹,接續跨越千年的海絲夢想。

“站着像東西塔,卧着似洛陽橋”的古典泉州,并非熱門去處,卻恪守着刺桐的傳統;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都市,與“出磚入石”閩南紅的古舊大厝相得益彰;英豪名家輩出,更有草根匠心造就跻身中國頂尖排行版的榮耀……光影依稀刺桐紅,潮起潮落客又來。作為當下福建的經濟中心,泉州笃定地在人潮湧動的廈門之側乘風破浪。有人說鼓浪嶼是閩南飄飛的一襲霓裳,記者則堅信:“一帶一路”語境下的刺桐港,深藏着閩南的海絲之魂——“阮泉州一起赢”!

(責編牛志男劉雅)

吳幼雄老先生

泉州街頭一瞥

泉州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的西藏班

泉州市鯉城區鯉中街道新峰社區工作人員在滿族居民家走訪

泉州市鯉城區鯉中街道新峰社區的高山族居民

來自雲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員工在鴻星爾克公司制鞋車間上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