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早春北部灣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側記

早春北部灣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側記

時間:2024-10-22 11:04:22

農曆正月十五剛過,北海這個位于北部灣東北岸、廣西南端的海濱城市,早已春意盎然。市内道路兩側枝葉繁茂的小葉榕以及郁郁蔥蔥的龍眼樹、棕榈樹,盡顯濃郁的南國風情。紅彤彤的小燈籠挂滿大樹枝頭,夜色中偶爾還會傳來斷斷續續的鞭炮聲,年味意猶未盡。

生活在北海的各族同胞,明顯感受到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與往年的些許不同。平時不怎麼堵車的市内主路上,擠滿來自貴州、雲南、四川、廣東乃至全國各地的私家車,酒店旅館價格比平時提高了三四倍。更引人注目的是,城區的新房和二手房銷售也變得異常火熱。

對于北海,很多人并不陌生。碧海、銀灘、南珠、漁船、火山島、紅樹林……特别是在很多大城市被霧霾籠罩的時候,三面環海、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的北海,更是被譽為“中國最大的城市氧吧”。但是,如果要說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的靈魂何在,那一定是非“開放”莫屬。

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北海合浦就成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帆影蒼茫,舟楫相望,碧波之上中外商貿往來、東西文化交流,見證了北海的經貿繁榮與人文荟萃。直至今天,衆多曆史遺存及人文景緻依然熠熠生輝。到近代的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的簽訂曾讓北海忍辱被動開放。上世紀90年代初期,北海跻身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再次站到了對外開放的前沿。

作為一個開放城市,無論城區市民、區縣農民,還是疍家、漁家、歸僑,抑或來自大石山區、水電站庫區的壯族、瑤族移民以及從全國各地來北海發展、旅遊的各族同胞,無不感歎其發展快、變化大。特别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随着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北海迎來經濟騰飛的重大機遇。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産業的發展壯大,徹底改變了過去缺乏産業支撐的局面。但同時,對城市未來發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間的北海人,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擁有優異的區位、優質的資源和豐富人文的北海,在開放發展的舞台上還遠沒有扮演好曆史賦予的出彩角色。

北部灣的碧波,不斷激蕩着這片沃土。随着“一帶一路”的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确立了“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三大定位。今年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參加全區“兩會”北海代表團審議時,對北海提出了“舞起北部灣經濟區擴大開放合作、臨港産業尤其是電子信息産業升級發展、海洋經濟發展和濱海旅遊發展的龍頭,當好廣西排頭兵”的新要求。剛上任不久的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在談到北海的發展時,則用三句話進行了概括:“北海的發展已經很好,但還能更好,而且應該做好。”

漢風古郡•碧海絲路

回望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繞不開合浦。今天隸屬于北海市的合浦縣雖與兩千多年前的合浦郡同名,但已不可同日而語。

由于合浦三面環海,水路交通極為便利,漢武帝時已經形成一條以合浦港為中心樞紐,溝通嶺南與西南、嶺北及中原的通道,同時聯絡中原與東南亞、南亞交往貿易的水路交通線,也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海上絲綢之路。“自徐聞、合浦船行五月,可達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斯裡蘭卡等國。”《漢書·地理志》上的這一記載,不僅印證了那段曆史,也是迄今為止中外史籍對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記載。

從北海市出發約20多公裡,便達合浦縣。縣城靠近215國道的一側,建有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合浦在秦朝以前隸屬百越,是百越民族重要支系駱越人聚居之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後,曾南遷大批中原漢人“與越雜處”。随着漢代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合浦成為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彙之地。合浦漢墓群是目前國内保存較好、規模最大的漢墓群之一,估計總量應有近萬座。從中不僅可以推斷出今天合浦縣城一帶應是當初郡治和港口的所在地,而且可以窺見當年商賈雲集、市面繁華之景象。

在漢代文化博物館出土文物精粹展廳,陳列着曆史上當地人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銅器等,生動地反映了中原漢族文化與嶺南文化的融合。與之相伴的,還有數量衆多的琉璃、琥珀、瑪瑙、水晶、綠松石裝飾品,以及印度、希臘風格的黃金飾品。這些物品有相當部分從海外輸入,特别是琥珀,主要産于歐洲的羅馬帝國,被認為是“東西通商史上的重要物證”。與此相對應,《漢書•地理志》也記載,漢王朝派遣外交使團及應募商賈随行的船隊,攜帶黃金和各種絲綢産品,“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異物”。

“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與北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相生相伴的,還有合浦珍珠文化。漢武帝設立合浦郡後,其中一個大舉措就是在此建立珠市,以珠易絲,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各國進行通商貿易。成語“珠還合浦”,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這段曆史。如今位于北海市鐵山港區營盤鎮白龍村的白龍珍珠城遺址,就曾是南珠的最佳産地。2015年12月開始,北海市文物局對白龍珍珠城遺址及其周邊5公裡地域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8處漢唐至明清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這一重大發現,将白龍城可考究的曆史由之前确定的明朝推前至漢朝,成為北海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海上絲綢之路對外交往的曆史長河中,與貿易相伴的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到南北朝以後,北海海上絲綢之路在佛教文化傳入我國中原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達摩就是沿着這條海路來到中國的,很多佛教徒也跟随而至。曆史上,合浦曾有13庵42廟的記載,如今的東山寺便是當時所建的第一所寺院。

海濤拍岸,風雲千年。新的時代到來了。

随着北部灣經濟區及“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北海不斷深化與東盟各國的開放合作,東盟已成為北海第二大貿易夥伴,旅遊、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同時,北海不斷加大對海上絲綢之路曆史文化的考古、研究、保護及發掘的力度。2016年10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北海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讨會在北海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學部主任劉慶柱在會上表示,根據合浦漢墓出土文物來看,可以判斷合浦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過程中産生時代最早、社會影響力最廣的始發港。

“不看海絲路,枉來北海遊。”這既是一句廣告語,也是當今北海打造的一張新名片。

2008年,由廣西演藝團體推出的我國首部大型海洋曆史舞台劇《碧海絲路》,為自治區成立5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這部以北海海上絲綢之路為背景的舞台劇,不僅在國内進行演出,而且數次代表中國到東南亞、歐洲巡演,受到廣泛好評。2016年5月,随着北海首個專業性大型演出場所——碧海絲路大劇院揭幕,這部曆史舞台劇終于回到始創地,每周六晚8點準時在劇院上演。絢麗的大幕開啟,漢武帝派遣的以大浦為使臣的船隊,滿載黃金、絲綢等貨物由合浦大浪港出發,開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組織的遠洋航行。依依不舍的新婚妻子阿斑将紅紗巾撕下一半交與大浦,期待未來紅紗重逢在月光岩上。曆經數年生死海路,深愛阿斑的大浦婉拒了馬來西亞公主梅麗莎的求愛,不辱使命,帶着鄰國贈予的玉器與香料返回祖國……

老街

位于北海市北部灣中路和四川路交彙處的北部灣廣場,地處市中心,高樓林立、商業繁華。這座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廣場,見證了北海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發展曆程。廣場北側的“南珠魂”雕塑,則彰顯着北海的南珠文化和海濱特色。

早晨,伴随着上班族的車水馬龍,廣場上熙熙攘攘,除了衆多跳舞的大媽們,還有來來往往的遊客。剛剛從造船廠退休的花大爺,在廣場上做健身操。談到北海的變化,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外來人口特别多,除了遊客,定居的也越來越多。“北海氣候好,房價也不高,很多北方人到這裡生活。”頭戴紗巾的回族大媽馬蘭在廣場一角休息。她今年64歲,來自甘肅臨夏,這次和家鄉的親朋好友20多人一起組團出來旅遊。“以前沒有出來過,這邊環境好,天氣暖和,家裡那邊下雪了。”馬蘭大媽玩得很開心,一路買了不少東西。說話間,大媽的老伴馬孝賢走了過來。“我們平時都做農活,去年莊稼收成好,錢多一些,就出來溜達溜達。北海是個好地方,整潔美麗,一會兒還要去老街、銀灘等景點轉轉。”憨實的馬大叔說。他們從北海還要去桂林,然後從貴陽乘飛機回臨夏。

北海三面環海,距離北部灣廣場最近的當屬外沙,從廣場出發沿四川路向北前行一公裡左右便可到達。外沙旁邊的中山路、珠海路等老街,一百多年前曾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區,也是北海城市的發源地。其中,珠海路長約1.5公裡,始建于1883年,沿街兩三層高的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至今保存完好。這主要是受19世紀中葉英、法、德等國在北海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建築的影響。當時這裡店鋪鱗次栉比,主要經營蘇杭綢緞、魚蝦幹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随着時間的推移,珠海路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很多店鋪成為民居。近年來,北海市依托老街厚重的文化積澱,推動商業旅遊開發,來自全國各地的個體客商在此經營落戶,往日的繁華與熱鬧場景正在重現。

在名為“海絲路”的店鋪,貨架上擺放着國内和東南亞的食品、日用品,牆上貼着“海上新絲路,東盟萬裡行”的宣傳畫。女店主是新疆伊犁人,其父母在解放初期從内地支邊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她大學畢業後曾在廣東等地創業發展,五六年前跟老公來到北海,在老街開了兩家“海絲路”夫妻店。“北海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伊犁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結點,所以我從新疆來到北海就是一種情結吧!”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店主表示,今年遊客更多了,相信今後北海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積極參與旅遊業的婦女

僑港風情街

老街——珠海路“咋‘一帶一路’呢,萬變不離其宗,得有人!”在一家售賣越南紅木制品的店門口,兩位操着東北口音的老大哥在交流着經營情況。春節期間來北海的遊客暴漲,然而節後客流一下回落了很多,讓商家感到失落。徐躍以前是中建二局的職工,上世紀90年代,曾随單位來北海開發房地産,後來在北京安家。退休後,他在北海買了房,享受着悠閑的生活。前不久,徐躍回了一趟北京,起一臉的疙瘩,霧霾讓人難受。用他的話說,如今回北京已經不習慣了,家裡老人去世後也安葬在了北海。今年45歲的蘇丹,2009年從遼甯錦州辭去工作,來到北海開起這家紅木店,家也就在旁邊的樓上。“眼下淡季生意不好做,簡簡單單夠生活、夠吃喝,比以前上班強。關鍵是這裡空氣好。”蘇丹說,店裡的紅木制品都是從越南進口的,自己也算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經營除受客流量影響外,網購對實體店的影響也很大,但他會一直做下去。

北海的交通越來越方便,擁有港口、機場、高鐵、高速公路,與國内經濟圈聯系更加緊密。“以前北海沒有啥工業,主要是旅遊和養生,現在萬達廣場來了,國内一些大房地産開發商也來了,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比以前是有了很大發展。”談到北海的發展,兩位大哥頗有感觸。“前些年老街都是傳銷的人,北海甚至廣西的名聲都讓他們搞壞了。現在傳銷越來越少了,遊客特别多,北方人也多,而且大都在這裡買了房。”

32歲的壯族妹子韋夢娟一邊照看孩子,一邊打點店面。她主要經營北海特産以及東南亞商品,店門口海鴨蛋促銷的牌子吸引了不少遊客。韋夢娟的老家在南甯,到桂林旅遊時結識了自己的老公,一個帥氣的大連小夥。前些年,她老公的哥嫂在老街經營一家店鋪,後來看到當地産的海鴨蛋特别受北方人喜愛,于是兄弟兩家在北海合開了海鴨蛋廠。他們生産的海鴨蛋不僅供應當地菜市場、商場,而且銷往東北等外地市場,網絡、微信銷售同步。

除了外來人,生活在老街的老北海人也享受着自己悠然的生活。站在自家門口,龐文強一邊吸着水煙桶,一邊逗着鄰家的小孩玩。老龐今年60歲出頭,人看上去很精神,也很随和。雖然生活在海邊,但龐文強卻是除了下海打魚以外什麼苦力活都幹過,包括拉人力車、打柴賣、種地、木工泥工等,最後從事的工種是電焊工。他家的房子是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二層騎樓式建築。他小的時候,老街後面就是大海,并沒有現在的街道。海水漲潮的時候,捕魚的船隻以及來自東南亞的商船可以直接将船開到老街的店鋪裡卸貨,減省了人工。當時的老街很安靜,也很和諧,每戶人家的房子都是不上鎖的。下雨天,人們從連在一起的家家戶戶的門洞裡穿過。如今,除珠海路以外,周邊老街上的房屋很多都建成了新式樓房,味道完全改變了。龐文強的幾個兄弟都已經搬出老屋到新城區住了,隻有他家還生活在這裡。

銀海區三河口民族學校踢球的孩子們疍家•漁家

自原始社會起,人類就将征服大海作為夢想。對于以海為家的民族來說,大海既是他們征服的目标,也是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

在北海,還生活着一個與海有關的特殊群體——疍家人。

疍家的起源已無可考證,其稱謂是因為其常年生活在海上,以舟為家,如蛋殼漂泊于海面,并且常年在海上與風浪搏鬥,生命無保障,如同蛋殼般脆弱。這些說法,其實都反映了疍家人以海為家的艱難生存狀态。北海疍家人主要居住在外沙、地角和僑港,其中外沙、地角的疍家人都認同其祖先來自福建的說法,因有見岸遇港就泊船紮營的遷徙特點,于19世紀漂泊北海并紮根在此。如今的疍家人早已陸續上岸生活,結束了以船為家的曆史。

與老街僅有一條海堤之隔的外沙港内,擠滿大大小小的漁船。每天,隻要風浪不大,這些船都會在早上四五點鐘出海,中午十一二點陸續返港。臨近中午,附近一些經營海鮮産品的商家騎着摩托車來外沙港進貨。一位商家将兩個用塑料紙包着的大竹筐放在岸邊,港口裡一艘小船上的漁民将活蹦亂跳的魚從船艙裡撈出;一位老漢則把裝滿魚的水桶拎到岸上,然後倒入商家的竹筐。經過幾次往來,幾十條大大小小的魚便裝框完畢。老漢拿出杆秤,将幾條大小不等的魚上稱後成交。老漢名叫王家章,今年69歲,疍家人。他指着港口裡的船告訴我,這裡5米長的小船都是釣魚的,十幾米長的船是撒網捕魚的,而五六十米長的大船則是拖網捕魚的。從小就下海打魚的他,一輩子都是和大海打交道,不過早在多年前,他們一家就都上岸生活了。如今,老人和當地的另一位漁民合用一條小船,輪換着出海釣魚。

曆史上的疍家人由于常年以海為家,曾經很長一段時期不被陸地居民所接受,常常是“出海三分命,上岸低頭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海疍家人聚居的外沙還是一片懸浮在海面的疍家棚。幾根木頭作柱樁,用籬笆或舊船闆作牆闆,用竹瓦或油毛氈作屋頂,一家人生活起居都在這種簡易小棚裡。如今,外沙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一棟棟二三層高的樓房整齊排列,一個個海鮮産品加工廠在忙碌之中。近幾年,随着北海旅遊的不斷發展,這裡也建起了一座座高檔的酒店旅館及娛樂設施。

“漁家女”海産品銷售店裡,擺滿各種各樣的海産品,既有加工好的大魚幹,也有盛放在圓形塑料桶裡的小魚蝦等,加工好的海參就有一二十種。店主林小弟的妻子和另一位婦女正将海産品打包,準備發往廣東。50多歲的林小弟年輕時曾經下海打魚,做現在的生意已二三十年了。“我們是漁家人,現在疍家人已經很少了。”相比疍家人以船為家,漁家人雖也下海打魚,但在岸上是有房子的。無論是疍家人還是漁家人,生産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不再全靠下海打魚為生,打工、經商或者從事其他職業的都有。

如今,北海又出現了一個以海為家、靠打魚為生的新群體——合浦農民。距離外沙不遠靠近濱海大道附近,有個金灘。這是一片人工填海而成的沙灘,由于沙面呈金黃色而得名,與銀灘遙相呼應。岸邊一座座嶄新高樓和藍天之下、碧波之上的漁船,構成一幅優美的畫卷。時值中午,船上的人們有的整理漁網,有的坐在船頭休息聊天,還有買魚的商家撐着用四五米見方的泡沫做成的簡易筏子到小船上去收貨。幾位來到沙灘上整理漁網的漁民告訴我,他們都是合浦縣的農民,由于村裡土地資源較少,一二十年前他們開始棄農上船。不僅在金沙灘海域附近,整個北海都有合浦的農民在捕魚。

身着肥大漁褲的鐘開建邊整理漁網,邊照看3歲的小孫女。這天,在北海打工的兒子放假休息,帶着孩子到船上來玩。今年55歲的鐘開建,20年前就來到北海捕魚。此前,他在老家合浦縣常樂鎮種桑養蠶。合浦作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除了海上運輸之外,還有珍珠、陶瓷和絲麻等産業,其中絲麻出口貿易的持續時間最長。常樂鎮種桑養蠶的曆史尤為悠久,曾有“蠶鄉”的美譽,産品遠銷歐美。由于受近年來勞力外出打工等影響,制約了當地蠶桑業的發展。如今,像鐘開建這樣來自合浦縣的農民,平日裡都以船為家。

離開外沙前,76歲的疍家老人黎乾興劃着小木船,穿過密密麻麻的大小漁船,帶我從海上領略了北海的風采。

歸僑

北海城區的主幹道,很多以各省市區的名字命名,比如北京路、貴州路、西藏路等。在雲南路附近的西獨樹根社區,廣場上的宣傳欄裡張貼着民族團結和法制教育的宣傳畫。

從西獨樹根社區出發沿北海大道向西兩三公裡遠,便來到南碼頭。隻見十來艘40多米長的灰色皮殼大船和五六艘60來米長的紅色大船并排挨在一起,每艘船上都飄揚着五星紅旗,大船後邊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小船上同樣國旗招展。距離碼頭不遠的南沙灘,到處是玩沙戲水的遊客。擁有漫長沙塗且水質優良的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抗禦外辱的前沿。抗日戰争時期,南駐軍就與當地百姓同仇敵忾打擊日軍。上世紀50年代,這裡曾培育出我國第一顆海水養殖珍珠。如今,曾經的小漁村發展為旅遊勝地,不時可見來自内蒙古、吉林、陝西等地的自駕車旅遊者。從旁邊的冠頭嶺山頭向大海遠處望去,便是越南。

1978年,由于越南當局反華,導緻大批華僑回國。中國政府和聯合國難民署共同出資,在北海市郊區電建村附近的天然港建立起難民安置點,安置歸僑和難僑近八千人。如今,這個曾經雜草叢生的荒灘,已變成一座充滿魅力的海濱城鎮。面積1.1平方公裡、陸地面積隻有0.7平方公裡的僑港鎮,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歸僑集中安置點,也是我國面積最小的鎮。在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僑港鎮歸僑在與當地人的融合過程中,保留了異域的特色文化,特别是炒螺、糖水、卷粉等飲食文化,成為如今僑港最具特色的招牌。近年,北海打造僑港風情一條街,對街道、門店等進行了整修。每當夜色降臨,這裡熱鬧非凡,吸引了衆多慕名而來的食客。

僑港風情街街口,80後夫妻龍少富、黃紅經營着一家海鮮店。夫妻倆的父母都是越南歸僑。去年,他們才剛剛開了這家店,但沒想到生意異常紅火。“今年客人特别多,有不少回頭客,昨天晚上8點鐘店裡的貨就賣光了。”黃紅說,自家店裡的海鮮貨源都是從親戚朋友的船上直接進的,很新鮮,加工的海産品,也是自己請工人師傅做的。她指着街道對面一棟棟三層樓高的灰色建築告訴我,那些樓就是當年的難民安置點,因年久失修已經破舊了,以後極有可能會被拆除。前不久,她用手機拍了些老房屋照片,準備挂到自家店裡,既是紀念,也彰顯特色。為讓歸僑安居樂業,北海市從2012年起陸續建造了一批公共租賃房,很多歸僑已經搬入新家。龍少富和黃紅都是高中畢業,他們最後悔的就是當時讀書太少了,很羨慕現在的大學生。兩人還準備以後到越南去看一看,把那裡的一些特色飲食引進來。

黃宏明是黃紅的父親,今年60歲,1978年以前在越南當兵,回國後又在國内當兵。如今,老人幫着小兩口照看孩子。過些天,黃宏明準備到防城港去參加一個聚會,都是以前的戰友,還有從澳洲、越南趕過來的。“由于當時生活條件很艱苦,一些歸僑坐船偷偷去了國外。”僑港歸僑很多家庭都在國外有親戚,除了東南亞國家,像美國、奧地利、瑞士、澳大利亞等國也都有,而且很多人在當地發展的不錯。現在退休在家的黃宏明經常用微信跟國外的親戚聊天,有時情到深處還會哼唱起古老的民謠。黃紅的母親傅啟平和四個哥哥也都在當年回到了國内,如今她還經常回越南去看親戚、朋友。

如今僑港的歸僑除了出海打魚,很多人從事餐飲業或旅遊服務業。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創立“就哥海鮮”品牌的李瑞就。他不僅搞海産品等經營,而且還在鐵山港建起了造船廠。

僑港碼頭上同樣停滿大大小小的船隻,距此不遠的僑港沙灘上遊人絡繹不絕。未來幾年,僑港将突出“僑、港、灘”特色,圍繞僑鄉文化做文章,力争打造成東南亞特色風情體驗區、北海旅遊新名片以及全域旅遊目的地。

移民

1993年,一批來自廣西大石山區的壯族、瑤族農民,在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廣西相關扶貧政策的支持下,采取由公司運營托管的形式來到北海進行異地搬遷扶貧,在當地開展蔬果種植業。

此後,由于該公司經濟效益日漸下滑,這些移民的生存發展問題也日益突出。2003年,北海市在銀河區平陽鎮租用當地農民土地,建立了移民新村——東山村,以安置這些大石山區移民。十多年來,這個北海市唯一的民族村,村鄰和諧,民族團結,安居樂業,文明整潔,一躍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距離市中心約20公裡的東山村,眼下正在安裝太陽能路燈。這是北海市民宗局的一個幫扶項目。村委會旁邊是燈光籃球場,正對球場的牆上安裝着大型LED顯示屏,與市黨建電教中心聯網。家家戶戶三四層高的小樓大氣漂亮,與村裡僅存的幾座老房子形成鮮明對比。今年59歲的村支書唐冠飛是當初來北海的壯族移民。他激動地說,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237戶少數民族同胞早已紮下了根。雖然土地較少,但通過“打工為主,種養為輔”的形式,老百姓收入逐年提高。2015年以來,村裡更是掀起建新房的高潮,大多數村民都住進了新房。即便如此,老支書也還是不滿足,希望每家每戶都有一輛小轎車。

瑤族村民韋文忠的小樓剛剛建起不久,雖然還沒有裝修,但已經入住。韋文忠今年56歲,兩兒一女都已成婚。以前種地一年下來掙不了幾個錢,這些年家裡有四口人打工,老婆和女兒在魚粉廠工作,小兒子在冷凍廠,大兒子在工業園區組裝電子配件,他自己閑下來時也會打零工,一個月全家人至少有八九千元的收入。“從大石山區來到北海,比那邊好一百倍。以前在外打工時,心想什麼時候家裡有台電視機就好了,現在樓房都蓋起了。”韋文忠說,按瑤族習俗,新房裝修也要講究方位,等明年房子就漂亮多了。在他家房屋一角,還保留着一個從大石山區帶來用以搗蓖麻油的石臼,經常有村民過來借用。“三月三”時,全村的壯族、瑤族同胞還會擺起長桌宴,歡慶節日,感恩新生活。

沿着北海大道出市區不遠,北海工業園區和合浦工業園區之間,便是三河口農場平頭領分廠。1992年,廣西東蘭縣鹽灘水電站的412戶2169名壯族、瑤族庫區移民,來到北海異地扶貧,不僅住進了安置房,而且符合招工條件的都進了平頭領農場上班。1956年建立的三河口曾是軍墾農場,上世紀70年代有一批知青來到這裡。當時農場以香蕉種植為主,後來轉型種甘蔗制糖,一直延續到現在。近年,糖價不錯,借着國家危房改造政策的東風,很多農場村民也都蓋起了小樓房。當年這些移民的後代,都已長大成人。四五歲時跟随父母來到北海的覃飛,如今成長為農場年輕有為的壯族幹部。他告訴我,随着北海工業園區的建立,農場很多年輕人就在離村不到一公裡的園區工廠上班,每月收入三四千元。去年,北海市民宗局為平頭領農場配置了健身器材,還與三河口農場共同出資舉辦了“三月三”活動。來自三河口農場18個分廠的各族同胞,抛繡球,跳竹竿舞,嘗壯鄉美食,度過了一個歡樂而難忘的節日。

走進銀海區三河口民族學校,一棵枝葉繁茂的小葉榕在校園内撐起一片大大的濃蔭。教學樓前,校第二屆民族文化節暨“三月三”活動的展闆上,展示着學生們開展文體活動的場景:詩歌朗誦、樂器合奏、民族服裝秀,以及師生現場烹饪五色糯米飯、壯族粽子等民族傳統特色美食。“講一堂課不如開展一次活動,孩子喜聞樂見,印象深刻。現在搞民族文化知識競猜,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校長楊永鄧介紹,學校的學生主要來自農場和周邊農村,有學生700多人,近300人是壯、瑤、侗、彜、仡佬等少數民族。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增進民族團結,學校将每年農曆“三月三”所在的一周确定為民族文化活動周。去年,學校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基地。校園民族文化牆的一頭,剛剛建起一座亭子,校長準備将其命名為“孔子亭”。

(責編梁黎)

北部灣廣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