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帶一路”上的“洋打工”

“一帶一路”上的“洋打工”

時間:2024-10-21 06:46:24

随着經濟的發展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踐,中國企業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異國“打工族”,他們被稱為“洋打工”。這些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洋打工”們在當地中資企業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很不一樣的經曆。

近年來,随着經濟的發展與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企業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異國“打工族”到此掘金,他們被稱為“洋打工”。其中,随着現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提出與實踐,“洋打工”族有不少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國人。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實踐中,為當地産品進入中國乃至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多機會,通過貿易往來、要素流動和人才交流,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化進程,也成為全球經濟複蘇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102家中央企業投資設立境外單位9112戶,分布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中央企業目前海外分支機構38.4萬名員工中,85%是本地員工。如此算下來,當地員工人數接近33萬人。此外,不少企業員工本地化率達90%以上,中國石油印尼公司、中國移動巴基斯坦公司員工本地化率高達99%。

那麼,這些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洋打工”們在當地中資企業的工作和生活如何?他們在中國企業工作有什麼特别的體會?

塔吉克斯坦的“洋徒弟”們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高山之國”塔吉克斯坦因為中國企業的進駐而在工業生産與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了多重突破,水泥主要依賴進口、國内鐵路無法連通、冬季供電缺口巨大等問題正迎刃而解。

所有中塔合作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無一例外地大力推進本土化,加強技術培訓,越來越多的當地員工走上了生産建設的核心崗位。

霍爾姆羅德·尤素波夫是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員,他認為自己走上公司核心技術崗位的秘訣就是“豎起耳朵聽師傅的話,好好鑽研技術”。

“以前沒有專業技術,工作不固定,一兩年就要換一次工作,有時還沒事做。現在到了華新,師帶徒的傳統給了我學習技術的機會。我成了一名磨機操作員,不用擔心找工作,也不用擔心工資被拖欠,就是忙起來沒空回家,老婆和孩子希望天天見面,”操着一口“洋味”漢語的尤素波夫說。

過去3年,華新連續組織“一對一”師帶徒培訓,每年有40多對中塔員工結成“師徒”關系。在年度大考中,徒弟們要接受嚴格的測試。巡檢工須按照操作規範逐點巡檢線路,眼觀、手摸、耳聽、鼻聞,小故障随手處理;維修工則需熟練掌握拆洗電機、紮鋼絲繩、割焊工件、維修電路闆等細活……

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緻遠說,師帶徒是中國技術工人成長的傳統路徑,是手把手的經驗傳承。它能有針對性地幫助新人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有助于增進彼此的感情,在跨文化國際合作中尤為重要。

同樣應塔吉克斯坦政府要求在今年提前完工的是中國特變電工在杜尚别承建的2号火電廠二期項目,這個項目将使杜尚别等地告别缺電曆史,并為冬季采暖提供可靠保障。

項目負責人張偉說,要保質保量提前完成任務,需要大量技術人才支撐,但是當地火力發電廠的運行工人基本上是空白。比如說,當地根本找不到能完成氩弧焊工藝的技術工人。與普通電弧焊技術不同,氩弧焊接技術能在高溫熔融焊接中不斷送上氩氣,使焊材不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從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确保了管道的清潔度。上海魅力正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才和淘金者。在上海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此起彼伏的文化演出活動也不乏洋打工的身影。圖為一外國女樂器手在為紀念活動演奏。中新社發李江松攝為幫助當地員工盡快掌握先進工藝,特變電工選拔98名當地員工到中國電廠接受培訓,消除塔國工人的技術盲點。

曾在俄羅斯打工、隻學過手工焊的伊力洪·祖羅夫說,跟着中國師傅,他很快學會了氩弧焊技術,相同尺寸的管子,以前他要焊2個小時,現在隻需要40分鐘就可以焊完。他說:“很感謝中國師傅對我們的幫助,我也希望自己能把這種工藝傳授給其他同胞。”

據張偉介紹,杜尚别2号火電廠項目最開始投标時有8家到10家國際企業參與,一聽說23個月就需投産,很多企業當場放棄。建設期間,塔國政府迫切希望盡快解決杜尚别及周邊居民冬季用電取暖的難題,特變電工動用研發力量重新設計方案,又設法把工期縮短了半年。

張偉說,中國企業的每個海外項目能走到最後都很不容易,依靠的不僅是過硬的技術,還有真心實意造福項目所在國的願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共同富裕之路,中外師徒情無疑是文明互鑒、繁榮共生的有力支撐。

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以南的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

霍爾姆羅德·尤素波夫是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的操作員肯尼亞老人迪瓦拉賣羊當中企員工

迪瓦拉今年六十歲了,他沒有娶妻,也沒有子女。這個獨自生活在山區的老人過得并不容易。他已經記不得自己的父母是什麼時候去世的了,幾十年以來,他一直孤獨地生活在非洲肯尼亞内羅畢山下。

小麥和羊群是他的一切,可如今他老了,耕種小麥對他來說太吃力了,牧羊成了他唯一的謀生之道。肯尼亞山國家公園并無明顯的邊界,迪瓦拉知道有一條隐秘的通道可以進入其中,那裡有一片平坦、廣闊的草地,是他多年來的秘密牧場。

去往隐秘通道的路上,迪瓦拉必須穿過一條鐵路——蒙内鐵路。筆直的路軌遠遠的伸向遠方,将茫茫的荒野一分為二。這條中國工人們修建的肯尼亞百年來的首條新鐵路已經接近完工。目前,中國通号的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最後一道關鍵工程的施工——通信信号專業安裝,搭建列車運行控制系統。

有一天,這條安靜的鐵路又來了很多黃皮膚的中國人,他們正忙碌着。迪瓦拉遠遠地看見鐵路邊上,多了一些栅欄一樣的東西。那些不過一米多高的栅欄将去往鐵路的路完全擋住了,他很疑惑也很憤怒:中國人為什麼要修這些栅欄,是要将他唯一的活路也斷掉嗎?

有人注意到攆着羊群的迪瓦拉,認出了這個倔強的老頭子。迎向迪瓦拉的是一個微笑着的中年中國人和一個本地人,還有一個稍微年輕的中國人。通過翻譯的傳達,迪瓦拉慢慢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原來這條栅欄的修建,一直都在中國人的計劃之中,是為了防止野生動物跑上鐵軌。

聽完解釋後,迪瓦拉也理解了中國人的做法。可是理解歸理解,中國人的這條栅欄對野生動物雖然有極大的好處,但卻影響他的活路,他依舊很着急。

中國人看出了迪瓦拉的着急,通過翻譯對他說道:“老人家,我們理解你的難處,我們有兩個辦法。如果能找到别的地方放羊,你可以繼續放牧。但如果你找不到的話,可以試試我們給你的工作。”

聽完,迪瓦拉有些猶豫——他已經六十歲了,還有什麼工作是他能做的?中國人接着說道:“我們的鐵路護欄和安全通道完工之後,需要工作人員進行簡單的維護,綠色通道那邊,也需要人去引導野生動物,如果你不介意的話,這份工作我們可以交給你。”

這是一個巨大的驚喜,他不敢相信,連着問了幾次:“真的嗎?”得到中國人肯定的答複後,他立刻答應接受這份工作,甚至沒有詢問工資有多少。

迪瓦拉将自己的羊群趕回家後,又急忙趕回鐵路旁,他想起來要和中國人商定工作内容、時間,當然,還有工資。簽訂好合同之後,他慢悠悠地回家了。第二天,他趕着自己家裡一半的羊走向了集市,準備賣掉這一半。這樣,小牧場能維持羊的生存,他可以既放羊,又安心工作。兩項收入足夠他度過餘生了。

政局動蕩時埃及員工為中企送補給

“中國人做事重細節、考慮全面,我十分欣賞。不僅工作方面,生活方式上我也受到不少中國同事的影響。”吃午餐時,在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工作的穆罕默德·納吉熟練地用起筷子,他還計劃在業餘時間學習漢語。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項目,經貿合作區改變了不少像穆罕默德·納吉這樣的普通埃及人,讓他們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他們不僅是“一帶一路”框架下埃中合作不斷升級的見證者,也是雙邊關系深化發展背景下實現自我提升的代表者。

穆罕默德·納吉是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開發公司品牌推廣部經理。他說,随着埃中“一帶一路”合作深入,自己比以往更忙碌了。現在合作區名氣越來越大,他每天收到的采訪請求越來越多,不僅有埃及媒體,還有慕名而來的其他非洲國家記者。

兩年前,穆罕默德·納吉從一家德國企業來合作區工作。選擇這裡,除了收入更豐厚,個人發展機會也更大。“我要與各個領域的人溝通,面對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受益很多。”納吉說,“在這裡,隻要努力工作,就有機會。”

艾米拉·艾哈邁德2008年入職,從行政接待員做起,如今是人力資源部經理。“我當時毫不猶豫,在合作區一建成時就加入。和企業一同成長,自己進步更快。”她回憶,剛入職時,合作區還是一片沙漠,現在酒店、餐廳、商場應有盡有。

合作區開發公司首席執行官納赫拉·馬哈茂德2010年入職後,埃及政局出現動蕩。不少外國投資撤離了,但納赫拉·馬哈茂德和開發公司一起堅守,建立了深厚感情。“當時,很多工作暫停了,中國員工被困在園區。不少埃及員工雖然知道局勢并不安全,依然堅持給園區裡的中國人送食物和補給。”納赫拉·馬哈茂德說,那時所有人都沒放棄,雖然狀況不樂觀,但大家齊心協力,在最困難的時期成功簽下了中國巨石集團這樣的行業領軍企業進駐。

如今,園區發展模式逐漸被更多埃及人認可,埃及政府也在積極借鑒,列入本國經濟開發計劃中。納赫拉·馬哈茂德經常為埃及政府提供咨詢,這讓她非常驕傲:“用工作幫助祖國發展,是我最大的理想。”

“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埃合作不斷升級。2008年成立到2016年底,合作區共吸引企業近70家,協議投資額近10億美元,年銷售額1.8億美元,進出口額2.4億美元。納吉們距離夢想實現越來越近。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老楊和小楊

新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繼莫斯科、聖彼得堡之後的第三大城市。在極寒的新西伯利亞南航辦事處工作的員工們在機坪零下50度的極寒天氣裡保障航班,蔬菜匮乏,國内帶來一顆大白菜,都會精心仔細地分配在每一餐裡……但辦事處員工卻對這裡産生了無限的喜愛和眷戀。

伊萬諾夫·楊在南航駐新西伯利亞辦事處工作至今已15年,大家都親切地稱他“老楊”。50多歲的他之前對待中國員工有點傲慢。後來,辦事處幫助他的兒子“小楊”到烏魯木齊上大學。經常聽兒子對中國發展的描述,以及親眼所見南航的發展變化,老楊對中國同事再不傲慢了。

“老楊”經常深夜送員工回家,“沒問題,放心吧!”這是楊在工作中最常講的一句中文。同事小劉的女兒從新疆去新西伯利亞上學,小劉因為工作忙沒時間去接女兒,請“老楊”幫忙。淩晨3點,小劉下班回家,遠遠看到老楊的小雷諾車停在門前。車内的燈亮着,車窗上都是霧蒙蒙水汽,女兒在後座位上已經睡着了。老楊眼鏡架在花白的頭頂,坐在駕駛座上低頭看手機。看到小劉回來,“老楊”在胸前劃了十字,說:“外面很涼,蚊子多,就讓孩子在車裡休息。”,不等小劉說謝謝,他就忙着搬行李,一直把他們送上樓。

“老楊”的兒子“小楊”在烏魯木齊上大學後,從以前一說話就臉紅往媽媽懷裡鑽的小胖子,變成了一個顔值很高的帥小夥,用漢語聊天更是談笑風生。

2013年開始,南航經烏魯木齊中轉的旅客量激增。為提高國際中轉樞紐服務工作效率和質量,公司急需請人錄制标準俄語中轉服務引導和服務内容廣播詞。這時,“小楊”幫了大忙,在拿到俄文廣播詞後,“小楊”按照俄羅斯廣播特點修改詞句和語法後,開始練習語音。經過多次練習和推敲,又自己花錢到專業錄音棚錄制了中轉廣播詞,圓滿完成了任務。至今烏魯木齊T3航站樓中轉服務區的俄語廣播還是“小楊”的聲音。

通過練習廣播詞,“小楊”也熟悉了南航複雜規範的中轉服務内容和工作流程。每次他在機場出行時,就好像一個受過完整培訓的工作人員,不僅充當翻譯,還經常主動協助和引導中轉旅客出行,俨然成為南航中轉“代言人”。

有一天,“老楊”提出要加小劉的微信。小劉說:“不行,你的手機隻可以用俄羅斯WHATCHAP,不可以用中國微信。”老楊笑着從包裡拿出一部新手機,他說是“小楊”在中國給他買的生日禮物。

“老楊”不僅有了可以使用微信的中國手機,家庭生活條件也得到很大改善,蓋起了達契亞(農村小别墅),3年内換了3輛車……

2010年1月8日,為中國企業工作的尼泊爾人香模(Shyam)及阿爾及利亞等6名外籍工人成為了中國企業的勞動模範,當日受到中鼎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表彰。中新社發朱文标攝巴基斯坦工人自豪為中國公司工作

作為一家民營通訊企業,總部在中國的華為公司近些年來海外業務發展迅猛,足迹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華為公司于1999年選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巴基斯坦設立第一個海外子公司,華為巴基斯坦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永剛說,公司主要就是考慮到中巴友好關系,華為對巴基斯坦市場充滿信心。

王永剛說:“到海外拓展市場為什麼第一站選擇巴基斯坦,就是因為我們中國和巴基斯坦曆來是睦鄰友好之邦,中國和巴基斯坦關系也非常好。我們為什麼成立子公司,因為我們海外第一單合同是一個交換機,20萬美金不到,是我們和他們的特别通訊組織簽的,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還記得,華為公司的海外第一單合同是在巴基斯坦,所以整體來看,我們的感情還是非常深的。1999年我們在海外第一個設立子公司也表示了我們在巴基斯坦長期服務的決心,從我們第一時間進來之後,考慮到我們中國和巴基斯坦這種長遠的、悠久的良好關系,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過要退出,所以,即使是在2005年的大地震,包括2007年的紅色清真寺事件,在這樣一些非常危險的情況下,我們從來沒有任何人員上的撤退,相反我們反倒加大了對當地各種資源的投入。”

在取得成功的同時,華為還為巴基斯坦培養了優秀的技術人才,比如:在拉合爾UET大學建立了培訓中心,至今已培養了工程師3500名,并設立了10萬美元的發展基金。公司在巴基斯坦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吸引了600多名巴基斯坦人加入這個團隊,其中有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也有成績優異的大學畢業生。

華為巴基斯坦公司的高級顧問納西姆在華為已經工作了11年,納西姆說,他到華為并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華為來自中國,他為自己是中國企業的一員感到非常自豪。

納西姆說:“我非常自豪為中國公司工作,這是我生命的使命,中巴友誼是永遠的,在我小時候就是這樣,中巴友誼萬歲,每個人都說中國非常好,所以這是我的使命。”

客戶經理紮西德說,他有很多機會到國外工作,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華為,一方面可以留在巴基斯坦照顧家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中國公司他能夠有更大的收獲,現在他已經像中國人那樣喜歡勤奮工作了。

紮西德說:“華為是我的第一個專業工作,我2005年5月進入華為,這裡的待遇很好,從經濟收入方面,從職業生涯發展方面,對我的家庭方面,改善生活方式方面都很好,所以我選擇留在巴基斯坦,進入中國公司,并且工作了6年。”

“一帶一路”帶來的文化夢

在文化、影視領域,“一帶一路”倡議也讓許多人實現了“不敢想的夢”。

近日,一首來自老撾的“魔性神曲”一夜間刷爆了很多中國網友的朋友圈。“超燃的”“蜜汁帶感”是網民們對這首歌的評價,而更讓人關注的則是這首歌的歌名:《一帶一路》。該歌詞曲作者名叫維萊鵬,是老撾國家廣播電台文藝部副主任及知名主持人,目前正以工作交流的形式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擔任外籍專家。

維萊鵬表示,最初有想法創作這首歌是在2015年底。當時想寫一些表現中老兩國友誼的歌曲,因為2016年是老中建交55周年,所以想給這個有意義的年份送一份小禮物。由于現存的有關老中友誼的音樂都是一些很老舊的歌曲,維萊鵬就想寫一些新穎的、包含更多現代元素的歌曲,讓年輕人更好地了解中老友誼。

“當時中國正好在推廣‘一帶一路’倡議,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就決定以這個話題寫一首歌。但這個主題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此我決定用更有動感的、更時尚的曲風去配合它,希望這樣能吸引更多聽衆。此外,這個話題還帶有國際性,所以最終我選擇以搖滾風為主,融合一些老撾自身的傳統音樂因素,再添上一些輕音樂的元素,混搭成了這首‘神曲’。在歌手的選擇上,也是出于這些考慮,我找了我的好朋友,老撾國内最著名的搖滾樂隊主唱阿提薩·拉達那馮。”維萊鵬說。

已經給20多部中國電視劇配音的坦桑尼亞配音演員希爾德,以前從未想過自己會從事與電視有關的工作。“以前,坦桑尼亞的電視費用非常昂貴,尤其是安裝數字電視以後,每個月花費高達50美元。但是中國四達時代公司進入坦桑尼亞以後,電視費降到每月3美元。現在很多中國電視劇在坦桑尼亞熱播。”

希爾德最喜歡的中國電視劇是《媳婦的美好時代》。“我們坦桑尼亞也有婆媳矛盾,在坦桑尼亞當媳婦的感覺和毛豆豆是一樣一樣的。”

中國特變電工承建的塔吉克斯坦杜尚别2号火電廠捷克員工和家人一起品嘗中國菜

地處中歐的捷克,是一個風景秀美的國家。無論是德沃夏克、斯美塔的音樂,還是卡夫卡的《變形記》、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抑或哈謝克的《好兵帥克》、動畫片《鼹鼠的故事》,都令國人對捷克充滿了好奇與向往。塔方員工在中鐵十九局承建的塔吉克斯坦瓦亞鐵路現場巡檢。捷克姑娘艾娃(EvaKrejci)之前并沒有聽說過“一帶一路”,雖然,她的生活已經被這份來自中國的倡議改變了。

如今,艾娃是東方航空駐捷克布拉格機場的一名員工,每天都在忙碌的機場服務着越來越多穿梭于中捷之間的旅遊者和商務旅客。工作閑暇時,她也會和中國員工一起聊天,和家人一起品嘗中國菜,這都讓她對中國愈發了解和喜愛起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悄然改變着許多人的生活。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越來越多人對歐洲有了全新的了解,人們的興趣也逐漸從西歐,擴散到中東歐。“布拉格的風景非常優美,在歐洲旅遊資源數一數二,再加上《布拉格廣場》那首歌,國内的婚禮、電影的拍攝,讓大家都覺得布拉格是個浪漫的城市,值得一遊,所以開航後旅遊客源非常充足。”艾娃說。

同樣方便的,還有在兩國間開展業務的企業。艾娃明顯感覺到,商務旅客也越來越多,“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捷克在歐盟以外最大貿易夥伴。除了中國人熟悉的斯柯達汽車公司,捷克著名的PPF捷信金融公司也在中國有許多業務,丹麥的樂高則幹脆将歐洲設計中心放在了布拉格,生産中心放在了中國的嘉善。中國企業在捷克的投資也在擴大,上海華信集團已在捷克掀起了全方位的投資熱潮,涉足領域包括了金融、傳媒、足球、房地産、旅遊、釀酒等各個方面,大家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編輯/陳遠鵬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