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确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共指導思想

确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共指導思想

時間:2024-10-21 09:13:37

中國共産黨第七次代表大會是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中國共産黨史冊的。這次大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曆史意義。七大的一個重大曆史功績是确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和正确确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

《小康》記者韓靜

延安市位于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間,中國翻天覆地激蕩山河的革命浪潮曾經從這裡席卷全國。如今人們更習慣于将延安視為革命聖地,這裡擁有的350多處革命舊址,無不镌刻着曆史的腳印。而位于延安市區的楊家嶺不但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駐地,同時也是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地。

2015年2月14日,赴陝西考察調研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延安楊家嶺瞻仰中共七大會址時曾指出,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确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為黨領導人民奪取抗日戰争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提供了堅強保證。

對于這次大會,毛澤東在大會閉幕詞《愚公移山》中這樣評價,“我們開了一次很好的會議,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一次勝利的大會,這個團結的勝利的大會來之不易。”

從六大到七大召開整整間隔了17年,這次被載入史冊的黨代會,曆時五十天,期間舉行的全體會議共計21次,這也成為中共曆史上舉行全體會議最多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在大會期間先後發表了11次重要講話。

會議時間多次推後

中共七大的召開,經曆了一段較長時間的醞釀和準備。早在1930年12月,黨的六屆四中全會的決議案中即提出了召集七大事宜。1937年12月23日,中央政治局作出《關于召集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提出了七大的主要議事日程,并決定成立一個由25人組成的準備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王明為書記。後來,七大的準備工作實際是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執行的。

到1938年11月,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通過決議,批準了十二月會議關于召集七大的決議,對七大報告的起草、議事日程、代表分配及産生辦法等問題,作了若幹規定和明确指示,并同意準備委員會向全會提出的報告。1939年6月和7月,中央書記處兩次發出關于選舉七大代表的通知。此後不久,因國民黨頑固派接連發動了兩次反共高潮,共産黨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領導軍民打退國民黨反共高潮和粉碎日寇掃蕩上,召開七大的事又一次被擱置起來。

1941年—1943年期間,因推進整風運動,已經啟動的中共七大會議進程再次被中斷。直到1944年5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發出的通知中說:“為着進行‘七大’準備工作,決定召開七中全會。”中共七大雖然在無限期的推後,但是中國共産黨卻在這期間無限壯大。

1945年4月23日,具有曆史意義的中共七大終于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開幕。陝西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舊址内景會議曆時50天

從1945年4月23日開幕,到6月11日閉幕,中共七大曆時五十天結束。參加會議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補代表208名,在七大代表中,年齡最大的近70歲,最小的才20歲左右。

他們代表着全黨的121萬黨員。由于處于戰争年代,代表們去延安的路程,可謂曲曲折折困難重重,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險。

據黨史記載,中共七大代表大多來自淪陷區或抗日根據地,為了趕赴延安參加中共七大會議,絕大多數黨代表首先要通過敵人的封鎖區,旅途中代表們有的化裝成商人、小販或乞丐,提前幾年出發靠一雙腳闆晝夜兼程趕赴延安。據回憶,黨中央領導人劉少奇從華中到延安途中曆時一年,穿越了104道敵人封鎖線才最終安全抵達目的地。而陳毅在趕赴延安的途中也走了近半年,海南島來的代表則走了一年半。

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當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人出現在主席台上的時候,全體代表起立,熱烈鼓掌。在莊嚴的《國際歌》聲中,大會秘書長任弼時宣布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毛澤東緻《兩個中國之命運》的開幕詞,并作了題為《論聯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朱德在會上作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發言,任弼時、陳雲等二十多人也在會上作了重要發言。

1945年6月11日,大會舉行了隆重的閉幕式。毛澤東号召全黨和全國人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争取勝利。從中共七大會議的選舉結果來看,會後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被選舉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

《黨代會現場99個曆史深處的細節》一書的作者李穎評價,确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是中共“七大”的一個重大的曆史性貢獻。“它是承前啟後,曆史跨度最長的一次黨代會,承前17年,就是與1928年召開的六大相隔17年。啟後11年,與1956年召開的八大相隔11年,這是一個最。另外,它也是在第一次沒有共産國際指導和指揮的背景下,獨立自主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它召開的地點很特殊,在延安。前幾次代表大會,一大、二大、四大是上海,三大是廣州,五大是武漢,六大是莫斯科,都是秘密狀态。隻有到七大的時候,我們才有了一個比較穩固的根據地,也有了一個專門的禮堂,能比較從容地開一次黨的代表大會。所以七大的意義,團結、民主、勝利,七大的精神,我覺得現在還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紅色旅遊成延安精神的傳承載體

如今距離中共七大召開已經整整71周年,楊家嶺中共七大舊址現在已經被開辟為紀念會館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永久保存下來。《小康》記者曾在2013年期間實地探訪過楊家嶺中共七大舊址。進入楊家嶺溝口的中央機關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中央大禮堂,這裡蒼松環抱,依山聳立,占地1056平方米,是由當時延安自然科學院的楊作才設計、中央機關同志自己動手于1942年建成的。

在會址後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窯洞,這就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們當年的住所。現在禮堂大廳内部是按七大會場原貌布置的。主席台正中豎立着毛澤東和朱德的畫像。台前的桌子和椅子是中央書記處五位書記的座位。在主席台的頂端“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是大會的政治口号。會場兩邊牆上的24面紅旗,代表着中國共産黨光輝戰鬥的24年曆程。插黨旗的“V”字形木座,是英文“勝利”一詞的第一個字母,意為中國共産黨成立的24年是勝利的24年,即将迎來偉大的勝利。後面牆上的題字“同心同德”是毛澤東的手書。

楊家嶺革命舊址講解員張雪冬介紹說,如今的延安在改革開放中發生了很大變化。作為陝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延安的紅色旅遊極受追捧,而楊家嶺中共七大舊址作為延安紅色旅遊的精品路線,是遊客必到的一處地标性景點。張雪冬說,每年都有當年的“老延安”到此來尋夢,他們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有生之年多來延安看看。其中“紅色後代”是楊家嶺的常客,包括毛澤東之女李讷、孫子毛新宇,劉少奇之女劉愛琴等人。

90後白領羽媚是延安本地人,家住洛川,著名的洛川會議舊址就在她的老家,她告訴《小康》記者,在外打工的這些年每當介紹起自己的家鄉,就十分自豪。因為是革命聖地,延安市内的革命舊址,随便一處都能帶出一長串寶貴的曆史。

據她介紹,在延安的多處革命舊址,洛川會議舊址和楊家嶺中共七大舊址在當地最具代表性,特别是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春節期間到訪延安後,楊家嶺等革命舊址的參觀遊客翻倍激增,當地農家樂火爆的生意也帶富了一部分當地村民。“文創産業在這裡也很受歡迎,年輕人接受紅色文化更多的是通過一些商家推出的文創産品加深印象,在延安售賣的文創産品很多都加入了現代時尚元素,紅色文化也能在其中體現,所以帶動消費的同時,我們延安本土的文化也能深入人心,算是對延安精神的一種傳承。”

為了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長期以來,延安市還活躍着一批學生志願者,在棗園、楊家嶺等革命舊址為各地遊客進行義務講解。來自延安創新實驗小學的楊柚柚從二年級開始就在各大革命舊址義務為遊客講解,現在介紹起中共七大舊址遊刃有餘。紅色教育在這裡代代相傳的同時,延安的紅色旅遊也在全國形成影響。據統計,2015年延安市接待遊客突破3500萬人次,實現收入192.6億元。圍繞旅遊市場需求,延安針對旅行社推出了12條紅色延安精品旅遊線路,在市内新開通101輛空調公交車方便市民和遊客。“下一步,我們要在旅遊産品的打造上下功夫,打破傳統,大膽創新。不能讓大家來延安隻是上課、聽講、受教育,要從傳統的說教模式中走出來,寓教于樂,以情感人,讓遊客參與互動,置身其中,樂在其中,從中受益,讓每一位來過延安的遊客都能有一段最美好的回憶。”延安市旅遊局局長馬彥平說。

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共七大會場。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