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灣區龍頭城市之香港——發揮金融優勢擔當超級聯系人

大灣區龍頭城市之香港——發揮金融優勢擔當超級聯系人

時間:2024-10-21 06:38:53

融入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在大灣區建設中尋找機遇,與國家一同進步、發展,這是香港重振經濟的一條新路子。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内地之間的“超級聯系人”,中西合璧的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擁有完善有效的司法體制和金融監管制度,所以其具備了區位、先發、服務業專業化和人文等多重優勢。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認為,香港具有國際化優勢,在經濟結構方面可以與廣東錯位發展,下一步将與廣東共同研究規劃,攜手把粵港澳大灣區的文章做好。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也認為,“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首要任務是發展好經濟。國家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新格局,為香港帶來千載難逢的龐大商機。”

如今,列車已經漸漸發動。在基建方面,港珠澳大橋即将全線貫通、區内城際鐵路網、高鐵網絡、高速公路網及航空網絡日趨完善,為大灣區城市群之間互聯互通,提供了必要硬件。接下來,是相關城市之間如何協調發展,發揮各自優勢,互補不足,提升區内經濟實力。

香港成内地最大服貿夥伴

從鮮活的蔬菜和雞鴨,到源源不斷的清水和電力,從品種繁多的電子貨物到堆積如山的礦石原料,香港回歸20年以來,在《内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等系列舉措的扶持下,在兩地貿易通關環境不斷改善的推動下,香港與内地的物流、資金流動與人員往來更加密切,規模日漸擴大,經貿往來邁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車道。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也是内地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和最重要的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市場。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産品貿易出口、進口及轉口對象。統計顯示,1979年香港與内地的貿易額為170億港元,僅占香港整體貿易的10%。而到2016年,内地與香港的貿易往來,出口貿易額已經為3052.5億美元。巨大的投資使香港參與并分享了内地經濟成長的碩果。另一方面,内地也有千家企業在香港從事銀行、貿易、旅遊和分銷等業務,并有上百家内地公司在香港的資本市場挂牌上市。

與此同時,兩地人員相互往來增長更為迅速,形成規模龐大的人流交往。内地到香港旅遊人數由1997年的236萬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4277萬人次,增長翻番,給香港帶來了可觀的旅遊收入;而香港同胞也是内地最大的旅遊與商務往來客源,前往内地的香港居民不斷增多。

内地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往來、互動合作、旅遊觀光,帶動了香港的經濟繁榮,同時加大了香港對祖國内地大後方的依存度。如今,大多數港人對與内地實現更緊密經貿合作的願望愈加迫切。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葉澤恩稱,國家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簽訂的《内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已于2016年6月起正式實施。該協議進一步加大内地對香港服務業開放措施的寬度和深度,讓内地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的落實正好為緻力于開拓内地市場的香港服務業者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目前,通過不斷地補充和完善CEPA,推進了内地與香港經貿自由化進程,已經形成了内地對香港較為系統的開放體系。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标準,在貨物貿易領域内地與香港已經全面實現了自由化,即内地自2006年1月1日起對原産于香港的産品全部實行零關稅;在服務貿易領域内地逐步擴大開放,内地對香港開放的服務部門達到153個,涉及世界貿易組織160個服務部門的95.6%。為保障内地與香港的進一步經貿往來,2016年6月《〈内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實施。

對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内地投資《協議》開放的服務貿易領域,其公司設立及變更的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備案管理,暫時停止參照執行有關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的合同、章程審批規定。有專家表示,說到底真正的“合作”隻有在“互利”的基礎上才能持久。香港近年來的通縮和調整雖然過程痛苦,卻使今天的競争力遠勝從前,在與内地的經濟合作中香港受惠不淺,但内地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過程中,也在資金、人才、服務、運作等方面得益于香港。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擁有完善有效的司法體制和金融監管制度,所以其具備了區位、先發、服務業專業化和人文等多重優勢。取長補短互惠雙赢

接受《小康》采訪的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專家毛豔華認為,時下選擇把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出發點既是“國家所需”,同時也能發揮“香港所長”。“中央政府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是為了将該區域打造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高地,也是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制度的多樣性和互補性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征和優勢之一。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和自由港,相關法律制度和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毛豔華向《小康》記者分析,基于香港在金融投資、貿易航運、現代服務和跨國人才等領域的積累,香港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不僅可以繼續發揮“超級聯系人”的作用,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還可以纾解自身現有結構性矛盾,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通過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營造和諧社會環境。

“香港目前的發展難點主要跟自身經濟體單一有關,它的服務業占比已經達到了50%以上,缺少實業做支撐。無論如何,實業将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根基。香港唯一優勢明顯的是金融業,但欲保持金融業優勢,必須融入内地經濟。”毛豔華告訴《小康》記者,大珠三角優勢就在于制造業和香港的服務、金融的結合,“如果珠三角沒了制造業,就難以跟長三角競争,香港失去珠三角,也無法與新加坡競争。”

毛豔華呼籲香港應積極融入大灣區發展,發揮獨特優勢,與廣東和澳門相互配合,滿足國家需要,因為“面對不同城市群之間的競争,香港不能單打獨鬥”。另外他強調,香港經濟轉型時期,也需要把握機遇加大創新能力,對接内地資源探索更高附加值的産業。

此外,針對大灣區各市的發展定位,中銀國際研究部宏觀經濟分析師葉丙南說,珠三角擁有密集和相對完整的制造業産業鍊條,深圳的互聯網企業和高新制造業企業較多,廣州擁有多所重點大學和省級研究機構;而香港,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在旅遊、商貿、融資、教育、醫療、法律等方面資源豐富。因此,大灣區建設可整合區域内資源,促進優勢互補,避免同質化競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給香港提供一個新契機,而加強深港合作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最重要起點和抓手,新一屆特區政府應把握機遇,積極推動香港參與前海開發,走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第一步。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經緯則認為,現有粵港澳合作平台,不僅要為所在地方下一步的發展服務,還應成為中國參與全球化、世界進入中國的窗口橋梁,成為制度、技術、商業模式、市場、管理組織創新的新一輪嘗試。

談到香港的未來發展,毛豔華認為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融資中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離岸人民币業務中心和融資中心,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彙聚香港,分享内地經濟增長成果。此外,香港既是中國内地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也是内地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來源地,香港未來發展必須依托大陸優勢,在新興電子産業、互聯網等領域加大往來合作。

粵港澳灣區城市群的建設有助于香港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有望轉向雙通道型國際金融中心

選擇合适的市場上市,是每個企業上市前都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香港是企業上市的首選地之一,近些年來,香港已成為内地民營企業“走出去”的“跳闆”,進軍海外市場的“試金石”。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2016年經審批赴香港投資的内地企業達到4000家,所涉及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862億美元。截至2016年12月底,内地對香港非金融類累計直接投資4921.6億美元,占投資存量總額的52.9%,較10年前增長10倍。一系列數據的報告表明,香港官員口中時常提到的“超級聯系人”的确不凡。

此外,為了吸引更多内地企業來港投資,自2008年起,香港投資推廣署開展了一項為期三年的全國性推廣活動,名為“投資香港-行!”,向有意開拓國際市場的内地企業推介香港的營商優勢。該活動在包括山東、浙江、福建、江蘇、四川、廣東在内的全國七大省份鋪開。其中廣東作為重點招商對象,其與香港的經貿交流由來已久。香港是高度國際化的城市,有近8000家中國内地和海外公司機構在香港設有辦事處。

事實上,2003年以來,内地與港澳分别簽署了CEPA和10個補充協議。CEPA現已成為内地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開放水平最高的制度化安排。内地與港澳合作已進入高标準、高水平開放的新階段。

為進一步拓展内地與香港經貿合作的空間和深度,幫助香港盡快實現經濟重建,中央政府部署加緊了内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磋商,并決定近期簽定内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等三方面,給予香港更多的便利和優惠。

在内地經濟體系中,服務業是較薄弱的環節,而服務業恰恰又是香港的強勢産業(占生産總值的86%),具有很強的競争力,因此,“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将使香港的服務業擁有巨大的發展舞台。依靠比較優勢,香港作為内地與世界之間的橋梁,在灣區城市群的建設中,香港有望繼續發揮内地與世界“超級聯系人”的作用,進一步發揮香港的競争優勢,提升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中的地位。

其次,粵港澳灣區城市群的建設有助于香港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近年來香港經濟面臨全球經濟環境嚴峻和國際金融競争的雙重挑戰。香港是自由外向型經濟,經濟增長高度依賴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地産和專業服務,全球因素對香港經濟金融的影響遠大于香港内部因素。當前世界經濟政治的不确定性上升,“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思潮逐漸興起,美聯儲加息步伐逐漸加快,香港經濟金融市場面臨的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同時,國際金融格局也在動态演進,全球金融中心之間的競争也日趨激烈。

毛豔華表示,香港,既要面臨随着資本帳戶開放内地自貿區和金融中心的競争,又要應對新加坡、倫敦等離岸人民币市場快速發展。粵港澳灣區城市群的建設,有助于加快香港與内地經濟深度融合,以珠三角地區密集的産業鍊和深圳地區的科技創新為依托,發掘更廣闊的内地市場需求,通過深化與内地市場的互聯互通探索香港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趨勢下,香港有可能由單通道的國際貿易與金融中心,轉向支撐資本雙向流動的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國際化需求的攀升,香港可以成為人民币離岸金融中心。

編輯/張玉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