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不肯去與已成功

不肯去與已成功

時間:2024-10-20 08:13:56

我們的生活,已經被一連串結果導向的“成功”所定義

朱英豪:攝影師,旅行寫作者端午節期間,我帶父親去了一趟舟山。和碼頭上煙火漫天、熱鬧喧嚣的沈家門相比,普陀山給人遁入空門、歲月靜好的感覺。

在島上,漁船轟鳴的馬達聲沒了,随之消失的是那些在大城市裡司空見慣橫沖直撞的摩托車和三輪車,以及悄無聲息但速度極快的電動車。

這裡唯一允許的機動車是官方提供的旅遊巴士,但你幾乎聽不到喇叭聲。有人說,島上最大的聲音,不過是從馬路邊上喇叭傳來的誦經聲,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

去往旅店彎曲陡峭的山路上,散布着剛剛抵達、拖着大包小包的遊客。偶爾有幾個騎着漂亮自行車的年輕人錯身而過,向碼頭疾馳而去,車座車框上,都摞着五顔六色的行李箱,有人告訴我,他們是給離開的客人送行的跑腿小二。這些騎車人很少按鈴。

我不僅暗暗為這些嚴苛規矩叫好。海天佛國,聖地有了聖地的樣子。

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發現事情并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美好。

比如,旅遊巴士價格不菲,而且是固定路線。如果遊客去景點之外的地方,或者想在中途下車,都是不允許的。雖然島上各個景點之間距離不是很遠,但步行的話,也不近。特别是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或者行動有障礙人士,會面臨很多麻煩。

同樣的邏輯也在遊客這一端應驗。

在島上,無論是在法雨寺的大雄寶殿,還是某個偏殿裡的天王,很多人“見佛就拜”。我有不少信佛的朋友,很敬重佛教徒的虔誠。但我無法把那些在大佛面前虔誠禱告的香客,和那些在齋堂裡肆意浪費食物的人聯系在一起。他們的高聲喧嘩,甚至淹沒了和尚們的木魚聲。

佛寺似乎看出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功利信仰觀,在宣傳欄裡貼出文章,告誡人們不要執拗于錯誤的導向,認為自己的布施會帶來直接的後果。但就像沒有太多人會留意什麼是“普陀三寶”一樣,宣傳欄“敗給”了可以拍照曬朋友圈、高達33米的南海觀音大佛。

網絡時代,我們的生活,已經被一連串結果導向的“成功”所定義。花幾塊錢購買一瓶水,空中也會飄來一句“微信支付已成功”。一天下來,我們能收集到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成功”。這是我們所謂的小确信嗎?

似乎也不全是網絡的錯。“我開始了解教育哲學的根本差異,中國側重最終結果,美國則關注獲得最終結果的過程。”來舟山前,我看到一篇《紐約時報》的報道,記錄了一個美國老師在舟山中學教學的感悟。

我在旅店旁邊和一個島民交談。他說,島上許多居民都購置了一批日本淘汰下來的二手自行車,車結實,基本上騎上幾年不會有問題。他挎着腳下那輛依然貼着“兵庫縣水上中學”紅白标識的内三飛變速自行車,特意強調:“騎得很舒服啊。”看來,從一個目的地抵達另一個目的地,過程還是很重要的。

因為地理關系,普陀島和日本島頗有淵源。普陀山的第一座佛教寺廟就和日本人有關。在康有為題過詞的紫竹林裡,曾經有一個不肯去觀音院,這是普陀山最早的佛教寺廟。

841年,日本和尚慧鄂從五台山請了觀音渡海回國,在杭州灣口遇海浪而置像于某洞東側,于是蓋了個不肯去觀音寺。

以我粗淺的理解看,“不肯去”三個字,以一個現代語境聽起來頗有情緒化的否定詞,記錄了當時渡船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狀态。為何不肯?後來如何?問題看似沒有答案,但卻被禅意地解決了:僧人把這種看不見的三個字,化成一座物理的寺廟,得以容納觀音真身,以及千萬後來者。如此觀自在,不是心随境轉,而是心能轉境(星雲大師語),心能造境,正是觀世音的智慧。

從不肯去觀音院出來往回走,我發現步道前方有一群人圍在一起。走近一看,一個大和尚正把一個瘦個子男人逼在牆角,他們中間隔着一個香爐。據現場圍觀的人講述,那男子在現場非法兜售佛珠,被管院的師父撞見了。“你跑不出我的掌心,還是乖乖跟我去好了!”那男子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向大和尚連連鞠躬,臉上露出求饒的表情——他是不肯去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