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奧運遺産如何重塑城市

奧運遺産如何重塑城市

時間:2024-10-20 03:50:59

北京奧運會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局限在16天的體育賽事上,它留下了豐富的體育遺産、文化遺産及社會遺産

十年一瞬間。2008北京奧運會仿佛還在昨天。今天,人們仍在享受着北京的奧運遺産——鳥巢、水立方等場館依然是各種比賽及活動的熱門舉辦地,并成為北京的著名景點;強身健體成為全民意識;而奧運給北京帶來的和諧的社會氛圍仍然保持至今。

2009年8月,在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一周年之際,在北京市政府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積極推動和倡導下,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簡稱奧促會)成立,旨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進一步弘揚奧運精神,鞏固和擴展奧運成果,促進奧林匹克事業和殘奧體育事業在城市的持續發展。

那麼,北京奧運會對北京的城市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中國如何利用規劃奧運遺産?針對相關話題,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秘書長付曉輝接受了《瞭望東方周刊》專訪。

影響之大者,在賽事之外

《瞭望東方周刊》:2008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的驕傲,十年過去了,北京奧運的影響還在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付曉輝:北京奧運會帶來的影響不止于16天的體育賽事上,它留下了豐富的體育遺産、文化遺産及社會遺産。

首先,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健康。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國政府将其開幕的8月8日确定為“全民健身日”,并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之一,大衆體育健身需求日益擴大。

其次,人們的文化生活更豐富了。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等奧運場館賽後除了舉辦如世界田徑錦标賽、世界杯跳水賽系列賽北京站比賽等大型賽事外,還經常上演晚會等大型文化演出活動,豐富了市民的體育文化生活。奧運會之後,國家對體育文化事業和體育産業、文化産業的發展高度重視,豐富了體育文化産品,讓市民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再次,社會氛圍更和諧。北京奧運會籌辦期間,全市廣泛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比如每月11日的“排隊日”,每月22日的“讓座日”,再比如對140萬名窗口行業職工進行的文明舉止教育培訓,提高了窗口行業的服務意識和水平。這些舉措,因奧運而起,奧運之後也很好地堅持了下來,形成了長期效應,最終受益的是市民百姓。

《瞭望東方周刊》:所以賽事之外的影響,其實比賽事更大。

付曉輝:對。奧運遺産滲透在城市發展的不同領域。作為一個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夠切實感受到這些奧運成果。

而奧促會成立以來,依托有形及無形的奧運遺産,大力開展公益性的體育及文化活動,進一步弘揚奧運精神。

除了市民自發的健身活動外,奧促會還舉辦了“彩色跑”“國際奧林匹克日跑”等大衆健身活動,并且正跟一些社區合作,推廣我們編排的“悅冬”冰雪健身操。可以說,如今政府組織和群衆自發的全民體育健身活動遍布城市和鄉村,大衆健身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們創辦的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不僅聚焦全民健身活動,也注重體育與文化的結合,為百姓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而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也吸引了衆多的體育影視愛好者,征集到了許多專業的體育影視作品,讓市民免費欣賞。

我們認為,應該加強奧運遺産研究,在賽事籌辦期間,以遺産的先行研究引領工作,在賽事結束後,也要加強遺産的傳承。要讓遺産視角貫穿奧運工作始終。

奧運為城市,而非城市為奧運

《瞭望東方周刊》:事實上,近年來不時可見輿論對于舉辦奧運造成浪費的批評聲。從整體的奧運遺産角度,應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付曉輝:首先,2009年6月19日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北京奧運會财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收支結餘超過10億元。

但除了經濟效益之外,也要看到奧運會給城市帶來的其他影響。比如北京奧運會籌辦期間對曆史文化遺址的保護,完成了明城牆、永定門城樓南中軸線等一批重要文物、景觀的修複工程,古都的魅力進一步顯現,也讓北京市市民的曆史文化認同感更加增強。

當然也有人認為,奧運前的基礎設施投入巨大。事實上,因為舉辦奧運會而加強的基礎設施建設,最終都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适和便捷了。不是說我們為了奧運會花錢建了這些基礎設施,而是奧運會在北京的城市建設發展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瞭望東方周刊》:某種意義上看,奧運會的舉辦,加速了北京城市建設的“補課”進度?

付曉輝:回過頭來看,如今北京城市定位和發展,奧運會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雖然北京的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依然還不夠精細,但是借助奧運會的契機,這些問題在加速改善。奧運加速了北京的城市發展,無論是從理念上、規劃上、定位上,都有大的促進和發展,這些變化誰最受益?老百姓。

國際奧委會現在也提出,奧運會要在城市整體框架下來舉辦,奧運會要促進城市的發展,而不是城市為了奧運會而建設。

“北京周期”如何講故事

《瞭望東方周刊》:冬奧會越來越近,奧促會将如何助力和參與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推進冬奧遺産的規劃管理工作?

付曉輝:今年,冬奧會進入了“北京周期”。舉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我國重要曆史時間節點上的重要标志性活動,全力籌辦好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也是北京市當前要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剩下兩件大事分别是組織實施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以及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我們已經制定了《奧促會北京周期行動計劃》,着眼助力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和推動“雙奧”遺産傳承等目标,從2018年起至2022年,将推出全民健身體育文化工程、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工程、青少年奧林匹克教育工程、體育文化産業發展工程、“雙奧”遺産規劃傳承工程等“五大工程”19項工作任務。這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還将不斷地補充新的工作任務。未來幾年,我們将全面落實《奧促會北京周期行動計劃》,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我們是2008年奧運遺産的承繼者,也是2022年冬奧遺産的承繼者,我們将按照統一部署,通過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公益性體育文化活動、宣傳冬奧會等項目積極支持和參與籌辦工作,助力“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标的實現,為冬奧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我們将繼續舉辦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為冰雪産業發展搭建平台。我們将與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會加強溝通聯系,與冬奧組委密切配合,做好冬奧會遺産規劃管理工作。

《瞭望東方周刊》:國際體育文化交流是國際交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都說體育無國界,講好奧運故事,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一部分。

付曉輝:體育外交,不光是運動員努力的結果,相關的機構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也非常重要。比如,北京奧促會通過承擔一些國際義務,承辦了第3屆世界奧林匹克城市聯盟峰會、第14屆世界群衆體育大會、國際殘奧委會2011年全會、第4屆反基因和細胞興奮劑研讨會、第8屆國際奧委會運動員職業項目論壇等重要國際會議,和不同的國際體育組織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與合作。

奧運會本身隻有16天賽程,我們不能把它的影響力局限在這16天之内。我們需要從賽前準備階段就開始着手,在整個賽事舉辦過程中聚力迸發,在賽後遺産傳承中持續推進,講好北京奧運故事。

十年來,北京2008年奧運遺産傳承在奧運精神傳播、場館開發利用、城市管理運行、造福市民百姓、促進國際交流等方面都結出了累累碩果,赢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中國完全有理由為自己的奧運遺産而感到自豪。”巴赫先生在專門發給北京奧促會祝賀北京成功舉辦十周年視頻中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