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讓居民擔當社區治理主角

讓居民擔當社區治理主角

時間:2024-10-20 08:47:09

樹立“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理念,充分發揮居民的主觀能動性,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遠親不如近鄰”,不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守望相助的鄰裡關系最讓人向往。然而,随着社會的發展及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陌生人社區、空心化鄉村等成為城鄉社區建設的挑戰。

2011年以來,民政部先後确定了83個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和48個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探索符合我國特色的城鄉社區治理模式。

去年6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政策發布一年之際,《民生周刊》記者專訪了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司長陳越良。

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司長陳越良構建“新熟人社會”

民生周刊:對于城市來說,随着流動人口的增多,陌生人社區已經成為主要形态,面對這一挑戰,各地應該如何開展城市的社區治理工作?

陳越良:改革開放後,随着社會結構加速轉型、城鎮化進程深化推進,人口流動性加劇,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人聚集在同一個社區,陌生人社區已經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推進城市社區治理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三項機制:一是訴求征集機制,暢通訴求表達渠道。二是訴求回應機制,對來自百姓的聲音,及時回應,有效滿足居民的需求。三是主體權利行使機制,樹立“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理念,充分發揮居民的主觀能動性,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建立和完善這三項機制,關鍵在于用好社區協商這個基層群衆自治的重要實現形式,完善居民行使主體權利機制,更好地解決社區居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要以居民群衆需求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推動社區服務精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标準化,不斷提升社區服務能力,讓居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成果。

要以智慧社區建設為載體,通過社區QQ群、微信公衆号、APP軟件等手段,構建社區居民新型交流平台,網聚民情民意,吸引更多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

另外,要重視發揮社區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通過發現和宣傳社區好人好事,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發展社區志願服務,搭建社區居民互助互動平台,構建“新熟人社會”,形成與鄰為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民生周刊:在加強完善城鄉治理的過程中,如何引導社會力量、市場主體積極參與?

陳越良:社會力量參與是激發社區活力、實現共同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城市社區,民政部指導各地大力培育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通過簡化登記手續、實行直接登記或備案管理、設立培育基金和孵化場所等方式,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此外,通過直接資助、公益創投等方式,支持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着力加強專業社工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增加社區組織、社會組織吸納使用專業社工人才的數量。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更好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制。

在這方面,各地也有很多創新經驗做法,比如一些地方探索建立社區基金會,吸引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參與社區公益事業,為社會資金投向城鄉社區治理領域打造了新的平台。

在農村社區,關鍵要依法确定村民委員會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各類經營主體的關系,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持農村社區建設的能力。同時,要積極支持各類經濟組織參與農村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支持專業化社會服務組織到農村社區開展服務。

消除城鄉社區“數字鴻溝”

民生周刊:對于農村來說,社區公共服務方面還有一些短闆,還存在空心化等問題,在農村應該如何補齊短闆,進而加強完善社區治理?

陳越良:由于農村社區建設和治理起步晚、起點低,目前确實存在社區服務設施短缺、社區工作隊伍弱化、社區運行機制滞後、社區治理結構單一等問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了“治理有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加強農村社區治理創新”的任務要求,為加強和完善農村社區治理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我們将建立健全城鄉社區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和治理創新,依托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和地方各級實驗載體,分類探索不同類型地區農村社區治理模式,切實增強農村社區治理和服務功能,确保農村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要指導推進農村社區治理機制創新,大力培育農村社區社會組織,創新鄉賢人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群體和組織參與方式,積極構建黨領導下多方參與的農村社區治理結構,探索城鄉接合部農村社區、貧困地區農村社區治理模式,提升農村社區生産服務和發展功能。

要加強農村社區服務整體規劃。加強國家統籌協同力度,加大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多方籌集資金支持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示範建設。落實地方各級政府支持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責任,推動實施農村社區服務機構、設施、隊伍建設等重點工程。要擴大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供給。加快推動增強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功能的政策出台,指導各級編制農村社區公共服務指導目錄和農村社區代辦政務服務指導目錄,明确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的項目内容、政策依據和責任部門,為各級各部門向農村基層下沉公共服務提供規範依據。

要提升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能力,推進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建設,提高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質量和效能,切實解決農村居民“辦事難”問題。加大對農村社區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加快農村社區服務标準化建設。

要大力推動“互聯網+農村社區服務”。依托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網上服務站點,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擴大信息化在農村社區協商、治安綜合治理等方面應用,促進互聯網與農村社區治理深度融合,消除城鄉社區“數字鴻溝”。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網絡無邊界,政府部門必須善用這個手段。

特别是為應對“空心化”等問題,推進農村社區治理中要健全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學前教育和養老服務,培育青年志願組織和婦女互助組織,擴大遠程監控等信息技術應用,提高對農村留守人員的服務水平。現在網絡視頻聊天很方便,社區提供這些條件,總能解決一些問題。比如,以前孩子想媽媽見不着,現在能聽到聲音,看到圖像。能為“三留守”人員解決實際問題,必須堅定不移一步一個腳印去做。

民生周刊:您覺得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對貧困地區脫貧、鄉村振興能起到什麼作用?

陳越良:鄉村的治理能力、治理體系如果是滞後的,或者是不适應的,鄉村振興就沒有可靠的社會支撐機制。所以鄉村振興,要治理有效,就要更科學更高效地解決農村的問題。比如這次我們去貴州,開展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給群衆賦權,讓他們主動參與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扶貧攻堅工作,帶有互動性,比單靠政府号召效果要好。治理就是讓村民願意幹,隻有大家願意幹,脫貧攻堅以後的路就好走了。

張家港新東社區全民健身運動會。破解城鄉社區治理瓶頸問題

民生周刊:民政部先後确認了83個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及48個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主要有哪些經驗或者創新值得全國推廣?實驗區的創建在社區治理中起到什麼作用?

陳越良:各實驗區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充分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比如:北京市朝陽區建立“居民提案”機制,由居民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社區治理内外互動、良性循環的良好局面;浙江省德清縣積極培育發展鄉賢參事會,探索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組織為基礎、鄉村精英為骨幹、村民廣泛參與的共同治理新模式,營造良好的協商議事、決事、處事氛圍。

2017年出台的《意見》就是在充分提煉和升華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破解城鄉社區治理瓶頸問題指明了路徑。

民生周刊:《意見》出台一年來,民政部推出了哪些措施來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成效如何?

陳越良:《意見》出台後,民政部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推動《意見》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我們總結提煉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莅臨視察軍門社區的工作經驗,形成“軍門社區工作法”,并在此基礎上,在全國範圍開展優秀社區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動。通過典型引領、示範帶動,推動全國社區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我們總結推廣上海、浙江等地城鄉社區治理典型經驗,組織開展2017年度全國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經驗征集活動,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我們推動了基層群衆性自治組織特别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賦碼工作,為進一步加強基層群衆性自治組織規範化建設、提高城鄉社區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推動出台了《志願服務條例》,進一步規範城鄉社區志願服務工作。完善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政策體系,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我們指導各地推進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在擴大社區服務有效供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進城鄉社區服務标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農村社區服務基本要求、農村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标準。

深圳社區鄰裡節。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民生周刊:目前城鄉社區治理還面臨哪些問題?下一步将如何解決?

陳越良:我國城鄉社區治理目前仍然存在社區自治不足,服務功能不強,基層群衆自治活動的内容和載體相對單一,社區治理參與機制還不健全,政府部門包辦過多,社會力量、市場主體的參與缺乏長效機制,社區居民的參與缺乏組織化渠道等問題。

下一步,我們将深入貫徹落實《意見》,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從四個方面着手,持續推動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一是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有效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注重發揮基層群衆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統籌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推動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做好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

二是增強城鄉社區治理能力。着力加強社區居民參與能力、社區服務供給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設”。

三是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短闆。對準制約城鄉社區治理的短闆,從改善社區人居環境、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下大力氣破解瓶頸問題。

四是強化城鄉社區治理組織保障。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城鄉社區治理工作協調機制,創新城鄉社區治理資金籌集和使用機制,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強化政策研究、标準制定和激勵宣傳。

民生周刊:在社區工作隊伍建設、社區工作人才培養方面,民政部有些什麼具體措施嗎?

陳越良:民政部高度重視社區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打造了兩個“講堂”,一個是大力培養訓練城市社區工作者的“社區工作大講堂”,另一個是提高農村社區工作者能力的“村官大講堂”,下一步還将舉辦全國農村社區治理講習班。另一方面,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2017年起,我們與中宣部宣教局成功聯合主辦了10期全國社區工作者培訓班,培訓學員1800名。2018年,我們将再次聯合主辦15期培訓班,培訓覆蓋面會進一步擴大到3000名,提升全國社區工作者推進新時代社區治理的整體水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