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互聯網不能随意買賣黃金了?

互聯網不能随意買賣黃金了?

時間:2024-10-20 12:20:32

互聯網黃金新規來襲,還能随意投資黃金嗎?5月8日,記者從上海黃金交易所官網獲悉,央行下發《互聯網黃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拟從金融機構、互聯網機構資質、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多個角度進行規範。其中要求,在互聯網黃金業務中,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等。

《意見稿》對金融機構、互聯網機構和投資者會分别帶來怎樣的影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孫長華認為,“對商業銀行是一個利好。”金融分析師、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認為,可能會對現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形成一定沖擊,利潤率也會降低,同時可能會有一部分客戶群體流失。

劃定多條紅線重拳整治互聯網黃金業務伴随着互聯網産品的風靡,非法黃金交易的風險也受到了監管部門關注。據媒體報道,在前不久的第三屆全球黃金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在緻辭中曾指出,要加強對非法黃金業務的監管,系統分析和把握互聯網金融科技等在黃金市場中的應用,防範好潛在的風險。

5月8日,央行征求對互聯網黃金業務暫行管理辦法的意見。《意見稿》中首先明确了什麼是互聯網黃金業務,“本辦法所指的互聯網黃金業務,是指金融機構通過自己的官方網站和移動終端以及委托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其開發的黃金産品的活動”。

在十六條征求意見中,多條紅線受到了市場人士關注:一是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黃金賬戶服務;二是不得提供黃金清算、結算、交割等服務;三是不得提供黃金産品的轉讓服務;四是不得将代理的産品轉給其他機構進行二級或多級代理;五是不得向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資者銷售黃金産品。

《意見稿》稱,黃金産品僅限金融機構、國務院和金融監管部門批準成立的黃金交易場所向市場提供。委托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其開發黃金産品的金融機構,應具備上海黃金交易所銀行間黃金詢價市場做市商資格(含嘗試做市商)。

互聯網機構注冊資本應不低于3000萬在互聯網機構資質上,《意見稿》明确了互聯網機構注冊資本應不低于3000萬元人民币,且必須為實繳貨币資本,同時應具備熟悉黃金業務的工作人員。

業内人士認為,此舉意在設定一定門檻,增加風險抵禦能力。此外,《意見稿》還對金融機構委托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其開發黃金産品作了規定,進一步對互聯網黃金産品銷售進行規範。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金融機構的黃金産品,由産品開發的金融機構一級法人主體向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備案。

“整體上,監管承認了互聯網黃金這個市場,為了防範風險也設置一些門檻:一個是3000萬的注冊資金,一個是有相關的從業人員,但沒有特别難以達到的要求。”肖磊表示。

“這是金融強監管的體現。此前一段時間,貴金屬投資領域騙局頻發,尤其是在披上了互聯網金融理财的外衣之後,迷惑性更強、波及範圍和涉案金額更大。”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孫長華認為,央行此次新規有助于治理互聯網貴金屬理财的亂象,接下來可能會繼續整頓。他還指出,黃金是貴金屬的一種,除此之外,白銀也占據了貴金屬交易的很大份額。在整頓了黃金之後,白銀等貴金屬勢必也将納入整頓的範圍,以防監管套利。

影響銀行:具備做市商資格迎利好“對商業銀行是一個利好。”孫長華認為,此次央行的規範對商業銀行是一個利好,金融機構特指受一行兩會監管的持牌經營機構,這就排除掉了衆多野蠻生長的互金公司。而對做市商資格的要求則進一步限制在了若幹家銀行身上。

孫長華稱,根據2017年金交所公布的正式做市商名單,僅“中農工建交、招商、興業、中信、平安、甯波”10家銀行,其他嘗試做市商的也僅有“光大、民生、廣發、浦發、上行、澳新”6家銀行。

《意見稿》顯示,金融機構和互聯網機構應做好投資者信息保護工作、互聯網機構代理銷售黃金産品的宣傳口徑應與金融機構官方網站和移動終端的宣傳口徑保持一緻等,進一步對互聯網黃金産品銷售進行規範。

肖磊認為,未來可能會對提供互聯網黃金服務的“上遊”要求更高。“比如說銀行,可能會對其傳播、營銷有一定的影響。”

投資者:“嘗鮮”過後就選擇了賣出近年來黃金交易總規模、投資性需求都出現了一定的增長。其中,2016年上金所黃金成交4.87萬噸,同比增長42.88%,是2012年的近8倍。

對于征求意見的出台,财經評論人皮海洲認為,限制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黃金賬戶服務,短期内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不便。

“互聯網黃金市場越來越火,但實際上規模相比P2P市場還很小。可能會對客戶群體産生影響,因為黃金還不是特别熱的市場,可能會有一部分客戶群體流失。”肖磊說。記者随機采訪了幾個普通投資者,不少均表示接觸過互聯網黃金産品。“買了兩萬,虧了450。”小馬(化名)告訴記者,他就通過互聯網配置了相應黃金産品,目前仍持有。

另外,也有投資者坦承,因為對産品屬性了解不多又擔心背後的風險,“嘗鮮”過後就選擇了賣出。“買過,感覺每天都提心吊膽的,一個月後就賣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