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時間:2024-10-19 08:21:41

【摘要】文言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所使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書面語形式,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精神财富。通過學習文言文,學生能從中領略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更有助于培養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趣。但目前中學生普遍對文言文存在畏懼心理,本文從設計導語、加強誦讀、積累字詞、開展活動等方面進行論述,以期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關鍵詞】激發;文言文;興趣

文言文作為傳承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載體,有助于人們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因而文言文教學在中學語文課程中始終占據重要的地位。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廣大中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精心設計導語,激發興趣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曾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通過這樣的導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文言文,弄清每句話的意思,這樣既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達成了教學目标。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音頻、視頻、圖片,從視聽方面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誦讀,激發興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隻有在熟知内容的基礎上才能高效地疏通文意,感悟作者的情感,品味文章語言的特色。誦讀可以把平面無聲的文字變成立體有聲的文字,增強語言文字的可感性,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感特别重要。在預習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讀通、讀懂、熟讀文章。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對預習時的朗讀進行檢測和訂正,并指導學生注意通過停頓、重音、節奏等來傳達作者的感情與自己的感悟,進而與文本達到心靈相通的目的。比如,筆者在上《愚公移山》一課時,安排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朗讀成誦,讓學生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品質,并采用教師範讀、自由讀、個别讀、分角色朗讀、齊讀、男女比賽讀等多種朗讀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積累字詞,激發興趣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最大的問題是對文言文字詞的畏懼,假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學會使用已知的知識去掃清文言文字詞的障礙,那麼問題就解決了一多半。

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分為實詞和虛詞。虛詞雖數量較少,但用法靈活多變,比如虛詞“之”的用法:(1)“之”用作動詞。(2)“之”用作代詞。a.用作人稱代詞。一般用在動詞的後面作賓語。這時,所指代的對象大都出現在上下文中。b.用作指示代詞。可以翻譯為:“這”“這樣”“這……事”“那”“那樣”等。(3)“之”用作助詞。a.“之”用作結構助詞“的”。“之”用作結構助詞“的”時,“之”後面的一個詞一般是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b.“之”用于主謂之間不翻譯。“之”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變成偏正結構時,無實義,不翻譯。c.“之”起補充音節的作用,不翻譯。當“之”用于時間副詞或者不及物動詞的後面時,作用為補充音節,沒有實義。d.“之”作賓語前置的标志,不翻譯。通常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之”放在動詞謂語前,是賓語前置的标志,無實義。e.“之”作賓語後置的标志,不翻譯。在一般情況下,定語應該放在中心語前面,但是,定語也可以放在中心詞後面,形成中心詞在前、定語在後的句式,這就是定語後置句。

在教學中,對于實詞要讓學生注意一詞多義、詞的古今意義、詞類的活用和通假字。

四、開展活動,激發興趣在文言文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比如開展配樂朗誦活動、文言文抽背比賽、文言文故事大賽、文言文知識競猜等一系列活動,發動全班學生參與,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增強學生學習的凝聚力,先進帶動後進,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生在比賽中找到自己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保護好學生在探求新知過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進取精神,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以增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于靜.抓住學生特點提高學習興趣——淺談文言文的教學[J]學苑教育,2016(21):39.

[2]陳珍蘭.古文新教——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J]新課程(下),2016(6):185.

(作者單位:甯夏中衛市海原縣鄭旗中學)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