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險企密集增資、發債

險企密集增資、發債

時間:2024-10-19 10:26:32

視覺中國今年以來,保險公司無論是增資還是發債,都較去年有大幅提升。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5日,已有15家保險公司的增資申請獲得銀保監會批複,增資金額超過266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8家保險公司獲批增資、增資金額共95.32億元。

今年截至目前,還有7家保險公司獲批發行了445億元資本補充債券,而去年全年僅3家公司獲批發行共170億元的同類債券。

2015年開始,保險業進入了“狂飙突進”的狀态,如今大勢已變,防範金融風險、強監管成為主旋律。去年以來,監管機構重拳出擊,清理了股東虛假出資、循環增資、股權代持、資本不實等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以來,保險公司較為密集地進行增資、發債,主要是緩解業務轉型帶來的經營壓力,或者改善治理結構、優化償付能力。

在防範金融風險的主基調下,銀保監會2018年度保險機構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公司治理評估、資産負債管理能力評估工作正在進行中。按計劃,各評估小組7月20日前進入各家保險公司進行現場評估,10月底前完成評估工作。

中小險企密集增資,大險企忙發債

7月17日,銀保監會批複了利寶保險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申請,利寶保險增資0.4億元。

在此之前,銀保監會今年還批複了5家财産險公司的增資申請,分别為大地财險(46.9億元)、國壽财險(38億元)、泰康在線(10億元)、衆安在線(2.29億元)、信利保險(0.7億元)。

人身險公司發起增資也較為密集。1月至今,銀保監會共批複了新華養老、交銀康聯、長江養老、泰康養老、太保安聯、中郵人壽、華泰人壽、瑞泰人壽等8家人身險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申請。

其中,中郵人壽增資額度最高,為50億元。近期,中郵人壽再次披露,拟增資65億元。如果完成後,中郵人壽注冊資本将達到215億元,資本排名将進入行業前五名。

中郵人壽表示,增資是貫徹落實監管部門關于強化風險防控的精神要求,強化“保險姓保”、回歸保障本源,大力拓展長期儲蓄型和風險保障型保險業務空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一些保險公司增資是為了轉型需要。比如目前一些壽險公司正調整業務結構,發展長期儲蓄型業務,之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占比高、規模保費高的險企因為趸交業務受到監管限制,保費收入下滑明顯,同時此前銷售的中短期産品迎來了集中兌付期,使得一些保險公司資金承壓明顯,公司的流動性和償付能力壓力加大。增資是解決上述問題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中國保監會(現已合并至中國銀保監會)償付能力監管專家咨詢委員會咨詢專家、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合夥人文啟斯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分析說,險企增資與公司治理加強等有關,背後可能涉及到對不合規投資的清理、增加股權投資等。

對于很多中小險企來說,優化償付能力或是他們增資的又一主要原因。自去年以來,“監管之手”就已進一步加大償付能力的剛性約束。根據2017年10月20日原保監會出台《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下稱“償付能力管理征求意見稿”)的要求,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标标準為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标标準為100%、風險綜合評級達标标準為B類以上,3個指标同時達标的為償付能力達标公司;任意一項指标不達标的,為償付能力不達标公司。(編者注:償付能力充足率=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最低資本。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是指認可資産與認可負債的差額。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是指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保險公司為吸收資産風險、承保風險等有關風險對償付能力的不利影響而應當具有的資本數額。)

注:為2017年虧損最多;為今年以來增資額度最高。

數據來源:銀保監會網站、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

數據采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姚冬琴制表:《中國經濟周刊》采制中心

《中國經濟周刊》對今年以來獲批增資的14家保險公司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大部分公司盡管達到了償付能力監管紅線,但均在行業平均線以下,且大部分公司2017年末償付能力較年初有所下滑。

财險方面,2017年财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70%。而今年以來增資的6家财險公司中,除衆安保險、泰康在線兩家互聯網保險企業以外,國壽财險、大地财險、信利保險、利寶保險4家保險企業雖然達到了綜合償付能力100%的監管要求,但均在行業平均線以下。

這6家财險公司,除衆安保險外,其餘5家保險企業2017年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有個别險企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經逼近監管紅線——利寶保險2018年二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經下滑至104%。

不僅償付能力下滑,經營業績也堪憂。今年以來增資的6家财險公司中,有4家2017年淨利潤為負,分别是衆安在線(-10.02億元)、泰康在線(-1.94億元)、利寶保險(-0.98億元)、信利保險(-0.39億元)。到2018年上半年,虧損狀态仍在延續,截至目前,除衆安在線尚未公布二季度淨利潤以外,泰康在線、利寶保險、信利保險今年上半年分别虧損1.14億元、0.56億元、0.03億元。

人身險公司今年以來獲批增資的8家險企,除了新華養老、長江養老未公布相關數據,其他6家公司2017年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也都低于行業平均線。交銀康聯、泰康養老、太保安聯、中郵人壽、華泰人壽5家險企2017年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太保安聯健康下滑397個百分點,幅度最大。

就在不少中小險企積極增資,改善償付能力和公司治理的同時,一些大型險企開始密集發債,進一步壯大資本實力。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截至今年上半年,大險企發債較為頻繁,7家保險公司分别獲批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不超過445億元。發行額度排名為:人保集團(180億元)、人保壽險(120億元)、中再财險(40億元)、農銀人壽(35億元)、幸福人壽(30億元)、中英人壽(25億元)、英大泰和财險(15億元)。

其中,人保集團、人保壽險合計發債300億元,超過今年上半年7家保險公司發債總額的2/3。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大型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均較為充足。發行資本補充債有助于險企充實資本,為未來業務規模增長留出空間,同時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以提升抵禦風險的能力。

已披露數據險企中,超六成償付能力下滑

再把視角擴展到整個保險行業,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5日,除上市險企及旗下保險公司以外,已有64家人身險公司披露了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41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第一季度出現下滑,占比達64%;74家已披露數據的非上市财險公司中,有47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第一季度下滑,占比也是64%。

業内人士認為,保險業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穩定,風險總體可控,但是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下滑,反映出保險行業的風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銀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今年3月在一次講話中曾直言,行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8個季度持續下降,從2016年一季度的277%下降到2017年四季度的251%,個别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長期不達标。

數據所反映出的現實,是行業轉型的艱難困境。

陳文輝指出,部分保險公司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有的公司主要依靠股東注資、财務再保險、房地産增值等維持償付能力。此外,償付能力數據不真實的問題較為突出,侵蝕了償付能力監管的基石。

近年來,險企融資渠道已呈現多樣化特點,主要有股東增資、盈利累積、發行債券、保單證券化等幾種方式。随着嚴監管的推進,未來,或還将有多家險企加快增資步伐和股東變更,加緊“補血”,緩解償付壓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出資都被許可。

7月4日,銀保監會否決了國聯人壽變更股東的申請。原因是“準股東”甯波金潤資産經營有限公司存在利用同一筆資金循環出資的可能,不符合《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的要求。

嚴格的監管政策還“追溯”到以往的違規行為。今年年初,原保監會對利安人壽下發《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直指其股東雨潤控股在2015年的增資申請中違規代持股份。利安人壽成為第一批被撤銷增資許可的公司之一。

5月8日,銀保監會批複同意利安人壽注冊資本減少1.4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利安人壽在2017年淨虧損1.29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0.43億元,退保金更是達93.36億元。2018年二季度,該公司繼續虧損0.09億元。

監管的重拳不隻落在了利安人壽頭上,據統計,被監管撤銷增資許可的還有昆侖健康保險、長安責任保險、華海财險、君康人壽等。

4家險企償付能力“亮紅燈”

此外,償付能力不達标的保險公司更讓人憂心。根據償付能力管理征求意見稿,為控制風險、倒逼險企合規經營,将根據風險成因和嚴重程度,對償付能力不達标的險企“一企一策”,除停止部分或全部新業務外,嚴重者還可能面臨被接管或申請破産等特殊措施。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根據目前披露的2018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統計,人身險公司中,中法人壽、新光海航人壽、吉祥人壽未能達到“及格線”。其中,中法人壽和新光海航兩家險企實際資本為負,前者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138.92%,後者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421.34%,兩家險企均已連續多個季度風險評級為D,新業務開展也均已被暫停。

中法人壽在其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稱,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淨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

新光海航人壽還有希望邁出擺脫償付能力不達标現狀的重要一步。7月31日,該公司在中保協官網披露了增資計劃及股東變更方案,增資完成後,新光海航人壽注冊資本将由目前的5億元增至12.5億元,但該方案還需監管批準。增資的同時,公司股東也将引入5家新股東,而新光人壽可能成為持股25%的第一大股東。

另一家償付能力不達标的公司吉祥人壽,自2017年四季度以來,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至監管線以下,2018年二季度為82.73%。吉祥人壽2017年虧損4.55億元,2018年至二季度末又虧損4358萬元。

今年2月13日,吉祥人壽發布公告,拟面向現有股東,以1元/股的價格,增加不超過18.54億股股份,增資擴股總額不超過18.54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但目前這一增資計劃尚未獲得監管機構批準。

目前已公布償付能力報告的财産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要求。但永安财險風險綜合評級為C,根據規定仍被劃為“償付能力不達标公司”。

永安财險解釋稱:“公司操作風險、戰略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的部分評估項目實際執行情況與監管評估标準存在差距。”

如果核心償付能力低于60%或綜合償付能力低于120%,将列入非現場核查的重點核查對象,亮起“黃牌”。

二季度被列入“重點核查對象”共有6家企業,其中包括兩家财險公司(安華農險、利寶保險),4家壽險公司(富德生命人壽、國華人壽、百年人壽、天安人壽)。其中,天安人壽、百年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極為接近監管紅線,分别為100.34%和101.45%。

作為衡量保險公司财務狀況、風險情況的最重要标尺,銀保監會對于險企償付能力的監管将進一步加強。根據銀保監會最新部署,今年,“償二代”(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二期工程建設将啟動,同時加大查處力度。

“‘償二代’二期工程會在未來兩三年逐步展現影響,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的内部控制、流動性風險管理等。”文啟斯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責編:周琦

美編:孟凡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