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走,去東莞打場草根籃球聯賽

走,去東莞打場草根籃球聯賽

時間:2024-10-19 04:36:31

東莞工業發達,很多工廠談生意都是在球場上談成的,如果供應商能在球場上赢球,簽單的概率也會更大

社會斷層有時體現在生活方式上: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們起早貪黑、加班熬夜,不少人無奈還是月光族;與此同時,不少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卻可以憑興趣愛好年入百萬,坐擁海量粉絲。

比如在廣東東莞、佛山,“搞體育”“打籃球”可不是沒出息、吃青春飯的代名詞。因為這裡草根球員的職業路徑更“多元化”,不僅可以靠打球年收入幾十萬,甚至近百萬,而且線上線下還擁有着百萬粉絲,簡直就是“名利雙收”。

百萬粉絲博主們的籃球生意

早在好幾年前,阿立就成了一名“籃球網紅”。僅在快手APP上,他和林坤、頭盔等幾個朋友的粉絲加起來突破200萬,幾乎每條視頻下都有數萬浏覽量和密集的點贊、評論。

最開始阿立他們活躍在微博上,但這兩年随着短視頻的火爆,他們也轉移陣地,探索更适合分享籃球生活、與粉絲交流籃球技巧的平台。

在線下,阿立是個“小老闆”。他和小夥伴已經在佛山、東莞、深圳等城市建起籃球訓練館,招收的學員主要以青少年為主,平時當地人居多,寒暑假也面向全國招生。學員裡有本地四五歲的小女孩,也有外省慕名而來的“粉絲”。

他們的商業模式,跟内容創業行業裡大V們的變現邏輯相似:線上引流,通過線下提供培訓服務,以及籃球周邊産品的電商生意。

阿立一米七左右的個子,十五六歲才接觸籃球,這注定不太可能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但不妨礙他的籃球夢。2016年開始,阿立放下當時手頭的創業項目,和幾個朋友在佛山三水區的雅居樂小區裡開了家名為“無界”的籃球訓練館。

相比社交媒體的熱鬧喧嘩,這家訓練館安靜很多。訓練館門口寫着“為中國籃球”。這個口号跟這家訓練館的門店略顯違和。對此,阿立解釋:“中國籃球不僅僅是少數人的職業籃球,更代表民間草根對籃球的熱愛。”沒有訓練或者球賽時,這些籃球網紅們就刷刷快手。

阿立對現在的狀态頗為滿意,他說:“以前創業忙的時候都沒空打球,現在不僅可以打球,還可以養活家庭和團隊,而且家人也不會抱怨我(打籃球)不務正業。”

能赢球,簽單的概率會更大

東莞早在十年前就被稱為“籃球城市”。這種叫法是官方的,坊間關于這個城市和籃球的段子更有趣——這裡工業發達,很多工廠談生意都是在球場上談成的。如果供應商能在球場上赢球,簽單的概率也會更大;街鎮和村子對籃球的投入,每年都要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一種說法:“在這裡,如果政府領導對籃球說不出一二,很難混進當地圈子。”

“大朗籃球”在東莞市籃球界是個響當當的招牌,在東莞市籃球聯賽甲級男子賽事上,大朗男籃曾創造“十年九冠”的佳話,大朗鎮也是全國第一個擁有鎮級籃協的鄉鎮。

曾慶鵬是大朗男籃的明星球員。說是“明星”,并不為過,他外出吃個早餐,都有陌生人前來跟他打招呼。“你現在不怎麼打了?你從前打的每一場球,得多少分我都記得。春節、企業聯賽我一場不落。”說這句話的是一位50多歲的阿伯。曾慶鵬說:“在大朗、東莞,這樣的球癡太多了。早晨起來必須得打一場籃球,不打不舒服。”

曾慶鵬在體院讀書時,就經常來東莞打球。那時候他和同學打一場球的出場費就有幾千塊,這個價錢在當時甚至可以在東莞買一平米的房子。畢業後他來東莞做了一名體育老師。因為籃球打得好,加入大朗籃球隊。随着大朗男籃不斷創造佳績,加之曾慶鵬在球場上的精彩表現,他作為功勳球員在當地積攢了不小的名氣。直到現在,很多當地人都覺得成為他的徒弟是件很“光榮”的事。

在這個城市,家家都有籃球迷,村村都有籃球場,而且空置率非常低,周末和節假日球場都擠滿了人。幾年前,東莞官方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東莞市登記的各種籃球場地超過20000個,其中達到比賽标準的場地近2100個。以中堂鎮袁家湧村為例,這個常住人口1萬左右的村子擁有10個籃球場,其中6個都是燈光球場,這些球場都免費對外開放。隻要想打球,吆喝一聲便能組個隊。也有大批愛好籃球的企業家,不惜重金到全國各地招攬人才。

随便打打球,收入不比白領少

在東莞,這種籃球氛圍的形成有曆史原因。據《東莞體育志》記載,上世紀50年代,一位名叫李超的鐵杆球迷,從莞城跑步近50公裡到廣州黃埔區,隻為看家鄉球隊——東莞華清男籃的一場籃球賽。此外,廣東的氣候也适合民間體育,一年四季都能打球。當然經濟原因也非常重要,東莞地處改革開放的廣東省,本身商業氛圍濃厚,包括政府和企業都願意自掏腰包去支持球隊、球員。

這跟北方形成鮮明的反差。曾慶鵬的一個球友來自山東煙台。在那裡,打籃球在很多人眼中跟“玩遊戲”一樣,常被當成“沒出息”、“沒出路”的代名詞。但他來到東莞後,感受到這裡的籃球氛圍,便不想走了。

在這裡打球确實可以賺到錢,一年到頭,收入不比一線城市的白領差,幾十萬不成問題。據了解,球技不錯或者名氣較大的球員,打一場球的“出場費”甚至可以有萬八千塊。

究竟是誰出錢養球隊和球員呢?其實大都是本地民營企業家,房地産、紡織、外貿……各行各業都有。東莞本地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土民營企業家,富而不忘反饋社會,大力投身體育,早期投入建設足球,後又發展籃球,是這種熱衷公益的精神推動東莞籃球和東莞體育的發展。”

其實,對于這些民營企業來說,除了熱愛之外,籃球也可以推動企業的發展。一東莞老闆介紹:“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來說,并不一定能帶來直接的轉化,但是對于企業的品牌和名聲,包括在政府的地位都很有好處。很多重要比賽,當地的一把手領導、分管領導都會去現場支持,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曝光機會。”

化解“青春飯”的尴尬

打球,就是青春飯——這在圈裡圈外大家都默認。不過在廣東的這些二三線城市,機會和出路也更多一些。除了打籃球賺錢外,開籃球訓練館是很多人的選擇。

據曾慶鵬介紹,僅大朗鎮就至少有六七個籃球訓練營。很多訓練營甚至會請職業明星、外教前來指導訓練或打比賽。相對來說,收費也不太貴,一節課100元左右。這種從小就培育的愛好同時還能反哺整個籃球産業。據介紹,不少體校都會來東莞的幾所中學進行特招。

如果既有體育相關經驗,又有市場的觸覺和相關知識,這樣的跨界球員前途就更大了。曾光的研究生專業是體育産業,他現在就在四處尋覓這樣的“人才”。

過去,曾光也打球、做教練。但現在他在做“更大的事情”。他所在的公司是廣東籃協的子公司。背靠這樣的一個組織,加上曾光和團隊多年積累的知識和資源,他希望和品牌商們進行一些更高級的跨界合作活動。

廣東東莞,2016SLAM速籃明星籃球夏令營開營,CBA球員現身指導(@視覺中國)目前,曾光的公司已經打造了很多知名賽事,并對球員進行徹頭徹尾的打造。曾光稱之為“産品”,回饋給品牌廣告商。确實這種“互惠互利”的模式,看上去比東莞這種自發的民營老闆的支持也更長久。

事實上,這些IP産品的打造正中當下品牌商的需求。據了解,過去一家知名啤酒品牌花了不少錢請了一名國内一線球員做代言人,但效果平平。随着市場上江小白等品牌打開更多營銷方式,也給企業商和賽事運營者很多啟發,企業商傾向請更多本地球員代言、冠名。曾光确信:“這條路一定是越走越寬,現在和我們合作的品牌續約率都在90%以上。”這也無疑給這些民間球員更多的機會和平台。

思路打開,籃球相關的産業鍊也越來越細分化和多元化。比如,在籃球比賽場,DJ(打碟)和MC(喊麥)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曾光就和團隊做起全國首家DJ和MC的培訓班。他說:“學員們收費也不高,大概一千多塊錢,讓我們基本能夠覆蓋成本就可以了。更多是希望能夠打響知名度。但這些學員畢業後,他們參加一場活動的‘出場費’就能達到一兩千。”

如今,不隻是廣東,包括四川、福建、廣西、貴州等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民間體育生态的搭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受了廣東籃協的影響。

在2017賽季省聯賽揭幕戰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也前來出席。他說:“我一直在關注廣東省籃球聯賽這個民間平台,已經初步成形的‘廣東模式’非常值得借鑒,推動基層籃球的發展光靠中國籃協的力量不夠,各地區的籃協都發動起來,才會有更佳的效應。”

這番講話背後,給更多城市的草根們帶來更多新鮮、多元的謀生出路和賺錢機會。

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民間籃球整體來說發展相對初期,硬件相對較差。阿立也是看中了這樣的機會。他說:“去其他省份時,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球技很厲害的球員在泥土地上打籃球,但也吸引不少人前來觀看助威。”他打算從廣東出發,把訓練營擴張到南京、合肥等城市。他的理由是,相比一線城市,這些地方更需要系統指導,發展空間更大。

摘自微信公号叁趣,ID:san_3qur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