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丁堡藝術節期間,我從早到晚、在不同場合,與周圍的外國大爺大媽手牽手,四目凝望、眼含淚花,把《友誼地久天長》唱了整整八遍。其中,有風笛版、交響樂版、口琴版、鋼琴版……各個演奏版本都被我輪番體驗了一遍。
不過,這首衆所皆知的《友誼地久天長》,在它的出生地蘇格蘭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AuldLangSyne,翻譯成中文為“憶往昔歲月”。這首蘇格蘭民歌由該地“國寶級”詩人羅伯特·彭斯在1788年創作。彭斯可以稱作“蘇格蘭的李白”,因為他和李白很相似:嗜酒、愛自由、文采斐然,曾說過“威士忌和自由是相伴而生的”。
他出身貧寒,隻念過兩年書就辍學了,靠父親教自己識字,但極高的天賦和蘇格蘭的曠野遼闊給了他詩一般的情懷。相傳他在稅務局工作時每天騎馬上班,在馬背上輕松自在之時,忽然想起友人,便譜下詩篇AuldLangSyne。
隻可惜天妒英才,彭斯在37歲那年就去世了。後來,世人把他的出生日1月25日定為他的紀念日。還記得第一次過這個節日時,大家一起朗誦彭斯的詩歌,品嘗他最喜愛的蘇格蘭“黑暗料理”Haggis——一種羊雜碎,制作方式是将羊心羊肺羊肝等内髒打碎,然後塞進羊肚裡。對于大多數外國人來說,Haggis的味道可以說是詭異。晚餐結束後,大家會齊唱AuldLangSyne。
此後,這首讓人過耳難忘的歌唱遍全球各地、大江南北,被佐以各國語言寫作的歌詞,涵義不斷外延、豐富,早已不僅是最初創作中歌頌往昔友誼的意思。
1929年,AuldLangSyne開始在北美流行,當年樂隊指揮蓋伊·倫巴多在新年之夜的廣播上表演了這首歌曲。後來有了電視,倫巴多和他的樂隊又把節目搬上了電視,一直到1976年。年年演,年年唱,就像春晚的謝幕曲《難忘今宵》一樣,由此成為了“新年之歌”。
在當年的美劇中,經常能看到一家人在新年前夜,坐在電視機前唱AuldLangSyne。随着美國電視文化的輸出,這首歌也慢慢成為各地新年之夜的傳統節目,這一做法甚至還輸出到AuldLangSyne的出生地蘇格蘭,反過來影響了此地的文化和習慣。
在各種版本中,最有名的要數《魂斷藍橋》中的版本。AuldLangSyne成為電影的主題曲貫穿在整個故事中,時而輕快,時而傷感——芭蕾舞演員瑪拉和上尉羅伊相戀,但二戰來襲,陰差陽錯下,兩人天人兩隔。随着電影在世界範圍風靡,主題曲哀傷、優美的旋律也銘刻在觀衆心中。
在民國時期,AuldLangSyne首次有了中文版本,由民國著名作曲家華文憲填詞,取名《骊歌》:“骊歌初動,離情辘辘,驚惜韶光匆促。毋忘所訓,謹遵所囑,從今知行彌笃……”詞曲隽永,更擔負上了抗戰、複興家國的重任。後來,蔣介石去了台灣,這首歌一度成為了台灣中小學的畢業歌。
鄰國日本在更早前就化用了AuldLangSyne的旋律,創作出一首與《骊歌》涵義相近的新歌曲。1881年,AuldLangSyne被編入日本小學的音樂教材,取名為《螢之光》,名字出自中國成語囊螢映雪,形容苦學不倦。歌曲一共四段,前兩段講的是從學校畢業,依依惜别,而後兩段則是走出校門,為國效力。因為後兩段有軍國主義色彩,所以現在流傳下來日本版本隻有前兩段歌詞。每年三月,日本學校畢業典禮上都會響起這首歌。此外,每年一次的日本NHK紅白歌唱大賽在結束時,全體成員也會合唱《螢之光》。
有意思的是,這首歌所承載的情感不僅有歡還有悲,甚至在有的地區,如香港,AuldLangSyne在葬禮上唱響,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蘇格蘭民族舞蹈(@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