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氣功實踐到傳統文化之“有”“無”觀

從氣功實踐到傳統文化之“有”“無”觀

時間:2024-10-18 09:25:12

許峰李小青上海市氣功研究所

【摘要】氣功實踐中的感受既虛幻又真實,當下感受多因人而宜,常以“有”呈現,終了“無”痕迹。幻真之間,說“有”稱“無”,不離人的六根取舍,故不可泥執。“有”“無”交變的關鍵在于人心感知,有感者說“有”,無覺者稱“無”。故心當常出“有無”看“有無”,平常以處。

【關鍵詞】有;無;心;境界

“有”“無”本是哲學範疇之概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認識論之命題,更是氣功實踐中必須穎悟之關鍵。氣功實踐,尤其在靜功、自發功中常會遇到虛幻神奇或光怪陸離的境相。對此初學者多會疑問:此有也?無也?其悖于生活常識,真也?假也?現實生活之“有”與氣功境界之“有”該如何統一?如何正确對待“有”與“無”?這些問題關系到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與“無”的哲觀認識,處置得當則疑惑掃除而功夫長進;對待失措必疑窦叢生緻修煉迷途。故“有”“無”實是氣功實踐之關鍵,涉及對中國傳統哲學的認識,值得認真探讨。

何謂氣功實踐中之“有”、“無”呢?簡言之,練功時境界感受謂之“有”,入靜後萬籁寂滅稱之“無”。此二種練功體驗多此起彼伏,又深入淺出。初次接觸時令人茫然,但恒以哲觀,以心參之,乃漸悟“有”“無”之見皆為人見。即:缤紛之“有”非永有,有終歸無;一寂之“無”非真無,無極生有。“有”“無”皆不恒定,“有”“無”俱不可泥執。

何謂“有”“無”之見俱為人見?人生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對應六覺,視、聽、嗅、聞、觸、意。六根感知外物,感知客觀環境。感而有覺,覺久生識,識辨有無,日積成習,習以為常,常而漸執。此乃日常生活之狀态,練功感受也複如是。故凡六根所感者,為“有”;六根無覺者,謂“無”。所謂“有”“無”,實是緣于吾人六根感知。

偶有智慧之人,洞達個中玄機,不為六根知見所囿,跳出常規思維束縛,出“有”離“無”,旁看“有”“無”起伏。譬如:對X線、原子、中子、質子、誇克的存在,愚人因六根無感,否之以“無”;智者憑儀器有察,肯之為“有”。“有”“無”之别,實乃六根感知之分别,非關“有”“無”本身。

物理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亦如此。練功入靜,覺受非常:可上九天,又下五洋,出生入死,知前預後,靈異妙通,斷非思議。神奇複神奇,玄妙複玄妙!境界所見、功中所能,多非日常生活之常識。然此氣功境界所見所覺,也是萬“有”之一;縱然神奇玄妙,全憑一心所感。感知稱“有”,未覺曰“無”。此人此時此地有感,則執感稱“有”;彼人彼時彼地無覺,則無感說“無”;或他人他時他地依稀感知,則執恍惚說夢幻。此功境之“有”、“無”,孰真孰假?當謂:局外人稱幻;當事人曰真。換言之,有感者信誓旦旦;無覺者斷然以否。

氣功境界與日常生活,境别固二,理趣實一。二之别,别在境界陰陽;一之歸,歸乎吾心一知。“有”者,必吾人六根顯現之有覺;“無”者,乃斯人六根隐匿之無察。故曰:“有”“無”非關“有無”本身,“有無”隻在六根顯現、一心覺知與否。

故,推而知之:有無本一體,一體而幽現,幽現在六根,六根分有無。“有無”者,亦玄也,妙也!《老子》雲:“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有無”之道,實乃吾人知見之道矣。

明悟“有”“無”本一,同出而異名之理,則對待之道出焉。氣功功境之中,或“有”或“無”之際,不必強分而執,不必厚此薄彼。功之“有”者,曰氣、曰法、曰悟;境之“無”者,無覺、無知、無無。此二者亦同出而異名,同為一物,顯于六根則有氣、有法、有悟;隐于感知則無覺、無識、無無。故心不必執“有無”而泥“有無”,當自然以處,平常以待。練功入靜時,六根示“有”則任其有;六根幽“無”則順其無。惟心存靈知,不辨“有”“無”,無所住而凜覺。如此乃自然、無為矣。

心不執“有無”,也不否“有無”,乃能了悟“有無”,故常持“平常心”應境處變,得失不驚,“有無”不驚。此乃自然、無為矣。

如此,“有”“無”之關系已呼之欲出。“有”“無”本一體,“有”顯有時,“無”隐其後;“無”顯無時,“有”在其中。又謂之:一無生萬有,萬有歸一無。

“有無”同根而隐現,“無”因“有”而“無”,“有”因“無”而“有”;無“無”不足以論“有”,無“有”不足以說“無”。故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為言,言不足以強辯,惟悉心始洞察。強辯必泥執“有”“無”;悉心方都攝“無”“有”。玄之為道,不落“有無”,不舍“有無”。當其來則“有”,該其去則“無”;“有”也非實,“無”也非真乎!故《老子》雲:“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又雲:“其上不繳,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明乎“有”“無”之見皆人見,則心不妄生固執,法不回避“有無”。“有無”自來自去,“有無”去來一家。如此了脫“有無”囚執,脫囿解縛,則“有”“無”各歸其位,一心任運自然。“有無”俱成雲煙,紛繁複歸一如。恍惚之間,真精生焉;依稀之中,真信存矣!此正是《老子》所雲:“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之妙意。

悟透“有無”,正是跳出“無有”,此氣功實踐者由感性體驗步入理性辨悟之要隘。嗚呼!吾人難出“有無”,隻為心陷“有無”矣。

“有”“無”者,亦大矣,遠矣,深矣。

編輯:遲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