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4
5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香港電影的輝煌時代,電影總産值居世界第2位,僅次于美國好萊塢,其電影文化的影響直接輻射到内地。在許多港産片中,經常有發生在茶餐廳的橋段,港式茶餐廳文化作為香港文化的一種符号,通過影視作品被大衆所認識。
茶餐廳在被譽為“美食天堂”的香港,幾乎點綴了每一條大街小巷。在世界各地的美食家眼中,港式奶茶就是香港茶餐廳的靈魂,是下午茶時光不可或缺的美味,如再加上一件蛋撻,便是完美組合。
“下午茶”的概念是英國殖民者帶到香港的,和華人在早上喝茶的習慣不同,英國人習慣在下午3時左右,享受西茶之馀,再佐以西點,而味道較好價錢又便宜的錫蘭(斯裡蘭卡)紅茶是他們的首選。為使紅茶入口更香更滑,英國人習慣在紅茶裡加淡奶和砂糖,這便是香港奶茶的原型。後來,經過香港人的重新演繹,港式奶茶喝起來茶味更加濃郁,奶香更加悠長。
其實,戰前的香港一直流行着喝南洋咖啡,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人才開始愛上奶茶。當時大部分的食肆為了節省成本,都是用大水壺煲茶,因為茶葉被反複的煲煮,所以沖出來的奶茶味道普遍較為苦澀。
絲襪奶茶的首創者林木河,為了調出味道适宜的奶茶,想了不少辦法。他先是找來打鐵師傅,用銅打制出體積較小的茶壺,取名“手壺”,之後其妻用做棉襖的毛布自制茶袋,用來隔離茶渣和茶水。沖制奶茶時,先把裝有錫蘭紅茶的茶袋浸入盛有開水的茶壺内,讓茶葉在茶壺内焖數分鐘(稱為焗茶),然後把第一泡的茶水倒入空壺中,再把空壺中的茶水沖回盛有茶葉的茶壺内,如此來回撞擊八九次(稱為撞茶),便可沖出一壺合格的“茶膽”。客人光顧時,先将濃淡相宜的淡奶置于杯中,再沖進一直在爐火上預熱的“茶膽”,這樣一杯正宗的絲襪奶茶便制作完成了。
反觀奶茶的整個制作過程,都沒有用到絲襪,為何稱呼它為絲襪奶茶呢?其實,這隻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據林木河回憶,他與妻子及一名夥計于1952年在中環擺花街開設蘭芳園大排檔。當年小小的排檔,每日下午總會吸引附近的碼頭工人光顧,工人看見他将茶水用個袋子沖來沖去,覺得挺好玩的。時間長了,茶袋由白色變成了咖啡色,看起來極像絲襪,工人們誤以為林木河是用絲襪沖奶茶,以後每次下單時都會大叫“來一杯絲襪奶茶”,絲襪奶茶由此得名。2014年8月,港式奶茶正式成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産。
20世紀40年代,蛋撻出現在香港的餅店,50年代開始進駐香港大小餐廳,初時茶餐廳制作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
“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的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然後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的蛋漿,最後放入烤爐烤制成熟。新鮮烤出的蛋撻擁有一百多層撻皮,酥脆可口,内層滲出清淡奶味的黃色凝固蛋漿,嫩滑細膩。而葡式蛋撻則口感松軟香酥、内餡豐厚、奶味蛋香濃郁,其焦黑表面(焦糖)是其特征。
(責編:焦冰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