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海關洋員綿嘉義參加1888 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

海關洋員綿嘉義參加1888 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

時間:2024-11-08 01:58:43

内容提要:在19世紀清朝總理衙門對國際博覽會還一無所知之際,清朝海關英籍總稅務司赫德承擔起了籌備中國參加各類國際博覽會的重任,這其中就包括了1888年的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西班牙籍海關洋員綿嘉義也參與了展品的征集工作,并親赴巴塞羅那參會。與中國館在這屆世博會上取得熱烈反響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的文獻資料卻對此鮮有記載,好像中國壓根兒就沒有參與過似的。而集郵大家綿嘉義早期的個人事迹亦是集郵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或許可以對相關史料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大清海關綿嘉義1888年巴塞羅那世博會中國館

引言

2018年恰逢大龍郵票發行140周年,在這重要的紀念時刻,有必要介紹一位在中國早期集郵史上可謂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在大清海關工作逾30年的西班牙籍洋員——綿嘉義。

綿嘉義曾撰寫了令其在中國集郵史上揚名立萬的中國第一份郵票目錄——《1878-1905年中國郵票紀要》(俗稱“華郵報告書”),并被發表在官方出版的《郵政事務通報》上;他利用在海關造冊處發現的郵票印模,翻印了“大龍”和“小龍”的黑樣票;他設計了福州商埠郵票;他參與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集郵組織——上海郵票會,并曾擔任會長;他是号稱在早期上海灘僅次于費拉爾的華郵大家。

如此一位集郵界的重量級人物,多年來卻始終雲遮霧罩,神龍見首不見尾,雖每每被集郵者提及,但要詳揪其身世及行藏,卻資料阙如,語焉不詳,似乎沒人能講得清楚。幾十年來,就連他的個人肖像,都令中國集郵者踏破鐵鞋無處覓。

筆者關注綿氏多年,在2017年小有收獲,陸續從國外搜集到不少有關他的資料,并得到其孫女的大力協助,獲得很多一手信息,相關資料正在陸續翻譯中。今擇取綿嘉義參加1888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的一段經曆,以此一管,窺其一豹,來了解一些他鮮為人知的事迹。

1888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1888BarcelonaUniversalExposition)于4月8日~12月9日在西班牙的海濱城市巴塞羅那舉行,當時它被譯為萬國博覽會或萬國賽會,也就是現在世界博覽會的前身(WorldExposition)。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也習慣把博覽會稱之為雅物會、賽珍會、賽奇會、聚寶會等。

筆者查閱了數份晚清海關參與世博會的資料,[1]有關本屆世博會的情況均隻字未提,即使在中國海關博物館“海關代辦博覽會參展事務”的展覽篇章中亦未見有相關記載。《世博會簡史》[2]有介紹1888年巴塞羅那世博會的章節,雖也提到中國有參會,但卻猶如蜻蜓點水,點到即止。中國是否真的參與了這屆世博會?又是如何參與這屆世博會的?至今,似乎都還披着一層神秘的面紗而鮮為人知。

[1].主要有詹慶華:《晚清海關洋員與世界博覽會》;吳松弟:《走向世界:中國參加早期世界博覽會的曆史研究》;上海圖書館.《中國與世博曆史記錄(1851-1940)》[M].上海,2002等。

[2].周秀琴等.《世博會簡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1-42.圖1

圖2一、中國政府謝絕參會邀請

其實,當年西班牙政府也曾向中國政府發出了參展邀請,但大清政府以準備時間太過倉促為由,拒絕派遣正式的官方代表團參會。對此,國外學者認為,基于當時中國的政治局勢,拒絕邀請應該是必然的選擇。那時的大清帝國已處于衰敗的狀态,整個國家都在痛苦地面對着如何應對來自歐洲列強壓迫的問題。僅僅5年前,即1883年,由于法國的不斷挑釁,中國政府被迫對法國的軍事力量做出回應。在這種情況下,大清帝國似乎根本就不想參與在歐洲的活動。[3]

二、商人個人參展,海關參與協助

清政府雖未派遣官方代表團赴會,但并不意味着中國人就缺席了這屆世博會。在1873年首次以中國政府名義參加世界博覽會之前,就已有中國商人以個人身份參加國際博覽會的先例了。

有一位廣東商人(圖1,注:也有說他是香港商人[4])自籌資金,以個人名義參加了這屆巴塞羅那世博會。這位精通西班牙語,還通曉多種歐洲國家語言[5]的商人名叫楊奧[6],在工業館一号大廳籌建了中國館。

而事實上,從1873年開始至1905年,中國所參加的曆次各類國際博覽會,均由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主持承辦。[7]當時清朝總理衙門對國外的博覽會一無所知,對全國商情也了解不多,而海關官員對各種商品情況較為熟悉,加上赫德又成功組織參加了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獲得了清政府的信任,所以在赫德任内一共負責籌劃中國參加的博覽會不少于28次,因此也有人把晚清時期中國參加的博覽會稱為“赫德之賽會”[8]。赫德負責為這些國際博覽會收集和安排能表現中國藝術、工業和貿易的展品。他還會根據國際博覽會不同的舉辦國,選擇正在休假且相同國籍的海關洋員參與籌備工作,不僅語言方便,情況熟悉,還有利于協調,[9]并可節省不少額外的差旅費用。曾任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署機要秘書的英國人魏爾特撰寫的《赫德與中國海關》一書中提到,在中國海關受命負責的國際博覽會中就包括有1887年參與籌備的巴塞羅那世博會,[10]這是筆者所見不多的中國與該屆博覽會有直接關聯的記錄。

既然有海關洋員參與籌備了這屆世博會,那按照赫德的行事方式,在西班牙舉行的博覽會,自然也會挑選一位西班牙籍的海關洋員來參與展會的籌備。《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曾記載,廣東商人楊奧和中國海關四等幫辦綿嘉義是僅有的兩位來自中國的參展者。[11]這段文字證實了确有來自大清海關的職員參加了巴塞羅那世博會。而綿嘉義(圖2[12])是中國海關中為數不多的西班牙籍職員,他是19世紀西班牙德高望重的駐新加坡、香港、廈門等地的總領事阿爾比諾·綿嘉義(AlbinoMencarini)的兒子,于1881年1月起加入中國海關,到1887年工作已滿6年,根據大清海關對外籍員工的特别休假制度,内班洋員每工作6年,即可以全薪休假一年或半薪休假兩年,[13]綿嘉義也因此從1888年1月起請了一個為期一年餘的長假。[14]這個休假期也正好滿足了赫德挑選博覽會參與人選的要求。

[3].[西]MonicaGinesBlasi.《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Elcol·leccionismeentreCatalunyailaXina1876-1895),加泰羅尼亞語版.[M].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2013:261.

[4].[西]RicardBRU.1888年萬國博覧會における日本[J].スペイン·ラテンアメリカ美術史研究,2016(17):45.

[5].《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262頁。

[6].原載1888年7月29日西班牙雜志《西班牙人與美洲人》(RevistaHispano-Americana),西班牙語版,404期,481頁。

[7].儲靜偉.《英國人赫德曾推進中國參加世博會》.參閱:http://www.360doc/content/11/0401/20/3262295_106496457.shtml

[8].詹慶華.晚清海關洋員與世界博覽會[J].《海關史研究》:78.

[9].曆史上的世博會與中國海關.上海海關網站.2010.9.27.參閱: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27/tab34088/

[10].[英]魏爾特.《赫德與中國海關》(上)[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10.

[11].《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64頁。

[12].原載于1903年9月1日馬德裡出版的西班牙雜志《PorEsosMundos》,西班牙語版,104期,137頁。

由此看來,1888年的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絕非隻是商人楊奧一個人唱獨角戲,大清海關實際上也參與了世博會的部分籌備工作。綿嘉義帶去了大量的商品在楊奧籌建的中國館内展出。

三、綿嘉義的參展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1888年9月8日在巴塞羅那出版的《展會機關報》(LaExposición:órganooficial)對中國館有詳細地介紹,在涉及台灣的章節時說,“台灣是中國沿海最富裕的幾個省份之一,廣東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樟腦均産自那裡。台灣唯一的參展代表就是西班牙人綿嘉義,他是大清海關的職員,并且在台灣居住”。那為什麼西班牙媒體會把綿嘉義視作是台灣代表呢?

綿嘉義曾于1886年1月至1887年6月在台灣淡水(滬尾)海關工作過,[15]

雖說從1887年7月他就從淡水關調任至鎮江關工作,但此時正好是巴塞羅那世博會參展商品的征集期。而在他帶去參展的大量商品中,有兩大類展品是與台灣有關的。第一類是有關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如:原住民使用過的服裝、兵器、獵槍、琴弓、箭、樂器、織布機等;第二類則是台灣特産,如:礦石、原住民使用的藥品、煙草、樟腦、種子、白糖、黑糖、紅糖、茶葉、台灣甘蔗、米紙、麻線、手工制作的台灣鳥蛋、60種不同種類的木材和一小箱台灣桑蠶養殖技藝及絲綢紡織工藝的資料。[16]

由于商品數量較多,相信在綿嘉義結束台灣淡水海關任職前就已受赫德指示,開始籌集這些物品了。1888年1月起,他就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休假,直到次年2月19日才銷假返崗,後旋即調上海江南海關任職,因此,他在鎮江關實際工作時間僅僅為1887年下半年的6個月,而這段時間又适逢征集展品的關鍵期,給人的感覺是他從淡水關調任鎮江關似乎就是為了方便準備次年世博會的。

不過,由于大清政府并未以官方形式參會,綿嘉義當然也不可能以中國海關官方代表的名義與會。《展會機關報》對綿嘉義的參會身份有明确的說明:鑒于天朝帝國并未派出官方代表參會,因此綿嘉義以“中國台灣”身份參會是純屬非官方的私人性質。

四、展館雖小,卻引人入勝

中國館原本被規劃在殖民地展館内,後來被調整到工業館[17]一号大廳,位于烏拉圭館和智利館的中間,圖4為工業館方位圖,中國館位于右側下方箭頭所示處。[18]這裡也是參觀者較為集中的熱門區域。楊奧于1888年4月份開始搭建展館,1888年4月11日西班牙《先鋒報》(LaVanguardia)曾報道說,有176箱中國館的展品已經運達,剩餘的即将陸續送到。[19]

楊奧搭建的具有東方韻味的展館呈長方形,約150平方米,其面積相當于在同一展廳的日本館的一半大小,周圍有一圈護欄作分隔。展館四個角上各放置有一個玻璃櫥櫃,以供展示較為珍貴的展品和一些絲綢制品。展館正中央的大門由4根立柱構成,上方為中國寺院樣式的灰色的屋檐,屋檐下方有一塊匾額,上面寫有楊奧英文名字“YongHeng”的字樣,這也印證了楊奧是以個人名義參加本次世博會的。屋檐頂部及展廳部分轉角處都插有帶着龍圖案的大清國國旗,以此象征着中國。從展館現場照片可以看到,當時中國館内商品可謂玲琅滿目,應有盡有,陳列緊湊有序,天花闆上懸挂着各式中式的吊燈,牆面上嵌挂着各種藝術瓷屏,各種款式的家具、工藝品分置在展館各個角落。楊奧本人站在展館門口,恭迎着八方賓客的到來。[20]

[13].中國海關博物館廣州分館編.《粵海關史話》[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13:190.

[14].潘安生.綿嘉義嗜郵成迷[J].《寶島郵訊》.台灣.2003(4):51.

[15].潘安生.綿嘉義嗜郵成迷[J].《寶島郵訊》.台灣.2003(4):51.

[16].1888年9月8日出版的《展會機關報》(LaExposición:órganooficial),西班牙語版,3頁。

[17].[法]JusteSimon.《1888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插圖指南》(GuideIllustrédeL’ExpositionUniverselledeBarceloneen1888),法語版[M],巴塞羅那,1888:146.

[18].《1888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插圖指南》,144頁。

[19].《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262頁。圖3

圖4

圖5

圖6

圖7《1888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插圖指南》對于中國館的描述[21]是:“中國館雖然隻是一個較小的長方形展館,但它卻是引人注目的。各種美麗的花瓶、瓷器,繪有不同顔色的家具、珍貴的燈具、造型奇特的兵器,各種富有藝術性的象牙制品,如首飾盒、扇子、棋具等,每一件都是非常的精緻奢華、令人着迷。其中最搶眼的是一塊白色刺繡的絲質面料。這一切,構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展館。所有展品總價值約為17500法郎”。

據1888年9月8日的《展會機關報》記載,盡管中國政府并未派出官方代表與會,且中國館隻有兩位參展人員,但憑借着大量且豐富的展品,使得他們的展館成為了參觀者最多、最熱門的展館之一。1888年8月18日的《伊比利亞畫報》(LaIlustraciónIbérica)更是直言不諱地說:“還有什麼要掩飾的呢?看來最吸引觀衆的展館非中國館莫屬了,觀衆們對中國館的展品非常喜愛。[22]當年中國館熱鬧的場景也被該報記錄了下來。[23]

楊奧帶來的展品以廣東産商品為主,如:精雕細刻的家具,各式花瓶、象牙、珍珠及獸骨制品,各類披肩、挂毯等。而綿嘉義雖被視為台灣代表,但其送展的大部分商品中,除了前述台灣産品外,更多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工藝品、書畫、錢币等。如:來自北京的21尊陶瓷制、泥制、木制和銅制的佛像,4件佛教用品。這些佛像都至少擁有200年以上的曆史。還有像陶瓷花瓶、古代的景泰藍、銅制香瓶、犀牛角杯、銀杯、用廣東漆繪制圖案的象牙扇、一組嵌有300多年曆史古瓷的烏木屏風、一座鑲有手工絲綢繡品的烏木壁爐、一套紫色的絲綢床品、茶葉、中國書籍、中國畫,以及一組由500枚精美的中國古錢币組成的錢币集等。部分展品是在綿嘉義在從廣州到北京的旅途中親自組裝的。綿嘉義還将一塊由其親自采集的長城磚塊,陳列在中國館的玻璃櫥櫃内展出。

[20].原載1888年7月29日西班牙雜志《西班牙人與美洲人》,404期,489頁。

[21].《1888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插圖指南》,147頁。

[22].原載1888年8月18日巴塞羅那《伊比利亞畫報》(LaIlustraciónIbérica),西班牙語版,294期,515頁。

[23].原載1888年8月18日巴塞羅那《伊比利亞畫報》,294期,517頁。圖8展會期間,楊奧和綿嘉義的展品獲得了多個獎項。楊奧的獲獎展品有家具、亞麻面料、花瓶、盒子、象牙制品、扇子等,綿嘉義的獲獎展品是銀杯、錢币、罐子、陶瓷玩偶和一本佛教書籍。

五、綿嘉義首回西班牙時間考

之前,集郵史研究者把1906年綿嘉義受赫德之派遣,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回西班牙出席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XIII)國王大婚典禮視作其平生第一次有迹可尋地回到自己祖國的記錄。[24]但現在可以确認,其實早在1888年他就回到西班牙參加世界博覽會了。

現在有說他在1888年3月就已經抵達了巴塞羅那,并且加入到中國館的建設工作,那時楊奧已經準備好了展館的搭建材料。[25]不過,出版于1888年7月的西班牙雜志《西班牙人與美洲人》最早報道了有關中國館的情況,但報道中僅僅提到了參展商楊奧。目前有文字記載的綿嘉義最早抵達巴塞羅那的時間是6月初,那年6月10日出版的《展會機關報》報道了綿嘉義在6月初訂閱了《展會日報》(ElDiarioLaExposición)的消息。[26]

六、綿嘉義捐贈展品給博物館

9月底,世博會尚未結束,綿嘉義即離開了巴塞羅那,前往意大利逗留了約兩個月,11月26日離開意大利,啟程返華。綿嘉義在意大利逗留期間,整理了本次世博會的展品報告。展會結束後,綿嘉義将其帶去的,并曾在世博會中國館展出過的大量的中國工藝品、錢币等捐贈給了西班牙VictorBalaguer圖書和博物館及Martorell博物館。這些捐贈品中不乏中國工藝珍品,如:1尊有着300多年曆史的、來自于北京碧雲寺的銅質鎏金菩薩,11尊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焚毀的頤和園萬壽山廢墟中尋找到的陶制菩薩、1尊大型且完整的燒制于明代的珍貴的陶制菩薩、1尊觀音菩薩,1塊長城磚塊,還有75枚台灣産鳥蛋、40枚台灣産貝殼、1套6卷24本的《紅樓夢》、1組500枚的中國古錢币集、1套2卷的中國古錢币目錄[27]等等。這些有據可循的綿嘉義的捐贈品,隻是實際捐贈品中的一小部分,還有不少捐贈品并沒有被統計在贈品目錄中,綿嘉義即使回到中國後,還在源源不斷地給西班牙的博物館寄送新的捐贈品。綿嘉義的捐贈品大大豐富了這些西班牙博物館的收藏,并且成為了這些博物館的亞洲藏品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然,綿嘉義之所以要向西班牙博物館贈送藏品,是因為他回到巴塞羅那後,還籌劃出版了其已故父親的遺著——《平達羅詩歌翻譯集》(OdasdePíndaro)。為了能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他請巴塞羅那當地的政界人士VictorBalaguer等人協助聯系到西班牙海外部部長,并最終獲得西班牙教育部同意,以政府的名義采購了其父遺著一半的發行量,即250本,分送西班牙各地的圖書館,以此作為對綿嘉義的支持。

為了表示感謝,綿嘉義把大量中國藝術品贈送給了由VictorBalaguer及其他相關人士創辦的博物館作為回報。

展會結束後,楊奧則留在西班牙成立了一家名為“KwongChongOn”的商行。該商行在1890年9月18日的《巴塞羅那日報》刊登廣告說,該司是西班牙唯一的中國商行,批發和零售象牙及檀香木制品、珍珠、玳瑁、絲綢、扇子、瓷器、茶葉等中國商品。

[24].潘安生.細說綿嘉義[J].《中國集郵學報》,2007(2):119.

[25]、[26].《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266頁。

[27].《加泰羅尼亞與中國的收藏(1876-1895)》,269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