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烽火及其設置

烽火及其設置

時間:2024-11-08 01:28:31

克孜爾尕哈烽燧遺址

一烽火

烽火,古代用于邊防報警的煙火,也稱烽燧,有白天、夜間之分。白天放煙叫“烽”,也稱烽煙,夜間舉火叫“燧”。《墨子·号令》:“出候無過十裡,居高便所樹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與城上烽燧相望,晝則舉烽,夜則舉火。”烽燧,不僅指白天施放的煙、夜間所舉的火,也是施放煙火的地方,即烽火台。烽火台又稱烽候、烽堠、烽墩、煙墩、墩台,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今天我們見到的古絲綢之路中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是始建于西漢宣帝年間(前73–前49)的克孜爾尕哈烽燧,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西北12公裡處。烽燧平面呈長方形,由基底向上逐漸收縮,呈梯形,烽燧高13.5米,基底現存長6.5米,寬4.5米。烽燧層層夯築,夯層中夾縱橫交叉的樹杈作為筋骨。它是漢唐絲綢之路标志性的古代軍事通訊建築設施,是漢代中央政府在西域設置軍政系統和絲路繁榮的見證。雖然曆經兩千馀年的風雨,尕哈烽燧依舊高高聳立,雄偉壯觀,令人回想起那段輝煌的曆史。

烽火台一般是建在高台上或是高樓上,以便于戍守者瞭望,有軍情時也便于通知相鄰的其他烽火台:“聳樓排樹出,卻堞帶江清。陟峰試遠望,郁郁盡郊京”(蕭綱《登烽火樓》),“烽火高飛百尺台,黃昏遙自碛西來”(李益《暮過回樂烽》),“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陸遊《秋波媚》)。烽火台的設置,不是孤設一台,而是台台相連相望,遇有緊急的軍事情況一台燃起烽燧,台台相繼點燃,可以從邊境一直傳到内地直至京城:“長铗鳴鞘中,烽火列邊亭”(張協《雜詩十首》其七),“曆曆相望隐舊堆,狐穿兔穴半空摧。行人不識問野老,雲是昔時烽火台”(沈遘《七言烽火台二首》其一),“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連”(馬之純《烽火台》)。

烽火是最古老而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作用就是預警外敵入侵,所謂“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幹”(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榆塞”,即邊關、邊塞。通常在烽火台上放置幹柴,遇有敵情時燃放。因為施煙的燃料中通常會有狼糞,故又稱烽煙為狼煙:“絕塞陰無草,平沙去盡天。下營看鬥建,傳号信狼煙”(劉駕《塞下曲》),“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杜牧《邊上聞笳三首》其一),“雞塞誰生事,狼煙不暫停”(李商隐《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此處遊人堪下淚,更聞終日望狼煙”(顧非熊《出塞即事二首》其一),“狼煙在陣雲,匈奴愛輕敵”(貫休《古塞下曲四首》其四),“三道狼煙過碛來,受降城上探旗開。傳聲卻報邊無事,自是官軍入抄回”(薛逢《狼煙》)。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毛篇》:“狼糞煙直上,烽火用之。”宋人陸佃《埤雅·釋獸·狼》:“古之烽火用狼糞,取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

烽火一起,常有戰事,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故又常以烽火(包括烽燧)比喻戰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杜甫《垂老别》),“豺狼塞路人斷絕,烽火照夜屍縱橫”(杜甫《解悶》),“漁陽烽火照函關,玉辇匆匆下此山”(吳融《華清宮四首》其二),“淮汴初喪亂,蔣山烽火起。與君随親族,奔迸辭故裡”(戴叔倫《撫州對事後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觐侍呈上姊夫》),“山頭烽火水邊營,鬼哭人悲夜夜聲”(來鵬《山中避難作》),“江邊烽燧幾時休,江上行人雪滿頭。誰信亂離花不見,隻應惆怅水東流”(韋莊《江邊吟》),“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從曆史上看,各個王朝都重視烽燧的營建戍守,以保證邊疆通訊的暢通和國家的安全,特别是邊患嚴重的王朝或南北對峙的時代,李德裕《條疏太原以北邊備事宜狀》:“雲州之北,并是散地,備禦之要,系把頭烽”(《全唐文》卷七百五);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直七·大名府》:“烽火台,縣北四裡,高二丈許。宋鹹平中契丹入寇大名,楊延朗軍内黃以禦之,築台于此。又澶、濮間皆有烽火台,俱五代時及宋鹹平、景德間所置也。”營建戍守烽燧的曆史悠久,早在周王朝就已經開始。為了防止邊患,戰國各國也不斷修建烽燧。《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将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飨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辄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将怯。”“謹烽火”,小心把守烽火台,使敵人不敢入侵。李牧小心翼翼,通過“謹烽火”并将人馬及時退入堡壘中固守,保證了國家邊防的安全。

漢王朝是曆史上大力經營烽燧的王朝之一,漢王朝的邊患主要來自匈奴,最緊急的時候,“胡騎入代句注邊,烽火通于甘泉、長安”(《史記·匈奴列傳》),“文帝後六年秋,螟。是歲,匈奴大入上郡、雲中,烽火通長安,遣三将軍屯邊,三将軍屯京師”(《漢書·五行志上》)。匈奴大舉南侵,烽火從邊境燃起,烽烽相傳,直到離宮甘泉宮甚至是長安城。桓寬《鹽鐵論·本議》:“先帝哀邊人之久患,苦為虜所系獲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備之。”《後漢書·光武帝下》:“遣骠騎大将軍杜茂将衆郡施刑屯北邊,築亭候,修烽燧。”先帝,漢武帝。修建烽燧,就是防止匈奴的騷擾和入侵。漢代著名的居延烽燧遺址如漢代張掖郡居延、肩水兩都尉管轄的邊塞烽燧和塞牆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和甘肅金塔境内的額濟納河(弱水)流域,綿延約250公裡。塞牆自東北走向西南,基寬2.5米至2.8米,高3米,兩側用粗石闆壘砌,中間填以礫石。此塞牆始建于西漢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廢棄于東漢末年。塞牆沿線遍置烽燧,烽燧以草苣點燃,在曆史上起到維護河西走廊暢通、保證漢與西域交通、切斷匈奴與羌聯系的戰略作用。

二烽火的設置

烽火關乎重要軍事邊防信息的傳遞和國家的安危,所以從設置到燃放都有着嚴格的規定。依照《史記·封禅書》記載,烽火最早稱之為“權火”:“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為歲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見,通權火,拜于鹹陽之旁。”意思是說,帝王每三年舉行一次南郊祭天的典禮,屆時帝帝王齋戒親往南郊祭天。祭祀時通舉火炬,始皇拜于鹹陽之旁。裴骃《集解》引張晏曰:“權火,烽火也。狀若井絜臯矣。其法類稱,故謂之權。欲令光明遠照通祀所也。漢祠五畤于雍,五裡一烽火。”如淳曰:“權,舉也。”畤(zhì),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處所。五畤,又稱五畤原,秦漢時祭祀天帝的處所。雍,春秋時秦國都城,後置雍縣,在今陝西鳳翔縣西南。《史記·孝武本紀》:“上初至雍,郊見五畤。”張守節《正義》:“先是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下畤,祭赤帝、黃帝;漢高祖作北畤,祭黑帝;是五畤也。”《文獻通考》卷六九“郊社考”二引顔師古曰:“凡祭祀通舉火者,或以天子不親至祠所而望拜,或以衆祠各處,欲其一時薦享,宜知早晏,故以火為之節度也。”

這裡說的權火,實際上是祭祀時所舉的火把、火炬。《漢書·郊祀志》:“權火舉而祠,若光輝然屬天焉”;《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飨神歌》:“田燭置,權火通”;宋代郊廟朝會歌辭《甯宗郊祀二十九首》“升壇用《乾安》”:“宵升于丘,時通權火”;明人鄭學醇《史記三十六首》其十一:“漢帝雍郊五畤祠,夜通權火樹靈旗”;鄭澤《答鈍庵》詩之四:“郊野澹斜晖,權火忽宵起”。烽火,大約是由權火發展演變而來的,其形狀如從井中取水的“絜臯”,即“桔臯”。《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裴骃《集解》引文穎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頭兜零,以薪置其中,謂之烽。”兜零,籠子。《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修烽燧”李賢注引《廣雅》:“兜零,籠也。”今本《廣雅》作“篝笭”。《漢書·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卧。”注引文穎曰:“邊方備胡寇,作高土橹,橹上作桔臯,桔臯頭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燃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煙,曰燧。”張晏曰:“晝舉烽,夜燔燧也。”師古曰:“張說誤也。晝則燔燧,夜則舉烽。”“桔臯”,即“桔槔”,一種汲水工具,以繩懸橫木上,一端系水桶,一端系重物,使其交替上下,以節省汲引之力。唐詩中關于“桔槔”的描寫很多:“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園”(王維《辋川閑居》),“援筆便成鹦鹉賦,洗花須用桔槔泉”(方幹《贈中岩王處士》),“桔槔打水聲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貫休《懷鄰叟》),“陰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雲飛。交河北望天連海,蘇武曾将漢節歸”(張仲素《塞下曲五首》其五),“桔槔烽火晝不滅,客路迢迢信難越”(孟郊《有所思》),後二首句中之“桔槔”即烽火台。王伯祥先生将“桔臯”解釋成“像風車那樣低昂的長木臂”(《史記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200頁),似不夠準确。不過,烽火台用的桔槔一端系的不是水桶,而是“兜零”,裡面置放的是薪草。由此,亦以“兜零”代指烽火,但唐詩中未見“兜零”一詞,宋元明詩詞中則屢有描寫:“淮南江北半胡兵,想見春風戰血腥。無複良辰修祓禊,空将新火發兜零”(呂本中《寒食》其二),“人在兜零煙外走,歲從口中殘”(宋祁《中山立秋》),“幕中镂管間陳檄,塞下兜零罷漢烽”(宋祁《博州駱太保》),“風遲宴閣清香凝,月滿兜零晚穟收”(李流謙《送黃仲秉侍郎出守鎮江》其二),“寒金刁鬥鳴,夕火兜零舉”(胡宿《邊思》),“區脫晝空,兜零夕舉,甘泉又報平安”(鄧千江《望海潮·上蘭州守》),“但願英雄不生虜,兜零無火更何雲”(湯顯祖《榆林老将歌·寄萬丘澤》),“兜零清紫塞,寓望拱皇都”(楊慎《詠堠子》),“甘泉宮裡兜零舉,疏勒城邊汲绠摧”(楊慎《燕歌行柬程以道》),“渠答自今收戰馬,兜鈴無複置邊烽”(梵琦《居庸關》)。

《後漢書·馬成傳》:“又代骠騎大将軍杜茂繕治障塞,自西河至渭橋,河上至安邑,太原至井陉,中山至邺,皆築保壁,起烽燧,十裡一候。”候,烽堠,即烽火台。《通典·兵·守拒法》中,對當時的烽火台有了比前代更為詳細的記載:

烽台,于高山四顧險絕處置之,無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築羊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為準。台高五丈,下闊二丈,上闊一丈。形圓。上建圓屋覆之,屋徑闊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闆為上覆下棧。屋上置突竈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飾其表裡。複置柴籠三所,流火繩三條,在台側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開觑賊孔及安視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兩張,抛石、壘木、停水甕、幹糧、麻蘊、火鑽、火箭、蒿艾、狼糞、牛糞。

每晨及夜,平安舉一火;聞警,固舉二火;見煙塵,舉三火;見賊,燒柴籠。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來,即烽子為賊所捉。一烽六人,五人為烽子,遞知更刻,觀視動靜;一人烽率,知文書、符牒、轉牒。

烽火台的設置一定要在險絕的高山上,在沒有高山的平地上設置也要遠離其他物體,為的是視線遼闊,便于觀察。烽子,即守衛烽火台的士兵。戎昱《塞上曲》之二:“山頭烽子聲聲叫,知是将軍夜獵還。”《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李)愬曰‘但東行!’行六十裡,夜至張柴村,盡殺其戍卒及烽子。”胡三省注:“唐凡烽候之所,有烽(帥)、烽副、烽子,蓋守烽之卒,候望警急而舉烽者也。”烽火的施放有具體明确的要求,如舉一火是報平安,舉二火是提醒守軍要提高警惕、加強戒備,舉三火表明已遠遠看到敵人騎兵濺起的煙塵;确确實實看到敵人來犯,就要點燃柴籠。

關于烽火的設置,《唐六典·尚書·兵部》亦有相關的記載:

凡烽候所置,大率相去三十裡(若有山岡隔絕,須逐便安置,得相望見,不必要限三十裡)。其逼邊境者,築城以置之。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賊多少而為差焉。舊關内、京畿、河東、河北皆置烽。開元二十五年敕以邊隅無事,寰宇乂安,内地置烽,誠為非要,量停近甸烽二百六十所,計烽帥等一千三百八十八人)。

烽火設置能進入《六典》,上升到了國家制度規章層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關于烽火設置和燃放最為具體詳細的記述,當屬北宋仁宗時曾公亮、丁度奉敕撰寫的《武經總要》前集卷五:

凡掌烽火,置帥一人,副一人,每烽置烽子六人,并取謹信有家口者充。副帥往來檢校,烽子五人分更刻望視,一人掌送符牒,并二年一代,代且須教新人通解,始得代去。如邊境用兵時,更加衛兵五人,兼收烽城。無衛兵,則選鄉丁武健者給仗充。

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間火台四具,台上插橛,拟安火矩,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險地狹,下及二十五步,但取應火分明,不須限遠近。其煙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已下,四面各闊一丈二尺;向上,則漸銳狹。造筒,先泥裡,後泥表,使不漏煙。筒上着無底瓦盆蓋之,勿令煙出;下有鳥爐竈口,去地三尺,縱橫各一尺五寸,着門開閉。其鳥爐竈門用木為骨,厚泥之,勿令火焰燒及。其烽筒之外,皆作深塹環繞。在鋒貯備之物,要柴藁木材。每歲秋前,别采艾蒿莖葉葦條草節,皆要相雜,為枚煙之薪。及置麻蘊火鑽狼糞之屬,所委積處,亦掘塹環之,防野燒延燎近邊者,亦量給弓弩。

用烽火之法:應火炬長八尺,橛上火炬長五尺,并二尺圍。幹葦作薪,葦上用幹草節縛,縛處周回插肥木。其次炬橛等,在烽每道當蓄一千(或作十)具以上,于舍下作架積貯,不得雨濕。其土筒裡,常須預着羊糞郁心火使暖。凡應火土筒,若向東應,筒口西開;若向西應,筒口東開;南北準此。諸烽煙相應時,于土筒旁級上立開盆放煙,合盆滅煙。其煙看放時,若無事,盡一時;有事,盡一日。若晝放煙,至夜即放火,無事盡一夜。若夜放火,至天曉還續放煙,後烽放訖,前烽不應,煙盡一時,火盡一炬,即差腳力人走問探知。失堠或被賊掩捉,其腳力人問者即亦須防慮,且至烽側遙聽,如無消息,喚烽師(帥)姓名,若無人應接,先徑過向前烽,依式放火。仍錄被捉失堠之狀,告所在州縣勘當。

凡白日放煙,夜放火,先須看筒裡至實不錯,然後相應時。将火炬就鳥爐竈口裡焚熱成焰,即出為應。一炬火,一人應;二炬火,二人應;三炬火,三人應;四炬火,四人應。若應滅時,将應火炬插鳥爐竈口裡,不得火焰出外。應滅訖,别捉五尺火炬,安着土台橛上。煙相應時,一爐筒煙,一人開閉;二筒煙,二人開閉;三筒煙,三人開閉;四筒煙,四人開閉。若晝日陰晦霧起,望煙不見,原放之所即差腳力人速告前鋒;霧開之處,依式放煙。如有一烽承兩道已上烽者,用騎一人,拟告州縣發驿,報烽來之處。若烽與驿相連者,隻差驿馬。

凡寇賊入境,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滿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及有煙塵,知欲南入,放烽兩炬;若馀寇賊則五百人以上,不滿三千人,亦放兩炬;蕃賊五百騎以上,不滿千騎,審知南入,放烽三炬;若馀賊寇三千騎以上,亦望三炬;若馀蕃賊千人以上,不知頭數,放烽四炬;若馀寇賊一萬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縣鎮止;南炬以上者,并至京。先放煙火處州縣鎮即錄狀馳驿奏聞。若依式放烽至京訖,賊回者,放烽一炬報平安。凡放烽告賊者,三應三滅;報平安者,兩應兩滅。

《行烽》:“凡軍馬出行,拟停三五日,即須去軍一二裡以來權置爟烽。如有動靜,舉烽相報。其烽并于賊來要路,每二十裡置一烽,連接至軍所。其遊奕馬騎,晝日遊奕候視,至暮,即移十裡外止宿,防賊徒暮間見煙火,掩襲烽人。其賊路左右,仍伏人宿止,以聽賊徒。如覺賊來,即舉烽遞報軍司。賊十騎已下,即舉小炬火,前烽應訖,即滅火。若不及百騎至二百騎,即于一炬。若三百騎至四百騎,即放二炬。若五百騎至五千騎,即放三炬。準前應滅。前烽應訖,即赴軍。若慮走不到軍,即且抵山谷藏伏。既置爟烽,軍内即須置一都烽,應接四山諸烽。其都烽如見煙火忽舉,即報大總管“某道煙火起”,大總管當須戒嚴,收飲畜産,遣人斥探。

宋人馬之純《烽火台》:“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連。欲知萬騎還千騎,隻看三煙與兩煙”,正好應合了《武經總要》的相關記載。

烽燧的燃放,不僅通報信息,還關乎國家的安危。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而失信于天下、導緻周王朝衰敗的典故,為後人熟知。

《史記正義》說:“晝日燃烽以望火煙,夜舉燧以望火光也。烽,土魯也。燧,炬火也。皆山上安之,有寇舉之。”“有寇至,則舉烽火”,是釋放烽火的鐵定規則。“無寇至”而随意舉烽火,則面臨巨大的危險,所以戲谑不得。唐人周昙《三代門·幽王》:“狼煙篝火為邊塵,烽候那宜悅婦人。厚德未聞聞厚色,不亡家國幸亡身。”唐彥謙《登興元城觀烽火》:“漢川城上角三呼,扈跸防邊列萬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顔無。”宋人楊備《烽火台》:“一帶東流當複阙,築台相望水雲間。麗華應不如褒姒,幾許狼煙得破顔。”都是刺諷周幽王的昏聩,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已成為千古笑柄。

烽燧不僅報警,還兼有戍守的功能,所謂“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周築城障”(《武經總要》前集卷五),有點兒像今天設在交通要道或邊境上的哨所、哨卡(qiǎ)。玄奘西天取經出涼州向玉門關,曾投宿烽燧:“經八十馀裡,見第一烽。恐候者見,乃隐伏沙溝,至夜方發。到烽西見水,下飲盥手訖,欲取皮囊盛水,有一箭飒來,幾中于膝。須臾更一箭來,知為他見,乃大言曰:‘我是僧,從京師來。汝莫射我。’即牽馬向烽。烽上人亦開門而出,相見知是僧,将入見校尉王祥。”第二天臨别,“祥使人盛水及麨餅自送至十馀裡”;玄奘繼續向西,到了第四烽,守烽人“聞歡喜留宿,更施大皮囊及馬、麥相送”(《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可見這兩處烽燧都有城障,可以提供基本的食宿、衣物甚至馬匹。

(作者單位:内蒙古大學文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