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體現在服飾的細節上,是其必須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要适合野外遊牧征戰生活的實際需要。因此,清代早期、中期的服飾形制、款式都追求裝飾簡練,穿脫方便,便于騎射,嚴實保暖。繼承和整肅本民族的服飾體系,不僅是處于北方的遊牧民族生存的需要,更是其建立和鞏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必要手段。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帝後服飾是世界上最為完整的帝後服裝體系。多年來,業内對于帝後服飾制度的研究深入且廣泛,成果顯赫,但因文物自身特性造成的局限,使得對服飾細節的考量,被人忽視,而一些影視劇展示帝後服飾出現的諸多謬誤,則以訛傳訛,誤導受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從制度入手研究服飾的學者衆多,往往忽視細節。二是真正實際接觸到大量服飾文物實物的人極少,缺乏對實物細緻觀察、仔細研究的必要條件。三是由于服飾自身需要防黴、防潮、防紫外線,不可能像陶瓷、玉器等器物文物一樣長期展覽,因此觀衆可以看到的服飾展覽非常少。
筆者曾多年管理故宮帝後服飾庫房,有幸近距離觀摩皇帝服飾文物細節,希望将所見所聞坦述于衆,與讀者分享皇帝禮服、吉服的諸多細節。
圖1-1清人畫弘曆朝服像
一禮服
皇帝禮服包括:朝袍、端罩、衮服、朝珠、齋戒牌、朝服帶、朝冠、朝靴八類,分為冬、夏式二十馀種(圖1-1)。
朝袍是皇帝禮服中最重要的服飾,從形制、紋飾、用色等方面,強調清代統治者“貴賤有級,服位有等”的集權理念。《大清會典·輿服志》規定了皇帝冬朝袍兩款,夏朝袍一款。值得注意的是,在清宮中稱為朝袍的,坊間稱為龍袍,而宮中稱為龍袍的,則是吉服的一款,兩者的形制相去甚遠。朝袍的形制是圓領、有披領、大襟右衽、馬蹄袖端、上衣下裳式袍服,腰間是腰帷,腰帷以下是襞積式的裳。
朝袍用于登極、禦殿、文武狀元金殿傳胪、閱奏書、閱時憲書、頒诏受賀、上皇太後徽号、進冊寶、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飨太廟、大婚、受降、朝會及元旦、萬壽節、冬至三大節等重大典禮以及諸多祭祀活動,諸如:歲暮夾祭太廟、太廟親詣行禮、天壇祭天、祈谷、雩祀、地壇祭地、日壇朝日、月壇夕月、祭先農壇、祭社稷壇、祭先師孔子、坤甯宮祭神、祭曆代帝王廟、入齋宮、祭堂子、祭文昌廟、祭白馬關帝廟、接皇後神牌入太廟等朝祭活動。
《大清會典·輿服志》規定的皇帝朝袍圖案是:肩、胸、背飾柿蒂紋,取其“世世平安”的寓意,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曾簡述了柿樹“七絕”,即:多壽、多蔭、無鳥巢、無蟲蠹、霜葉可賞玩、佳實可食、落葉肥大可以臨書。用柿蒂紋裝飾皇帝的朝袍,有穩固江山之意。朝袍前後身飾正龍、行龍九尊,以示九五之尊,全身各部位共飾金龍四十三尊。下幅飾海水江崖紋飾,稱為“平水”。皇帝的朝袍飾有十二章紋飾,是皇權的象征,其他人不可用。十二章紋飾的寓意,據《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夫日、月、星辰者,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雲雨,象聖王澤沾下人也;龍者,變化無方,象聖王應機布教也;華蟲者,雉也,身被五采,象聖王體兼文明也。宗彜者,武也,以剛猛制物,象聖王神武定亂也。藻者,逐水上下,象聖王随代而應也。火者,陶冶烹饪,象聖王至德日新也。米者,人恃以生,象聖王物之所賴也。黼能斷割,象帝王臨事能決也。黻者,兩已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濟也。”十二章紋飾在中國服飾史上并不鮮見,都是作為皇權的象征,隻是各個朝代在形狀、數量上并不一樣,清代皇帝所用的十二章紋飾是最為華麗、豐富的。
皇帝的禮服顔色不止于黃色,要根據所事政務使用,一般有如下需要穿禮服的場合:辦理重要朝政時皇帝着明黃色禮服(圖1-2),祭天時着藍色禮服(圖1-3),祭日時着紅色禮服(圖1-4),祭月時着月白色禮服(圖1-5),祭地時着黃色禮服(圖1-6)。需要注意的是,皇帝辦理朝政所着明黃色的禮服,是有石青色接袖的,而祭祀時所着禮服是沒有石青色接袖的。
清宮皇帝朝袍都是圓領,沒有立領,更沒有黃色或紅色立領上刺繡金龍的。朝袍的披領又稱為扇肩、大領,披領面飾相向行龍兩尊,披領的裡子用大紅色織金緞,沒有其他顔色,所用金線有片金和撚金之分。
圖1-2黃緞繡金龍貂皮鑲海龍皮邊朝袍
圖1-3寶藍緞平金彩繡龍朝袍
圖1-4大紅緞繡彩雲水金龍染銀鼠皮邊男袷朝袍
圖1-5月白紗織金過肩龍袷朝袍
圖1-6明黃色緞繡彩雲金龍夾朝袍朝袍的祍,位于前身右側腰帷下,矩形,面飾正龍一尊,其作用是“别尊卑,彰有德”,是皇帝禮服的象征(圖1-7)。
朝袍的掩襟傳承了漢民族服飾的傳統。自古漢民族的禮服是有掩襟的,而便服(亵服)是沒有掩襟的,清代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在滿漢服飾文化的交融中,取其有益,為己所用。
同樣,朝袍腰帷以下的“裳”,也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細節,體現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可錯亂的封建等級理念。裳的襞積就是腰帷下密集均勻的細折,是有别于喪服的特征,喪服的襞積隻設于左右,而禮服和祭祀服飾的襞積,是環腰帷一周的。可見,清代帝王在禮服形制上完全繼承了中原地區皇帝古代祭服、朝服的這種“襞積無數”的傳統。
朝袍的上身,後背正中,領下約十五厘米處和披領的裡子相對的地方都設有“背雲”,是兩條明黃色絲縧綴背雲寶蓋、飯塊珠和珊瑚綴角。
皇帝朝袍如果是夾的、綿的,其裡子所用顔色是月白色,沒有其他顔色,質地是暗花绫、素紡絲綢等。馬蹄袖的面是石青色的,上飾金龍一尊,馬蹄袖的裡子都是用月白色,素緞或素紡絲綢為之,沒有黃色或紅色緞刺繡金龍的馬蹄袖裡子。馬蹄袖一般情況下是挽起露出裡子的,所以我們常見的馬蹄袖端應該都是月白色的,隻有行禮時放下,露出石青色飾金龍的面。馬蹄袖端的寬度是有變化的,清朝早期、中期、晚期的尺寸是不同的。
朝袍的扣子是銅鍍金錾花扣,或者銅鍍金光素扣,不用玉扣和盤扣。
秋冬季,朝袍外面可以套穿端罩亦或衮服,将披領披在外面,朝珠也佩戴在外面。
端罩是冬天穿着在朝袍外面的禮服,形制是圓領、對襟、袖端平而闊、左右開裾,開裾處各飾飄帶兩條,直身式褂(圖2-1、2-2)。
清代服飾制度規定,端罩所用材質有黑狐皮、紫貂皮、青狐皮、貂皮、猞猁狲皮、紅豹皮、黃狐皮七種。皇帝端罩等級最高,使用黑狐皮、紫貂皮。
端罩裡子都為明黃色,沒有其他顔色。材質為素緞、暗花緞、江綢、暗花绫等。端罩的扣子也是銅鍍金錾花扣,或者銅鍍金光素扣,不用玉扣、盤扣。
衮服也是穿着在朝袍外面的禮服,在氣候較暖,不用套穿端罩時,可套穿衮服。衮服有單、夾、綿等品種。形制是圓領、對襟、袖端平而闊、直身式褂。夾的或綿的衮服裡子都是月白色的,質地是素緞、暗花緞、暗花绫等。扣子是銅鍍金錾花扣,或者銅鍍金光素扣,不用玉扣、盤扣。
皇帝衮服兩肩和前胸、後背飾四團龍,間飾祥雲,亦或雜寶、暗八仙等。兩肩飾十二章紋飾中的“日、月”。在清宮,隻有皇帝的四團龍外褂叫衮服,其他人等的四團龍外褂,去兩肩“日、月”,稱為“龍褂”。
朝珠是皇帝着禮服、吉服、常服時禦用。圖1-7大紅緞繡彩雲水金龍染銀鼠皮邊男袷朝袍(局部)
圖2-1明黃綢黑狐皮端罩
圖2-2清帝唯一一幅着端罩的畫像
圖3石青緞繡四團五彩雲蝠緝米珠棉龍褂
圖4-1青金石朝珠
圖4-2蜜蠟朝珠朝珠的形制是一百零八顆珠,用四顆佛頭珠分為四部分,象征一年有四季,其中一顆佛頭綴佛塔、背雲寶蓋、綴角,絲帶的顔色是明黃的,标志着皇帝至高無上的等級,垂于背後,稱為“背雲”。朝珠上有記念三挂,每挂十顆小珠,意喻一個月有上、中、下三旬,每旬十天,共三十天。
朝珠材質非常豐富,有東珠、青金石、珊瑚、蜜蠟、綠松石等,品質也有不同。皇帝的禦用朝珠要根據不同的政務佩戴,隻佩戴一盤。祭天時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時佩戴蜜蠟朝珠,祭日時佩戴珊瑚朝珠,祭月時佩戴綠松石朝珠。受理朝政時佩戴東珠朝珠(圖4-1至4-5)。
齋戒牌是皇帝及文武官員、皇親國戚在行祭祀禮前後齋戒期間佩戴的警示牌,尺寸約如掌心大小。材質有玉雕、翡翠、碧玺、木雕、金累絲、刺繡等多種,牌正面為“齋戒”二字,背面為滿文(圖5-1、5-2)。皇帝、皇後、皇太後禦用的齋戒牌的絲縧是明黃色的,他人不得僭越。
據記載,雍正十年(1732),皇帝認為齋戒期間雖然官署均立有齋戒牌,但“恐言動起居之際稍有懈慢”,所以将齋戒牌尺寸縮小,讓官員人等在齋戒期間佩戴于胸前,相互之間可以時時看見,“以期簡束身心,竭誠緻敬,不稍放逸”。
朝服帶又稱為“忠孝帶”“朝帶”,是着朝袍時束于腰間的明黃色腰帶,完全體現了遊牧民族服飾需束身簡捷的傳統。《大清會典》規定,皇帝朝帶有兩款,一款圓版(飾版),一款方版。其形制是:明黃色的帶和縧,金圓版雕龍紋,四塊,飾寶石及東珠五枚,周圍飾珍珠二十枚,左右佩帉為上廣下銳形,月白色、白色各一,并飾中約,镂金圓結,上飾寶石與金圓版相同,并圍飾珍珠三十枚,佩囊(荷包)紋飾為刺繡,另佩燧、觽、刀、削随意。
方版的朝帶多用于祭祀,上面裝飾的寶石,圜丘用青金石,方澤用黃玉,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白玉。圜丘時佩帉用青色(黑),中約飾圓結,飾東珠四枚,佩囊(荷包)用石青色,寶石綴角随版色。朝帶上的飾物小而精,所佩荷包、火鐮、觽、匕首等,甚至指南針,都是為了适應騎馬征戰的需要。
嚴格地說,故宮現藏“忠孝帶”沒有《大清會典·輿服志》所繪制的“上廣下銳形”的佩帉,雖然其他裝飾符合典制規定,但僅這一個細節,就不能說是完整的朝服帶,這是曆史留下的遺憾。
朝冠是皇帝着朝服時禦用的冠。《大清會典》規定的朝冠有冬朝冠、夏朝冠之分。冬朝冠的形制是:冠的檐上仰,檐根據時節用熏貂亦或黑狐皮。頂飾朱緯,略長出檐,頂子為三層,每層貫東珠一枚,金龍四尊和珍珠,頂端大珍珠一枚,梁珍珠兩枚。檐下兩側綴可松緊活動的布帶子交于颌下(圖7-1)。
夏朝冠形制是,用玉草、藤絲、竹絲編成,再用細羅裝飾冠面,緣用石青色織金緞(片金)飾,冠裡用紅色織金緞(片金)或紅色紗飾,裡面有帽圈,并綴元青色帶子交于下颌。檐下敞,冠頂飾朱緯,冠前檐上飾金佛,飾東珠十五枚,後檐上飾舍林,飾東珠七枚。頂子如冬朝冠。
圖4-3珊瑚朝珠
圖4-4松石朝珠
圖4-5東珠朝珠
圖5-1金累絲嵌松石齋戒牌(正面)
圖5-2金累絲嵌松石齋戒牌(背面)皇帝的朝冠上所飾朱緯有絲絨不加撚的,一般是鋪一層,約寸厚,蓋住冠面。而單股加撚的和雙股加撚的朱緯,僅用單層,蓋住冠面。
值得注意的是,皇帝朝冠的帶子都是細的元青色帶子,做成可伸縮的環狀交于颌下,并不是如影視劇裡演繹的明黃色寬緞帶,系蝴蝶結于颌下。
故宮藏皇帝的朝冠多不完整,大多是缺頂子,有的是隻有座殘留,缺了頂子上最重要的寶石(圖7-2)。因為頂子的材質大多珍稀,因此曾經将其分開保管,這是曆史造成的狀況,希望今後頂子和冠能重合為一體。
朝靴是皇帝着朝服時禦用的(圖8-1、8-2),形制為木底,無左右之分,靴靿及膝,前有一明黃色帶為穿着時方便提用。靴靿的裡子為素緞亦或素綢,為穿着時順滑,但腳底部分為細棉布,以便穿着時增加摩擦力。靴面為素緞或暗花緞,以各式刺繡裝飾,或為妝花、織金緞,皇帝朝靴色用明黃、石青。皇帝朝靴裡面的襪子同樣是高靿的,襪靿為刺繡或妝花、織錦,色用明黃、石青等。襪子的腳面、襪底是用細棉布做的,也是為了增加摩擦力,走路舒适(圖8-3)。
圖6忠孝帶
圖7-1熏貂皮朝冠
圖7-2絨纓料石頂皇帝冬朝冠
圖8-1黃雲緞串珠朝靴
圖8-2石青絨串珠朝靴
圖8-3明黃綢繡彩雲金龍高腰二吉服
皇帝吉服包括龍袍、衮服、吉服冠、吉服帶,皇帝吉服稱為“龍袍”,在清宮,隻有皇帝、後妃的吉服可以稱為“龍袍”,其他人吉服稱為“蟒袍”。
吉服袍(龍袍)用于除夕、元旦、萬壽、冬至等節日,以及先農壇耕耤(音:及)禮、筵宴、大婚、中秋節、七夕節、端陽節、上皇太後徽号、太和殿
閱視祝版、中和殿閱視祝版、長春宮祭殿神、坤甯宮磕頭、坤甯宮祭新月神、奉先殿行禮、藥王聖誕、坤甯宮還願、頒诏受賀、大高殿開光等活動期間。
皇帝吉服袍(龍袍)形制是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端、裾四開,直身式袍服,綴銅鍍金錾花扣或銅鍍金光素扣(圖9-1、9-2)。顔色有:明黃、石青、藍色、醬色、棕色等。因為是喜慶吉日穿着,色彩不拘泥于典制,所以皇帝着吉服期間又稱為“花衣期”“彩服期”(圖9-3、9-4)。
皇帝的吉服袍(龍袍)裡子為明黃色或月白色的暗花绫居多,不用其他顔色。馬蹄袖端的裡子是月白色素緞或者是暗花绫的,沒有其他顔色的。冬天的吉服袍有的鑲有皮領(圖9-5),有的鑲有夾領,但是夾領的顔色與袍服的顔色是不同的,一般領子是石青色緞的,筆者曾仔細觀察針腳,明顯是後做的領子鑲上去的,是為了護頸保暖,若用領衣,則領子是月白色的,沒有其他顔色。清代服飾制度規定吉服袍是沒有披領的,所以,着吉服袍時,不能帶披領。
皇帝吉服袍的紋樣以龍紋為主,與朝袍一樣,飾九尊金龍,位置是:前胸一尊、後背一尊、兩肩各一尊、前後下幅各兩尊,掩襟一尊。因此直觀龍袍,前後身都為五尊金龍,而實際全身共九尊金龍(不計邊飾、馬蹄袖等次要紋飾),象征皇帝的“九五之尊”。龍袍間飾十二章紋、五彩祥雲、雜寶、暗八仙、金團壽字紋等。下幅的海水江崖紋飾稱為“立水”,立水的紋樣各朝均有不同,清中期以前,立水的水紋層次豐富,色彩雅緻,線條流暢;晚清,立水的水紋較長,層次少,顯得呆闆(圖9-6)。圖9-1清人畫乾隆吉服像軸
圖9-2缂金彩藍龍青白狐皮袍
圖9-3寶藍江綢平金銀龍袷袍
圖9-4绛色緞平金勾蓮龍男袷袍
圖9-5明黃緞繡雲蝠金龍銀鼠皮袍清宮服飾的開裾是和等級制度分不開的,開裾多(四開裾)且長的服飾,等級高,在吉服裡顯得尤為突出。除皇帝及宗室以外其他人等,不許用四開裾的服飾,皇帝服飾的四開裾是最長的。
衮服是皇帝着吉服時套穿在外面的服飾,形制用途與禮服的衮服沒有區别。
吉服冠是皇帝着吉服時禦用,有冬夏兩款,冬款吉服冠帽檐上仰,用紫貂,冠面飾朱緯,頂子為金錾花座,上銜大珍珠一枚。夏款吉服冠是用玉草或藤絲編織而成,面裱石青色羅,裡飾紅色紗或綢,緣飾石青色片金織金緞,冠檐下敞,上面綴朱緯,也有帽圈和可伸縮的帽帶。頂子和冬吉服冠相同。
吉服帶是皇帝着吉服時禦用。皇帝的吉服帶細節沒有朝服帶嚴格,典制記載也有“随所欲”“惟宜”字樣,但是并不是說可以違反等級制度。皇帝吉服帶顔色為明黃,镂金版四枚,方、圓“随所欲”。其他的可以仿朝服帶為之。值得注意的是,制度規定,吉服帶的佩帉用白色,直條式,下端是平齊的,與朝服帶的“左右佩帉……月白色、白色各一”“上廣下銳形”有區别。
此外,皇帝着吉服時所禦用朝珠、靴,都可以仿照着朝服時辦理。吉服的扣飾都是銅鍍金錾花扣或光素扣,不用其他材質的,也不用盤扣,扣别的長短因朝代不同有很大不同,是比較重要的細節。
禮服和吉服是清代輿服制度最為重要的服飾,可深入研究的課題很多,但是,細節是鑒定時代的重要内容,注意和尊重實物史料細節是文物研究必不可少的。
圖9-6杏黃缂絲五彩雲蝠八福金龍小夾袍
圖10吉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