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談談我們當前的用字情況及規範字表

談談我們當前的用字情況及規範字表

時間:2024-11-08 12:13:37

撰文/齊沖天

推行全國語言文字的規範化,這是完全必要的。20世紀50年代,《人民日報》就發表了要求語言文字純潔而健康地發展的社論,這是完全正确的。在曆史上,唐太宗登基後,就頒發了全國通行的文字以什麼書的用字為标準的命令。唐代的書法如此盛行,誰又亂寫錯字了?在我們曆史如此悠久、幅員如此遼闊的國度,文字的規範非常重要。

當前的文字規範,是不能盡如人意的。我到杭州去旅遊,住在西湖邊上嶽王廟隔壁的一家旅館裡,一出門就見到嶽王廟門口一人高的四個大字:壯懷激烈。那個“壯”字本是從“士”的,卻寫從“土”了。我正要去提意見,不料一個戴紅領巾的小朋友正在提意見,說這個“壯”字錯了,怎麼它的右邊多了一個點?服務的小姐告訴他,這是書法家為了妝點,多寫一個點,不算錯字。我接着對小姐說,“壯”字從“士”,今天還說“壯士”,這裡寫從“土”,便是錯字。小姐便無言以對了。

海南島“天涯海角”景點的大門兩旁有一副對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料那個“己”字寫成“已”字了。新疆有座火焰山,《西遊記》裡也曾寫到的。當地政府運來了一塊大石,請了一位書法家來題字,不料他把焰字的右旁寫從“舀”了,漢字中就沒有那麼一個字。江蘇金壇縣是乾嘉學派中公認的頭号代表人物段玉裁的家鄉,段是專門研究語言文字的大家,那裡建有他的紀念館。将近半個世紀之前,為紀念段玉裁的誕辰,特意請人寫了紀念段玉裁誕辰的大标語,不料這個“念”字上部的“今”字,寫成了“令”字。當年語言文字學家周祖谟先生走過去看了看,我問周先生:“這個‘念’字錯了吧?”周先生說:“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這個點作辯護。”事情已經過去快半個世紀了,标語還在那裡挂着。山東棗莊、台兒莊的人寫這個“莊”字,大約是一半的人寫從“土”,一半的人寫從“士”,我問他們到底是從“土”還是從“士”,他們就不知道了。

諸如此類的現象,不勝枚舉。所以我說,當前我們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并不算好。過去的人寫錯字,錯了就改,因為不改似乎很不光彩。而我們現在錯了卻不一定改,經常将錯就錯地錯下去了。所以我說,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們現在報刊上的用字情況怎樣呢?

報紙每天要出,并要傳遍全國。現在報刊用字都統一使用全國規範字表的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了。那麼,規範字表的字是否都符合規範?

例如那個“毒”字,下邊是一個“母”字。毒害、吸毒跟母親有什麼關系呢?有的字典還把“毒”字歸入“母”字為偏旁的部首字的行列裡,都是錯誤的。“毒”字是從“毐”(ǎi)字來的。士而毋行便是毐,所以下部是一個“毋”字。毐字上面又加一個“”字,士而毋行像草木一樣滋長起來,便成毒害了,所以毒字一向寫從“毋”。怎麼能從“母”呢?“毒”字從母,不就是一個錯字了嗎?幾千年以來的“毒”字都是從“毋”的啊。毒字錯了,碡、瑇、纛等字,不也都成問題了嗎?

又如那個低碳的“碳”字,右下角寫作一個灰字,已經成灰了,還怎麼能叫“碳”呢?炭、碳等字本應從“屵”,指山岩中挖掘出來的可燃之物。廠,原本是岩崖的廠字,則為右手的右字。形、音、義差别都不小,是不能混同的。“碳”字錯了,“羰”字也就錯了。

又如那個“”字,是人立于土上,故得挺立之義,最後一橫長,是由“土”字組成的。若是寫從“壬”,則是中間一橫長,最後一橫短,任、妊、衽、饪、紝皆從壬。可是,廷、莛、庭、蜓、霆、挺、珽、梃、铤、颋、艇等字,也皆從壬,不就都成了問題嗎?

若是我們再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看當前的規範字表,也有許多問題值得讨論。

我們的文字,從筆畫到結體,整幅的字還有布局,都有藝術上的考慮。例如橫平豎直、撇捺的伸縮、點勾提的應用,都有講究。有許多是各人自己的獨特因素,有許多是大家遵守的共同規則。規範字表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例如重捺字,一個字如果出現兩個或三個捺腳時,隻能保留一個,其馀的就要轉換為點,或别的筆畫,不能出現重捺。這種藝術思想是很傑出的,是學習寫字時就要交代的。可是規範字表就出現一批重捺字,如逢、篷、縫、森、衆、逾、透等等。

還有一些是制定規範字表時可待研究的問題。如“木”字有沒有勾?規範字表中的“木”字沒有勾,朵、躲也沒有,可是茶、陳等字就有勾,那麼,什麼情況下沒有勾,什麼情況下有勾,就要有個說法,不能是随意性的。還有“木”字的撇捺,什麼情況下變成左右兩點,什麼情況下不變?如朵、染、架等字下部“木”字的撇捺皆不作點,但是曆來的書寫經驗說:橫短直長者撇捺必伸,橫長直短者撇捺必縮。這樣就排除了伸了又伸或縮了又縮的笨拙筆墨,而是來了個伸縮變化、錯落有緻的活躍局面。

規範字表的制定,是由國家語委來完成的。語委中恐怕也沒有書法家,沒有深入聽取書法界人士的意見,以緻在這方面出現問題。規範字表有了錯字,無論是文字方面的或書法方面的,全國的大、中、小學教材,規範字典,就都跟着出錯。最嚴重的自然就是每天都在出版,并立即傳遍全國的報刊用字。所以說,我們現在全國的用字情況,并不美好。缺點錯誤,幾乎随處可見。在語言文字方面,還有許多工作有待我們努力,既有普及方面的工作,更有許多是文字的研究和提高方面的工作。

像英語這樣,使用的是地道的拼音文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或民族的文字是拼音文字,他們的情況怎樣呢?現在英國人對莎士比亞的作品讀起來沒有問題,那是四百多年前的作品。若是再提前二百年,喬叟的作品,英國人就難以讀懂了,就需要大量地注音,跟我們讀古漢語差不多了。而我們的古漢語,主要指兩三千年前周秦至西漢時代的語言文字。這裡的年代差距甚大。若是再考慮地域的話,會出現更大差距。

于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我們的祖先在創造文字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走拼音文字的路,而是創造出形、音、義相兼的相對繁難的漢字的路。漢字的創造者,都是一代代審音析義的高手,要創造拼音文字,對他們來說反倒是不費力氣的事。形、音、義相兼的文字給我們帶來了兩三千年漢字的相對穩定局面。談論語言文字問題,要在千百年的跨度中來考察。至于一時的用字問題,也是要從幾年或幾十年的跨度來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