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兩句:“伏虣藏虎,乳血飡膚。”“虣”字有的版本作“甝”,《古今文選》選這篇文章的時候把它注音成gàn,不大可靠,因為它在《廣韻》下平聲“二十三談”這一韻,胡幹切,應該是hān,音同“酣”。那麼“甝”是什麼意思呢?白虎,老虎的一種。“伏甝”,“伏”指埋伏,就是說埋伏了“甝”這種可怕的猛獸。“乳血飡膚”,“乳”字本來是名詞,比如牛乳、母乳,是用來喝的、飲的,此處引申為動詞;“飡”,通我們常常說早餐晚餐的“餐”字,另外它還通“飧”字,念作sūn,這裡它不是“飧”的意思,是“餐”的意思,同動詞“吃”。荒涼的廣陵城裡邊,到處都伏藏着可怕的猛獸,“乳血飡膚”,喝人的血,吃人的肉。“膚”字本意為皮膚,但是在這裡指肌膚、肌肉。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崩”是倒下來的,折斷的,崩倒的;“榛”是叢生的草木,很雜亂的。這些草木“塞路”,堵塞得道路都走不通了。“峥嵘古馗”,“峥嵘”兩個字形容很深遠、很黑暗的樣子;“古馗”,我們常常說四通八達,而九達的道路叫做“馗”。從前行人行走的路,現在變成如此荒涼、古老的道路,茫茫一片,被雜亂叢生的樹木堵塞了,很陰森。
“白楊早落,塞草前衰”。“塞”念作sè時是動詞,念sài時是說邊塞的意思,名詞。“白楊”是一種植物,高大的落葉喬木,生長在北方,葉子很大,葉柄很長。每當有風吹來的時候,葉子搖動發出很大的蕭蕭的聲音,聽起來很荒涼、很凄涼。“白楊早落”,白楊樹剛到秋天,葉子就在秋風之中簌簌飄落,也是很凄涼的景緻;塞草呢,“前衰”,提前、很早就衰落、枯黃了。為什麼說“塞草前衰”呢?本來是說在北方的邊塞,比較寒冷的地方,草木都凋零得比較早。而廣陵城并不是北方的塞外,鮑照現在為什麼也說它是塞草?其實他這裡實在就是形容、描寫廣陵城的荒涼,這種凋敝的樣子好像是塞外一樣。
“棱棱霜氣,蔌蔌風威”。“棱”字本來是我們常常說的棱角,凡是說很嚴厲的樣子就是有“棱”。“棱”字在這裡形容霜氣嚴寒。秋天天氣慢慢地變涼,寒冷的氣流撲在人的身上覺得很嚴寒,很淩厲。“蔌蔌風威”,風吹得很強勁的時候發出來的聲音,我們聽上去就感覺到這個風的強勁,是簌簌的風力,感覺到這個風威力的強大。
“棱棱霜氣,蔌蔌風威”,是寫秋天荒涼、寒冷的樣子,那麼在這樣的天氣下草木會如何呢?“孤蓬自振,驚沙坐飛”。蓬是一種植物,蓬草,每當到秋天的時候它的根就枯折了,它的莖就折斷了。秋風一吹,折斷的蓬草就随風飄轉。白居易有一句詩:“辭根散作九秋蓬”,“辭根”,離開它的本根,枯萎折斷,随風飄轉。特别是那些孤生的蓬草,旁邊沒有依靠,沒有伴侶,所以風一吹來它就更容易折斷了,這就是孤蓬。“自振”,振是說被拔起來的意思,我們常常說振拔,就是它很自然地自己就被拔起來了。不用加什麼外力、人力,而是風一吹,蓬草自己就折斷了,之後就被拔起來了。“孤蓬自振,驚沙坐飛”,沙當然是說沙石了,沙石被簌簌的寒風吹起來,受到驚動了,所以說是“驚沙”。這個“坐飛”的“坐”字用得很妙,李善的注解說“無故而飛曰坐飛”,解釋得很好。“坐”字本來是不動,無緣無故地飛起來,就叫做“坐飛”,也就是橫飛、亂飛的意思,沙石因風而亂飛于空中。
後面兩句“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秋天的時候,不但滿眼都是荒涼的樣子,“孤蓬自振,驚沙坐飛”,還可以看到“灌莽”,這個“灌”字是叢生的意思,我們常常說有喬木、灌木,灌木都是比較矮小而叢生的草木。“莽”當然就是草莽、草木的意思,廣陵城裡邊現在到處都是叢生的草木。“杳而無際”,“杳”是說深遠,望過去一大片都是深邃的草木。“無際”,沒有邊際,草木都長滿了。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剛剛開始講這篇《蕪城賦》的時候,說繁盛時期是“廛闬撲地,歌吹沸天”,滿地都是屋舍、裡巷,而現在卻到處都是灌莽了,深遠杳渺,沒有邊際。“叢薄紛其相依”,“灌莽”跟“叢薄”這兩個詞,實在是相對、相當的兩個詞。“叢”字當然是叢生的意思;“薄”是草木相交雜,念作bó,其實我們實在應該把它念成bò,入聲。叢生的交雜的草木很紛亂,互相糾纏在一起,長得很密的樣子。“依”是說依靠得很近,長得很繁密。一堆一堆的莽生長在這個荒野上,長得很深邃,望不見邊際;還有糾纏在一起的“叢薄”,叢生的草木,相互交雜,也長得很繁密。
下面我們再接着看:“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我們講到過,在廣陵城全盛的時代,那裡的建築是“劃崇墉,刳浚洫”,挖掘了很深的護城河。那麼當年的護城河到今日如何了?是“通池既已夷”,“通池”就指的是這些城壕、護城河;高的東西把它削平叫“夷”,低的東西把它填平也叫做夷,“夷”即是平的意思。他說那個通池、城壕,現在都已經被填平了,當年是“刳浚洫”,挖得越深越好,而當年費盡勞力挖的這些“浚洫”,現在卻“既已夷”。下一句說“峻隅又以頹”,“峻”是高峻的樣子,“隅”本意即角落。這裡說“城隅”,就是城牆的那個牆角,泛指城牆。廣陵城的當年是“刳浚洫”“格高五嶽,袤廣三墳”,但是現在,高大的城牆“又以頹”,坍塌、傾倒了。第二段跟第三段形成一個很明顯的對比。
“直視千裡外,唯見起黃埃”。“直視”是說眼睛一直地向前看去,可以看到千裡之外的地方,看到很遠。而千裡之外的這麼廣大的一片地方,看到些什麼呢?“唯見起黃埃”,隻看到那“黃埃”,“埃”是說塵埃,隻看到那些黃土、黃沙随風起舞。“起”是被風吹起、随風飛動的樣子。
“凝思寂聽,心傷已摧”。“凝”是說安靜下來;“思”是深思,當我們心神安定下來寂聽——“寂”是寂靜——靜靜地聽的時候,聽見些什麼?聽見飛沙走石、狼狐嚎叫的聲音。于是“心傷已摧”,真是使人心裡面哀傷,哀傷到什麼程度?哀傷到“摧”,摧折、碎裂的樣子,極言其哀傷。我們常常形容人心裡邊的哀傷時說斷腸、心碎,就是覺得心都要碎裂的樣子。這個“摧”字,注解上引用了《後漢書·列女傳》裡邊蔡文姬的詩,說:“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當她要從胡地回到中原來的時候,不得不把在胡地所生的小孩子留在那邊,所以說“念我出腹子”,想到我自己親生的兒子,現在就要分離了;“胸臆為摧敗”,我的胸懷都為之而摧傷、碎裂了。“摧”是摧傷、碎裂的意思。所以“凝思寂聽”的結果,是“心傷已摧”。這一段寫廣陵城的荒涼,也是極其感動人的。(胡靜整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