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追憶殷海光先生的晚年境遇(下)

追憶殷海光先生的晚年境遇(下)

時間:2024-11-08 11:37:24

四春蠶吐絲——病困交織中晚年的反思

生于1919年的殷先生,自稱“五四後期人物”。他在給張灏的信中曾說:“這種人,吸收了‘五四’的許多觀念,‘五四’的血液尚在他的血管裡奔流,他也居然還保持着那一時代傳衍下來的銳氣和浪漫主義的色彩。”在殷先生身上,除去典型的“五四”精神,他所承繼的還有“五四”一代批判中國傳統的思想立場。

說殷先生“反傳統”其實并不确切,較恰當地說應當是“反道學”。在《旅人小記》中,他說:“筆者平生可說無私怨,但平生思想上最大的敵人就是道學。在任何場合之下,筆者不辭與所謂道學戰,筆者亦将不會放棄這一工作。”之所以如此,原因是“筆者個人自了解人事到現代,深刻了解道學的毒害實在太大太深了。人生經驗的增加,使我對這一點堅持不移”。殷先生所謂的“人生經驗”,與他的童年記憶密不可分。在晚年給林毓生的信中,他曾經寫道:“在家世方面,當我童少年時,家道已經中落,但是長一輩的人還要擺出一副架子,說話矯揉造作,室屋之内充滿理學式的虛僞。我簡直讨厭透了!這成為我日後不分青紅皂白的反傳統文化的心理基礎。”可見,晚年的殷先生一方面重申自己的這一立場,同時也在更為開闊的視野中做出了反思。

在為殷先生筆錄“病中遺言”時,我發現:“以往殷老師所着重的都是知識問題,如今他所關切的是人生或心靈的問題。他眼看這個世界技術化愈來愈強,而人的道德理想愈來愈敗壞,人的心靈愈來愈萎縮,人的生活愈來愈繁忙,四周的空氣愈來愈污染。這種情境,使他焦慮,逼他反省,令他尋求解答。以此,他擴大了思想的角度和範圍,而伸入人的切身的問題,而透入生命的層域中。漸漸地,他了解到古往今來世界不同的文化領域中,古典的中國文化分子對生活層面,以及心靈的層面都曾作過妥當的安排。”

由于殷先生在“病中遺言”中的主張與他以往的觀點有所區别,加之我本人在日後主要從事道家哲學的研究工作,所以有的朋友以為其中也包含了我的意見。這種誤解,我想,有必要再度進行說明。

我在整理殷先生的部分遺物時,發現了一份他在生前準備的英文演講稿,題為MyViewofChinesePhilosophy(《我對中國哲學的看法》)。這是一篇由三部分組成、已經高度成型、署名YinFu-sheng(即殷福生——陳鼓應注)的文章。于是,我的學生鄒台蒂把它翻譯成中文,發表在1971年1月出版的《大學雜志》第37期上。我之所以有這份稿件,是殷師母整理殷先生書冊時交給我的。正是在這篇文章中,殷先生對于中國傳統的思想資源給予了肯定性的評價,并且系統論述了自己的觀點。這與他在“病中遺言”中的相關主張,恰好彼此呼應。所以,在編輯《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時,我把《我對中國哲學的看法》中文譯本收錄了進去,希望更加完整地呈現殷先生晚年的思想圖景。

關于殷先生臨終前的情況,王曉波在《殷海光先生臨終日志》中已有記載。我想補充的隻是我當時的心情。記得一天接到師母的電話,說殷先生的狀況很不好,随時都有生命危險,希望我們幫忙把他趕緊送到台大醫院去。深沉的夜色,夾雜着我們緊張與恐慌的心靈。此前雖然殷先生的病情一直不太樂觀,但我們似乎從未意識到他會真的離開我們。而就在那一刻,我的内心真正有一種被掏空了的感覺。

入院以後,殷先生的生命得以延長了幾天。在他去世前,一次,我正從外面進來,就在步入病房的刹那,聽到師母在跟她的嫂嫂說:“這些學生都很好,但在這個環境中,卻沒有被愛的感覺。”師母說完就哭了。站在門口的我,也聞聲落淚了。

2013年,師母也去世了。在殷先生離開後的近半個世紀的時光中,我時常想到師母說的這句話。這句話的确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上,讓我想起在我最困頓的時候,有我的老師陪伴着我,我們相對無言,同時又一起探索。那時的我,雖然感受不到社會的愛,但殷先生給我的,卻是讓我至今消受不盡的人間的溫暖。

五殷先生的家國情懷

在台灣這座“無魂之島”上,殷先生備受壓抑,但也始終抗争着。最為内在地支撐着他的力量,是他的深沉而澎湃的家國情懷。

越到晚年,殷先生的家國之思愈加強烈。有時談起往事,他會動情地說:“我殷海光,家住長江頭……”然後哽咽,甚至泣不成聲。1967年,他在寫給朱一鳴的信中說:“午夜夢回,苦思焦慮的,就是故土故人,大地河山,七億同胞的和平、生命、幸福的問題。我雖身陷困逆,對這些問題未嘗一日去懷。”正如林毓生在《殷海光先生一生奮鬥的永恒意義》一文中所說:“殷先生雖然談起學問來,有時冷峻高邁,實際上,他看到、聽到社會上的不平即熱血沸騰;他熾熱的心,無時無刻不去關心着苦難的中國。”

晚年的殷先生,在聊天中與我談到最多的是他在西南聯大讀書時期的經曆。在我看來,抗戰烽火中的西南聯大,是他一生的精神原點。1968年8月18日,在給盧鴻材的信中,他談道:“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的歲月裡,和我心靈契合的老師及同學随時可以碰見。在學校附近文林街一帶的茶點裡,在郊外滇池旁,在山坡松柏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我們的蹤迹,常常可以聽到我們談東說西。現在,我回憶起來,總覺得‘夢魂不到關山難’!内心說不出的想念。”這是殷先生的肺腑之言。

對于曆史人物的評價,應當放在特定的時代脈絡中進行。我自己所經曆的,尚且是一個内憂外患的世界,殷先生更是如此。大的動蕩,造就了他大的視野與胸懷。中國傳統的士階層所擁有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抗戰時期被重新激發出來。殷先生在西南聯大,感染的正是這種傳統的力量。所以,他自始至終都具有濃郁的家國情懷,與一般的自由主義者非常不同。在他的思想中,民主與民族是彼此交織的。

在給朱一鳴的信中,殷先生提出了他對于未來國際關系格局的看法。他說:“未來的世界,并非如包爾所說的‘三個半’權力,而是在美國、蘇俄及中國三個權力重心的動力(dynamism)支配之下。我把這個形勢稱為‘新三國’。這三個新三國有兩個結合原理:一個是人種,依照這個原理而行的結合是美蘇以對中;另一個結合原理是ideology(意理)及politico-socialsystem(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依照這一原理而行的結合是中蘇以對美。在上述兩種可能結合中,無論哪一種結合,都可構成世界勢力之一緊張的均衡,而勉強保持不安定的和平。”

對照殷先生身後近半個世紀的曆程,可見他當年的遠見,正在日後逐漸實現。他特别指出:“美國能給世界什麼呢?除了金錢與武器以外,什麼也沒有了!美國的金錢已在不夠穩定的狀态。美國的武器獨占局面已成過去:美國會造的大體别人也會造。”

當殷先生提出“新三國”的觀點時,海峽兩岸一邊是“白色恐怖”,一邊是“文革浩劫”。但現實的挫折并未創傷他的信心。知識分子的時代感,在殷先生的文字中躍動;而在與他的日常交往中,更讓我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種可以引領青年人從洞穴中穿行、看到陽光的力量。

為編輯《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我再次向殷先生的朋友——聶華苓大姐征求版權。她在回信中寫道:“多年不見了。套一句俗話,但卻真實:往事如煙。”

殷先生曾經談到,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一位是金嶽霖先生,一位是熊十力先生。他說,金先生給了我分析問題的頭腦,熊先生給了我一種濃烈的生命感。或許我可以說,對我影響最大的老師,一位是方東美先生,一位是殷海光先生。方先生指引我“學術人生”的動力與方向,殷先生指引我“現實人生”的立場與情懷。

1966年1月14日,殷先生寫信給我,說道:“内心有難以言狀的凄涼。幸得二三知己,稍感慰藉。人和人内心深處相通,始覺共同存在。人海蒼茫,但願有心肝的人多多互相溫暖也。”這是我在追憶殷先生時,印象最深、也最想說的一句話。(全文完)

此文系陳鼓應編著新版《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中華書局即出)的代序,陳鼓應口述,李浴洋、苗玥筆錄。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

殷海光先生緻陳鼓應先生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