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沙門聖堅譯《太子須大拏經》記言:
太子适住一宿,山中空池皆出泉水,枯木諸樹皆生華葉,諸毒蟲獸皆為消滅,相食噉者皆自食草,諸雜果樹自然茂盛,百鳥嘤嘤相和悲鳴。曼坻主行采果以飼太子及其男女。二兒亦複舍父母行,在于水邊與禽獸戲,或有宿時。時男耶利騎師子上戲,師子跳踉,耶利堕地傷面血出。猕猴便取樹葉拭其面血,将至水邊以水洗之。太子在坐亦遙見之,曰:“禽獸乃有爾心。”(《大正藏》第03冊,No.0171《太子須大拏經》,421頁)莫高窟第419窟(隋代)主室窟頂東披“須大拏太子本生”故事畫、第423窟(隋代)窟頂前部東披“須大拏太子本生”故事畫中,都描繪了這一情節。畫面上,在樹林山澗,一童子正騎獅子玩耍,表現了“男耶利騎師子上戲,師子跳踉”的情景。這種兒童騎獅玩耍的畫面,在敦煌石窟壁畫中亦不多見,過去多不為學者所關注,現予揭出,以期方家留意。古代有鬥獸遊戲,但都在成人間進行,清代童蒙讀物《聲律啟蒙》有“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所謂馮婦虎,即《孟子·盡心章句下》所記馮婦搏虎之事:
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衆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撄。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衆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332頁)
可見春秋戰國時期,鬥獸已成勇敢者彰顯勇氣、智慧的一種遊戲,但鬥獸遊戲多由成人完成,文獻資料中亦不見鬥獅的記載。本篇所揭之兒童騎獅畫面,充滿神奇色彩。至于唐宋間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以玩具獅子供兒童玩耍的記載,筆者尚未找到有關資料,還祈博雅君子指示方向。
騎牛
如果翻檢《全唐詩》,我們可以看到,描寫兒童騎牛放牧的詩歌比比皆是,而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更是家喻戶曉。試想,幾個騎牛放牧的兒童一起,唱着牧歌,吹着短笛,一邊放牧,一邊嬉戲,這是何等的歡樂自由!牧童騎牛于兒童來說自是快樂的遊戲。莫高窟壁畫中保留的兒童騎牛圖像,可使我們體會這種兒童遊戲的快樂。莫高窟323窟南壁有一組依唐長安西明寺道宣(596-667)《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所繪的佛教感應事迹壁畫,其中一幅依“東晉楊都金像出渚緣”所繪,描寫東晉時期揚州百姓迎接佛像(阿育王造像)至長幹寺的情景。畫工在描繪此事時,特意增加了衆人迎佛的畫面。在一組前往迎佛的人群中,一老者騎牛背上,一手握缰繩,一手指向前方的載佛之船,老者身後,一兒童将外衣纏于腰間,一手扶老者左肩,一手指向船中佛像,顯得既驚奇又興奮。與此情景相同,在同壁西側,還繪有另一幅兒童騎牛圖。據《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西晉吳郡石像浮江緣》所記:西晉愍帝建興元年(313),惟衛、迦葉兩石佛像浮于吳縣松江滬渎口,巫、道來迎,則風浪驟起;僧人來迎,則風平浪靜。最終由佛教徒迎至通玄寺供養。據此所記,畫工在描繪二佛浮江、僧人稽首、僧衆往江邊迎佛像的場面時,繪一男子牽牛前行,牛背上坐一婦人手持香花,一兒童左手摟其腰間,側身用右手招呼另一位身着長裙、手持香花的婦女(圖1)。有人認為這是描寫祖孫三代共同迎佛的場景,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上述兩幅兒童騎牛圖,都不能找到經典來源,當是畫工據現實生活添加的場面。這兩幅兒童騎牛的畫面,一立一坐,一靜一動,表現兒童随大人出行時既期盼又興奮的心态。除此之外,筆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了另外的兒童騎牛圖像。這些圖像主要出現在《勞度叉鬥聖變》中。如莫高窟第146窟西壁《勞度叉鬥聖變》中。描繪佛弟子舍利弗與外道勞度叉鬥法,舍利弗大獲全勝,外道皆皈依佛法,前來觀看的僧俗群衆歡呼雀躍,有跳舞、奏樂者,有拍手鼓掌者,有僧人,有老妪,還有兩位騎牛的成人,其中一位懷中坐一兒童,一位背後坐一兒童,為我們了解古代兒童跟随成人參加社會活動的形象資料。而這一組兒童騎牛圖,在過去的相關介紹中幾乎沒有。筆者在調查中注意到,莫高窟壁畫中的兒童騎牛圖少而又少,今天看來,更顯珍貴。
圖1莫高窟第323窟主室南壁童子騎牛爬樹、采花
爬樹、采花是古代兒童常玩的遊戲,至今仍然流行。莫高窟第112窟西龛西壁,繪有七童子攀樹摘花的場景:在一棵開滿鮮花的樹上,有三童子已爬上樹梢,中間一童子正在摘花,左側一童子正要将采到的花扔給樹下的同伴,右側一童子剛爬上樹枝,似還未站穩,樹下有四童子,或俯拾地上花枝,或伸手接住同伴扔下的花,或試圖爬樹。七個小夥伴神情各異,而又和諧一體,充滿童趣。112窟西壁龛内的所繪為《彌勒經變》,此圖乃是以鮮花供養佛的場景。由于畫像前面有塑像,拍攝有一定難度,且莫高窟也僅此一幅爬樹采花圖,彌足珍貴。
百戲雜技
學術界一般認為百戲是在先秦時期的“講武之禮”即軍隊操演和競技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代,将百戲歸于散樂,《舊唐書·音樂二》記載:
圖2莫高窟第112窟西壁龛内西壁南側屏風畫群童采花(中唐)孫志軍攝《散樂》者,曆代有之,非部伍之聲,俳優歌舞雜奏。漢天子臨軒設樂,舍利獸從西方來,戲于殿前,激水成比目魚,跳躍嗽水,作霧翳日,化成黃龍,修八丈,出水戲,輝耀日光。繩系兩柱,相去數丈,二倡女對舞繩上,切肩而不傾。如是雜變,總名百戲……大抵《散樂》雜戲多幻術,幻術皆出西域,天竺尤甚。(《舊唐書·音樂二》,1072-1073頁)
可見百戲是在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其他民族雜技、幻術等技藝而形成的觀賞性娛樂活動。百戲以雜技、魔術及馬戲為主。唐宋時期,百戲既流行于宮廷王府,也活躍在坊巷村落,已成為人們休閑生活中一項常見的娛樂活動,且百戲活動因有兒童參與,更為獨特和吸引人。敦煌石窟壁畫中與兒童有關百戲雜技主要有頂竿、倒立、擲倒、疊羅漢等幾種。
頂竿
頂竿又稱橦伎、戴竿、透橦等。敦煌石窟中表現兒童頂竿的畫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現實生活中的頂竿圖。莫高窟第156窟北壁下部繪有《宋國夫人出行圖》,描繪晚唐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夫人出行的情節,最前部所繪的百戲場面,其中就有頂竿一節。圖畫中一伎人頭頂長竿,長竿上部有四童子正在做各種表演動作。
二是佛教瑞像中的頂竿圖。莫高窟第72窟南壁《劉薩诃因緣變》繪有涼州番禾縣(今永昌縣)北禦山谷石佛瑞像出現的故事,其中涼州東七裡澗佛頭出現,僧俗用肩輿送佛頭到禦山谷中安裝,及安裝後人們慶賀的情節。為了表現人們慶賀瑞像的場景,畫面上繪一伎者單腿獨立,頭頂長竿,長竿頂端一兒童正在做倒立動作,伎者兩旁,樂隊手持樂器正在演奏,整個畫面充滿祥和氣氛,将現實生活和宗教禮儀結合得非常完美。
三是為表現佛教經典内容的頂竿圖。鸠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末尾有四句偈語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乃宣揚世間一切事物皆空幻不實之思想。為表現這一内容,在莫高窟第361窟南壁《金剛經變》中,畫工描繪了一個頂竿場面:在一個三角形網上帷帳中,一伎人頭頂長竿,一小兒正在竿頂做倒立動作。敦煌石窟壁畫中,繪有頂竿圖像最多的是依初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所繪的《楞伽經變》。據賀世哲先生研究,頂竿圖多繪于《楞伽經變》中的“幻師喻”(賀世哲遺著,王惠民整理《敦煌楞伽經變考論》,《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中,以表現“譬如幻師以幻術力,依草木瓦石幻作衆生若幹色像,令其見者種種分别,皆無真實”(《大正藏》第16冊,No.672《楞枷經》卷2《集一切法品》,596頁)的佛教義理,說明客觀存在的一切皆虛幻非實。畫工在此也采用了頂竿圖的形式來表現這一教義。這些頂竿圖分别見于莫高窟第236窟南壁(中唐,吐蕃統治敦煌時期)、第156窟窟頂東披、第85窟窟頂東披、第138窟主室南壁、第9窟主室西壁、第459窟南壁、第61窟南壁、第55窟主室窟頂東披、第454窟主室南壁、第456窟南壁,除236窟繪于吐蕃統治敦煌時期外,馀皆繪于晚唐、五代、北宋時期。如莫高窟第61窟頂竿圖中,繪三角形帷帳,中豎一竿,竿頂置一圓輪,一小兒腳踩圓輪進行表演,另一小兒單腳立于踩圓輪小兒頭上,動作難度大而驚險。第85窟頂竿圖中,亦繪一三角形帷帳,帷帳中一伎者頭頂長竿,長竿頂端一身穿紅色短袖裝的男童單腿站立做表演,為我們确認在頂竿上端表演者為兒童提供了标本。第454窟的頂竿圖與61窟相類似,隻是兩兒童在表演動作上有所不同。總之,敦煌石窟壁畫中的頂竿畫大多出現于晚唐五代以後,構圖大體相似,竿頂表演者多為兒童,且表演時有樂隊伴奏,氣氛既驚險又刺激,有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這裡有必要對頂竿表演時表演者多為男女兒童略作說明。以傳世文獻中的唐代文獻資料為例,唐人崔令欽撰《教坊記》載:
上于天津橋南設帳殿,酺三日。教坊一小兒,筋鬥絕倫,乃以衣彩缯,梳洗,雜于内妓中。少頃,緣長竿上,倒立,尋複去手。久之,垂手抱竿,番身而下。樂人等皆舍所執,宛轉于地,大呼萬歲,百官拜慶。中使宣旨雲:“此技猶難,近教坊教成。”其實乃小兒也。(〔唐〕崔令欽撰,曹中孚校點《教坊記》之《教坊記補遺》,《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30頁)
圖3莫高窟第85窟窟頂東披頂竿圖《明皇雜錄》卷上載:
玄宗禦勤政樓,大張樂,羅列百伎。時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狀瀛洲方丈,令小兒持绛節出入于其間,歌舞不辍。(〔唐〕鄭處誨撰,丁如明校點《明皇雜錄》,載《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956頁)
唐人蘇鹗《杜陽雜編》卷中記言:
上(案,即敬宗)降日,大張音樂,集天下百戲于殿前。時有妓女石火胡,本幽州人也,挈養女五人,才八九歲,于百尺竿上張弓弦五條,令五女各居一條之上,衣五色衣,執戟持戈,舞《破陣樂》曲,俯仰來去,赴節如飛。是時觀者目眩心怯。火胡立于十重朱畫床子上,令諸女疊踏以至半空,手中皆執五彩小幟,床子大者始一尺馀。俄而手足齊舉,為之踏渾脫,歌呼抑揚若履平地。上賜物甚厚。文宗即位,惡其太險傷神,遂不複作。(〔唐〕蘇鹗撰、陽羨生點校《杜陽雜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下),1387頁)以上數條,足證頂竿表演時,在竿頂者多為男女兒童,這也為我們辨别敦煌壁畫中的頂竿圖像提供了文獻依據。(未完待續)
(作者單位:敦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