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學書心得(十七)

學書心得(十七)

時間:2024-11-08 08:55:04

海深水闊觀龍舞,

天高雲靜見鳳翔。

這是我為《中國書畫》創刊十五周年創作的賀詩中的兩句。鳳翔龍舞,名家層出,是當代書壇的真實寫照。如果将20世紀80年代的全國展作品與現在的全國展作品比,短短三十年,你會發現中國書法創作進步之巨!其中一幟獨樹卻争議也頗大的便是王镛。王镛一方面受到許多人追捧,一方面又有許多人說王镛寫的是“醜書”。

王镛現象反映的恰恰是當今中國書法審美的分裂。

社會書法審美與專業書法審美有時有重合,比如對“二王”及“蘇黃米蔡”們的賞鑒,不論專家還是百姓絕大多數都會認可。總體評價應是四個字:賞心悅目!但有時又有參商之别。專門家認可的,社會可能不以為然;而百姓叫好的,從書法藝術的專業或學術角度看卻是否定的。對同一件作品出現的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有時會讓人哭笑不得。為什麼?就拿王镛為例,他呈現給人們的書法作品的美是距離當代社會很久的一種古典美,是挑戰精英審美的一種民間美,是當代普通民衆從未見過的一種“陌生美”。簡言之,社會長時間的書法傳統審美範式是“二王”,是“顔柳歐諸”,是“蘇黃米蔡”,是趙孟頫、董其昌和文徵明。而王镛呈現的書法美是魏晉以前從金文、簡帛到摩崖、造像、瓦當、銘文的氣韻、用筆與構成,以至于民間書寫中的趣味追求,并将其熔鑄于帖學一脈的楷行草中,創造出其獨具形态及風韻的“王镛體”書法。應該說,他繼承和追尋的書法美是魏晉之前鑄金刻石等另一脈傳統,但不同于一味描摹古人的遺存而成為篆書家或隸書家的那些人和字。王镛的成功在于将碑帖兩脈傳統結合而創造的新體,與早些時候的沈曾植、康南海和當代的沈延毅在審美理念、書寫實踐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從創新(現在給人的感覺好像不提創新便沒有資格談書法)的角度看,王镛似乎是在溯古而開今,通古而創新!據我觀察,還有一些人這麼做,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如前則心得講到的張繼,還有四川的何應輝、湖北的陳新亞等,無不是從古典中開掘富礦,冶煉精華而成佳構。而王镛正在成為一種符号,一個代表。我相信,其對當代書法創新的引領作用将被載入史冊。

無論如何,創新必須承接傳統,是對舊傳統的開掘,是在傳統的基本上萌發出的新芽。缺乏對傳統的尊重和理解,隻從所謂現代理念出發,企圖靠歪門邪道、投機取巧去“另辟蹊徑”“為創新而創新”,肯定是走不遠的。

武春河行書《學書心得》手稿責任編輯:劉光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