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錢松嵒出身于清貧士人家族,其父為清前秀才,傳統文化素養深厚。錢松嵒後又在師範學校得江南名宿胡汀鹭、吳觀岱等先生的指點與提攜,畢業後他輾轉在故鄉無錫地區的美專、女中、師範等學校教授語文和圖畫課。成家後六口人的吃飯穿衣都要依靠錢松嵒一個人微薄的薪水來維持,所以在教書之餘錢松嵒也賣畫貼補生計,但是戰亂頻仍的年代,他依舊無法擺脫清貧和困窘,仍屬于清寒的知識分子。1949年無錫解放,接管師範學校的新領導作風平易,這讓錢松嵒感受到了新的時代氣息。他主動參加了政府組織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捐款活動,并且雖然此時已經年近半百,但他仍自覺學習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主動轉變思想和人生價值觀念,萌發了改革中國畫的想法。
1952年,錢松嵒當選為無錫市第一屆文聯副主席以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由此他從學校講壇轉到了專業創作的第一線。黨的開明文藝政策為這位從舊社會走過來的畫家營造了優越的發展平台,錢松嵒開始用畫筆轉向描繪新社會、新生活,贊美新的社會制度,反映人民精神風貌,創作了《排澇》《割草積肥》等作品。錢松嵒本來是畫山水畫的,盡管他并不擅長人物畫,但是他這個時期為了響應黨的号召,還是畫了一大批形象相對稚拙的人物勞動場景畫,用執着而樸實的形象來表現由衷的感恩之情。随着對黨和政府認可度的提高,錢松嵒産生了加入中國共産黨的願望,他于1954年第一次提出了入黨申請。但是不知出于什麼原因,這份申請并沒有被通過,所以此事也被懸隔起來了。但是這并沒有泯滅錢松嵒對黨的向往之情,他決心通過畫筆來進一步深刻表達。
1957年江蘇省國畫院籌備處成立,錢松嵒以其在專業上的特出成就被聘為該院畫師,并且成立這天,還被選為畫家代表進行了發言。他說感謝黨的領導和關懷,表示要把自己的專長毫無保留地貢獻給新社會。會後錢松嵒還激動地揮毫賦詩:“畫師何幸作今身,曠代繁華我院新;莫對人民辜厚望,百花齊放力争春。”此後錢松嵒便全力回歸到他的山水畫領域,把自己的山水畫改革方向轉向了革命曆史題材,以此山水來歌頌黨的革命事業的偉大和卓越,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在藝術探索的過程之中,為了更深地感受革命曆史和黨的偉大,20世紀60年代錢松嵒陸續開始了自己的萬裡壯遊。他拜谒革命聖地,考察曆史文物,足迹遍及全國的革命遺址:1960年,錢松嵒遊延安、重慶、韶山;1963年,覽廣東海陸豐;1965年,到井岡山、瑞金。在寫生和考察過程中,錢松嵒對黨的愛戴之情也蓄積胸中,醞釀生化、情之所至,最後他禁不住“仰欽奮彤筆,揮灑曙光中”,創作了一批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如《紅岩》《萬山紅遍》《延安頌》《愛晚亭》《井岡山》《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等。這些作品都成為用民族藝術樣式再現革命曆程、歌頌黨的偉大事業的藝術絕唱,其中表現的濃郁激揚的情感是真摯的、樸實的。另外我們了解了錢松嵒的人生經曆,也便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中表達的感情絕不是表層的歌頌,而是一位舊時代的知識分子對新時代由衷的詠唱。這些作品被當時美術界官方領導蔡若虹稱為“中國畫改造的樣闆”,被印成單幅畫的形式發行全國,影響了、感動了那個年代億萬觀者。這些作品同樣是錢松嵒表達對黨的歌頌與敬仰的方式,隻不過是以另外一種形式進行的,錢松嵒的入黨申請并沒有中止。
錢松喦湖田新綠圖軸63cm×41cm紙本設色1970年江蘇省美術館藏錢松喦大好河山77cm×54.5cm紙本設色1963年江蘇省美術館藏然而正當錢松嵒在為黨而歌時,“文革”到來,形式急轉直下,錢松嵒的藝術感恩鳴唱也戛然而止。1968年,他到金壇縣朱林鎮趙家村接受“再教育”,翌年改遣鎮江市郊四擺渡蠶種場“五七”幹校進行勞動改造。正直的知識分子遭遇不白之冤,并且更為殘酷的是,在勞動過程中,錢松喦在嚴冬敲冰洗菜,不慎将十指關節凍傷,後來在作畫時常常有隐痛,這成為一個畫者的憾事。但是錢松嵒并沒有喪失對黨的信賴,他堅信“黨是堅強的”。
1972年,外交部約請錢松嵒為聯合國大廈中國代表團辦事處作畫,錢松嵒不顧手指傷痛,慷慨領命,毅然前往并創作巨幅青綠山水《長城》,倡中華正氣。非常時期的政治逆流仍然未能阻止錢松嵒為黨而歌,他又在“文革”期間相繼創作了《常熟田》以及《錦繡江南魚米之鄉》等作品,來反映新中國江南地區的農業建設。這些作品在當時的全國美展中榮獲大獎。1973年,錢松嵒還接連創作了《泰山頂上一青松》《泰山松》等作品,這些作品既是自況同時也是歌頌敢于同歪風邪氣作鬥争的浩然正氣。其中《泰山松》一畫采用仰視的角度,青松挺立在磐石之上,直沖九霄,氣勢淩雲,群峰逶迤在畫幅下方,襯托出青松的頂天立地和萬古常青,畫面下方岩石高入雲端,老松枝幹縱橫,巍然屹立,青松不畏風雷的精神氣概和獨特品質就形象地表達了出來。這幅畫創作在“文革”剛剛結束之後,作品顯然歌頌了一股浩然長存的人間正氣和不滅的生機活力,同時也是對時代精神的寫照。
“文革”結束之後,黨決定實行撥亂反正的方針,國家逐步落實了對知識分子的政策,錢松嵒出任重新恢複建制的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一職。感激之下錢老又恢複了創作激情,他又多次為國家駐外領事館以及毛主席紀念堂作大畫,請人治印“生命不息”,表示願“在黨的領導下,創作的生命永遠不息”。1981年,他創作《岡陵永固》題贊“晉頌我黨,億年永昌”,用一個書畫家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印文畫題之中表達對黨的真情,于細微處緻廣大,在無聲處蘊真情。1982年,他又撰文《生命不息永跟黨走》發表在《新華日報》上。在文中,他回顧自己的藝術道路,認為自己藝術成就的取得是新中國黨的優良政策的結果,雖然經曆了“文革”的曲折,但是他仍然對黨信任,這也可以算是他對黨的再次含蓄表白。1982年黨的十二大召開,新出台的許多善政良策更讓錢老增加了對黨的向往之情,這年他終于鼓足了勇氣,再次以書面的形式,明确提出申請加入中國共産黨。1983年,黨組織接受錢松嵒的申請,批準其加入中國共産黨,并于次年3月29日下午3時,在黨旗下宣誓轉為正式黨員。此時的錢松喦已經是85歲的老人,距離他第一次提出入黨申請已近三十載,入黨之路何其漫長。夙願得償,錢老異常激動,他表示“我要在有生之年不斷創新,為人民創作更好的藝術品”。對其高齡入黨的事迹,《新華日報》在當時作了專門報道,在畫界也傳為美談。
1984年錢松嵒患胃癌要做手術,他的胃部将被切除百分之九十。術前家人垂淚,錢老堅定地對女兒說“我還有很多事情沒做完,馬克思會叫我回來的”,果然手術成功。出院後錢老重新以一位共産黨員的身份發揮餘熱、回報社會。這一年他向無錫市委寫報告,表示要将自己所有作品和無錫舊居無條件地捐獻給國家和人民。直至1985年9月4日逝世前,錢老又創作出了一批精品,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止,創作不息”。9月11日,江蘇省委為錢松嵒先生舉辦追悼會,有挽聯贊曰“有沿有革,畫壇一代名師;克勤克儉,為人千秋楷模”,一段個人的黨史得以蓋棺定論。
(作者系北京畫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光
錢松喦紅岩圖軸紙本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