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參加了邀請方主辦的“華人新聞界藝術創作聯展暨兩岸名家邀請展”。此展自2011年創立迄今已第8屆,參與的書畫家越來越多,在兩岸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本次展覽展出兩岸160位創作者的作品逾300件,類别涉及書法、中國畫、水彩、油畫、攝影、雕塑等。
6月5日的開幕式在台北孫中山先生紀念館舉行。張百新書記在開幕式上即席緻辭表示此:次展覽是兩岸新聞界書畫愛好者溝通交流情感、弘揚中華文化的一次盛會。兩岸同胞血同緣、書同文、語同聲,亘古未變。聯展以書畫會友,将兩岸新聞交流與文化交流融為一體,非常有意義。他也表達了中國記協緻力推動兩岸新聞界交流與合作的意願。台灣中華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袁天明先生緻辭表示,要讓展覽活動不斷辦下去,展現藝術風貌,促進華人新聞界藝術界文化交流,讓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傳承更加發揚光大。
開幕式之後,兩岸藝術家共聚一堂,現場揮毫,讓熱烈的現場氣氛達到新的高潮。自此,也開啟了台灣之旅美好的第一天。本次旅行以與媒體交流為主,如台灣的教育廣播電台、中視電視、正聲廣播公司、聯合報系集團、雲嘉廣播電台等,在傳統文化傳播及媒體運營和融合發展方面聽取了許多好的做法和經驗。這裡撷取幾個訪問片段,以期從書畫及傳統文化交流的角度,記錄下這段走進台灣的心靈之旅。
邂逅歐豪老
在展覽開幕式現場掀起波瀾的是歐豪年先生的到來。83高齡的歐先生,在兩岸藝術界頗具影響。1994年,歐先生以周甲之齡,榮膺韓國圓光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和美國印地安那波裡大學藝術學博士,被推崇為“堅持東方人文精神的代表畫家”。他的經曆、學術和創作影響是現場掌聲的緣由。據悉,先生幾乎每屆都前來捧場這一媒體人主導的藝術展覽,本次展覽又如約出席。樓外酷熱難耐,先生依然西裝革履,嚴謹不苟。現場發表講話,大贊中華傳統文化,大贊兩岸文化藝術交流。
其實,歐先生也是兩岸藝術交流的實踐者。他多次到大陸舉辦個展。2018年3月2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還攜筆墨向高丘—歐豪年八十回顧展”,前言如此寫道:“歐豪年先生在個人藝術實踐中身體力行地證明了台灣與大陸在文化上的根脈相系,這深藏于嶺南畫派筆尖腕底的文化根蒂,在漫長歲月的洗練中,幻化為一顆對中華文明的赤誠之心。”先生也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無論在大陸、台灣、香港或是海外,海峽兩岸的藝術家同根,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在中華傳統藝術上往往有着同樣的理念,表達出同樣的心聲。
歐先生和《中國書畫》雜志也是老朋友了。在抵達當天的歡迎晚餐會上,歐豪年先生也到現場。在餐桌上得便與交流,我剛自報家門,先生便粲然一笑:“我知道,2009年你們訪談過我。”當年《中國書畫》雜志“名家訪談”欄目的題目是《嶺南一脈有薪傳》,9年過去了,先生依然清楚記得。我與先生聊起月前在北京與于右任之子于中令先生相見聚談的情況,他順手拿過一張自己的名片,在上面寫道:“于中令先生:康先生向我道及至慰。當年攀交于右老,字我舍有,請臨教也。”先生提前退席,我陪同送到樓外。此時,正星月隐蔽,隻有樓宇燈火在亮。
遇先生不易,表達對先生在兩岸藝術交流中不懈努力的敬意也不易,茲以小詩奉上:“歐公豪年有豪情,藝壇多采自成峰。丹青墨語波瀾壯,繪事詩文世士驚。年過八旬豈談老,身行兩岸更籌耕。中山館裡風雲會,道範後學作慧燈。”
再會陳教授
陳教授乃陳維德。以先生的學問人品,朋友們都多稱他陳教授。抵達台北,不巧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會長莊漢生兄突然有事到北京,原來聚會約定也取消,他便安排了陳教授接待。教授不斷通過短信追問到達賓館的時間,到了馬上要到房間看望。為避免教授勞頓,我們确定在展覽開幕式現場見面,并約定晚上同去黃嘗銘先生處茶叙。
陳教授1944年生于福州,是台灣政治大學的文學博士,也是于右任先生和南懷謹先生的得意弟子。他先後受教于多位渡台大儒,又卓然有所自立。自1971年起,曆任台北教育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文學系及研究所所長、教務長、教授等職。陳教授學養深厚,著有《墨學研究》《墨子教育思想研究》《孔墨論衡》《楷法梁津》等書,于書法用力更勤,曾獲得過台灣标志性的中山文藝獎、台灣文藝獎、吳三連獎等三大獎項。他對大陸的情感很深,近年常常受邀到内地參展交流。他說“兩岸文化中最容易交流的就是書法。因為雙方有大緻相同的表現形式,基本一緻的創作理念”。
陳教授博學睿智但低調謙和。那天晚上在黃嘗銘的真微書屋會面,先生不吝筆墨,為我的同伴每人手書一幅作品相贈。教授說今年秋天将在中山紀念館舉辦個人書法展,我在想能為教授做點什麼。有感教授在台北辱臨相見并暢叙,且以拙句寄贈遙祝展覽,句曰:“今世憾未沐德輝,我儀芳名作溯洄。飛達台北才神定,便請先生共舉杯。聊過詩書聊兩岸,國學傳統俱巍巍。曾師右老與懷謹,德藝雙馨奮起追。義理探究從孔墨,揮毫撚管眷帖碑。講台授業傳書道,墨寶幽光映晚晖。此夏正期秋日展,再邀高士論精微。”
拜訪黃嘗銘
在台北第二日晚餐過後,拜訪了著名的篆刻家黃嘗銘先生。黃先生的工作室坐落在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的一座大廈内。我和同行的書法同道走進了大樓。
見黃嘗銘先生是由他的經紀人傅玉芳女士安排的。還在北京的時候,就聯系了傅女士,約定找個時間餐叙或喝茶,最後确定在黃先生的真微書屋。
先生的屋子比較大,成“L”形布局,分出書法創作、視頻觀賞、休閑聊天幾個區域。休閑區在窗口,進去時見黃先生與傅玉芳及中華篆刻學會第十四屆理事長李清源正就着小菜、品着紅酒,聊天,等待我們的到來。入座後,從敞亮的玻璃窗口向外眺望,正好看到不遠處的台北地标性建築—101大廈。窗外衆多樓宇建築多可以俯視。這樣的高度、方位、視野中,大家聊的興緻和惬意可想而知。
黃嘗銘的作品已經多次登上《中國書畫》的版面,所以我對他是有所了解的。黃先生字子昭,齋名為真微書屋。1954年生于台北市。逢甲大學土木系畢業。從事書法篆刻印鈕創作數十年,獲獎無數,名至實歸。亦曾任中華篆刻學會第十二屆理事長、西泠印社社員。
黃先生将中山王銘文引入書法和篆刻,打造出黃書的獨特魅力。中山王銘文是中國古文字中精品,其字體修長勻稱流美,有極強的裝飾意味。黃先生對這種文字情有獨鐘,他臨習吸收研究,2007年曾出版《東周中山王國器銘集成》,至今凡增訂三版。與作品的風格比較起來,黃先生要顯得沉穩敦厚。席間言談不多,偶然談到自己的創作心得,點到即止,更似乎願意讓作品說話。看他的印作多是傳統文化的思想濃縮:“反求諸己”“适意為美”“和樂且耽”等等。
欣賞過他的篆刻作品集,把自己寫給學會的“方寸大世界”和黃先生本人的“笃實輝光”兩幅作品作小禮送上以就教于黃先生。沒想到先生亦回我一幅金宣小聯:“師古為道,遊心載美。”字體是他擅長的中山體,内容用詞“師古”“遊心”之語甚入心坎。正可謂:“中山古風韻味長,篆銘适意濟柔剛。真微書屋見真藝,取尚會通子昭黃。”
欣賞“僞好物”
造訪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們首先聽取了該院參事王士聖女士對故宮的總體介紹,張百新團長代表訪問團一行表達了謝意。
出訪之前,我社編輯部整理了一本“《中國書畫》刊發過的台灣美術”,與《中國書畫》同樣開本的形式速印了幾本。在故宮這樣一個特别的地方,請訪問團張百新團長代我作為小禮贈送。同時,我也以自己拙書“海納百川”的橫披贈予留念。我想此四字當契合博物院藏納古今包容精神。
随後是參觀收藏,我們來到了一個特别展覽現場:“僞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我曾于2011年訪台時在這裡參觀,并在散氏盤毛公鼎及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前細細地駐足過。而“僞好物”作為主題展覽,在一個嚴肅的場所展出顯示了幾許新意。
“僞好物”一詞是北宋米芾的創造。他當年在評價锺繇(151—230)《黃庭經》時,認為雖然是唐代摹本,但臨寫得極其好,便以“僞好物”稱之。僞即非真,好即指有藝術價值。台北故宮博物院以此為主題,呈現十六至十八世紀與蘇州風格相關的高水準的僞古書畫作品,是頗有些文化創意的。我們不作道德評判,隻站在藝術史的角度觀照,作僞造假是一個客觀存在過的事實,為後人留下的是值得一看或研究的東西,且因為時間而修成“正果”。
随着講解員走進展室。沒有摩肩接踵的情況,使我們能從容觀看。作品以明代“仇英”為多。如《清明上河圖》《桃花源圖》等等。前者傳世不下20卷,布局相仿,都摹自仇英粉本。書畫鑒定家考證出了這一現象的理由:仇英曾做過“蘇州片”的畫工。據說,“蘇州片”居然在清宮院體風格形成中,扮演着關鍵角色。而且乾隆皇帝對“蘇州片”的母題和風格也愛不釋手,還讓宮廷畫家大量臨仿。可見,“好物”是“蘇州片”現象的存在前提。而當時蘇州具有文化的、物質的、市場的土壤,所以集中成“片”就不足為怪了。
能夠來到台北故宮博物院一睹真的“僞好物”,也是大家的一大收獲。可惜時間匆匆不能久留。為了在“故宮”走過留痕,特撰小詩以為紀念:“雅築不違舊歲蒼,寶珍依舊放光芒。散盤毛鼎名天下,寒食溪山亦稱王。曾有富春攜兩岸,還期新詠續一章。正逢展示‘僞好物’,回望蘇州似望鄉。”
訪問佛光山
走進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已近中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內,首先體驗了素食餐,菜品精緻可口不在話下。讓我沒想到的是餐飲服務區内的服務内容之豐富,不同區域有着不同餐飲種類,不同的料理風格,給遊客提供了極大的選擇餘地。有餐飲,到内在的其他服務,讓星雲大師的“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傳導于無形。我們看不到傳統廟寺那種常見的香火缭繞、叩頭拜佛場景,讓你領略的是一種正能量的文化,一種生活的情調,一種做人的理念,一種向善的引導。多個地方可以看到星雲大師對修持的解讀—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這是可以超越教派和信仰的對人的基本道德的呼喚和倡導。
一圈走下來,最大的感受,首先是佛光山的文化創造性。這裡是星雲大師的一件傑出的文創産品。大者從建築看起,館舍前後分别為禮敬大廳、本館、八塔、四聖塔等建築,其中佛光樓内設有玉佛殿、4D電影院、佛光山宗史館、普陀洛伽山觀音殿、金佛殿的佛光樓等。整座館舍布局莊嚴肅穆,宏偉而靜谧。小者除前述的餐飲和各類專賣外,還有讓人頗感溫馨的“佛化婚禮”,有珍藏記憶的“時空膠囊”,讓人感到會心而叫絕。比如“時間膠囊”,實際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建立的48座地宮,放入當代物品,有珍貴的佛教文物,也有當代生活物品,所珍藏的是當今這個時代人類共同的生活記憶,讓佛館成為一座重要的文化地标。而且按規則,地宮每百年開一座,當48座全部開啟時,已經是4800年後了。何等恢弘博大的策劃!
全體訪問團團員在參訪中合影。作者與陳維德教授(左一)及黃嘗銘(右一)餐叙。
團長張百新與作者向台北故宮贈送報道集。
作者向慧傳法師贈送書法作品。其次是對星雲“人間佛教”的了解。在佛光山以各種方式呈現的星雲大師的書法墨迹,鮮明地強調着“人間”精神。有人問他“人要不要成佛”,他說“不要成佛!有菩薩心腸,幫助人,服務社會就好”。大師不要成佛,但是有大境界,由“人”出發思考及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認為在“大中華圈子裡面,大家要團結。都是兄弟姐妹,大家都不分你我。……兩岸團結之下,奉獻自己的力量,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些思想正是他“不要成佛”而成“佛”的原因。
在辦公區,見慧傳法師其人,談笑風生,陽光爽朗,他和他的故事是生活版的“人間佛教”。他說,他們年複一年地幫助當地農民推廣農産品,讓鳳梨、荔枝入菜,利用自己的通道把鳳梨、荔枝等水果推廣至全世界。
随後我們給慧傳法師贈送了訪問禮品。我的禮物是行前在北京的辦公室寫就的一幅書法作品:星河無極,雲水三千,人間福報。
其實,我與佛光山及星雲大師之緣始于2015年。是年,《中國書畫》雜志社與台灣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等機構聯合舉辦“星雲華蓋九秩暨中華兩岸書畫交流展”。我們邀請大陸部分書畫家參加本次展覽。在送展作品的同時,我還與李奇茂、蔣孝嚴、莊漢生及洪秀柱等幾位共同為作品集撰寫了序言。對此次參展覽的意義,我以“月印萬川”為題的序言表達:《中國書畫》雜志存在的價值就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與全球熱愛書畫藝術的華人或其他人種共享這文化精粹,進而激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此行到訪佛光山,再回味“月印萬川”四字,更感覺星雲大師有這樣的精神光輝。當然書畫藝術追求的目标也一樣,也期待有可以輝耀大江南北的人文光芒。這樣的解讀,也導入大師的精神軌迹,如同大師的詩句—“夜晚,有美麗的星星;白天有飄動的白雲”。站在藝術之巅,兩岸共同仰望這樣的天空該是怎樣的襟懷!于是訪問歸來,将參觀感受凝煉如次:拜佛當拜佛光山,人間教義斯大觀。佛祖有知應樂此,菩提無意笑何拈。人生修勵唯“三好”,智慧通達隻四禅。但願生民少苦難,月星朗朗印千川。■
責任編輯: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