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崇本堂與趙之謙翰劄的一段緣分

崇本堂與趙之謙翰劄的一段緣分

時間:2024-11-08 08:34:59

人生有許多機緣巧合,也未必不是必然。我以寫日記的形式而固定的某種生活習慣,不曾想多年之後,竟成就了我對書寫傳統近乎“信仰”般的執着,這個習性引發了我日後對手劄的癡迷,并且開始收藏的嗜好。2002年10月,這種關注于冥冥之中指引我在上海邂逅了趙之謙的《論學叢劄》,這是上海崇源高價拍出的“重器”,于是乎花落我家,就此成全了我和《論學叢劄》的使命之約。

原本以為經手一件經典遺墨,無非“收藏”而已。敬畏伺候于匣中,又能如何?沒想到此《論學叢劄》,自打落戶我家,聞者來訪絡繹,刊載者不絕,門庭若市,一本難求。一時間議論者滔滔,樂道者綿綿,我本無意成為“專家”,此時也被坊間傳說成學問、眼光如何如何了得,這是趙之謙曆近二百年仍垂範于世人的書寫坐标。《論學叢劄》的附加值可謂大矣!

讓我竟意想不到的是,此劄曆經輾轉于海内外百年,坊間暨學術界衆口皆碑。此劄一出,各路學者因緣際會,“趙之謙”再次成為話題。此劄涉及音韻、訓诂、曆史、人文、書法諸般領域,又涉及針砭時弊,嬉笑怒罵,這些盡在翰劄之中呈現。我是演員,此刻恨不能粉墨登場,演繹出一個毀譽不計、寵辱不驚的“撝叔傳”給你。

《論學叢劄》經由羅振玉、羅繼祖祖孫的考辨而傳承有緒。再經“文革”動亂,像是趙氏的魂魄長了翅膀,遷徙輾轉,東躲西藏,颠沛流離于海内外,如今算是暫且栖息到個“好人家”。每每夜深人靜時,我常獨自面對“趙劄”小酌,信不信由你,我們彼此有話說,且都在翰劄中。

2002年,上海崇源對《論學叢劄》敬畏之餘,對上拍心存疑慮,“多達三十九通的趙之謙緻胡培系的信劄”,由于是藝術拍品,行将為人購求,其後一旦為藏家秘玩深扃于箧,則如此珍稀的資料又将塵封,這無疑是關心研究趙之謙者的憾事。遂引出專家研讨并征得時任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嚴佐之教授、複旦大學中文系柳曾符先生、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徐建融先生、上海圖書館古籍部郭立喧先生的論文發表,如此恭謹,如履薄冰。我的壓力無形中越來越甚,魂牽夢繞着要做點事出來。2009年,《論學叢劄》在《中國書法》十月期刊出,據說一發而空,我想讨多一本也不成,遂成心病。

其間這又過了八年,2016年嘉德秋拍,我再次拍下《撝翁墨妙》,這為趙之謙緻趙瞳等信劄十八通。

2017年我整六十歲,聞雞起舞,兩批翰劄正好湊整四冊本,請名古屋的鄒濤先生(《中國書法全集·七十一趙之謙》卷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漆永祥先生(專研《國朝漢學師承記》及趙之謙)撰文,加上嚴佐之先生、柳曾符先生兩篇專撰,共四篇,又請暨南大學藝術學院書法研究所曹寶麟先生題簽,“四菜一湯,有葷有素”。《崇本堂藏趙之謙翰劄》交由北京雅昌二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精裝出版,算是對好書者、暨趙之謙先生有個交代,也不枉“趙劄”與我的一場緣分。

(作者為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本文原為《崇本堂藏趙之謙翰劄》一書序言,标題為編者所拟)

責任編輯:劉光

[清]趙之謙行書信劄紙本崇本堂藏釋文:子繼老哥賜覽。自文從入浙,遂不得一書,甚念甚念。未審奔走之中成就何等。弟無福讀書,日為俗事蕩搖,虛負此志而已。拟籑漢學師承續記,苦無助者。甘伯前言數事,雲當再詢足下,茲别書呈上,務乞一一示之。西老近亦無信,想忙甚。然所刻說文部首,則必與我一二十本,勿忘勿忘。此時盛行性命之譚,滿街都是聖人。其效即日可睹。刻此種書亦非官場所宜也,惟餐衛鹹善。弟謙頓首。钤印:張氏藏劄(朱)半醒生(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