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小議墜琴

小議墜琴

時間:2024-11-08 07:37:14

文黨志剛

河南墜子起源于清代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前後,河南開封市郊招讨營小喬莊的一個農家小夥子喬治山,随師父在開封相國寺學唱三弦書(一種用木闆蒙面的小鼓三弦伴奏說唱藝術形式)。喬治山聰明好學,善于鑽研。有一次演出以後,嘗試着用馬尾弓在三弦上拉着玩,慢慢地拉出了音調,這平時用來彈奏的三弦居然發出一種近似人聲哼鳴的聲音,使他異常興奮。後來他不顧師父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離開師父,堅持用自己發明的新型樂器伴奏三弦書。在伴奏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将三弦書的弦不随腔,即三弦與唱腔各行其道,改為演員唱一句,伴奏模仿一句的模拟式伴奏。這近似人聲的“學舌”,深受觀衆的歡迎。因為他唱的曲目是《玉虎墜》,拉弦又是托腔墜字,即模仿唱腔字詞,傳來傳去,大家都稱他是唱墜子的。“墜子”之稱來自于“墜字”,因“字”與“子”同音,便成了這一演唱形式的名稱,拉的弦叫墜子弦,或稱墜胡或墜琴,又因誕生于開封,開封是當時河南的省會,于是就叫河南墜子了。

從上所知,墜琴這件樂器的發明與産生,帶動并促成了河南墜子這種說唱音樂藝術形式的生成與發展,因此,墜琴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首先說一說墜琴的基本結構和性能。墜琴主要由琴筒、琴杆、琴軸、天碼、琴碼、琴托、琴弦和琴弓等組成。琴筒是墜琴的主要發音部位,呈鼓狀橢圓形,多由紫檀木、烏木、紅木等一些比較堅硬的木材制成。前後琴面為泡桐木闆,後琴面開有圓形音孔;琴杆為整個琴身的主要部位,呈90厘米長半圓三角形圓柱體;指闆位于琴杆一側平直的闆面,所用木材與琴筒一樣同為堅硬的紫檀木、烏木、紅木等;琴軸分為上下兩個,固定于琴杆上端,起絞弦和調音的作用;天碼位于琴軸下端,骨制成,仿小山,故又名“山口”,起固定琴弦的作用;琴碼又稱“碼子”,它是琴弦與琴面之間起傳導作用的連接體,早期多由高粱杆制成,自改用金屬弦以後,多由竹質和松木制成;琴托為木質正方體,置于琴筒下方,其作用是加大琴筒重量,穩定琴身平衡;琴弦在早期為絲質,因耐磨性差等原因,後改用金屬琴弦,琴弦是墜琴的主要振動體;琴弓是由弓杆和弓毛組合而成的弓狀部件,故稱之為琴弓。弓杆長約90厘米,由實心竹子彎制而成,弓毛為縛于弓杆兩端的一簇馬尾。琴弓是墜琴演奏中的主要部件,是控制音量、音色及其他聲音效果的主要部件。所以墜琴被歸入弓弦樂器之列。

其次講一下墜琴的定弦、音域、音區及音色。墜琴為四度定弦,“看腔定調”。所謂四度定弦是指兩根弦的音高關系為四度;“看腔定調”則是指墜琴在伴奏過程中,墜琴始終以演員所要求的調高定調。但墜琴的最佳定弦模式為:g-c1、a-d1等;音域為三到四個八度;墜琴的音區基本劃分為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和倍高音區等四個音區;音色在不同的音區裡産生不同的效果:低音區渾厚、飽滿;中音區洪亮、圓潤;高音區清脆、純淨;倍高音區透明、尖利。

總之,墜琴是一種音色豐富,變化自如,且表現力強的弓弦樂器。墜琴為人們所喜歡的原因是滑音豐富而極能模仿人的聲音,這是因為它擁有一個長長的指闆,演奏起來比較方便,但音質上存在着的最大問題是噪音的困擾。一個專業的琴師在演奏中,為了消除噪音,要使出全身的解數:揉、打、撥、滑等技法全得到位。盡管如此,也未必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音色。這令作為從事墜琴演奏30多年的我深受其苦。最讓人尴尬的是在錄音棚錄音時,每次錄音師要求用軟布将墜琴的琴筒發音孔堵上以減少噪音。我也知道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我一直在想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而解決的辦法首先就要從樂器本身下手。琴筒是發音的主要部位,要解決噪音問題就要從琴筒上找原因。一張薄桐木闆粘在一個厚厚的,質地堅硬的橢圓形琴筒框架上,從聲學原理上講就很不科學。衆所周知,弓弦樂器的發音原理是:琴弓擦動琴弦的震動,琴弦的震動經過琴碼的傳導作用而帶動琴筒闆面的振動,而發出的聲音再經過琴筒腔體的共鳴回蕩之後,通過琴筒的發音孔傳出。這就是樂器發聲的大體過程。從音色的基本概念上講,決定音色的主要因素是發音體的結構及共鳴。墜琴主要振動體的桐木琴筒面闆,粘在幾乎不能振動的厚厚的實木琴筒框架上,如何談得上共鳴呢?再加上發音孔直沖着小小的振動體琴筒面闆,也談不上聲音的回蕩。這就是墜琴産生噪音的大緻原因。

中國樂器有趨同人聲的傾向,這取決于中國人的審美特征,正所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有時不好說,是樂器趨同于人,還是人趨同于樂器,比如說馬頭琴之于蒙古族長調,闆胡之于豫劇,曲胡之于河南的曲劇,當然河南墜子也不例外。很多被人們所認可的戲曲和曲藝演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演員的音色和主要伴奏樂器非常相像,比如說河南曲劇藝術家張新芳,她的音色幾乎和曲胡一樣,聽起來和諧統一,水乳交融。河南墜子最早時期為男演員演唱,大多聲音低沉沙啞,和着墜琴的噪音音色,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但那時的觀衆大多文化不高,多是被河南墜子演員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不太要求演員的嗓音和唱腔音調的優劣。現在的觀衆今非昔比了,他們大多有文化,懂藝術,絕不滿足于聽聽故事而已。恐怕這是目前河南墜子之所以不太景氣的原因之一。

“春雨來得正是時候”,由國務院批準、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中,河南墜子位列其内,我本人也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河南墜子傳承人。作為傳承人,我更應挑起拯救河南墜子藝術的這副重擔。基于墜琴在河南墜子中的重要位置,我計劃先從優化改良墜琴做起,從而帶動演員的聲腔改良以及演出程式的革命。墜琴,本身就是從木闆三弦發展而來的河南民間樂器。從一件民族彈撥樂器,到後來發展成為弓弦樂器,這本身就是一種大膽的改革和創新。正是由于這種樂器的出現,才成就了河南墜子這種民間說唱藝術的輝煌。如今,河南作為人口大省,擁有大量的曲藝觀衆。目前擺在曲藝人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繼承與發展的問題,我認為要以發展為根本,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求生存,從而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

(作者:河南藝術職業學院講師)(責任編輯/朱紅莉)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