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這一文藝創作的根本之“綱”,文藝工作者就要充分考慮如何為之張“目”。文藝工作者在貫徹引導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根本要求時,也要細緻考慮實現這一要求的方法。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論斷在實質上是要求社會發展與人民需求在未來形成動态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客觀現實決定了群衆的需求增長不可能停滞。當前相當部分人民群衆已經從基于“硬實力”的單純的物質需求逐步向基于“軟實力”的精神文化需求過渡,而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在單純追求物質生活的時代形成相對闆正的群衆形象的重新解構,使其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基于自身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因此,如何在這一過程中辨析不同群衆的“光譜”,有針對性地升級文藝作品的“供給側結構”,是當今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内曲藝人應該思考并為之行動的。
無論什麼樣的文藝作品,其核心都是人。因此對“人”的理解和闡釋就是作品的精華所在。集體身份觀認為人是群體動物,将關注點轉向種族、性别、階級等群體範疇,假定共享同一範疇标簽的個體在語言、思維、性格、行為上等具有相似性。變異社會語言學正是從這一理論假設出發,對不同地區、階層人們的語言使用狀況進行大規模調查,找出共同話語特征。這類研究對于發現同一身份範疇的總體趨勢大有益處,但忽略了個體差異性,忽視了人類同時也是情境動物,會不斷做出能動選擇,協調自己的言說方式以适應環境。曲藝是最接地氣的藝術形式,農耕時代信息傳播不廣,受教育程度也普遍較低,聽書聽曲就成了相當一部分勞動者松泛心情、獲得娛樂甚至獲得樸素是非觀的重要途徑。在這種情況下曲藝創作也難免有一種普适性傾向以便于普遍性的理解。
但在現代社會,社會關系更多呈現一種網狀結構。人的身份是一種社會關系,在言談應對中顯現出來,同時受制于話語運用和語境規約。人們在社會互動中不斷協商着身份,在不同交際場所,針對不同談話對象,不同的身份或身份的不同方面會顯現出來。交際參與者借助話語符号中介推斷彼此的身份,後又返觀自我,求得對自己的完滿認識,并在可以共鳴的領域結成一種文化圈子并對相應的文藝作品産生渴求。這種共鳴的基礎是共鳴者針對不同的社會關注而産生的。這種情況下,曲藝工作者應該适度摒棄創作中的慣性思維,升級自己的思維使之可以有效分析不同受衆群體的不同需求,這樣才能因地制宜,在堅持大方向的前提下創作出有針對性的作品。
十九大報告共分十三個部分,内容涵蓋全國各個方面,對其内容的正确的詳細的解讀就是對身處不同行業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的正确理解。就第十部分“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一章來說,其内容大緻分為精神建設和物質保障兩方面,二者缺一就不能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真正成為了世界第一流軍隊。就目前通行的作品或者說在曲藝作者的潛意識裡,軍人的形象可能更多體現在精神表現上。吃苦耐勞,無私奉獻,這當然是我軍的優良傳統且必須堅決保持。但除此之外,我們的曲藝作品是不是能稍微拓寬一下思路。解放軍的強大是共和國綜合國力強大的一個縮影,曲藝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把這個縮影還原為全景圖像,從精神建設和物質保障,從各個角度把解放軍的形象全面地樹立起來,讓一些普通的軍事知識不單單在軍迷圈子裡流傳而成為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部分,進而束水沖沙,消解一些危言聳聽的僞軍事言論,讓軍事讨論回歸理性和正确性。
我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是共通的,但邁向這一目标的道路可能是各異的。曲藝工作者不能隻看到最筆直最通達的那條路而忽略了曲徑亦可同歸。其他道路上的風景,曲藝工作者應當與受衆共同欣賞,與受衆的視野取得融合,由此張“目”,相應提升曲藝創作整體水平之“綱”。
(責任編輯/馬瑜)
曲藝工作者不能隻看到最筆直最通達的那條路而忽略了曲徑亦可同歸。其他道路上的風景,曲藝工作者應當與受衆共同欣賞,與受衆的視野取得融合,由此張“目”,相應提升曲藝創作整體水平之“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