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評彈傳承與江南文脈

評彈傳承與江南文脈

時間:2024-11-08 06:05:21

明清時期江南城市蘇州經濟高度發達,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讀書成風。長期的文化積澱打磨了蘇州人的性格,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造化了吳侬軟語。追求精神享受勢在必然,在這種背景下孕育出典雅幽婉的昆曲、袅袅蘇韻的蘇劇和吳侬軟語的評彈,一個地方集兩戲一曲,這在全國來講也是少有的,是江南蘇州悠長的文脈。

雅與細可以看作是吳文化的美學特征,就評彈而言,俗中見雅,細緻入微,絲絲入扣,能兼容知識人群與大衆百姓共賞。蘇州方言幽默、輕松、微妙、傳情,說書先生運用“六白”——表白、官白、私白、咕白、襯白、托白,在語言叙述和角色轉換中,讓人聽得六脈調和。其中彈詞的唱更是江南水鄉音樂的典型,清澈純淨,韻味悠長。蘇州評彈是用口頭語言叙述故事的表演藝術,評話是說故事,彈詞是說唱故事,這就是評彈藝術的特征。

評彈就是以這些亮點在四百多年的曆史長河中光彩奪目,形成數百部評彈書目和二十多種彈詞流派唱腔,可謂是源遠流長、流派紛呈。從蘇州輻射到江浙滬吳語地區,從蘇州發源到上海發祥,蘇滬兩地齊頭奮進,走向大江南北,沖出國門。

随着社會的發展,評彈與其他傳統藝術一樣受到強烈沖擊,已失去了昔日的黃金時期。如何保護評彈?2006年蘇州評彈作為曲藝首批項目登上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評彈是江南人留存的一份“鄉愁”,鄉愁是一種故土情結,一種人文情懷。江南文化作為一種“鄉愁”和心靈慰藉,既代表着江南人民的一種精神,也是文化傳承的根基和底蘊。随着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人們已經很難體會到那些閑适的生活,懂得欣賞蘇州評彈的人越來越少,人們更多地關注外來文化。很多年輕人已經聽不懂評彈,因為聽不懂,也就更加不願去了解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蘇州評彈需要人們去傳承。保護和搶救蘇州評彈是當代人的責任與義務,也是傳承江南文脈的一個載體。

保護“非遺”評彈,涉及傳承與創新的兩大方面。

關注評彈的傳承與創新,反映了大家對評彈藝術生存與發展的一份擔憂。傳承與創新這個話題不僅僅是針對評彈這門藝術,凡是搞藝術的都涉及傳承與創新,藝術貴在于創新,這或許就是人們對于藝術審美的需求。

談到創新必然先要有繼承,評彈的學藝都是從學習長篇評彈開始的,過去是這樣,現在從評彈學校畢業的學生仍然是這樣,這就是繼承。學習評彈的基本技巧手法“說噱彈唱”,學說長篇,乃至好多年來說的就是兩到三部長篇評彈,模仿,反複模仿。欣喜的是這些演員沒有遠離“說噱彈唱”,也在用蘇州方言說書,保留着評彈的藝術特征。相當一部分演員平平常常,沒有多大起色,生意一般,但确實繼承了前輩留下的藝術。也有一部分演員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個性,提高藝術水平、文學水平,發揮了語言藝術的功力,在自己的長篇演出中不斷磨煉加工,常說常新,成就了自已的藝術風格。這是一種在繼承上的創新,很成功,這類演員沒有單一地把說書當成做生意,而對評彈藝術有一種深層次的熱愛。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我想這點或許就是評彈傳承創新的自覺性。遺憾的是這類成才的優秀演員為數不多,這是現實。

評彈是一種說唱故事的表演藝術,語言的功力才是評彈藝術的重磅力量,語言上的功夫是評彈的強項。評彈的說噱也好,唱腔也罷,不管是塑造人物,還是渲染人物的悲歡情緒,離不開通過口頭語言的變化,讓你感受到人物思想情緒發生的變化。即使是偏重演的部分,也都是在說法中現身,通過其他藝術手段輔助,是為說書服務的。這些功夫隻有在長期的長篇演出中才能磨練形成。

“口頭語言功力”是評彈演員說唱的看家本事,縱觀評彈隊伍特别是青年演員,這方面的藝術創造力有衰退的現象,有待鍛煉提升。培養像巧嘴姚蔭梅、金聲伯這類嘴皮功夫特别好的說書先生迫在眉睫。說巧嘴有兩層意思,一是語言功夫,二是語言内容。

說好長篇評彈是傳承創新評彈的根本。自20世紀五十年代起,創新了中篇評彈演出書目與形式,評彈從藝者在保持評彈本體藝術特征的前提下,以精湛藝術滿足了評彈聽衆的審美需求,獲得了市場認可。當然,所見到日常的書場演出還是以說長篇為主,評彈界還是在學習傳承長篇評彈。顯而易見,中篇評彈形式隻是作為長篇評彈以外的一種補充表演形式。如今,僅在參賽或特殊的場合上,評彈專業團體在文化基金資助和其他方面的扶持下,會推出一些新編的中篇評彈。新節目的推出難免有不足或變化,如評彈的演繹手法變化了,角色跳進跳出的手法萎縮了,角色分工化了,演的成分加強了,戲劇化味道濃了,一部分中篇評彈的創作方式也變了。這樣的變化令老一輩評彈工作者擔憂,也有一些評彈觀衆、聽衆紛說不一。不管說什麼書演什麼節目,要揚長避短,說書就要拿出自已的殺手锏——“口頭語言功力”并發揮這一強勢,如失掉這優勢怪可惜的。

中篇評彈的出現豐富了評彈表演形式,豐富了書目,活躍了書台。它的流傳也有一定的影響,雖然在書場演出少了,但在廣播、電視中的複播頻率還是較高的。說好長篇評彈與中篇評彈,這與傳承創新評彈并無矛盾,關鍵是要認識到堅守評彈本體、突出評彈藝術特征。

如何做到“評彈要像評彈”,這就是說評彈的傳承與創新需要有自覺性和指導性。自覺性是指個人行為。評彈演員雖然是團體中的一員,但其演出規範約束力較小,自由發揮度較大,往往會被個性演出随意化左右。“評彈要像評彈”,就是指我們的評彈演出要堅持突出評彈藝術的特征——蘇州評彈是用口頭語言叙述故事的表演藝術,評話是說故事,彈詞是說唱故事。觀察如今的長篇演出,有個别不知不覺異化了評彈藝術的特征,轉換了評彈藝術的表演手法,失去了評彈藝術的美學價值,長此以往,給後人評價評彈藝術的特征和美學價值造成困擾,這樣的“傳承”不可取,存在着異化變數。所以這裡我們需要強調指導作用,加強理論學習,加深業務專業學習。我們的團體、專家、傳承人要給予指導,規範行業演出,進一步加強正能量的評彈書目演出,帶給評彈聽衆優美的藝術享受,去獲得“理、味、趣、奇、細”評彈美學中的五美,引導和提高聽衆的欣賞和鑒賞水平。傳承與創新并不矛盾,長篇與中篇也并不沖突,關鍵是堅持本體。如把握不住方向,不管中篇演出還是長篇演出都會出現異化,這才值得注意的。

創新,一層意思是傳承中創新,可以說是在傳統書中加強研究提高;還有一層意思是創作新書目。除了創作中篇、短篇、專場,更希望能創作出新的長篇。傳承與創新才會留住評彈這一江南的文脈。

伴随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不少城市形象趨同。如果我們對于江南文脈不聞不問,未能及時傳承創新,那麼它很可能像一個僵化的軀殼,光輝逐漸地減損,直至消失,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不恰當的保護可能導緻衰敗,實際上我們可以采用一種積極變換角度的思維過程來考量⸺在曆史環境中為其注入新的生命,賦予新的内涵,使江南文脈重獲新生,使曆史的記憶得以延續。

(作者: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原蘇州廣電總台《蘇州電視書場》欄目制片人、高級導演)

(責任編輯/杜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