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阮晶京
[摘要]文章為《中國油畫五百年》的書評。概括介紹了在明清、民國二卷中收錄的海外學者研究中國早期油畫的論文,指出這些研究在開拓新視野、提出新問題上給我們提供的有益啟示。本書文獻的選取範圍十分廣闊,既甄選了歐美早期漢學家的經典文獻,同時引介了近年來海外學者的新銳成果;雖為編年體,但每一年重點突出的專題都是對學術熱點的集中呈現。
[關鍵詞]《中國油畫五百年》文化融合美術史海外研究
[中圖分類号]G23
[文獻标識碼]A
湖南美術出版社于2015年春推出大型美術文獻叢書《中國油畫五百年》(1542—2010)。從标題上看,在突破“中國油畫百年史”的既有觀念上比本書的前身——同樣由湖南美術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中國油畫文獻》更進一步,實際上,對于早期中國油畫研究的文獻梳理正是本書的核心學術價值之一。“五百年”并不着意于推進中國油畫的存在上限,而是将油畫在中國從引入、根植到發展、壯大視為一個持續數世紀的緩慢接受和本土化的過程。如果說起源于歐洲的油畫傳入中國在長時段大背景下看是近代西風東漸的表現之一,那麼,海外學術界對中國本土油畫的關注則體現出在全球藝術史風潮下中國藝術與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性意義。
雖然從20世紀初西方漢學家就開始關注中國藝術,但他們的眼光更多聚焦于中國本土文化傳統上。英國學者蘇立文(MichaelSullivan)于1959年出版的《二十世紀的中國藝術》是英語世界第一部系統介紹當時正在發生的中國現代藝術的專著,這應該和他在中國期間與藝術家廣泛交往的經曆,特别是他和中國現代美術運動先驅龐薰琹之間的友誼有關。本書出版時,蘇立文的西方同行們批評他為一個不值得嚴肅對待的課題浪費時間,因為在他們看來,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不過是西方美術的次生物。《中國油畫五百年》收錄了他的兩篇文章——《中國與歐洲的美術(1600—1800)》和《明清時期中國人對西方藝術的反應》,均節譯自他于1973年出版的另一重要著作《東西方美術的交流》,此書被國内研究早期油畫領域的學者引用頗多。蘇立文通過詳盡梳理一系列史實,勾勒出明清兩朝與西方接觸之後中國藝術所出現的異動和變遷。他力圖揭示東西方存在不同藝術形态與彼此的深刻誤解,以及東西方藝術家為了化解這些誤解、促進藝術交融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因發現敦煌藏經洞而為人熟知的法國漢學家伯希和(PaulPelliot),也是較早關注西方在華傳教士的漢學家之一。《利瑪窦時代傳入中國的歐洲油畫與版刻》原刊于1921年《通報》二十卷,成為後世明清中西交流史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文獻。伯希和認為,人們熟悉康乾時期的西方畫家,但對于中國傳教團創始人利瑪窦初入中華的西方藝術卻所知甚少。他根據另一美國漢學家勞費爾(BertholdLaufer)的《中國的基督教藝術》中的圖像資料和法國傳教士金尼閣(NicolasTrigault)出版的《利瑪窦中國劄記》的拉丁譯本,展示早期西方傳教士試圖借助西洋藝術品的魅力消除中國人對西方宗教的畏懼和抵觸,指出《程式墨苑》收錄基督教版刻與利瑪窦等人在中國的影響不無關系。日本版畫史家小野忠重的《利瑪窦與明末版畫》評述了包括伯希和在内,諸位學者圍繞《程式墨苑》中的宗教版畫所展開的研究。他還對《寶相圖》的圖像來源、主題和制作者進行深入探讨,提出西方講究明暗和透視的畫法确實對中國繪畫産生了深遠影響。
作為中外美術交流史上公認的一位關鍵人物,郎世甯的到來促進了清代宮廷“海西畫派”的成熟與發展。法國巴黎藝術博物館的伯德萊(MichelBeurdeley)是研究入華耶稣會士畫家的專家。1971年,他出版了《宮廷耶稣會士畫家郎世甯》,該書至今仍為關于郎世甯個案研究最系統全面的專著。1997年,伯德萊出版了《18世紀入華耶稣會士畫家》,在此前郎世甯研究的基礎之上擴大範圍,基本涵蓋了整個18世紀康雍乾及其後時期充任禦用畫家的西方傳教士之生平與藝術。《中國油畫五百年》選取了本書的中譯本《清宮洋畫家》中的幾篇文章,包括《郎世甯的青年時代、加入耶稣會和入華旅行》《誕生于調色闆與畫筆之間的王緻誠》《清朝統治末年宮中的幾位前耶稣會士》。郎世甯是最早嘗試融合中西繪畫的探索者,法國學者畢梅雪(MichelePirazzoli)和意大利學者馬可·馬西羅(MarcoMusillo)分别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他積極的評價。畢梅雪的《郎世甯與中國十八世紀帝王肖像畫的複興》,強調了郎世甯在清廷供職期間對中國帝王肖像畫複興所起的重要作用,揭示了郎世甯獨特畫風的形成緣由。本文通過大量圖像對比,從曆時性的角度觀察郎世甯畫風在宮廷繪畫中消長的曆程,以及對于同時代中國文人肖像畫的影響。馬可·馬西羅的《重估郎世甯的使命——意大利繪畫風格融入清朝作品》,認為郎世甯的繪畫作品是不同文化區域與不同文化傳統之間的藝術認知交流過程的典型例證。他從畫家、資助者、觀者三個不同的視角出發,論證了清代中期在皇帝的資助下,郎世甯成功地将歐洲繪畫方法和技巧融入清朝,并使其符合資助者的品位以及清代的繪畫模式。
進入20世紀,中國對西方藝術從被動接納轉為主動學習,以李叔同、徐悲鴻為代表的一批留學生先後赴日留歐,學成歸來後他們大多投身于新興的美術教育事業。日本學者鶴田武良在《中國油畫的濫觞》中強調,20世紀以後中國油畫的發展與中國新式美術教育間存在攜進的關系。他甚至認為新式美術教育的出現與發展是早期中國油畫與20世紀中國油畫的“分水嶺”,同時構成了20世紀中國油畫的重要特征。鶴田武良是日本最早涉獵中國近代繪畫研究的學者,自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就陸續在日本、中國、歐美等地展開調查搜集。他整理彙編了一系列美術資料和美術年表等,并随之進行細緻的分類與考證工作,具有筚路藍縷的開創之功。20世紀90年代,中國學者劉曉路與鶴田武良、吉田千鶴子合作,将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教育資料編撰室内的原東京美術學校學生名簿等文書資料編輯成冊。《中國油畫五百年》收錄了劉曉路在吉田千鶴子的基礎上,修訂并翻譯的《東京美術學校中國留學生名簿》,并配有當時學校規定的油畫系學生畢業自畫像。
作為中國美術留學生最早踏足的異國之一,日本保有豐富的早期中國油畫家活動與交往的記錄可供發掘研究。日本早稻田大學陸偉榮的《關于李叔同在日本的經曆》,全面展現李叔同在日期間的藝術活動,涉及與黑田清輝的關系,日本報紙《國民新聞》對其的報道,與槐南、石健、鳴鶴等日本漢學家的往來,參加白馬會展的經過以及演劇活動,是迄今為止有關李叔同早年藝術活動的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他的《師從中川紀元學習美術的中國人——有關畫家關紫蘭的活動》,對關紫蘭的師承、留日經曆進行了詳細論述,指出陳抱一、有島生馬、中川紀元在關紫蘭畫風形成過程中所産生的巨大影響。東家友子的《劉海粟與石井柏亭——以〈日本新美術的新印象〉與〈滬上日志〉為中心》以石井柏亭與劉海粟的邂逅為線索,将兩人在華旅行和赴日考察的旅行見聞錄對照閱讀,細緻微觀地呈現了民國時期兩位藝術家身處異國的觀感以及中日兩國社會、藝術界的情況。
安雅蘭(JuliaAndrews)是美國研究中國現當代藝術的重要學者,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繪畫與政治:1949—1979》曾獲美國列文森圖書獎,《中國油畫五百年》選取了她關于常玉、丘堤、劉海粟等中國現代藝術先驅者們頗有創見的文章。《裸體畫論争及現代中國美術史的建構》通過對1926年“人體模特”事件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試圖在當事人話語和美術史定論之外還原曆史真相,解構劉海粟自我塑造的反抗保守勢力的英勇形象及其背後的自由文明教育戰勝愚昧無知的神話叙事。安雅蘭和沈揆一合著的《丘堤,決瀾社,和中國早期現代藝術運動》以決瀾社藝術家的個案和中國現代美術運動相結合為切入點,通過宏觀性的藝術關照,呈現了決瀾社豐富的藝術個性及其對于中國藝術的現代化所具有的先鋒意義。《常玉和上海的現代派》,在對常玉藝術經曆的研究基礎上,展開了對時代背景尤其是上海地區現代美術發展狀況的深入闡釋,具有廣闊的研究視野。作為旅居海外的中國早期油畫家代表,近年來關于常玉的學術研究不斷展開。本書還收錄了法國學者蘇菲·克萊伯斯(SophieKrebs)的《常玉和巴黎畫派》,作者将常玉與馬蒂斯、藤田嗣治的風格進行比較,引用了大量法文資料,着重于西方現代美術發展中文化融合的研究角度,并對以往的西方中心主義視角進行了反思。
海外近代中國美術研究在揭示新材料的同時,在開拓新視野、提出新問題上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現任教紐約大學的曾藍瑩在“區域與網絡”國際學術研讨會上發表的《邊疆與内地的互置:吳作人畫中的西北意象》,是一篇較早關注20世紀40年代西部寫生問題的文章。本文通過對吳作人西北采風作品,特别是牦牛和駱駝題材畫作的研究,分析西北敦煌之行對其油畫畫風轉變的影響。吳作人通過将邊疆風物内地化,表現出具有民族認同意義的“地方感”,在油畫媒材本土化上取得了突破。芝加哥大學藝術史博士蘇文惠的《廢墟作為現代性場域:顔文樑1930年代作品中的羅馬古迹》,以1930年顔文樑留學法國期間遊曆羅馬古迹所作繪畫為研究對象,指出以“羅馬古迹廢墟”為創作題材是中國傳統藝術中“少見”的現象,作者進而從中西方文化的雙重視角加以檢視,認為顔文樑是将西方藝術的“廢墟美學”和中國的“時間觀”兩種迥異的傳統相結合并産生新的意義,同時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顔文樑對中西合璧的自覺探索。
縱覽《中國油畫五百年》收錄海外研究文獻的特點:不僅選取了蘇立文、伯希和等歐美早期漢學家的經典文獻,同時引介了近年來海外學界的新銳成果。文獻選取的範圍也不隻局限于已經在大陸出版過、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的文章,如陸偉榮、東家友子的文章便是通過本書首次翻譯并與國内讀者見面的。此外,在海外文獻的編排上注重與國内學術成果相互參照,以便形成有效的交流對話。雖然《中國油畫五百年》采用的是編年體,但每一年都有重點突出的專題,例如1926年的“裸體畫”論争,1944年的“西部寫生”都是對學術熱點的集中呈現。
從2002年到2012年,《中國油畫五百年》的體量幾乎是《中國油畫文獻》的五倍,本書厚度的增加正是對近十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學術資源的開放以及研究成果爆炸式增長的直觀體現。《中國油畫五百年》這座文獻寶藏将為更多海内外中國油畫的研究者、創作者提供豐富且堅實的基礎,相信下一個十年會有更為豐碩的果實等待我們來收獲。
(作者單位: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