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課題組
[摘要]伴随着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國策,人們對職業教育教材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職業教育教材的管理越來越完善。文章從加強監管、設立準入資質、建立開發規範和和質量評價體系、統籌建立國家教科書制度、形成制度體系等方面對提高職教教材出版質量提出了參考意見。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材出版質量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2013年,全國新書出版總品種數已超過45萬種。對于圖書質量,業内人士不無擔憂,有專家指出,可以用“好書不少,垃圾更多”來概括總結。
職業教育教材(簡稱“職教教材”)領域也是這樣,可以說品種的泛濫已經遠超合理的個性化需求,出現了嚴重的教材内容同質化的趨勢,極大地浪費了出版資源。根據新華書店總店閱讀行為調查中心的分析報告,“教材出版占我國各出版社的出版碼洋的70%以上”,“各類教材中,品種規模漲幅最大的是高職高專教材,從2004年到2012年,同比上漲286%”。
不僅出版領域如此,發行領域的現狀更令人擔憂。由于出版商、院校教師、發行商的利益高度契合,于是出現了如《中國青年報》所描述的“利益營銷”“換皮出版”的亂象[1],出現了湖北的山寨版“新華字典”事件。更有言辭激烈的人士批評這些問題的本質是“法律缺失、監管缺位、教師缺德”。
職教教材是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具有“引導教學方向、推動教學改革、穩定教學秩序、規範教學實施、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内容”的重要作用,曆來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内容。由于職業教育的跨界性,職教教材還擔負着傳承學校和企業兩種工作場所的知識和經驗,傳遞産業文化的特殊使命。在國家高度重視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今天,建立職教教材出版的質量保障機制尤其值得關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級課題《職業技能教學用書開發技術規範研究與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課題編号:RS2013-16)課題組,在長達兩年的研究過程中,走訪了30餘家出版社,在對職教教材出版規律、發行規律、市場亂象進行了長時間研究的基礎上,對提高職教教材出版質量,提出以下參考意見(含政策建議)。
一、加強監管是教材出版領域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建設統一開放、競争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的同時,應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落實到出版領域,就是在繁榮文化市場的同時,提高出版物質量,培育更多的優質文化産品。我們應該認識到,缺乏質量保障的市場競争是不可持續的,在堅持市場機制的同時,同時探索建立職教教材的質量保障機制,是當務之急。
(一)監管職教教材質量是政府責任。教材擔負着傳承民族文化,實現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功能,曆來為國家所重視。例如,日本右翼勢力頻繁在“教科書”上做文章,挑釁我國底線,廣種“仇恨的種子”,而中國政府對日本每次這樣的小動作總是義正詞嚴,加以揭露。這就足夠說明:教材無小事,對其政治導向、内容質量,政府曆來都嚴加監管。同樣,加強職教教材監管是有關政府部門的重要職責。
(二)當下的市場亂象恰好說明加強政府監管的必要性。教材是特殊的精神産品,限于學生心智水平和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教材的直接用戶——學生及家長在選用上無能力幹預,等到發現問題時往往已經鑄成大錯、贻害一方。這也說明了政府對質量監管的必要性。例如,許多禮儀教材,還在傳達錯誤的、不合職場标準的禮儀觀念和舉止;某些職業指導教材還在對職校學生灌輸“學而優則仕”的擇業标準;少數教材在宣揚有悖于社會主義核心道德的“職場秘笈”和不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國外“企業文化”。不少職業技能專業課教材頻現重要理論、基本知識、操作規程上的低級錯誤。
因此,簡政放權不能減了當務之事,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該把教材質量大大方方管起來、認認真真抓起來。
二、設立準入資質實行總量控制,迅速扭轉不良趨勢,優化市場競争環境,是職業教育教材出版領域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起步之舉
由于市場機制的作用,出版社、發行商、教師成了利益共同體,因此許多本不具備教材出版專業人員的出版社也競相上馬職教教材,甚至采用“引進能人”的辦法,設立職業教育部門,并轉包體制外人員進行運作。這也在客觀上導緻了近期教材出版領域挑戰道德與法律底線的事件頻發。因此,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必須首先對出版企業加以規範,設立必要的門檻和資質。建議借鑒對其他特殊類型出版物的管理措施,這方面已有成功的案例為證。
(一)關于教輔出版的資質管理。《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發行管理的通知》(新出政發[2011]12号)詳細規定了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複制、發行和質量管理的措施。要求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新聞出版總署審核批準的業務範圍、辦報辦刊宗旨,核定出版單位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資質。出版單位出版中小學教輔材料必須符合資質要求,不具備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資質的出版單位,一律不得安排中小學教輔材料選題,不得出版中小學教輔材料。此舉使得市場上出現的中小學教輔材料散濫狀況有效改善,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切實加強管理,積極開展專項治理,淨化了市場環境,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關于加強養生保健類出版物管理的通知》(新出字[2010]453号)就對出版養生保健類出版物實行資質準入制度,規定“凡出版養生保健類出版物的出版社必須具備相應的編輯出版力量,設立專業的編輯室,室内編輯人員不少于5名。編輯人員須具有正規醫學院校本科以上學曆,獲得圖書編輯專業資格中級以上上崗證書,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編輯人員不少于兩名”。這樣的舉措一舉扭轉了“全國共500餘家出版社,其中70%的出版社都在出健康養生書,而這其中有大部分暢銷養生書都是由民營出版公司從出版社獲得書号後合作出版的”的市場亂象。截至2011年7月底,104種此類圖書被勒令停止發行,69種養生保健類選題被勒令撤銷,大批不具備資質的出版社退出此類圖書市場。
可見,設立必要的資質門檻,對規範市場秩序有立竿見影的作用。根據課題組的調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置資質:一是要求出版單位具備一定的經營規模,可将年出版碼洋的下限設置為8000萬元。二是要求設置專門的編輯室,專業從事職業教育教材開發的人員不少于5人,編輯人員須具有正規院校本科以上學曆,獲得出版專業資格中級以上上崗證書,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編輯人員不少于兩名。要求編輯室人員定期接受出版繼續教育、職業教育。三是實行總量控制,根據出版單位上一年的職業教育教材品種總數核定下一年度此類教材的出版總量。
三、建立開發規範和質量評價體系,推行行業自律,是職教教材領域政府治理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一)解決内容質量差的問題,關鍵是推行“開發技術規範”,用過程性标準管住出版者,确保質量。
課題組通過多年的探索,總結出一套“産教結合的職業教育教材開發體系”(如圖1)、“職業教育雙證書課程教材開發技術規範”、“職業教育教材開發六大基本原則”(課程目标原則、學習動機原則、能力導向原則、職場實踐原則、教學策略原則、教育傳播原則),并在一些國家規劃教材的選題、組稿上應用這些技術規範和方法,取得一定經驗。
例如,作為職業教育教材領域後起之秀的外研社推出了“職業分析—專業設計—課程開發—編者培訓—教材編寫—營銷推廣”的标準化技術路線,使得其教材優質品率大為提升。因此,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可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職業教育教材開發技術規範的标準化研究,組織各主要出版單位聯合攻關。
上述的技術規範可以彌補現有的《圖書質量保障體系》無法解決的教材實質内容質量問題。課題組提出的解決思路是:參考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通過過程控制、内審外審相結合,明确标準流程分工等方法來确保質量,從而大面積提高職業技能教材開發的質量。
(二)評價标準缺失,客觀上導緻了選用秩序混亂的問題。教材質量問題表面上看是“出版商無良,校長教師無德”,加之自由裁量權過大,追求經濟效益就成了大家趨之若鹜的選擇,但客觀上存在着教材優劣無明确評價标準的窘境,從而無法對教師進行約束,所以,應開發“評價指标體系”,對教材的質量作科學判斷。“評價指标體系”可用于對教材出版投用前的終結評價,也可作為評獎、評優的參考技術标準。[2]可以推薦給人社部、教育部有關教材管理部門使用,用于“國家規劃”“創新示範教材”的評審等。“評價指标體系”應力求突出科學性和可行性,把握職業技能教材開發的底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