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議媒介融合形勢下新聞編輯的堅守與轉型

淺議媒介融合形勢下新聞編輯的堅守與轉型

時間:2024-11-08 02:26:20

[摘要]新聞編輯這個過去新聞機構裡“聲音最大”的人,在信息超載時代卻成了“最容易犯錯”的人。面對挑戰,

新聞編輯不應随波逐流做信息泡沫的推手,而應堅守不變的價值觀,依托邏輯判斷力、辯證思維力和曆史觀察力,成為衆聲喧嘩中的穩壓器。這不僅是新聞編輯的個體問題,更是專業新聞機構存在的理由和進路。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聞編輯價值觀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一、編輯:從“聲音最大”到“最容易犯錯”

在報社等傳統新聞機構,編輯總是“聲音最大”的那個人:他忙着打電話給記者核實細節,協調拼版人員和美術編輯設計版面,督促校對的進度……由于編輯往往在一個領域工作多年,他對于自己分工的版面熟悉并敢于擔責,始終處于新聞生産的中樞。

然而,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當新聞編輯平台變成《人民日報》式的“中央廚房”、《廣州日報》式的“開放編輯部”,甚至《紐約時報》式的“新聞實驗室”時,編輯就成了“最容易犯錯”的人:需要處理的稿件來自四面八方,有報社記者發來的新聞稿,更多則是網上傳播的未經核實信息;面對的任務不再是截稿時間必須完成的一塊新聞版,還要不斷通過新聞網站、APP産品、微信公衆号、微博賬号發布動态,以免落在競争對手後面;既要負責自己熟悉的領域,又要随時處理完全陌生領域的信息。“聲音最大的人”,現在變成了壓力最大甚至是被指責最多的人:漏發重要新聞、錯發虛假消息、慢發最新動态……

在融合發展的熱潮下,新聞質量正在出現嚴重滑坡,這已成為業内外共識。居于關鍵位置的新聞編輯自然成為各種失誤、差錯的重要當事者。2016年4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報了15家媒體發布虛假失實報道的查辦情況,其中,由于編輯工作失誤、把關能力不足造成的失實報道超過一半。更嚴重的是,編輯普遍流露出新聞質量難以把控的疑慮。據調研,目前北京市主要新聞單位均已開設大量自媒體賬号,其中一些著名賬号如《北京日報》的“長安街知事”(同時運營同名APP産品)、《北京青年報》的“團結湖參考”,《新京報》的“政事兒”“剝洋蔥”等已成為網絡新聞重要轉載源。考察發現,這些自媒體賬号的運營主體其實都是編輯個人,内容往往根據資料整合發布,編輯個人能力決定了運營質量。由于人手有限,媒體官方微信、微博編輯普遍沒有具體的領域分工。比如,《北京晚報》新媒體部三名編輯負責每天更新全部微博、微信、APP、頭條号、搜狐自媒體平台的新聞,一名值班編輯在工作時間内需要面對近百名不同領域的記者,同時要監控網絡熱點。

高負荷下,新聞質量的穩定甚至成為苛求。《人民日報》檢校組組長、主任編輯盧玉華介紹,盡管近幾年報社新招檢校人員全部為重點大學畢業生,但隻能“管好”報紙版面,沒有力量應對處理海量信息的“中央廚房”機制和以人民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北京日報》“長安街知事”APP責任編輯表示,其個人每天要負責全部稿件的内容質量審查,因為報社沒有相應的編制來增加人員。

二、新聞編輯生産要素的三個變化

作為新聞質量的主要責任人,新聞編輯面對的質量風險,隐含着這一新聞生産關鍵崗位的要素正在發生着重要變化。

(一)勞動對象:從面對半成品到直接面對原材料

新聞編輯的基本勞動是處理信息材料。《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認為,所謂材料就是“事物和事實的各種形态、各種性質、各種來源的表象、表現、反映和記載的總稱”[1]。它既包括第一性的表象材料,也包括事實的叙述、轉載、記載等第二性材料。過去,這些材料到編輯手上時,已經初步具備新聞的一般要素,他需要做的是進一步取舍、核對、加工。現在,編輯要面對大量來自網絡空間、未經專業核查的原材料,信息是否真實、内容是否準确、态度是否客觀,以及是否存在利害關系,都必須在短時間内快速判斷。

以2016年北京“雷洋案”與2003年廣州“孫志剛案”報道的比較為例。2003年,各媒體的國内新聞或者深度報道版的編輯上班時面對的,是來自成熟報紙(《南方都市報》)近乎完美的新聞成品:專門從事深度報道的記者,在有經驗的責任編輯幫助下,從選題開始全程合作,稿件一方面盡可能翔實地還原了被收容者孫志剛死亡的全過程,另一方面以極大克制抑制了個人情緒在報道中的滲透,保證了事實“第一性”。[2]其他媒體編輯在轉載、評論、布置記者跟進報道時,也就有了基本可靠的出發點。後續報道雖經多層次擴散,但主體事實始終清晰,推動了社會共識的形成。

十幾年之後,媒體編輯面對北京“雷洋案”時發現,始發報道來自“知乎”網帖,事實與情緒、猜測與臆想混雜其中,之後的跟進報道隻能根據猜測或者片斷展開,輿論迅速走向情緒化、片斷化、極端化,甚至造成了由事件引發的社會情緒對立,事件本身的真相則被抛進了輿論的暗溝。

兩例報道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别,但可以看出,編輯的“勞動對象”十幾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随着報紙的式微,輿論場中專業、可依賴的内容越來越少;與此同時,自媒體的興起和社交網絡的泛濫,卻産生了大量無序、待查證的碎片化原材料。

(二)勞動關系:從面對熟悉的人到面對陌生人

過去,編輯所接觸的對象,主要是記者、通訊員和可信賴的信源(如新華社、重要合作媒體等);現在,他需要和社交網絡的匿名人士、微信上據稱可靠的“内部人士”、APP彈窗援引的“外國研究人員”打交道,這些陌生人可靠嗎?編輯們怎樣才能确認自己不被欺騙?在激烈的新聞競争中,他很難有足夠的時間了解、熟悉這些“陌生人”。同時,過去需要核實信息時,編輯的第一反應是給記者打電話,由後者找到跑口單位的負責人求證。現在,當他希望記者向有關部門深入了解信息時,得到的答複往往是:我們的官方網站上有表态。這就把編輯直接推上了一個又一個陌生的領域前線。

(三)勞動者:從“穩定的時空感”到“緊迫的時空感”

“時間和空間,以及時間和空間的産物,構成了我們的思維框架”。[3]在傳統的報社,以截稿時間和發行範圍為标志,穩定的時空感使編輯工作有條不紊。現在,編輯要同時面對兩張編輯台:一張台前,他繼續着有節奏的版面編輯工作,把新聞插進習慣的時空格子;另一張台前,他則在不斷打破這種節奏,接收并處理突然到來的網絡信息,許多時候,消息上網之後,他才發現标題中還有錯字。

《人民日報》北京分社社長朱競若這樣形容這種變化:“現在的編輯壓力巨大。過去我們就服務于《人民日報》,報紙以二十四小時為周期,内參以一周為周期;現在,人民網以分鐘更新;《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更以秒速更新。”她形容這種狀态為“疲于奔命的緊張。”[4]

正是在“疲于奔命的緊張”中,越來越多的編輯放棄了新聞價值底線,把傳聞作為新聞,猜測作為結論,個人觀點作為官方聲音,成了“信息超載”的職業推手,這是最值得警惕的。

三、編輯:變與不變中的堅守與前行

新聞編輯面臨的困境是新聞機構現狀的縮影。應對新挑戰,媒體需要從各個方向重新出發。在重新出發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媒體人意識到,新的挑戰更需要新聞工作者的能力建設和價值觀堅守。曾擔任《時代》周刊主編、現任美國次國務卿的理查德·斯坦格爾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訪問交流後,在自己的推特賬号上寫道,這是一場“關于(變化的)新媒體與(不變的)價值觀”的精彩對話。[5]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郭慶光則概括說,新聞人需要堅持的核心原則不會變。[6]

關于新聞編輯的價值觀,有各種表述,普遍強調要追求新聞的真實準确,推動公衆知情和社會進步。那麼,“編輯人”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如何才能堅守住“不變的價值觀”?

價值觀的堅守首先取決于對新聞編輯的定位:究竟是大編輯還是“新聞民工”?大編輯是媒體強調的一種理想化編輯角色,它要求編輯不局限于文字、版面、形式處理,而應該居于新聞的采集、整理、發布中樞,統籌各方資源。與之相對應的,是“新聞民工”。進入新世紀,中國媒體編輯發展軌迹掉頭向下。在編輯思想上,網絡造成的“鼠群效應”使過去穩坐中軍帳的編輯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熱點快速擴散迫使媒體急于表态,而不是拿出力量深入調查。在組織架構上,報紙紛紛取消深度報道部,轉為跟蹤網絡快速報道的多媒體中心或機動團隊。具體到編輯個體,則反映為對編輯能力的要求從主要強調策劃、判斷、組織信息轉為快速複制、粘貼的執行力。

編輯的“新聞民工”定位不是優化了新輿論場的傳播,而是不斷吹大網絡營造的信息泡沫。當噪聲無處不在、新聞精品鮮見時,人們開始在良莠不齊的傳播叢林中重新尋找那些具有判斷力、分析力的大編輯。以“Curation新聞”(精選新聞)為代表,出現了雅虎新聞摘要、《紐約時報》“NYNOW”等一批緻力于精選精編的新媒體,其操盤手多是資深編輯,在編輯思想上重新開始強調專業判斷力。

這是理解今天新聞編輯定位的起點:回到重視自身價值和能力的大編輯理想,而不是沉淪于簡單重複勞動的新聞民工現實,有了這個判斷,才有從以下三個方向重新出發的可能。

(一)編輯的循證力:用邏輯和常識的力量核查新聞

近年來,關于事實核查類新聞的實踐與讨論日益增加。美國杜克大學新聞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截至2016年2月,全球共有96個事實核查類新聞項目,其中多數以獨立網站形态存在,比較著名的“Politifact”網站還推出了自創的真實性測量儀。一些研究者将其概括為循證新聞或者求證新聞,認為這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技術以及實證方法的一種新的新聞生産方式。[7]

這種“新的新聞生産方式”更可以理解成是對編輯循證能力的再強調:能否科學地使用演繹、綜合、推理等邏輯工具和方法,在複雜的碎片信息時代開展有效傳播。分析國内外事實核查新聞的基本模型,無論是利用大數據還是雲計算,最終的核查仍然以編輯為中心。所謂的測量工具也是由編輯主導。在“真實性測度儀”中,起關鍵作用的是三人以上編輯評議小組,在審核記者提交的初步意見時,它依據的标準主要來自邏輯和常識——當事人前後說法的一緻性,類似報道的真實性記錄等。美國“卓越新聞項目”的負責人更把标準細化為編輯“懷疑性認知方式”的六步:識别自己所接觸的是什麼内容,識别一篇報道是否完整,評估信源,評估證據,确定證據和結論的關系,尋找到真正的新聞。[8]

(二)編輯的思辨力:用哲學原理還原割裂的事實

新聞工作者總在追求經得起考驗的事實性真理,然而,“事實必須從整個事件的混亂狀态中被挑選出來,然後才能編撰成故事以便以某種視角來講述”。[9]

事物之間總有必然和偶然的聯系,新輿論場的傳播卻越來越以割裂事物聯系的面貌出現,新聞事件變成了脫離實際場景的片斷、标簽、流行語。轟動一時的“我爸是李剛”案中,最初的消息将事件定性為“公安局長兒子仗勢行兇”後,媒體蜂擁而上,直到近一年後才有報紙還原現場發現,這是嫌疑人被抓時“求情”的話,而網絡語境下的傳播卻“有意識”地将嫌疑人說話的内容與情境分割,為事件貼上了“官二代”标簽。

如果說面對虛假不實報道,編輯需要利用常識循證,那麼,面對被割裂的新聞碎片,編輯的責任在于重建事實與觀點、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個别事實與整體事實的聯系,以使新聞處于它自身所處的聯系世界中。

(三)編輯的判斷力:用曆史學家的眼光來觀察當代

1917年,蔡元培為徐寶璜的《新聞學》作序時,即提出“新聞之内容,無異于史也”。[10]作為新中國新聞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奠基者,甘惜分教授晚年也提出“新聞與曆史同一論”的問題,他特别強調:懂得這一點,對于一個新聞工作者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他将會懂得今天的事件的來源,他将懂得他的筆下非比尋常。他自己就是一個當代史家,他将用一個曆史學家的眼光來觀察當代,他的觀察就會深刻得多。[11]

隻有站在曆史高度考察新聞,才能使新聞報道從對一家一戶的起居關注變成時代風貌的記錄者,使新聞的“内容有遠的東西、大的東西,具有時代的精神,時代的氣息”。[12]可惜的是,快餐化新聞消費方式正在侵蝕對編輯的這一要求。今天,人們已經很難從媒體上看到如範敬宜當年所寫的《兩家子公社幹部開始睡上安穩覺夜無電話聲早無堵門人》這樣“用事實回答那些對三中全會精神懷疑、抵觸的同志”的報道了。相反,由于缺乏對曆史的基本判斷,許多報道像哈哈鏡一樣惹人發笑。

曆史觀對于編輯價值判斷更起着基礎作用。“新聞界有對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目标的呈現與闡明的責任”。[13]“報社、記者都有各自的立場,或者說是曆史觀,這和他們的關心方向和對新聞的價值判斷緊密相關。”[14]了解這一點,将有助于把握世界新聞發展規律,看清今日各種現象的本質:網紅新聞如同“黃色報紙”時代敏感主義新聞的翻版,而對于嚴肅新聞的社會期待,正推動網絡時代“紐約時報”的出現。

總之,新與舊總是相對的。“我們在生活中丢失的生命去哪兒了?我們在知識中丢失的智慧去哪兒了?我們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識去哪兒了?”基辛格在讨論互聯網時代信息、知識和智慧的關系時引用詩人T.S.艾略特在《磐石》的合唱詞中的詩句後說,“信息要想真的有用,就必須被置于廣闊的曆史背景和經驗之中,逐漸成為實用的知識”。[15]新聞編輯在今天遇到的所謂“新”挑戰,其實是新聞世界裡的舊問題:信息與噪聲、表象與真相、事實與判斷……編輯的任務仍然是尋找“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識”,隻是任務更加艱巨,既要在回歸中堅守,又需要在分析新事物、新問題、新現象中與時俱進。

注釋:

[1]艾豐.新聞采訪方法論.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29.

[2]陳峰.孫志剛事件采訪記.今傳媒,2005(3):28-29.

[3]PresidentoftheBritishAssociation,1934.CitedbyF.M.Cornford,“TheInventionofSpace,”inEssaysinHonorofGilbertMurray,London,1936.

[4]詳見2016年4月11日朱競若在北京市人大新聞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5]詳見2016年6月14日RUC新聞與傳播公衆号。

[6]詳見2016年5月2日作者對郭慶光的訪談。

[7]傅華.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一種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生産方式創新.中國記者,2016(6).

[8]比爾·科瓦奇,湯姆·羅森斯蒂爾.真相: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麼.陸佳恬,孫志剛,劉海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9]漢娜·阿倫特.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王寅麗,張立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238.

[10]李彬.中國新聞社會史文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71.

[11]甘惜分.一個新聞學者的自白.香港:未名出版社,2005:80.

[12]李普.記者甘苦談.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189.

[13]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展江,王征,王濤,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28.

[14]中馬清福.報業的活路.崔保國,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10.

[15]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胡利平,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97.

(作者單位:北京晚報社)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