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肖東發
[摘要]中國出版博物館的籌建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重構社會文化價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舉措。“東方印迹——2015年中韓日雕版印刷國際學術研讨會”特設“出版博物館建設與國民教育”分論壇,就創建中國出版博物館的問題作了深入探讨。文章從中國出版博物館的學術内涵、功能定位、收藏策略和内容需求、實現路徑四個方面梳理了參會論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應從館藏資源保障、館藏評價、館藏資源知識産權問題、博物館受衆、數字出版博物館建設、博物館評價等方面加強後續研究,推動這些議題研究的深入和發展。
[關鍵詞]中國出版博物館國民教育中韓日雕版印刷國際學術研讨會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一、引言
中國是文明古國,造紙術和印刷術是中華文明貢獻于世界文明最基礎的兩個方面。2008年3月,由全國政協委員、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作為主提案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聶震甯、中央電視台台長趙化勇等38人聯名提交提案,希望建設中國出版博物館。提案專家認為,幾千年以來,中國的書籍通過文字記錄延續傳播中華文明,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思想寶庫。中國出版事業創造性地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思想精神财富,是一筆豐厚寶貴的文化遺産。而這些思想精神财富和文化遺産,或者一般的圖書館承載不下,或者不被綜合博物館重視。因此,建設一個國家級的出版博物館十分必要。[1]出版博物館具有收藏展示出版文化遺産、建設出版文化資源數據庫、作為研究和教育的基地場所和國内外出版交流的場所等功能,對于出版文化遺産保護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目前,國家已經批準正式立項,投入相當規模的資金建立專門的出版博物館。為了進一步探讨中國出版博物館的建設意義、功能定位等方面,2015年11月27—29日,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北京煮雨山房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出版博物館(籌)、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産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學院、北京恒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首都圖書館、揚州雕版博物館協辦的“東方印迹——2015年中韓日雕版印刷國際學術研讨會”,特設“出版博物館建設與國民教育”分論壇,來自中國、韓國、日本的專家學者,以及多家媒體記者等百餘位代表參加了盛會,多位專家學者探讨了出版博物館的學術内涵、功能定位、收藏策略、内容需求和實現路徑,交流了出版與社會互動前行的現實應用。
二、“出版博物館建設與國民教育”專題研讨
1.關于出版博物館的學術内涵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黨組成員宋明昌在《中國出版傳承發揚中華文明》一文中指出,中國出版與中華文明有密切的關系,對傳播、發揚光大中華文明發揮了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作用。中國出版博物館不僅要充分地回顧祖先們留下的珍貴的、豐富的文化遺産,更重要的是緊緊把握、研究、分析、展示世界出版業(特别是數字出版)新的發展,為創造中國出版新的輝煌增光添彩。
資深印刷史研究學者、北京印刷學院魏志剛教授以《中國出版博物館建設——紀念美國學者卡特逝世九十周年》為主題,指出美國學者托馬斯·弗朗西斯·卡特所著《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西傳》(TheInterventionofPrintinginChinaandItsSpreadWestward)一書之所以具備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曆史意義,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對中國印刷術發明之前後,舉出多組文物與曆史資料,論證印刷術在中國是如何發明的;二是舉出了當時社會的、技術的、文化的多種條件,特别是從社會多種需求來論證印刷術的發明。在籌建中國出版博物館之際,應該再次研究該書,借鑒卡特精神,在學術内涵建設方面突出兩點:一是要重視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印刷史;二是要不斷發掘新的史料,提出新的觀點。
2.關于出版博物館的功能定位
文物出版社總編輯葛承雍概述了《對出版博物館建設的幾點建議》,指出:中國出版博物館是有“中國視角”的博物館,具有展示中國對世界文明最具代表性的貢獻成果的功能。展覽方式要從“以物為本”轉向“以人為本”,側重面向公衆的開放性,打破目前全國博物館年均展示的實物文獻隻占到總館藏11%的局限。出版博物館的展出内容要重視“版本”,側重實物展示,慎重開展數字化,突出文物性、珍稀性。
中國文化産業集團研究人員蔡玉沛以《中國出版博物館功能延展性初探——從與中國書房項目的适配度出發》為主題,指出中國出版博物館是國家軟實力标志,是新型知識服務中心,具有“動:活用高效;精:集粹高雅;聯:延展高端”的特點。建議内置“中國書房”,作為中國出版博物館的一個功能延展單元,有效诠釋和代表中國出版博物館的内涵潛力和發展方向,二者具備很高的适配度。中國書房結合建築實體與非物質文化,整合文化、教育與創意等諸多模塊,為學者、政府機構與企事業單位搭建交流平台。中國書房可與孔子學院等中國海外宣傳機構實現無縫銜接,有助于落實“中國文化走出去”和“講好中國故事”的戰略安排,讓世界了解中國和欣賞中國。
北京印刷學院講師衣彩天在《美國通過博物館傳播價值觀》一文中通過對美國博物館業進行案例分析,為出版博物館的功能定位提供參考。論文指出,美國的博物館業除了肩負傳播自然和社會科學知識、普及藝術審美的功能之外,還肩負着對美國民衆進行曆史,特别是重塑第二次世界大戰記憶、對廣大國民進行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除此之外,還擔負着向世界各地到訪者進行美國文化及價值觀輸出、用文物塑造世界曆史、設置文化價值壁壘等重要作用,同時為其他國家向美國進行文化産品輸出與世界範圍政治話語傳播制造障礙。這需要引起我們警惕。對此分析與研究:一是有助于發現和解決中國文化“走出去”存在問題的症結與對策;二是中國博物館在諸多方面也可以借鑒美國博物館業的做法,更有力地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核心價值觀。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王雨濛在《為國家典籍博物館鼓與呼》一文中,指出國家典籍博物館的設立意義在于成為聯結圖書館與博物館的紐帶、增進公衆對于典籍和典籍文化的了解、為公衆提供公共空間和文化休閑中心。文章還從加強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展覽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拓展參展内容的領域,增加更通俗化的部分,在合理展覽的基礎上保證古籍的保存狀态,融合更多互動形式的活動,提升讀者的參與感等方面提出了國家典籍博物館未來發展的建議。
3.關于出版博物館的收藏策略和内容需求
中國出版博物館籌建辦公室尚瑩瑩女士在《近現代出版文化遺産問題初探》一文中,結合我國近現代出版文化遺産研究領域幾近空白的情況,重點介紹了籌建辦公室對相關集中收藏單位的前期調查和研究情況。指出通過啟動“出版文化遺産征集計劃”,籌建辦公室對人民出版社、國家版本圖書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唱片總公司等不同機構進行走訪,發現了近現代史著名人物手稿、老宣傳畫、連環畫、老唱片、錄音母帶等類型豐富的綜合文物資源。目前籌建辦公室立項研究的重點課題是“出版文物的鑒定定級标準”,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保護策略:選擇分級分層的保護框架,覆蓋典型時期、典型展品;選擇專業保護主體,即以中國出版博物館為主的保護體系;設計靈活多樣的保護方式,兼顧版本價值和版權價值。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趙泓在《地方博物館的古籍保護及其利用》一文中以東莞博物館為例,分析了古籍保護與利用收藏的相關策略。論文指出,收藏是保護古籍圖書應注意的首要問題。博物館館藏古籍以捐贈為主,其次是移交和征集、購買。内容多以地方文獻為主,如東莞博物館館藏古籍主要以工具書、縣志類居多,其次為詩文集,如《東莞詩錄》。也有的博物館以書畫為主。博物館在古籍圖書文物保存上有特殊之處,條件好的博物館通常會制作函套加以保護,并采用RP保護系統。在文獻利用方面,因為古籍文物一般占比不高,鮮有展品,偶爾會以專題形式展出。博物館的古籍圖書在“藏與用”問題上面臨比圖書館更大的矛盾。
韓國順天鄉大學中文學科樸現圭教授則通過《傳統時期在中國出版的韓國人編著書籍總覽》,結合自身三十多年踏訪中國地區(包括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等地),考察與韓中交流相關的古文獻及遺迹的經驗,梳理了從中國古代到清朝滅亡(1912年)之間,在中國出版的韓國人編著書籍的情況,分析了出版動機、同文意識及其優秀性、其中出現的考證學熱潮、對實用性的重視、佛教的傳播交流對韓國人在中國編著書籍的影響等内容。并計劃後續編纂《韓國文獻西漸叢書》,為韓中兩國學者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并建議中國出版博物館收藏相關曆史文獻。
4.關于出版博物館的實現路徑
四川民族學院藏文系教授噶瑪降村以《試論藏文古籍文獻的保護與利用》為主題,指出藏文古籍文獻是我國古籍文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與其他古籍文獻有一緻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三十多年來,五省區少數民族古籍文獻收集整理工作進展顯著,出版了數百種關于藏文古籍文獻收集整理的書籍。雖然藏文古籍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由于諸多原因,當前藏文古籍保護存在不少問題,如古籍底數不清,古籍老化、破損嚴重;古籍修複手段落後,保護和修複人才缺乏,面臨失傳的危險;大量珍貴古籍流失海外,等等。因此,論文建議應該從政府支持、增強少數民族自我保護意識、運用科學手段三方面入手,保護和利用好藏文古籍文獻。
台灣南華大學助理教授黃昱凱在《日本博物館個案分析——城郭的保存與活用》一文中,首先以日本城郭為研究對象,說明以城郭形态呈現的博物館的不同活用形态(繼續型、複活型、轉用型);其次,針對博物館建築物的保存課題進行探讨。論文指出,博物館一直是提供展示人類過去生活曆史的重要場所,而博物館的類型也随着時代的演變而越來越多元。曆史文化遺産的保護要注重兼顧“保存+活用”,并注意結合新技術的應用,如數字化、聯盟協作、體驗行銷等,發揮博物館在推動國民收入增加、提升民衆博物館意識、健全相關政策法規等方面的作用。
中國海關博物館研究館員邢宇晨通過《以中國雕版印刷術為例論傳承人技藝展示在博物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作用》一文,從中國雕版印刷技藝是否可以真正地被保護與傳承,以及博物館在其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出發,通過對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同手段的對比,得出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博物館中的技藝展示與互動是相對性價比最高、更切實有效的可持續保護傳承措施的結論。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研究館員楊琳從《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庫建設及其實現——探讨數字博物館建設》入手,介紹了可供出版博物館借鑒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庫”建設經驗。該文庫的目的是系統、全面、完整地保存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重要科技和文化資料,是中國科學院學部的一項旨在“彙聚學部史料,沉澱院士文化,傳承科學精神,服務社會發展”的科學文化建設基礎性工作。遵循“數字化→數據化→特色化”的資源組織和展示理念,院士文庫按照展示資源與存檔資源相結合的方式,對院士綜合資源體系進行知識組織與管理。在資源采集層面,院士文庫注重突出“史料性”,重點采集與院士科研曆程及學科發展曆史節點事件對應的手稿、圖片、實物、檔案等原始素材;在資源加工層面,院士文庫在樹狀結構分類和規範著錄加工的基礎上,同時通過“标簽詞”以及資源析出加工等方式,輔以考證解讀,真正實現由“數字化”到“數據化”的特色數字資源建設模式創新;在資源展示層面,院士文庫立足“以人述史”的展示理念,以院士個人展示空間為建設單位,通過“學術成就、學術風範、社會活動、時光剪影”的網絡展示體系設計,構建獨具特色的院士特色數據庫及網絡展示平台,為構建特色科學博物館奠定基礎。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姚怡雲通過《論新媒體時代下出版博物館如何開展國民教育》一文,指出出版博物館在注重館藏與陳列的基礎上,要關注博物館觀衆向博物館用戶的轉型,實現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的轉變。從打造中國出版文化教育基地、構建出版博物館網絡平台、線上線下互動吸引用戶參與推動多方合作共建,出版博物館隻要提高用戶意識、加強互動合作,就能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地發揮教育功能,成為推動國民教育的重要一環。
三、結語
中國出版博物館的籌建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重構社會文化價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舉措。與會代表的集思廣益為出版博物館的科學建構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正如學術研讨會主要發起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現代出版研究所所長肖東發教授所指出的,“目前,江西、福建、浙江許多省市都要建立健全出版印刷博物館。十多年前,浙江華寶齋在富陽縣富春江邊就建設了一個用古法造紙印刷的文化村,近期按照原樣複制再造善本,推出100種經典名著,在開展藏書文化研究,推動全民閱讀等方面做了大量功德無量的好事。福建省正在拍攝4集連續電視片《建本留香》。我希望這次大會能對我國出版博物館建設、傳統文化傳承、推動全民閱讀等方面都産生一些積極影響”。
與會代表的多元視角研究,進一步明确了中國出版博物館的創建是保留東方文明印記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通過史料展示,以中國出版印刷曆史的梳理為重點,兼顧世界各國、各民族出版曆史的多樣性,總結出中國出版文明的優良傳統和發展規律;同時在繼承中求發展,兼顧古今,為中國出版的未來發展提供前沿探索。今後還應結合這一議題開展系列深入研究,推動其不斷發展、不斷完善:
1.出版博物館館藏資源保障研究,包括館藏資源構成研究、館藏獲取機制研究、資源共建聯盟機制研究、館藏長期保存機制研究等。
2.出版博物館館藏評價研究,包括館藏文物分級鑒定标準、館藏評價方法、館藏評價機制研究等。
3.出版博物館館藏資源知識産權問題研究,包括博物館資源的著作權、商标權、專利權、域名權等的界定,相關資源知識産權讓渡研究,出版博物館及其衍生産品的商标注冊及保護,博物館的專利問題等。
4.出版博物館受衆研究,包括受衆構成研究、社會公衆參與度及其引導機制研究等。
5.數字出版博物館建設研究,包括資源元數據研究、數字化加工流程研究、數字加工規範研究、新媒體技術應用研究等。
6.出版博物館評價研究,包括評價指标體系研究、評價機制研究、認證制度研究等。
注釋:
[1]呼之欲出的中國出版博物館[EB/OL].(2008-04-25)[2015-12-03].http://news.sohu/20080425/n256505146.shtml.
[2]彭俊玲,沈世婧.談我國出版文化遺産保護與出版博物館建設.出版發行研究,2014(8):21-23.
參考文獻:
[1]肖希明,鄭燃.國外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數字資源整合研究進展.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3):2639.
[2]周磊,鄭燃.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合作模式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12(5):42-49.
[3]肖希明.網絡環境下的館藏評價标準.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5):21-24.
[4]邱燕燕.數字環境下的館藏評價标準和方法.情報資料工作,2005(3):56-58.
[5]來小鵬,楊美琳.博物館相關知識産權法律問題研究.中國博物館,2012(4):63-66.
[6]侯珂.國家博物館文物藏品數字影像版權化初探.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5):130-136.
[7]單霁翔.關于建立科學的博物館評價體系的思考.中國博物館,2013(2):23-28.
[8]胡燕,胡未央,張中舉.公共博物館文化影響力評價體系研究——基于江蘇省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藝術百家,2015(3):98-103,238.
[9]劉愛河.現代博物館陳列展示設計内涵的演變.中國博物館,2005(4):76-80.
[10]邢緻遠,李晨.博物館社會教育與服務的分衆化研究.中國博物館,2013(3):57-63.
[11]楊向明.數字博物館及其相關問題.中原文物,2006(1):93-96.
[12]陳剛.數字博物館概念、特征及其發展模式探析.中國博物館,2007(3):88-93.
[本文系中國科學院院級課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文庫建設”項目(項目編号:2011Y011)研究成果之一。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