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編校質量是學術期刊永恒的話題。由于種種原因,學術期刊的編校質量不容樂觀,甚至,因此而緻期刊質量不合格。文章明确了影響編校質量的因素,并從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有針對性地建立編輯主體、編輯客體質量保證制度,出版流程管理制度,自主審讀制度,編校獎懲制度,評刊制度。這些制度構成了學術期刊編校質量保證體系。
[關鍵詞]學術期刊全生命周期編校質量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編校質量是學術期刊質量的重要體現。提高編校質量是學術期刊一個永恒的話題,深受廣大期刊工作者的關注。許多學術期刊在長期辦刊實踐中都形成了一套編校質量保證制度,如“三審、三校、一讀”制,評刊制度,等等。這些制度對保證期刊質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備受關注的編校質量仍舊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在中國知網期刊數據庫中,輸入“編校質量”主題,查得從1985年至2015年8月共有相關論文4056篇,其中從1985年至1995年的10年間有112篇相關論文;從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間有1646篇相關論文;2005年以來的10年時間,有相關論文2298篇。這些數據,一方面與我國期刊數量和期刊載文量同步增長;另一方面說明編校質量一直備受關注,且被關注程度越來越深,也說明出版物編校質量還不盡如人意。有許多文章證實了這一推論。王於良認為,對我國出版界來說,編校質量是個陳舊而又新鮮的話題……盡管政府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強調确保出版物質量,但編校質量問題依然十分突出。[1]《期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第五條規定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三為不合格。有人抽查了全國1448種高校學報,并作了統計圖,約28%的學報編校差錯率在萬分之三以上。[2][3]專家對部分科普類期刊進行了編校質量檢查,不合格率高達50%以上。[4]2008年,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校對工作委員會曾組織編校專家,對約200家參與“無差錯承諾”活動的期刊的編校質量進行檢查。每期檢查四封和兩萬字正文。檢查結果顯示,有近三分之一的期刊不合格,大多數錯誤是“有心之誤”,即原稿寫作錯誤而編輯認同。[5]盛麗娜通過對河南省105種科技期刊2008—2009年的統計分析得出的結論表明:期刊編校質量與學術影響力間有着較強的相關性。[6]學術期刊的編校質量越高,其被引頻次、影響因子等反映期刊學術質量的指标越高。因此,學術期刊編校質量問題是關涉期刊生存的重要問題,要從期刊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制約編校質量的要素着手,多管齊下,建立編校質量保證體系。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overalllifecyclemanagement)技術是一種技術,也是管理理念。即對産品從創建、使用到最終報廢全生命周期的數據信息進行管理的理念。[7]學術期刊與一般産品的生産周期不同,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對全面提高學術期刊的編校質量,建立全生命周期編校質量保證體系具有理論指導的意義。
一、制約學術期刊編校質量的因素及其狀況
1.編輯客體的質量
學術期刊的編校質量與其他出版物一樣由編輯主體、編輯客體的質量決定。關涉學術期刊編校質量的編輯客體就是通過三審進入編輯加工環節的文稿。時下,文稿傳遞都是電子版,期刊社少有錄入的工作,編校差錯主要是原稿的差錯,編輯和排版造成的差錯極少。因此,編輯客體—文稿的質量是影響學術期刊編校質量的決定性因素。編輯客體質量越高,需要編輯修改加工的内容就越少,編輯修改加工後殘留的差錯也就越少。如果一篇文稿标題簡練、含義明确、觀點新穎,内容結構合理,語言通暢,寫作規範,則文章刊發後的編校質量就高;相反,如果文稿本身有各種問題,即使經過作者修改、編輯加工,差錯殘留的概率仍舊會較高,導緻編校質量不高。
近年來,由于受社會考核評價機制的影響,學術浮躁現象嚴重。例如,某高校2013年晉升教授職稱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20篇。由于指标有限,為了保證在職稱評定中勝出,參評者不得不發表更多的文章。當學術成果被迫與個人名利挂鈎時,便逃避不了被異化的命運。急功近利、學術浮躁之氣盛行,論文寫作失卻了仔細推敲的嚴謹,提交期刊的作品便存在這樣那樣的各種問題。[5]在此風氣影響下,某些作者缺乏嚴謹的治學精神,寫作态度不認真,作品的内容質量和寫作質量難如人意。[8]
2.編輯主體的質量
徐柏容認為,文稿的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學術性等構成了編輯客體的質量。作為編輯主體的編輯人員的素質、修養,包括政治思想、學術、編輯專業水平、個人品質、藝術氣質、藝術趣味等構成主體的質量。[9]編輯主體的質量對期刊編校質量具有深刻的影響。通俗地講,編輯的政治覺悟和敏感性,工作态度、性格,學科素養,語言文字功底,法制意識,編輯專業素養,對本出版物宗旨、市場定位的理解與把握,對國家相關政策形勢的把握,個人意志品質等構成了編輯主體的質量。[10]就編校質量而言,編輯的工作态度、性格,學科素養,語言文字功底,編輯專業素養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學術期刊的編校工作不是完全尊重原文的機械的核對,而是審稿工作的延續,是提高原稿傳播價值的重要環節。編輯需要具備廣博的知識基礎和文化基礎。我國從2002年開始進行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參考人員僅限于目前的出版從業人員。滿分200分的試卷,120分為合格線。2007年,全國平均通過率為:初級33.34%,中級45.23%;2009年,全國平均通過率為:初級35.52%,中級46.98%。[11]從合格線的分數看,要求并不算高,但達線人數比例卻不大,說明有大量的不合格人員在從事編輯出版專業的工作。
3.編輯工作負荷
編輯工作負荷是指編輯單位時間内承擔的工作任務。1991年起實施的《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第三章第十一條規定,專職編輯季刊或半年刊一般不少于3人,雙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7人。這一人員規定是在測算編輯工作任務量的基礎上給出的。期刊出版規範沒有給社科期刊編輯數量的建議。随着出版科技的進步,出版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排版直接采用電子版文檔,過去錄入造成的差錯問題基本消滅,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校異同”的工作,使編校重點落在了“校是非”方面。期刊編輯人數配置相應地可以适當減少,但也應參照《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的規定,不應偏離太多。目前,大多數學術期刊編輯配置不足,且期刊出版周期縮短。以某社科期刊為例,1986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3名編輯;1997年改為月刊,7名編輯;2001年改為半月刊,9名編輯;2002年改為旬刊,2015年有10名專職編輯。該期刊的刊期和專職編輯人員的變化走向代表了一大批期刊的發展走向,刊期越來越短,編輯卻相對越來越少。又如,某期刊中心出版15份月刊,13名編輯負責每個月1040頁内文、52個封面的編輯工作,人均内文80頁。編輯工作負荷嚴重超标。編輯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常态使編輯形成職業倦怠的風險加大,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編輯主體的質量,最終影響到期刊編校質量。
二、全生命周期編校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
1.編輯主體質量保證制度
編輯主體是學術期刊社的核心财富,是決定期刊發展最具能動性的要素。因此,編輯主體質量保證制度是學術期刊編校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基礎。沒有合格的編輯主體就不可能有優質的學術期刊。編輯主體的質量保證制度由以下四個部分構成。
(1)編輯持證上崗制度。2008年6月起施行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第四條明确規定了出版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注冊的準入制度。學術期刊社要嚴格執行這一規定,嚴把編輯入口關,已經在崗的無證編輯要經過學習,限期取得編輯資格。對規定年限内拿不到編輯資格的編輯從業人員進行分流、轉崗,使編輯工作主體達到國家對編輯崗位素質的基本要求。
(2)編輯繼續教育制度。2011年起施行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出版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72小時。這一規定對取得編輯資格的注冊編輯在崗學習作了法制性要求。學術期刊社應嚴格遵守這一規定,建立社内相應的制度,鼓勵、督促編輯積極參與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量。
(3)社本編研制度。社本編研是期刊社依據自身情況開展的編輯學習研究活動。這一活動緊扣期刊實際,是最具實效性的學習培訓活動。如,期刊社可以建立社内講座制度,規定每個編輯每半年在期刊社作一次涉及編輯工作任一方面的學術報告或業務研讨。這種報告貼近編輯工作實際,促進了編輯學習研究習慣的形成。社裡給予作講座的編輯一定的獎勵,鼓勵、引導編輯開展研究,不斷提高編輯主體的質量。
(4)合理安排編輯工作量。編輯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良心活”,編輯工作負荷對編校質量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時下,編校工作重心是“校是非”,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編校工作難以達到精細化的程度,必然降低編校質量。因此,合理安排編輯工作量,是保證和提高編輯主體質量的基礎。
2.編輯客體質量保證制度
(1)優秀編輯客體孵化制度。編輯客體的質量是期刊編校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一般來講,編輯客體的質量更多地由作者因素決定。學術期刊可以通過培育自己的作者隊伍來孵化優秀的編輯客體。具體來講,學術期刊社可以不定期舉辦編讀交流研讨會,到潛在作者中去舉辦講座、解讀刊物,指導他們确定優秀選題、規範寫作。在與作者、讀者的交流中發現刊物需要重視的話題,形成刊物的選題計劃。學術期刊社将編輯為讀者舉辦講座,與讀者、作者交流作為制度性要求,以成就他人而最終成就期刊,為期刊培育優秀的作者隊伍,創作優秀的作品,從源頭上提高編輯客體的質量,為刊物提高編校質量奠定基礎。
(2)編輯客體的篩選制度。編輯客體的質量是關涉期刊編校質量的核心要素,嚴把客體質量關是學術期刊保證期刊編校質量最為普遍的舉措。嚴格堅持三審制,甚至四審,通過多重把關對稿件的刊發價值進行多重判斷,從入口上杜絕學術價值低、不宜傳播的文稿。在時下各種考核、晉升都與文章發表相挂鈎的情況下,學術期刊,尤其是聲譽好的期刊稿件壓力都比較大,期刊審稿應該采用三審制加雙盲審的方式,盡量杜絕人情異化稿件篩選标準的現象,最大程度地保證期刊編輯客體質量。
(3)編輯客體的提高制度。學術期刊社對編輯客體質量的提高主要從給作者提供稿件修改建議與編輯加工兩個方面着手。期刊社要給入選文稿作者提供明确的提高其文章價值的修改意見,使文稿價值最大程度地呈現出來。對文稿的價值判斷與增值修改意見是否恰當取決于期刊審稿隊伍的質量。初審編輯具備“識珠慧眼”,把有價值的文稿及時推薦給二審、專家至關重要。編輯加工是在一定原則下提升文稿價值的增值性工作。編輯客體質量是刊物編校質量的決定因素,但編輯客體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編輯主體質量的制約。所以,提高編校質量的核心是提高編輯素質。
3.出版流程制度
出版流程制度化是期刊出版有序進行的保證。隻有充分的時間保證,編校質量才有基礎。出版流程制度化有兩重核心成分:一是出版工作的各個環節用時有明确的規定,且在每年10月份左右制定下一年度的編輯出版計劃;二是對各環節的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具體責任落實到人。比如,文稿作者要求修改作者信息必須有第一作者手寫簽名的說明書,該說明書留存備案;定稿後非稿件質量問題不予調換,如必須調換文稿則須經主編簽字,說明原因,編輯部備案。
出版流程制度化使期刊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編校工作免受幹擾,杜絕了期刊出版無序造成的編校工作任務不均衡現象,也杜絕了用稿随意性造成的編校時間倉促現象。這在時間上為編校質量的保證和提高提供了條件。
4.自主審讀制度
學術期刊建立自主審讀制度是有效提高期刊編校質量的重要措施。期刊自主審讀是指由學術期刊社自行組織的旨在端正辦刊方向,提高期刊質量的審查閱讀行為。期刊審讀按時間分有出版事前審讀、事後審讀;按審讀主體分有專人審讀、編輯互審、讀者審讀等形式;按審讀比例分有全面審讀與抽樣審讀;按審讀程度看有詳細審讀和簡略審讀。[12]以提高期刊編校質量為目的的學術期刊自主審讀應該采取專人刊前詳細審讀為主,輔之以刊後的編輯抽查互審、讀者審讀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出刊前的專人審讀能将編校差錯消滅在刊前,有效減少期刊編校差錯。采用這一審讀制度需要把握幾個關鍵:一是審讀員的選擇。審讀員要在期刊社外聘請熟悉出版法律法規、期刊出版技術規範,語言文字功底深厚,有期刊相關學科學術背景,責任心強的出版專家擔任。二是審讀時間的保證。在期刊編輯出版計劃中,要給審讀留有充分的時間,以保證審讀制度能落在實處。三是審讀結果的反饋。審讀結果要及時反饋給編輯,不僅責任編輯要知曉自己責編文章的審讀結果,也應知道其他文章的審讀結果,以避免類似問題的再度發生。[13]
5.編校獎懲制度
編校獎懲制度是建立在審讀制度之上的旨在促進編輯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的制度。其目的不是挑刺,不是處罰,而是提高編輯素質,提高期刊質量。《期刊出版質量管理規定》第五條規定: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三的期刊質量為不合格。學術期刊編校差錯率基數的設定應該在萬分之三以下。如,某期刊以差錯率萬分之一為合格基數,編校差錯超過這一基數就要受到一定的處罰,零差錯則給予一定的獎勵。以審讀結果為依據,量化編校差錯,并實行獎懲措施的目的是提高編校質量,因此懲罰額度可以設得很小,起到警示作用即可。
6.開放式評刊制度
期刊出版後進行開放式評刊也是促進編校質量提高的一個有效措施。開放式評刊包括社内評刊、作者評刊、讀者評刊等多種評價主體的評刊。從形式上看,可以是面對面評刊、網絡評刊、郵件評刊、微信評刊等形式。期刊社内部評刊一般在出刊後兩周之内進行,由編輯部主任或當期責編主持,對期刊從内容到版式、印刷等方面作一次概貌性的評價。
作者、讀者的評刊需要期刊社以一定的獎勵性措施作引導。隻要期刊社組織得當,作者、讀者評刊就會有效開展。不管是哪種方式的評刊都會提出期刊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評刊結果,都有助于促進編校質量的提高。
學術期刊編校質量是期刊質量的重要體現。期刊編校質量問題需要期刊社常抓不懈,而且,要從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的視角全程促進編輯客體與主體的質量,從而有效地提高編校質量,提高學術期刊的質量。
注釋:
[1]王於良.當前編校質量問題把脈與救治.中國編輯,2009(5).
[2]李海濱,陸衛平.高校學報改革,從提升編校質量開始.出版廣角,2014(5).
[3]楊春蘭,李文竹.全國高校學報編校質量抽查報告.傳媒,2014(6).
[4]桂紅星,魏志剛.期刊差錯的成因和對策.新聞前哨,2011(10).
[5]周奇.2008年度期刊編校質量檢查述評.新疆新聞出版,2009(3).
[6]盛麗娜.科技期刊編校質量與學術影響力的關系.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
[7]齊二石.面向全生命周期的ERP項目管理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8.
[8]俞濤,王道平,厲亞,等.編校質量的生态學分析及對策.出版發行研究,2011(3).
[9]徐柏容.論編輯與編輯出版.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6.
[10]付一靜.論編輯權利及其規範行使.中國編輯,2016(1).
[11]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EB/OL].(2015-08-03).http://baike.baidu/link?url=g5gxUYtByaBKQSrfpiVHVyPo6SyOBx5FmmYlTAK1zEpg-m45ctnSrK9VzMKXtRDZUSdqipREuw8JJJeZK0zivq.
[12]張惠民.談期刊審讀的方式.出版科技,1997(2).
[13]付一靜,白薇,金春平.簡論學術期刊的自主審讀機制.出版發行研究,2016(2).
[本文為山西省軟課題20150410011-4的成果之一。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
(作者單位:《教學與管理》雜志社、山西财經大學文化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