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編輯學研究的集成與創新

編輯學研究的集成與創新

時間:2024-11-08 01:59:10

王建平

[摘要]文章除了概括介紹《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1949~2009)》的主要内容、觀點外,重點從編輯學學科史、學術史角度出發,論述了該書的主要學術成就和學術貢獻。即系統總結了編輯學研究60年的曆史,全面勾勒了編輯學學科發展的脈絡;系統闡釋了編輯學的學科内涵,對編輯學學科史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編輯學編輯學研究學科史學術史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之林中,編輯學是新學科、小學科。1949年,中國第一部命名為《編輯學》的著作在廣州出版,标志着中國編輯學的誕生和編輯學研究的開始。從1949年到2009年,我國的編輯學從無到有,編輯學研究由淺入深,曆經一個甲子的輝煌,研究成就斐然。2015年12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姬建敏編審的新著《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1949~2009)》(以下簡稱《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對我國1949~2009年編輯學學科史、學術史研究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闡釋。

一、系統梳理了編輯學學科發展的脈絡

《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作為姬建敏同志主持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編輯學研究60年(1949~2009)”的結項成果,分引論、正文四章和結語三部分,煌煌43萬餘言。引論主要論述的是編輯學的産生、發展、研究現狀及其編輯學研究60年的特征、意義、規律。第一章“原始科學階段(1949~1978)的編輯學研究”主要論述的是1949~1978年我國編輯學研究的整體狀況、重要著作。這個階段的整體狀況是編輯學研究零星、散亂,分為“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前和“文革”開始後兩個階段:“文革”前雖然沒有形成氣候、成果也不多,但“嶄露頭角,充滿生機”,“文革”開始後則“滿目蕭飒,一派凄涼”。重要著作則集中在對書刊編輯學的研究上,像開創我國編輯學研究的第一部著作——李次民的《編輯學》、新中國第一部編輯學專業大學教材——《書刊編輯學教學大綱》、我國第一部研究雜志編輯的學術著作——香港餘也魯的《雜志編輯學》,台灣地區陳石安的《新聞編輯學》、荊溪人的《新聞編輯學》、張覺明的《現代雜志編輯學》等,香港、台灣地區的編輯學研究是這個階段的亮點。第二章“常規科學階段(1979~2009)的編輯學研究”先是十年為一個階段系統闡述了1979~2009年我國編輯學研究從複蘇、崛起到深化發展、轉型的進程,即1979~1989年為複蘇與崛起期,1990~1999年為深化與發展期,2000~2009年為研究轉型期;再是全方位探讨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重要論著、重要人物、重要期刊、學科建設、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一縱一橫,較為客觀又簡略地勾畫了編輯學發展的曆史向度。第三章“我國編輯學研究的學術理路探究”突出的是改革開放以來30年我國編輯學理論、編輯實踐、編輯史研究的學術成就和學術貢獻,其中對編輯學理論流派現象的研究,對“大文化、大媒體、大編輯”内涵的解讀,對多樣化編輯形态的總結,對編輯史研究焦點的提煉等,都不乏創新性和時代性。第四章“我國編輯學研究的重點案例剖析”挑選的是在我國編輯學研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中國編輯學會、《河南大學學報》“編輯學研究”欄目重點個案進行分析,前者是引領我國編輯學研究的最高學術團體,後者是教育部高校社科學報“名欄”。結語是總結過去60年的研究,展望未來編輯學的發展。可以說,引論是形而上的宏觀概述;第一、二、三章是中觀層面的重點呈現——先以時間為序梳理了編輯學研究60年的曆史進程,繼以橫向視角圍繞史、術、論探究60年研究的學術理路;第四章是形而下的微觀闡釋;結語是高屋建瓴的全面總結,再加上附錄“我國出版的編輯學著作一覽表(1949~2009)”,可謂縱橫交錯,點面結合,前呼後應,立體、全面地展現了60年來我國編輯學發展的不同狀況和編輯學研究的不同特征。

綜觀全書,“既注重編輯學研究60年整體風貌的掃描和觀照,又突出編輯學研究當今困境與未來走向闡釋和探讨”;既勾勒了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的基本脈絡與邏輯線索,又創造性地提出了原始科學階段、常規科學階段的學科史兩階段論等重要觀點;既凸顯了中國編輯學研究的系統性與發展曆程,又具有紮實的材料基礎和鮮明的理論取向,可謂一部全景式集納梳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編輯學研究的精深之作。

二、深入研究了編輯學學科史

一部優秀的學科史必然是一部優秀的學科思想史。《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不僅系統書寫了編輯學研究的曆史,而且詳細追溯了編輯學産生、成長的曆史進程。該書以西方學者托馬斯·庫恩的“範式變革”的科學發展模式為依據,從原始科學、常規科學、科學革命的維度和視野出發,全面審視了中國編輯學發展的路徑,并旗幟鮮明地指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編輯學的發展——1949年到改革開放前幼小、稚嫩,十一屆三中全會到2009年抽枝、開花、結果,有着與新中國同命運曲折進步的重要特征;中國人自主創造的編輯學話語體系,既充分體現了中國本土實踐經驗,又具有國際示範價值,學科體系傳播與建構充分彰顯了新中國60年來中國文化發展的軌迹。編輯學作為一個學科,編輯學理論、編輯實踐和編輯史這三個部分是其基本構成,并且這三個部分作為編輯學學科的内在結構,“互相依存、互相推動、互為制約,共同決定着編輯學學科發展的進程”。其中,編輯學理論研究是編輯學科發展的基礎,是“編輯學研究的重頭戲”,是真正引領編輯實踐發展和闡釋編輯實踐發展的學科内核;編輯實踐研究是編輯學學科性質的必然要求,“編輯學不僅是一門基礎理論學科,而且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應用學科”;編輯史研究是編輯學科研究的文化基礎和思想之源,是彰顯編輯學學科發展悠久曆史和深厚文化積澱的重要方面。鑒于此,作者專章(第三章)從理論、實踐、曆史三個層面深入解構了60年來中國編輯學發展的軌迹,強調編輯學研究的60年,從本質來講就是一門學科發展的60年,編輯學的發展遵循并反映着一門新興人文學科發展的規律,編輯學60年發展的最大成就是實現了從科學到學科發展的初步轉變,建構起了曆史、理論和業務三個維度的中國編輯學學科大廈。

不僅如此,該書還深入地揭示了編輯學學科發展的基本規律,強調了編輯學的學科屬性和學科史研究的意義。該書指出,“編輯學的産生、發展源于人類編輯實踐中的矛盾,社會現實中永恒的矛盾則推動着編輯學研究觀點、方法不斷進步”,編輯學學科的發展既受編輯學科本身的矛盾關系即内在節律的影響,也受外部系統即政治運動、社會變遷以及編輯實踐本身變革發展的制約。60年的發展有着曆史階段性特征,前30年更多的是學科範圍的拓荒和研究路徑的探尋,後30年則是學科的提升和研究的轉型、深化。“中國編輯學學科的發展有着與生俱來的學科特色,那就是與編輯出版學教育緊密相聯,共生共榮,呈現出交互作用、共振共鳴的學科發展動力。”編輯學學科史研究的意義,在于“總結經驗、展示成績、激勵當今、開創未來……”。如此等等,不管是縱向的過往鈎沉,還是橫向的史、術、論探究,都以一種總結反思的理路來觀照60年編輯學學科發展的曆史。确鑿的史料、客觀的描述、多維的視角、獨到的見解,為編輯學學科發展提供了指導和借鑒,對編輯學學科地位的提升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其他已出版的編輯學著作相比,王振铎和趙運通的《編輯學原理論》、靳青萬的《編輯學基本原理》等偏重的是編輯學理論研究,阙道隆等的《書籍編輯學概論》、徐柏容的《編輯選擇論》等偏重的是編輯實務研究,姚福申的《中國編輯史》、肖東發的《中國編輯出版史》等偏重的是編輯史研究,邵益文的《20世紀中國的編輯學研究》、叢林主編的《中國編輯學研究述評(1983—2003)》偏重的是編輯學研究某一時段的某些内容,而《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對編輯學學科史的研究,則更加深入、系統、創新。

三、以創新理念為編輯學修史立傳

學術研究貴在創新。《中國編輯學研究60年》作為一部為編輯學、編輯學研究系統修史立傳之作,面對編輯學産生、發展的60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發展的60年,波瀾壯闊的曆史,斑斓多彩的内容,紛繁複雜的頭緒,使該書匠心獨運,具有突出的創新理念。

第一,創造性地以托馬斯·庫恩的科學發展模式論作為縱向描述60年編輯學研究曆史的邏輯架構,以史、術、論的三元學科構成模式橫向鋪陳編輯學研究的幾大模塊。縱向以時間為經,将60年的編輯學研究明确劃分為原始科學階段(1949~1978)和常規科學階段(1979~2009);橫向以編輯學研究的重大學術問題和科研成果為緯,經緯交織,史論結合,既從時序上理清了60年編輯學研究發展曆程,又能橫向針對編輯學研究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既有真實的曆史厚重感,又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第二,創新性地對中國港台地區的編輯學研究、編輯學理論流派現象、編輯出版類期刊的發展、編輯出版教育的分期、中國編輯學會的學術貢獻等進行研究,豐富了編輯學研究的内容。比如,該書以大量的篇幅介紹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港台地區編輯學研究的成果和特色,并對餘也魯的《雜志編輯學》、陳石安的《新聞編輯學》等港台地區的代表性著作進行了成書背景、内容構成、特點與意義方面的細緻分析,相對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内地編輯學研究成果的“稀疏”,這些内容不僅使編輯學研究60年具備了更好的曆史銜接性和區域上的平衡性,而且彌補了學界對港台地區編輯學研究較少的局面。再如,對中國第一本編輯學論著、第一本編輯學大學教材、第一本雜志編輯學内容的解讀,對編輯出版類學術期刊數量、特點、發展狀況的分析,對中國編輯學會、《河南大學學報》“編輯學研究”欄目的研究等,基本上都是新的材料、新的數據、新的内容、新的觀點,如此這些,也就使該書具有很強的開拓性、創新性。

另外,該書“作者善于從塵封已久汪洋大海般的資料中細心搜索,加以鑒别梳理、提煉,在資料收集中基本上做到了全覆蓋”(宋應離《序二》),資料翔實,論證嚴密,既有60年著作、人物、期刊等内容的統計,又有結合編輯出版實際的細緻論證,特别是在整體的邏輯分析過程中,滲透了作者對編輯學與編輯學研究的基本觀點與理論取向。可謂“觀點鮮明,成一家之言”“是一本好書”(邵益文《序一》)。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該書對編輯學學術領軍人物的研究顯得不夠深入,希望作者在未來的研究上有所彌補。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