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建立的科學完備的審稿制度,一方面為期刊的出版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為培養頂級學者和引領人類前進方向做出了卓越貢獻。我國作為學術生産和期刊出版大國,在走向期刊出版強國的進程中,需要積極借鑒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先進經驗,堅持學術審稿的四項原則,即專業與專長統一原則、快審與慢審結合原則、兩端與中端歸類原則、審稿與樣稿反饋原則。
[關鍵詞]國際期刊學術期刊審稿機制學術創新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審稿,在國外被稱為同行評議(Peer-review),它是學術期刊出版流程的重要環節,其作用在于保證學術質量和出版品質,防止人為因素幹擾和規避技術陷阱。要實現這一明确目标,根據《自然》(Nature)、《細胞》(Cell)、《物理學評論》(PhysicalReviewE)和《護理學刊》(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審稿經驗,結合筆者的長期審稿實踐,提出學術審稿專家要堅守四項原則,即專業與專長統一原則、快審與慢審結合原則、兩端與中端歸類原則、審稿與樣稿反饋原則。
一、專業與專長統一原則
專業是指人類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生活生産實踐的具體業務作業規範。學科專業由于需要完備的知識儲備和理論功力,普通人很難掌握其作業規範,因此某一專業領域的專家,尤其是頂級專家或權威學者,他們往往成為學術期刊争奪的審稿專家。當接到審稿任務時,審稿專家首先要做出判斷,自己是否為最合适人選?對稿件專業領域是否熟知?這一判斷完成之後再考慮審稿問題。如果自己不是最适合人選,對專業領域不夠熟知,那就應當斷然拒絕審稿,做到對稿件負責,對學術共同體負責,對自己的聲譽負責。當然,編輯也要以勇于負責的精神,以專業敏銳的眼光挑選審稿人,防止因為不專業而使稿件“明珠暗投”,錯失一件佳作而為人诟病。
專業極端重要,專長必不可少,兩者同為審稿的“利器”,此乃古人所推崇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行為策略。這裡的專長雖然離不開專業标準作為衡量依據,但更強調審稿的經驗與思考。我國大學問家強調文史一家,指的就是文史哲等相互融通,即文史哲的“互根理論”:“中國自秦漢以降,不論經史子集,還是兵農醫藝,典籍門類雖有分别,而學術精神并未剝離,實際上得益于文史哲互根的三點契合。西方從古羅馬算起,人神磨合學術回環,其中的人文精神藕斷絲連,骨子裡見得出思想共同體的兩極共振。”[1]文史哲的互根理論同樣适用于自然學科,造詣全面的審稿專家足以跨越“隔行如隔山”的障礙,能夠以全面的學識素養對關聯領域的文論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因此,對于一位審稿專家而言,他完全可以憑借自己豐富的審稿經驗和敏思的審稿眼光,對相近學科領域的稿件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價,這就是審稿必不可少的“宏觀眼光”,強調對稿件的學術價值、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的宏觀評價,以供學術期刊編輯對稿件取舍做出決斷。對于“微觀審稿”來說,“宏觀審稿”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通識類審稿專家因而廣受擁趸,他們是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的“稀缺資源”。
文史哲互根已有定論,文史與自然相容也有佳話。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喜歡閱讀哲學著作,與英國哲學家羅素交往甚多,還通過羅素引薦來華講學。愛因斯坦從哲學中吸收思想營養,他相信世界的統一性和邏輯的一緻性,為相對論的誕生培植了思想的沃土。當然,相對而言,專業與專長的統一,不代表“能者通吃”。比如,國内院士級的審稿專家,雖然有能力“微觀深閱”,也有能力“宏觀審閱”,但“深閱”和“審閱”之間畢竟存在着一條明顯的分界線,這個分界線就隐藏在院士的心裡,用責任和聲譽遵從自己的内心,就可以避免能者通吃的非議,做好稿件的評價和引領學術共同體的前進方向。毋庸置疑,無論工程院院士還是科學院院士,接受一部分社會科學的審稿任務,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和科學進步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是“外行審内行”。
二、快審與慢審結合原則
審稿的節奏因人而異,合格的審稿人大緻分成三種情況。一是快審,這類審稿人接到審稿任務之後,立即着手審閱,在最短的時間内審結,一定在約定的審稿截止日期之前或大大提前交稿。要做到快審,要求審稿人工作效率高,有充足的時間,勝任“加班加點”,他們習慣“打提前量”“與時間賽跑”。二是慢審,這類審稿人沉着謹慎,善于化整為零,反複醞釀,再三斟酌,雖然略顯被動,但往往以較高的效率走完“最後一公裡”,完成審稿任務。三是中審,這類審稿人介于快審和慢審之間,他們在接到審稿任務後,既不是“快刀斬亂麻”,也不是“拖拖拉拉”,而是心中有數,在約定的交稿日期之前随機審稿,比如充分利用乘機或趕高鐵的時間,在随身攜帶的智能手機或移動電腦上審稿。中審适合工作效率高、不容易被幹擾、碎片化時間較多的審稿人。毋庸置疑,審稿的節奏除了專家自身的習慣和偏好之外,往往還取決于作者的稿件質量,形式與内容俱佳的稿件往往會讓人如獲至寶,容易獲得快審的資格,而形式或内容質量平平的作品則往往會遭“冷遇”進入慢審狀态。因此,毫不誇張地說,作者的稿件質量決定了審稿的節奏,這種互動對作者與專家雙方都至關重要。
為稿件赢得積極評價,不是要求作者投其所好,迎合審稿專家的口味,而是要以自身的學術聲譽對待科學研究。審稿專家也要像珍惜自己的聲譽一樣對待任何一篇稿件,不宜以個人偏好或學術志趣做出評價,這樣做的惡果可能是學術觀點的趨同而失去争鳴的激情,“一花獨放”容易形成學術的“圈子效應”乃至“學術權威”,最終會動搖甚至危及學術共同體機體的健康。對于任何一篇稿件,審稿專家必須做出兩個明确的判斷:一是有沒有體現學術創新,這是審稿的第一要務,也是編者取舍稿件的主要依據,要求審稿專家必須判定學術創新的具體内容,對審稿問題做出明确而科學的解答。二是有沒有做到語言的流暢。古人追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強調寫作時文采的極端重要性。因此,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不但要體現學術創新,而且要用精緻流暢的語言進行學術表達,讓讀者在閱讀時體驗審美滿足和享受“悅讀”樂趣。審稿專家是作品的第一批讀者,他們的“悅讀”體驗對作品的評價會帶來積極影響,最忌把文章寫得又臭又長。就經驗來看,快審與慢審雖然取決于審稿人這一關鍵因素,但學術期刊的自身條件對審稿節奏也有直接影響。據2016年2月11日出版發行的第530卷《自然》(Nature)雜志調查[2]得出四個結論:一是投稿到發表的周期基本沒有變化,普遍在100天左右;二是出版時間大大縮短,從70天以上縮短到20天以内;三是期刊影響因子最高和最低,審稿時間相對較長,約在120天到160天之間,因子介于其間的期刊審稿時間幾乎都在120天以下;四是期刊論文的發表數量持續增長,大約在1倍上下。關于影響因子與發表周期的數據統計見圖1。
特别需要解釋的是,圖1顯示的數據中,影響因子小于1的期刊與影響因子大于30的期刊,審稿時間最長,都在130天以上,而影響因子介于1~20之間的期刊,審稿周期都在120天之内,審稿時間最短的期刊因子在2~10之間。而《自然》(Nature)的平均審稿周期為173天,《細胞》(Cell)的平均審稿周期為127天。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快審、慢審與期刊影響因子關系密切,即影響因子最高和最低的期刊适合慢審,介于之間的期刊适合快審。推斷其原因,兩端的期刊對待稿件更為慎重,重視提升自身的影響力或維護良好的品牌形象,中端的期刊因為有一套完備的審稿機制而保證效率,搶占市場先機,往往能夠滿足快審的需要。
三、兩端與中端歸類原則
一般而論,接受審閱的稿子大緻分為四類:處在最前端的是一類,這類稿子學術價值高,語言寫作流暢;處在最後端的是一類,這類稿子學術價值一般,語言寫作一般。這兩端的稿件審閱比較容易,最前端的稿件是最理想的稿件,隻需要審稿專家做出宏觀評價,不需要在細節上多花時間與精力,批注少,作者修改相對容易;最後端的稿件也比較容易處理,棄之不用似乎沒有什麼遺憾。最難審閱的就是處在中間的兩類稿子:一類是學術價值高但寫作水平一般的稿件,另一類是寫作質量高但學術價值一般的稿件。對于這兩類稿件都需要審稿專家花費較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審閱,必須明确肯定其價值和存在的問題,讓編者和作者明确了解為何改進和怎樣改進,尤其是學術價值高但寫作水平一般的稿件,審稿批注要具體到字詞句甚至标點符号,對審稿者的時間和耐心都是考驗。
實事求是地說,不管分類如何精細,總有一些稿件無法歸類,那就是超越了審稿專家和現有認識能力之上的觀點,因為具有理論的原創性和突破性不被接受而遭受厄運,“由于學術創新是一項有風險的工作,辦刊者應摒棄那種‘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觀念,允許審稿人大膽鼓勵和推薦真正有原創性、突破性的論文”[3]。愛因斯坦在自己的“狹義相對論”發表之後,曾說過“如果我不發表,5年之後就有人發表”的話。因此,所謂創新,隻是比别人有超前的認識,時過境遷的“創新”就是步人後塵而毫無價值。學術觀點的創新,需要“伯樂”的慧眼才能“見天日”,這是人類進步之大幸。其實,普朗克就是愛因斯坦的“伯樂”。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狹義相對論”的第一篇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之後,并沒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響,物理學的權威人士普朗克注意到了他的論文,認為愛因斯坦的工作可以與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于普朗克的推動,相對論很快成為人們研究和讨論的課題,愛因斯坦也受到了學術界的注意,并最終成為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數字出版(DigitalPublishing,DP)的興起和開放存取(OpenAccess,OA)出版的普及,對審稿專家的需求陡然增加,學術期刊不得不聘請新手加入審稿隊伍,新手審稿因為缺乏專業素質和審稿經驗而無所适從,隻好求助技術手段做研究方法或研究結論的評價,有些審稿人幹脆隻做“重複率”技術檢測,他們無從對審閱論文進行科學分類,違背了學術審稿的基本原則。其實,“審稿專家應當驗證作者引用的文獻足以解釋其理論,否則無效的引用将阻礙科學進步,研究結論也因此披上‘創新’的外衣招搖過市”[4]。
對于審稿新手來說,對論文進行分類非常必要。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護理學刊》(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的審稿經驗值得借鑒:“一般情況下,審稿時需要提出三個問題并依次回答。第一個問題,稿件是否提供了新的信息或新的知識;第二個問題,稿件是否有充分的理論證據對新的信息或知識做出解釋,解釋的方法是否科學有效;第三個問題,稿件寫作文筆是否流暢耐看。此外,還要進一步對參考文獻、邏輯推理、易讀性進行評估,以确保審稿質量符合出版的學術、道德與法律等強制性要求。”[5]
四、審稿與樣稿反饋原則
通常情況下,雙盲審稿制隻需要審稿專家出具一份審稿報告,因為作者和審稿專家是互不知情的。但當今通行的審稿趨勢是審稿專家要出具兩份審稿報告,一份專門反饋給編者,一份專門反饋給作者。先說反饋給編者的報告,一般隻需要兩個内容,首先是審稿單所列選項的是與否的評價,更重要的是稿件的具體修改建議。再說反饋給作者的報告,這裡要回答的不再是審稿單的問題清單,而是審稿專家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對話,如同面對面的學術讨論與争鳴,通過理論演繹與思維推理交流學術,相互啟發,同步提高。審稿專家必須擺脫個人志趣與喜好,完全從學術生産的規律與邏輯出發,似乎不再是人與人的對話,而是進入“物我兩忘”的精神交往層面。
在雙盲審稿機制下,行内普遍的做法是審稿意見返回學術期刊編輯之後,審稿專家的審稿任務基本完成,稿件的發表與否和發表時間都由編輯或主編确定。但就學術生産的願景而言,還有兩個後續工作需要完善:一是作者在接到審稿意見之後,往往會通過編輯或直接與審稿專家取得聯系,交流審稿和修改意見,審稿專家需要借此回應作者,以此反饋機制提升學術質量,追求“止于至善”乃學術的最高境界。二是稿件送審編輯要主動把稿件發表與否的意見反饋審稿專家,如果後期改動與審稿意見出入較大,還要主動把發表前的“樣稿”(清樣)反饋給審稿專家以便對照與存正。事實上,國際學術頂級期刊甚至不需要審稿專家決定稿件是否達到發表要求,隻需要專家給出學術評價意見,決定稿件命運的大權握在期刊編輯手裡,這些編輯本身就是一流學者,他們有能力以專家審稿意見為基礎做出評判。生物學領域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主編艾米爾直言不諱:“稿件的命運完全由編輯獨立決定,同時要反饋作者具體修改意見。”[6]在一般的學術論文審稿單中,都有“修改後再審”的選項。如果審稿專家确定這一選項,編輯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再審,必須尊重審稿專家的意見,因為稿件很可能涉及重大的理論問題或學術導向,草率發表會傷害審稿原則和學術品質。說輕了,會危害學術期刊聲譽;說重了,會危害學術共同體的根基,甚至危害到學術體制乃至思想根基。
無論是雙盲、單盲還是公開審稿,都沒有走出“先審稿後發表”模式,反饋總是滞後的。當今數字化時代,OA出版開始風行,優先(Preprint)出版分秒必争,學術論文開啟了“先發表後審稿”模式,反饋受到颠覆變成“前饋”,審稿更像“反饋衆籌”,任何人都有權對論文發表評價意見實現即時反饋,作者可以根據大衆,特别是專業審稿專家的意見逐步修改完善,實現“止于至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物理學評論》(PhysicalReviewE)主編助理布魯諾這樣評價數字時代的學術出版:“很像打開微博,即時面對公衆。”[7]這是學術研究,也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新時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擁抱這個時代。
注釋:
[1]栾棟.論人文學術還家——兼釋“文史哲互根”.學術研究,2007(10):6.
[2]Kendall.Doesittaketoolongtopublishresearch?.Nature.2016,530:150.
[3]宮福滿.刊物何以受尊敬——科技期刊編輯工作随想.編輯學報,2015(5):507.
[4]ArnsM.Openaccessistiringoutpeerreviewers.Nature.2014,515:467.
[5]Editoral.Peerreview:Wecan’tdowithoutyou.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2015,47:6,485-486.
[6]Kendall.Doesittaketoolongtopublishresearch?.Nature.2016,530:151.
[7]Kendall.Doesittaketoolongtopublishresearch?.Nature.2016,530:151.
[本文受河南省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KJZD2016-0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資助(YJA870004)。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