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由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楊萌芽主持,會上宣布成立中國新聞史學會編輯出版研究委員會。推選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教授蔡翔任會長;河南大學教授李建偉任常務副會長;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教授方卿,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張志強等九人任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編輯出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頻,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王鵬飛任秘書長。
中國新聞史學會編輯出版研究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的成立,為編輯出版學科的交流與發展搭建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平台。這個平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關鍵詞:一是研究,委員會彙集了國内頗具代表性的學者,為學科的學理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二是協同,委員會由學界專家和業界精英共同組成,實現了學界和業界的大聯合,有助于學界、業界協同發展;三是新媒體,對于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互動,專家學者有諸多真知灼見,委員會将重點關注新媒體研究領域,旨在推動編輯出版學科在新媒體時代保持活力。
在随後舉行的河南大學編輯出版教育30年高層論壇上,與會代表圍繞“移動互聯時代的編輯出版教育”主題,從不同的理論視角和研究層面,就編輯出版學的學科地位、研究範式,數字出版與出版轉型的現狀、問題,以及移動互聯時代出版人才培養模式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蔡翔表示,委員會的工作議程必須聚焦産業發展的現實問題和瓶頸問題,增強編輯出版學的學科自覺和學術自信。在媒介融合環境下,出版的内涵已轉變為以版權為核心的資源整合與文化傳播行為。他希望委員會在訂立規範、建構範式、推動重構上下功夫,積極引導學科發展進入新階段。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指出,目前編輯出版教育不能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理論闡釋不夠深入、出版史研究有待突破,關于出版業界的研究有些僅是就現象談現象,缺乏思考和深度。理論素養不夠、實踐經驗不足是編輯出版學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張志強以《博睿學術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及啟示》為題,通過梳理博睿學術出版社的數字化資源建設、在線平台建立等舉措,指出其對我國出版機構的轉型啟示:優質的學術資源、靈活的銷售手段與寬廣的國際市場是關鍵。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總經理呂建生進行了題為《新形勢高要求——出版企業的人才培養思考》的主題發言,指出社群營銷是移動互聯時代出版企業營銷工作的應對之策,在線教育是出版企業數字出版業務的重要業務模式。從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發展理念與培養模式、發展需求與人才布局、内容優勢與技術瓶頸等方面,論述了出版企業人才培養的新格局。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志就出版與傳播的關系展開論述,指出編輯出版學應積極吸納傳播學等學科的養分與視角,放入“大傳播”的系統中思考,以“大出版”的眼光來看待學科的學理建設與實踐發展。
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吳平發表了題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理性思考:編輯是什麼?》的演講。指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編輯是有明确編輯思想的人、是具有創新意識與工匠精神的人、是數字出版重要的人力資源、是出版理論的踐行者、是強化高校實踐教學積累鮮活案例并帶動自身發展的人、是創造出版曆史的人。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教授範軍首先反思了編輯出版學的學術範式,并同新聞學進行了對比;接着以案例分析來探讨學術規範問題,指出編輯出版學應拓展學術研究領域;最後詳述了應如何推進全民閱讀。
李頻就編輯出版學研究應該突破的難題指出,研究者應在形式邏輯的基礎上追求編輯出版自身的邏輯。
河南大學教授王振铎就媒介交互、媒介融合、編輯出版專業的轉型與融合、媒介學的形态語言等問題展開論述,并以河南大學編輯出版專業30年發展見證者的身份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教學、科研經曆。
委員會的成立适逢其時,希望在将來能為編輯出版學學科發展增磚添瓦,對推動編輯出版學理論建設、打造媒介融合下的複合型編輯出版人才作出應有貢獻。
(鐘邊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