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身份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建構身份凸顯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身份”是我們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個詞語。關于身份的研究不少,許多哲學家、語言學家、社會學家都從不同角度開展了身份研究;而關于“編輯學者化”“學者型編輯”的論述也有一些,但大多較為籠統、抽象,鮮有從身份研究角度針對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的具體探讨。本文拟從身份研究的新角度,結合工作實例,淺議學者型學術編輯的身份建構與動态選擇,以期提升學術編輯專業身份的認同度,推動學術出版事業的發展。
一、身份研究簡述
身份研究是當前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個研究熱點。一般而言,“身份”指在文化語境中人們對于個人經曆和社會地位的闡釋和建構。身份建構“指一系列自我定義和對自我建構不斷修正的過程。”[1]“身份認同”即自我的建構曆程。[2]如今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于基于社會建構主義觀來研究身份的動态建構。格拉德&羅約(Grad&Rojo)關于身份的定義代表了當代的社會建構主義身份觀,即認為身份是多重性的而非單一的,具有流動性、非永久性、複雜性和語境敏感性。[3]
二、我國學術編輯的身份困境
學術編輯是學術出版的主體,是社會知識生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國家學術出版物的編輯往往由學界專家承擔,享有很高的榮譽和令人尊敬的身份。我國編輯身份在曆史上經曆了官員兼任編輯、編輯出版家、職業編輯等幾個階段。[4]可以說,在前面幾個階段,編輯的身份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很多名編輯自身就是大學者,如古代的孔子、許慎、鄭樵,近現代的魯迅、鄒韬奮、茅盾等,深受大衆尊崇。如今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時代的迅速來臨,出版行業轉企改制,廣大編輯正經曆着傳統編輯到現代編輯的職業蛻變和身份認同的困惑。[5]而學術編輯的角色更是遭到了不少冷落、質疑和非議。學術編輯雖為學術出版付出了大量潛隐性勞動,卻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難以與專家作者平等對話,境遇方面也遠遜于學術專家。這種學術圈的“邊緣人”之感和“亞存在”[6]地位更令不少學術編輯對自身的專業身份産生了懷疑和動搖,陷入了低認同、高倦怠的身份困境。
三、學者型學術編輯的身份建構
1.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的定義
本文所指的“學者型學術編輯”本質上是一種複合型身份,身份主體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術編輯,可稱為“學術型編輯”,即具備學術編輯的基本素養,如策劃能力、對學術内容的判斷能力、文字修改能力等;但除此之外,還具備學者身份,可謂“學者型編輯”,即對學術領域(非編輯學)的某個分支有所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與該領域的專家進行平等對話。2.建構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的理論依據
從社會身份理論的角度來看,很多學術編輯之所以有學術圈的“邊緣人”之感,是由于在社會情境中,人們會自動地按照“外群體”和“内群體”進行歸類和區分。“與自我存在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他人被知覺為内群體成員,而與自我特征有明顯差異的他人被知覺為外群體成員”[7]。這一過程會引起個體在知覺方式、動機、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變化,内群體對于外群體的成員往往會存在疏遠、偏見、排斥、歧視、不信任等負面心理。這一點筆者也深有體會,在不同的學術交流場合,總有個别學界專家直言“你們出版商”“你們商人”雲雲,言語中流露出一種劃界的疏遠感,甚至帶有一絲輕視之意。這其實都是在刻意凸顯自身的學者身份,淡化編輯的學術性身份,與之拉開距離。而編輯若對作者的學術研究領域缺乏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實際工作交流中便無法與其平等對話。這些因素都從不同方面降低了學術編輯專業身份的認同度。因此,筆者認為,要解決學術編輯的身份困境,就應當設法模糊或消除學界專家與編輯間的類别隔閡。
一些研究者認為“交叉分類”的方式可以實現去類别化的效果,即某個人在某一分類上是外群體成員,但是在另一個分類上卻是内群體成員,由此後一個分類帶來的積極影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一種分類帶來的消極影響。[8]遵循“交叉分類”這一原理,我們将出版界視為群體A,學術界視為群體B,那麼群體A和群體B的交叉群體C的身份構建,就是解決學術編輯身份困境的關鍵。群體C既屬于出版界,具有學術編輯身份,具備優秀的策劃、判斷和文字修改等能力;又屬于學術界,具有學者身份,在某個特定的學術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能與該領域的專家平等對話;因而是出版界編輯家與學術界學問家的完美結合。群體C即前文所定義的“學者型學術編輯”,可用圖1表示。可以說,建構起這一複合型身份便築起了出版界與學術界之間的橋梁,有助于學術編輯增強自信,提高專業身份認同度;有助于提升出版界的學術權威性;有助于出版界和學術界的長遠合作與發展。
3.建構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的途徑
學者型學術編輯的身份意味着學者身份與編輯身份的融合。那麼如何才能建構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呢?這需要學術編輯自身與出版單位兩者共同努力。
學術型編輯身份仍是最根本的主體身份。就學術型編輯身份的建構而言,一方面,出版單位需針對學術編輯的工作内容,系統開展有關政治意識、學術出版規範、學術出版物修改方法的專門培訓,定期組織學術編輯對稿件加工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交流探讨;另一方面,學術編輯應注重提升個人的政治敏感度,鑽研國内外權威的學術出版物,培養自身嚴謹的學術規範性,對政治問題的修改規範、學術出版的格式要求、專業術語的特定表達等熟記于心,努力提升在學術出版編輯加工方面的專業素養。
學術編輯要走出身份困境,最重要的是建構“學者型”身份。一方面,出版單位在招聘學術編輯時,應優先考慮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并根據其學術所長定崗分職。同時,出版單位應鼓勵和支持學術編輯繼續深造,定期在社内舉辦學術研究主題沙龍,為學術編輯提供參與國内外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的契機和适當經費,并将學術編輯的學術成果與獎勵挂鈎,建立起完善的學術獎勵制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學術編輯個人應力争成為“博而專”的學者,選定、構建自身的優勢研究領域;堅持閱讀學術書籍,撰寫書評,發表論文;參加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會議,積極發言、同與會專家加強交流;參與社級、省級、國家級科研項目,努力提升自身的學術素養和在學界的學術影響力。四、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的動态選擇和凸顯僅僅建構起學者型學術編輯的身份是不夠的,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複合型身份的作用和價值,更有效地服務于學術出版事業,學術編輯還需在不同的場景語境中,根據不同的交際需求,有意識、有策略地對次級身份進行動态選擇和凸顯。
身份凸顯性指特定身份在社會情境中啟動的可能性。[9]身份凸顯性體現在日常語言交際中,可以用語用身份的理論深入闡釋。語用身份是特定的社會身份在語言交際語境中的實際體現、運用甚至虛構。說話人的語用身份選擇是由其當前語境下的交際需求驅動的,具有動态性。選擇和凸顯不同的身份會對交際産生不同的影響。[10]下面結合幾個實例簡單論述。
1.學者型編輯身份的凸顯
開發新選題階段,學術編輯在與潛在作者交流時應有意識地凸顯自身的學者身份,體現共同研究興趣,從而促進選題開發的成功。以一次親身經曆為例。筆者參加過一次外語學術年會,認真聽取了一位荷蘭專家的大會發言,他的發言主題正好是筆者策劃的新選題的方向。于是筆者利用會議茶歇時段主動上前交流,介紹自己是一名外語學術編輯,對方的反應起初較為平淡,寒暄兩句便似無話可說,疏遠感頓生。但筆者緊接着就其發言做了些大膽點評,根據自己有限的語言學知識,對其部分觀點進行了補充,并提出其研究今後可能發展的方向。這時對方的反應十分強烈,對筆者的建議給出了積極的肯定,并稱當中的一點其實已在他的新試驗中開展。在一番愉快的學術交流熱身後,荷蘭專家主動再次詢問本人的工作背景,并掏出名片,希望保持聯系。筆者也趁熱打鐵,提出今後這一研究領域與其合作出版的可能性,對方爽快地答應。雖然本人的學術修為十分有限,但從這一經曆深刻感受到,學術編輯主動凸顯自身的“學者”身份,與學界專家先談學術再談合作,對于促進新選題的開發是十分有效的,而學術編輯自身也從中獲得了尊重和認可,提升了自信心和專業身份認同度。
學術編輯學者型身份的凸顯也有利于選題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事實上,“學者型身份”的凸顯并不一定總是學術編輯的主動選擇,有時專家、作者也會希望學術編輯共同參與選題開發,給予專業建議,從本質上看,即呼籲、請求學術編輯凸顯其學者身份,而不是隻作為文字編輯加工書稿。比如在與某國際外語教學研究機構進行項目合作時,外籍主編曾多次請筆者結合國内研究現狀、讀者需求與個人學識,參與選題的調研和設計,對項目的一些細節共同磋商。通過這一項目的合作開展,本人意識到自身學術儲備的不足,也強烈地感受到具備充分的學術素養對于推進項目的開發是多麼必要和有益。而反過來假設,若類似的專家訴求得不到積極回應,那麼勢必會影響該學術編輯的專業身份認同度,進而也會影響項目推進乃至出版社的長遠發展。
學術出版由于其“高精尖”的學術性,衆多環節都需要學術編輯有意識地選擇和凸顯“學者型”身份,此處不一一贅述。學者型編輯身份的凸顯見圖2所示。
2.學術型編輯身份的凸顯
在具體的編輯加工環節,尤其是與作者的交流中,學術編輯應有意識地凸顯自身的學術型編輯身份,堅持原則,有效溝通,保證學術出版物的質量。一方面,學術編輯應盡本職工作義務,滿足作者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對于錯誤明顯但固執己見的作者,學術編輯更需擺平心态,不卑不亢,凸顯編輯的專業身份,客觀提出修改要求。筆者在擔任學術書稿的責任編輯時,也遇到過難打交道的作者,即作者認為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已然完美,對責編的每一處修改包括标點都有質疑,不願配合修改。盡管作者是該研究領域的翹楚,但筆者堅持以提升稿件質量為宗旨,将所有修改之處逐一注明可查考的詞典出處、學術規範的相關條款、已有學術出版物的範例等,保證言出有據,并約作者當面探讨。最終作者放下了成見,基本同意了筆者的所有修改。類似經曆讓筆者深刻體會到,在必要時堅持和凸顯學術型編輯身份和學術編輯的專業權威性,不屈從、不盲從,對于稿件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學術型編輯身份的凸顯在編輯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有所體現,這裡不一一列舉。學術型編輯身份的凸顯可用圖3表示。
3.小結
在出版的不同環節,出于不同的交際動機,學者型學術編輯應有意識地選擇和凸顯不同的次級身份。凸顯學者型編輯身份有利于拉近與專家、作者的距離,赢得信任和尊重,促進選題開發和項目合作;有利于作者資源的長遠維系等。凸顯學術型編輯身份有利于恪守學術出版的規範和原則,提升學術出版物質量;促進編輯出版工作的順利開展等。
需要強調的是,建構起學者型學術編輯的複合型身份,學術編輯仍應始終牢記自己的主要身份是編輯,不論個人的學術成就如何,一切都應以編輯的本職工作為先。個人的學術發展可以更好地促進學術出版事業的開展,建構起學者型編輯身份并在某些語境下優先選擇凸顯這一身份,也是為了長遠地、更好地體現和服務于學術型編輯身份。
五、總結
不少學術編輯尤其是青年學術編輯如今都面臨着低認同、高倦怠的身份困境,長遠來看不利于我國學術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學術編輯應有意識地建構學者型學術編輯身份,并且有策略地根據工作需求動态選擇和凸顯不同的次級身份。這不僅有利于學術編輯走出身份困境,增強自信,提升專業身份認同度;更有利于學術編輯的業務開展,促進出版界與學術界的長遠合作,最終推動我國學術出版事業的精品化發展。
注釋:
[1]項蘊華.身份建構研究綜述.社會科學研究,2009(5):188-192.
[2]李維.編輯職業發展中的專業身份認同.出版發行研究,2010(12):33-35.
[3]GradH,RojoLM.Identitiesindiscourse//InDolónR,TodolíJ(eds.).AnalyzingIdentitiesinDiscourse.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2008:3-28.
[4]黨朝晖,楊美玲.編輯身份地位的曆史沿革.今傳媒,2005(9):18-20.
[5]黃永華.是出版人,還是出版商?——現代編輯的職業困惑[EB/OL].[2016-09-30].http://www.cptoday.cn/news/detail/1950.
[6]鄭東.學術編輯在學術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職崗效能.中州學刊,2008(5):285-288.
[7]吳小勇,楊紅升,程蕾,等.身份凸顯性:啟動自我的開關.心理科學進展,2011(5):712-722.
[8]黎情,佐斌,胡聚平.群體交叉分類效應的代數模型及其潛在加工過程.心理科學進展,2009(4):863-869.
[9]吳小勇,楊紅升,程蕾,等.身份凸顯性:啟動自我的開關.心理科學進展,2011(5):712-722.
[10]陳新仁.語用身份:動态選擇與話語建構.外語研究,2013(4):27-32.
(作者單位: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